|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A. 水为酶促反应提供液体环境
    B. 可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C. 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化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故水为酶促反应提供液体环境,A正确;
    B、血液中的缓冲对是由离子组成的,离子溶解在水中才能形成缓冲体系,故水可以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B正确;
    C、水为无机物,其中没有细胞可利用的能量,即水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故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用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 蛋白质鉴定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
    C. 脂肪鉴定中,50%的盐酸用于洗去组织中表面多余的染料
    D. 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mL 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梨、番茄、苹果富含还原糖,但番茄有颜色,会干扰颜色的观察,因此不能用番茄鉴定植物组织内的还原糖,A错误;
    B、蛋白质鉴定中,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
    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
    D、蛋白质鉴定时加入的0.1g/mL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铜离子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D正确。
    故选D。
    3. 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内容的是( )
    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所有细胞必定来自已存在的细胞
    C. 揭示了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D. 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BD、细胞学说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提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必定来自已存在的细胞,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的观点,ABD正确;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未说明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C错误。
    故选C。
    4. 脂质锚定膜蛋白与内在蛋白、外周蛋白并列为细胞膜上三大类蛋白,脂质锚定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内在蛋白部分或全部嵌入细胞膜内,外周蛋白与膜内、外表面弱结合。下列关于三大类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在蛋白可能存在大量疏水性基团
    B. 外周蛋白可能与膜上磷脂头部结合
    C. 合成膜上三类蛋白都需要核糖体参与
    D. 只有脂质锚定蛋白需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的蛋白质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插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的具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
    【详解】A、内在蛋白部分或全部嵌入细胞膜内,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内在蛋白可能存在大量疏水性基团,A正确;
    B、外周蛋白与膜内、外表面弱结合,由此推测外周蛋白可与磷脂分子头部结合,B正确;
    C、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合成膜上三类蛋白都需要核糖体参与,C正确;
    D、细胞膜上三类蛋白都需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D错误。
    故选D。
    5. 如图所示为某生物细胞核的结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B. 内质网膜除了与核膜直接相连,还可以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
    C. 核孔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核膜是双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水分子不能通过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核膜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A错误;
    B、内质网膜与细胞膜和核膜直接相连,和高尔基体膜之间通过囊泡进行间接联系,B正确;
    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错误;
    D、核膜是双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水分子可以通过,D错误。
    故选B。
    6. 某同学将装有人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两个试剂瓶的标签丢失,为了将两种酶溶液区分清楚,下列思路或操作不可行的是( )
    A. 向两种酶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块,观察蛋白质块是否被催化水解
    B. 向两种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检测淀粉是否被催化水解
    C. 比较两种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D. 比较两种酶催化的最适 pH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 、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人淀粉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向两种酶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块,观察蛋白质块是否被催化水解, A 正确;
    B 、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胃蛋白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向两种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检测淀粉是否被催化水解, B 正确;
    C 、两种酶均取自人体,因此这两种酶催化的最适温度相同,均为37℃ 左右,无法做出判断,C 错误;
    D 、人淀粉酶的最适 pH 为6.8,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1.5,比较两种酶催化的最适 pH ,D 正确。
    故选 C 。
    7. 小明发现刚采摘的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煮片刻,可较好地保持甜味。请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加热会( )
    A. 提高淀粉酶活性
    B. 防止玉米粒霉变
    C. 促进玉米中淀粉形成
    D. 催化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失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作用的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和pH)。
    【详解】将玉米立即放入沸水,由于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可溶性糖转变为淀粉是酶促反应,高温可以使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可溶性糖不能转化成淀粉,从而保持其甜味,D正确。
    故选D。
    8. 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图中曲线 a 表示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b表示温度与酶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关系。将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呈曲线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可表示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
    B. t₁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与t₂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不相同
    C. 曲线 b可表示温度升高,酶变性速率变快
    D. 由图可知,保存酶的最佳温度应该设置在c 点对应的温度下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酶活性与温度、pH等有关,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会升高。
    2、酶促反应速率指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加热也可以为底物分子提供能量,提高反应速率。
    【详解】A、曲线a表示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A正确;
    B、t1条件与t2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相同,但温度不同,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t1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与t2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不相同,B正确;
    C、曲线b表示温度与酶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关系,由图可知,温度越高,酶空间结构越不稳定,酶变性速率变快,C正确;
    D、c点为酶的最适温度,不宜保存酶,保存酶应在低温条件下,D错误。
    故选D
    9. 将大小、生理状态相同的两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液泡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C段,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
    B. 甲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 KNO₃溶液
    C. AC 段,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速率和细胞液浓度都逐渐变大
    D. 10min后取出乙细胞并置于清水中,可能观察不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曲线图分析,处于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逐渐减小,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直径先减小,然后增加,说明细胞处于甲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过程中细胞先失水,然后又吸水。
    【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AC段乙溶液中液泡的直径不断变小,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且由于原生质层具有伸缩性,因此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A正确;
    B、甲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当KNO3溶液浓度较大,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同时细胞会主动吸收K+、NO3- ,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开始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正确;
    C、AC段,乙溶液中的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变大,由于原生质层两侧的浓度差不断减小,因此细胞失水速率不断减小,但细胞液浓度因为失水而逐渐增大,C错误;
    D、10min后,取出乙中的细胞再放入清水中,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细胞也可能因失水过多已经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正确。
    故选C。
    10. 古人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慢走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运动强度为a时,人体所有细胞都只进行有氧呼吸
    B. 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丙酮酸分解成CO2的过程
    C. 在运动强度为b时,肌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D. 随着人体运动强度的增大,细胞的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1、 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2、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在运动强度为a时,细胞中有乳酸的生成和氧气的消耗,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第三阶段,即消耗氧气生成水的阶段,B错误;
    C、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运动强度等于b时,肌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C正确;
    D、随着人体运动强度的增大,细胞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氧气消耗速率增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增强,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表示有氧呼吸的某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膜结构表示线粒体内膜,B侧是细胞溶胶
    B. O₂和H⁺结合的过程中释放大量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C. 图中该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中有水的生成
    D. H⁺通过 ATP合成酶以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方式进入 A侧,以驱动 ATP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线粒体内膜,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量。
    【详解】A、图中膜结构上发生了氧气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同时有ATP的合成,因而代表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因此图示的结构表示线粒体内膜,线粒体为双层膜,B侧不可能为细胞溶胶,A错误;
    B、O2和H+结合的过程中释放大量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正确;
    C、图中该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中有水的生成,图中膜结构表示线粒体内膜,上面附着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正确;
    D、由图可知,H+通过ATP合成酶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A侧,以驱动ATP的合成,即ATP的合成过程利用的是氢离子的梯度势能,D正确。
    故选A。
    12. 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与其活性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A 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构成,含有可转移的磷酸基团
    B. 蛋白质接受磷酸基团被激活,环境中会有ADP和磷酸分子的积累
    C. 蛋白质去磷酸化后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颜色变化
    D. 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不属于可逆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1、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 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这种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也就是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当ATP在酶的作用 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
    2、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为吸能反应直接供能。
    【详解】A、ATP中的A 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ATP中含有可转移的磷酸基团,A错误;
    B、分析图可知,蛋白质被磷酸化激活的过程中,蛋白质需要连接一个磷酸分子,所以周围环境中会有ADP的积累,不会有磷酸分子的积累,B错误;
    C、蛋白质去磷酸化后,肽键并没有断裂,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变化,C错误;
    D、根据图示,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中能量是不可逆的、酶的种类不同,因此属于不可逆反应,D正确。
    故选D。
    13. 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图Ⅰ是有关实验操作流程,图Ⅱ是某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和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都可以用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B. 该实验通过染色体状态判断细胞所处时期,不能看到图Ⅱ中细胞③进入细胞④所处时期
    C. 通过统计处于各时期的细胞的数目,可以估算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
    D. 细胞④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是纺锤丝牵拉着丝粒引起的,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Ⅰ中甲、乙、丁、丙分别对应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图Ⅱ①属于分裂间期;②属于末期,③属于中期,④属于后期,⑤属于前期。
    【详解】A、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观察材料,是因为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取材、制片容易,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因而不可以用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A错误;
    B、该实验观察到的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不能看到图II中细胞③(中期)进入细胞④(后期)所处时期的动态过程,B正确;
    C、通过统计处于各时期的细胞的数目,计算其比值无法估算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只能估计各时期的时长比例,C错误;
    D、细胞④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是随着着丝粒分裂实现的,不是纺锤丝牵拉着丝粒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14. 202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 以表彰他们的相关发现使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核糖核酸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下列关于核糖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
    B. 核糖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3种
    C. 生物的遗传信息可能会储存于核糖核酸中
    D. 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彻底水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详解】A、核糖核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
    B、核糖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有6种,分别是A、U、G、C四种碱基,磷酸和核糖,B错误;
    C、有些RNA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于核糖核酸中,C正确;
    D、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组成不完全相同,核糖核酸含有特有的U碱基和核糖,脱氧核糖核酸含有特有的脱氧核糖和碱基T,D正确。
    故选B。
    15. 某种昆虫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雌虫和灰体雄虫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灰体=1: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雌、雄虫都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配子
    B. F1中雌虫:雄虫=1:1
    C. F1中的黑体昆虫全为纯合子
    D. 通过F1灰体与亲本黑体交配,能判断出体色的显隐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灰体=1: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Bb、bb,故有一亲本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A错误;
    B、该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故F1中雌雄比例相同,B正确;
    C、无法判断显隐性,则黑体与灰体的基因型不确定,C错误;
    D、①假设灰体为显性,则亲本为bb×Bb,F1灰体与亲本黑体交配,Bb×bb→Bb、bb,故子代为黑体:灰体=1:1;②假设灰体为隐性,则亲本为Bb×bb,F1灰体为bb,F1灰体与亲本黑体交配,Bb×bb→Bb、bb,故子代为黑体:灰体=1:1,两种假设子代性状分离比相同,故无法判断显隐性,D错误。
    故选B。
    16. 取某小鼠体内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2 可能是 ATP合成酶基因
    B. 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8
    C. 细胞1~7中含有的核酸完全相同
    D. 细胞5与7 的功能差异最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据图可知,基因2在细胞1~7中都表达,应该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基因,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ATP合成酶催化ATP的合成,A正确;
    B、血红蛋白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基因8只在细胞4中表达,故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8,B正确;
    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自同一个个体的体细胞中 DNA、tRNA、rRNA相同, mRNA有不同,C错误;
    D、细胞5和7表达的相同基因最少,二者的功能差异最大,D正确。
    故选C。
    17. 所有的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分解葡萄糖需要在有氧的环境条件下
    B. 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小分子有机物中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不消耗水,但有氧呼吸产生水
    D. 无氧呼吸只在糖酵解过程中才有ATP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在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需要氧气,A错误;
    B、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小分子ATP中,B错误;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水和丙酮酸反应形成[H]和二氧化碳),第三阶段产生水(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C错误;
    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即糖酵解过程释放少量能量,并产生了少量ATP,而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也不产生ATP,D正确。
    故选D。
    18. 如图为几种物质进出某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示意图,甲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图中膜两侧符号的多少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大小。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细胞膜上同一种转运蛋白(如离子泵) 可运载不同的物质
    C. 同一种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D. Na⁺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 ATP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为载体蛋白提供能量,继发性主动转运的能量来源于某种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图中葡萄糖的运输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而Na+、K+的运输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
    【详解】A、葡萄糖进入细胞是在钠驱动的葡萄糖载体的作用下实现的,该过程消耗的是钠离子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为主动运输方式,A错误;
    B、细胞膜上同一种转运蛋白可运载不同的物质,如图中所示的离子泵可同时转运Na+和K+,B正确;
    C、图中Na+借助钠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Na+借助离子泵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图中显示,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ATP,D正确。
    故选A。
    19. 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这些泛素蛋白结合到底物蛋白质分子的特定位点上的过程叫泛素化。部分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泛素的合成需核糖体的参与,并需要消耗能量
    B. 泛素化就像给这些蛋白质打上标签,有助于蛋白质的分类和识别
    C. 溶酶体内合成的酶能水解泛素化的蛋白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
    D. 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泛素的功能是标记损伤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
    【详解】A、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A正确;
    B、泛素与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就像给蛋白质打上标签,使之与正常的蛋白质区分开,B正确;
    C、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能水解泛素化的蛋白质,但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C错误;
    D、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20. 如图表示某植物根尖细胞内三种细胞器的有机物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
    B. 细胞器乙可能是高尔基体
    C. 酵母菌与该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D. 细胞器丙可以是核糖体或中心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双层膜结构,磷脂和蛋白质是线粒体膜的主要成分;线粒体内还含有少量的DNA和RNA以及蛋白质等物质;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都线粒体内进行。
    【详解】A、据图分析,细胞器甲中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取自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可能是线粒体,A错误;
    B、细胞器乙具有膜结构,可能是高尔基体、内质网,B正确;
    C、丙无膜但是有核酸,丙为核糖体,酵母菌为真核生物,酵母菌与该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不只有丙,C错误;
    D、丙无膜但是有核酸,丙为核糖体,不是中心体,D错误。
    故选B。
    21. 同学X把材质、大小相同的两种颜色的球等量标记后,放入罐中模拟自由组合定律,如图所示。以下同学对该做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同学A认为罐子中的白球和黑球的数量可不等,且从罐子里摸出两个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B. 同学B认为要把该罐子标记为雄1,取出所有白色球放入标记为雌1的罐子,再分别摸一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C. 同学C认为要把罐子里的白球换成大球,每次摸一大一小两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D. 同学D认为如果罐子里只有白球,该过程模拟了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A、据题意可知,罐子里的球是材质、大小相同,在摸球的时候无法区分两对等位基因的区别,故无论是摸两个球还是四个球,均不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自由组合定律是两对等位基因参与的,该罐子标记为雄1,取出所有白色球放入标记为雌1的罐子,再分别摸一球只能模拟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B错误;
    C、白球换成大球,每次摸一大一小两球并记录,此方法取出的球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由于罐子中有白球A、a,随机抓取一个白球,只能获得A或a中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需要从两个装有白球罐子中分别抓取一个白球,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D错误。
    故选C。
    22. 下面为某植株AaBb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B. 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
    C. M、N和P分别为16、9和4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①,A错误;
    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发生在②过程,B错误;
    C、据图可知,该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C错误;
    D、根据AaBb杂交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3:1可知,测交后代的比例为2:1:1,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3. 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 1 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₂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速率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曲线; 图2 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 24h测定的温室内CO₂浓度以及植物CO₂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植物光合作用相关酶失活的温度高于呼吸相关酶失活的温度
    B. 6h时, 图2 叶肉细胞产生[H](NADPH 或者 NADH)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
    C. 18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₂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₂量
    D. 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₂的量为0时, 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
    【详解】A、由图1可知,当温度达到55℃时,光合作用不再吸收二氧化碳,只剩下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曲线,表示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相关酶失活的温度为55℃,而此时依然有呼吸作用,A错误;
    B、图2显示,6h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合成作用强度相等,因此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B错误;
    C、图2中18h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由于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需要满足整个植株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此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C正确;
    D、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2个,图1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温度条件是40℃,共3个,D错误。
    故选C。
    24. 人类的 ABO血型由三个复等位基因(IA,IB,i) 决定。关于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血型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各种血型的出现体现了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为共显性
    C. A 型血和 B型血婚配的子代出现AB 型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D. AB型和O型血婚配出现A 型男孩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的 ABO 血型是受 IA 、 IB 和 i 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位于9号染色体,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A、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IA、IB、i决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共显性是指在杂合体中,一对等位基因能同时表达的遗传现象,各种血型的出现体现了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不是共显性,B错误;
    C、A 型血和 B型血婚配的子代出现AB 型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
    D、AB型(IAIB)和O型(ii)血婚配出现A 型(IAi)男孩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故选D。
    25. 豌豆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子粒黄色(Y)和圆粒(R)均为显性性状,某实验小组用两亲本豌豆杂交得到 F₁,结果如下图所示。如果让 F₁中所有黄色圆粒豌豆自交,从理论上讲 F₂的性状分离比( )

    A. 3:1:3:1B. 24:8:3:1C. 15:5:3:1D. 9:3:3:1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两亲本豌豆杂交得到 F1,其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二者杂交产生的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1/3YyRR和2/3YyRr,采用逐对分析法:①Yy自交,后代为:1YY、2Yy、1yy,则黄色∶绿色=3∶1,②2/3Rr自交,后代为2/3 (1RR、2Rr、1rr),皱粒的概率=2/3×1/4=1/6,圆粒=1-1/6=5/6 ,则圆:皱=5∶1,因此,黄色圆粒(3×5)∶绿色圆粒(1×5)∶黄色皱粒(3×1)∶绿色皱粒(1×1)=15∶5∶3∶1。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部分
    26. 接种新冠疫苗是当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径。如图甲为某人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某细胞分泌新冠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图乙为该细胞通过囊泡向细胞外运输、分泌抗体的过程。

    (1)图甲细胞中合成抗体的结构是[ ]______, 与抗体的加工和分泌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填序号),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以及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______, 构成这些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_____。
    (2)科学家采用______的方法研究图甲所示细胞的抗体合成和分泌路径。该细胞的培养液中应放入带标记的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方式进入细胞作为原料利用。写出该原料吸收并形成抗体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膜结构______。(填序号)
    (3)在抗体的分泌过程中,______(填细胞器名称) 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据图乙分析,该细胞器形成的囊泡能定向、精确地转移到细胞膜的特定部位,其原因之一是囊泡膜上的_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其次,还与多种信号分子和______的参与有关。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
    【答案】26. ①. ②核糖体 ②. ③⑤⑦ ③. 生物膜系统 ④. 磷脂双分子层
    27. ①. (放射性) 同位素示踪法 ②. 氨基酸(或亮氨酸) ③. 主动转运##主动运输 ④. ①③⑦①
    28. ①. 高尔基体 ②. 蛋白质 A ③. 细胞骨架 ④. 流动性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甲表示抗体的合成及分泌过程,①表示细胞膜,②表示核糖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孔,⑤表示线粒体,⑥表示中心体,⑦高尔基体。分析图乙: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小问1详解】
    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在此过程中,与抗体的加工和分泌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③内质网,⑤线粒体,⑦高尔基体,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以及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这些膜结构的基本骨架。
    【小问2详解】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氨基酸通常含有C、H、O、N等元素,部分含有S,故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作为原料利用。氨基酸进入细胞需经过细胞膜,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最后通过胞吐释放至细胞外,故原料吸收并形成抗体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膜结构为①③⑦①。
    【小问3详解】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交通枢纽,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胞骨架的参与,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27. 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丁表示不同温度对该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 O₂的产生场所______,O₂从产生到利用至少穿过______层膜。CO₂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过程中,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位置的变化情况______。
    A. 一直左移 B. 先左移后右移 C. 先右移后左移 D. 一直右移
    (2)对叶片来说, 当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叶肉细胞 O₂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______(用丙图字母表示); 当光照强度为10 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不存在的箭头有______(填字母)。
    (3)在图乙中, 为了获得-50mL/h的数据, 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措施为______, 并且应在______条件下进行实验。
    (4)丙图叶绿体产生一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______个 CO₂。丁图中在1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______倍。
    【答案】(1) ①. 类囊体膜 ②. 5 ③. 维持容器中 CO2浓度的稳定 ④. B
    (2) ①. a、 c ②. e、 f
    (3) ①. 把甲装置中的CO₂缓冲液改为 NaOH 溶液,其他条件不变 ②. 黑暗或遮光
    (4) ①. 6 ②. 3.5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进而合成有机物。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包括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小问1详解】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在光反应过程产生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因此,甲图中 O2的产生场所类囊体膜,氧气利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O2从产生到利用至少穿过5层膜,分别是类囊体膜、叶绿体膜(2层)、线粒体膜(2层)。图中CO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 CO2浓度的稳定,保证光合作用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的消耗,同时通过维持容器内二氧化碳的稳定,使得液滴移动的距离可代表氧气的释放量,即图中测定的是净光合速率,表示的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过程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会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因此,液滴先向左移动,且随着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5 千勒克斯时(乙图中显示光补偿点小于5 千勒克斯),光合速率会增强,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由吸收氧气逐渐变为释放氧气,因此装置中液滴位置的变化表现为先左移后右移,即B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乙结果可知,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对叶肉细胞来说,此时光合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叶肉细胞有氧气的释放,同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还能满足线粒体利用,因此,此时细胞中存在的箭头如图丙中的a、c;当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中的氧气能满足线粒体的需要,且多余的氧气还会释放出去,因此线粒体不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同时也不会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外界,因此,图丙不存在的箭头有e、 f。
    【小问3详解】
    在图乙中, 为了获得-50mL/h的数据,即叶片的呼吸速率, 则应对甲装置进行遮光处理, 并且把甲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改为 NaOH 溶液,其他条件不变,这样可通过测定的是黑暗条件下装置中氧气的减少量,即呼吸速率。
    【小问4详解】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6CO2+6H2OC6H12O6+6O2;据此可知,丙图叶绿体产生一分子葡萄糖(C6H12O6)至少需要6个 CO2。丁图中在15 ℃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即净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5,此时的呼吸速率为1,即该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总光合)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2.5+1)/1=3.5倍。
    28. 某研究小组通过对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得到下列图像,如图甲表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未排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流程依次为__________。请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 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甲中c到d的过程代表的时期是______,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比为______。
    (3)图C 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时期是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图B中1 结构为______,它的形成与_________(细胞器)密切相关。
    (4)在上述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使用了两种可以阻断植物细胞周期的试剂,其中 a试剂可以阻断 DNA 复制过程,b试剂可以阻断着丝粒分裂,从而阻止细胞进入分裂后期。研究小组采用较低浓度的两种试剂分别对一种肿瘤细胞进行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得到以下结果(横坐标 FL2-H 数值与 DNA 含量成正比, 纵坐标为相应细胞数目): 从实验结果推断, 甲、乙图分别对应的试剂是_______。
    【答案】(1) ①.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②. C→E→D→A→B→F
    (2) ①. 前期 ②. 1: 2 : 2
    (3) ①. DNA 复制 ②. D ③. 细胞板 ④. 高尔基体
    (4)a、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c表示有丝间期、d表示有丝前期、e表示有丝中期、a表示有丝后期、b表示有丝末期(或间期)。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其中A是后期;B和F都是末期,该时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染色体消失;C是细胞分裂间期;D是细胞分裂中期,此时期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E是细胞分裂前期。其中1是细胞板,2是细胞核,3是纺锤丝,4是染色体,5是细胞壁。
    【小问1详解】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通常选择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该实验中需要利用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制片的流程依次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则乙中可表示以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C间期→E前期→D中期→A后期→B末期→F末期。
    【小问2详解】
    图甲中c到d的过程代表的时期是前期,该时期的细胞中发生的变化是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此时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即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比为1∶ 2 ∶2。
    【小问3详解】
    图C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此时的细胞中发生的是DNA 复制。处于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图中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时期是图乙中的D。图B中1 结构为细胞板,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小问4详解】
    研究者使用了两种可以阻断植物细胞周期的试剂,其中 a试剂可以阻断 DNA 复制过程,b试剂可以阻断着丝粒分裂,从而阻止细胞进入分裂后期。图甲显示用某试剂处理后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增多,说明该试剂能阻断DNA复制过程,即图甲表示的是用试剂a处理后的结果;图乙曲线显示,经过某试剂处理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增多,说明,该试剂可能能阻断着丝粒分裂,即图乙是用试剂b处理后的结果。
    29.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 控制,且基因型 bbtt 个体表现型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 4 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玉米植株,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控制玉米性别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
    (2)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______。(答2点)
    (3)乙和丁杂交, F₁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 F₁自交, F₂中雄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F₂中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 在F₂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
    (4)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 1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为实验材料,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
    【答案】29. 自由组合
    30. 相对性状易区分、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一年生作物生长周期短、雌雄异花便于人工授粉
    31. ①. 3/16 ②. BBtt、 Bbtt、 bbtt ③. 1/4
    32. 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由基因型为bbtt个体(雌株)、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可推断出甲的基因型为BBTT,乙、丙的基因型可能为BBtt或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
    【小问1详解】
    题意显示,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据此可知控制玉米性别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玉米具有相对性状易区分、且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一年生作物、生长周期短、雌雄异花便于人工授粉等特点,因而往往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小问3详解】
    题意显示,“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的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的基因型为BbTt,F1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3/16,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 F2中雌株的基因型为1BBtt、2 Bbtt、1bbtt,其中与丙(bbtt)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4。
    【小问4详解】
    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表现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表现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植株上全为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30. 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AMLC)能快速大量增殖,从而引发急性白血病,有研究表明AMLC自身活性氧族物质(ROS) 可以诱导其窃取周围正常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 的线粒体,从而满足其高能耗的需求,为证明该结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与用具:AMLC 悬液、细胞培养液、BMSC悬液、过氧化氢(ROS促进剂)、谷胱甘肽(ROS抑制剂)、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培养瓶等。(说明:具体操作和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①取培养瓶若干,随机均分为四组,标号 A、B、C、D 组(每组有多个重复培养瓶),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 AMLC细胞悬液;
    ②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测定各组细胞数, 并测定______;
    ③A 组不作处理, B组加入______, C组加入等量BMSC 细胞悬液和过氧化氢(ROS促进剂),D 组加入等量 BMSC 细胞悬液和谷胱甘肽(ROS 抑制剂)。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步骤②;
    ⑤______。
    (2)实验结果:______ (仅以 AMLC 中线粒体数量为指标,用曲线图形式表示上述实验的结果)
    (3)分析与讨论:为了有利于上述实验的进行,可对细胞______(填“AMLC”或“BMSC”) 的线粒体 DNA进行荧光标记。
    【答案】30. ①. 各组AMLC 中线粒体的数量 ②. 适量(且等量) BMSC细胞悬液 ③. 分析统计实验数据
    31. 验证 AMLC自身活性氧族物质(ROS)可以诱导其窃取周围BMSC 的线粒体
    32. BMSC
    【解析】
    【分析】实验的目的是证明AMLC自身活性氧族物质(ROS)可以诱导其窃取周围正常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线粒体,从而满足其高能耗的需求。设计实验的时候。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设计实验步骤。
    【小问1详解】
    AMLC可以从BMSC中窃取线粒体。由于线粒体增多,能量供应充分,AML增殖速度变得更快。根据实验所给出的材料和部分实验步骤,结合实验设计原则,对四个组的处理分别是:
    ①取培养瓶若干,随机均分为四组,标号A、B、C、D组(每组有多个重复培养瓶),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AMLC细胞悬液;
    ②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测定各组细胞数,并测定各组AMLC中线粒体的数量;
    ③A组不作处理,B组加入适量且等量BMSC细胞悬液,C组加入等量BMSC细胞悬液和过氧化氢(ROS促进剂),D组加入等量BMSC细胞悬液和谷胱甘肽(ROS抑制剂);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步骤②;
    ⑤分析统计。
    【小问2详解】
    仅以AMLC中线粒体数量纵坐标,横坐标为时间,验证AMLC自身活性氧族物质(ROS)可以诱导其窃取周围BMSC的线粒体实验结果图: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