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1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2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3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4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5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6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7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第8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共16页。
    有句话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断章》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今天,我们来体会这首诗的妙处。新课导入断 章1.能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卞(biàn)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写作背景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朗诵诗歌,读出节奏,感受意蕴。整体感知《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你与风景的关系是互为对立的两端,但人物、景物在相对、互换中,都悄悄发生了转变,因为“看风景的人在楼_上看你”,你又成了“风景”你原先看到的“风景”,在注目“你”的人中,又不是“风景”了。诗歌赏析 此际,没曾想在楼上赏景的“你”,又下意识的到窗前,欣赏明月的万里清辉,不经意间却成了一道令别人梦绕魂牵的“风景”,在别人的梦境中,你是他的一轮皓月。 前两句的意蕴从连环往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升华,形成了一种无限繁富的多元开放系统。诗歌赏析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诗歌赏析如何理解“你”? “你”“楼上人”、无数个“你”,无数个“楼上人”,共同组成这个世界。你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楼上看风景”;“楼上人”也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楼上看你”。在某一个偶然,或者必然,你们相逢之后,或者离开,或者相交相知,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怀着自己的梦想,共同创造这个美好的世界。或者彼此相辅相成,相依相存,装饰着彼此的“窗子”与“梦”。合作探究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合作探究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合作探究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 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合作探究课堂总结本诗通过几组意象营构了丰富的诗境、诗趣、诗思,又通过意象的顶真旋复在意象之间建立联系,使其在人的视野中变得充盈与丰富,并不断膨胀链接,最终形成了无限丰富、完整、饱满的艺术世界。课堂检测B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A 课堂检测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