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红楼春趣课堂检测
展开1.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黛玉 螃蟹 豁刺刺
B.咯噔 隻子 寸丝不留
C.窗屉 纨绔 飘飘飖飖
D.玲珑 精致 仰面俊眼
2.下列歇后语前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B.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C.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D.徐庶进曹营﹣﹣假戏真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B.言行不一致,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C.乌云和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D.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4.联系上下文,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A.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突出了大家很忙。
B.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表现出大家对放风筝的极大热情。
C.小丫头们一听宝玉说要放风筝,立刻动起来,表现出丫头们很勤快。
D.小丫头们很怕主人骂,一听说要放风筝,立刻七手八脚地忙起来。
5.下面对《红楼春趣》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B.本文细致描写了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
C.本文主要写了众人在园中放风筝的情形。
D.故事主要发生在冬季。
6.读句子,做练习。
(1)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这句话是对黛玉的 描写,读完后我知道了古时候放风筝即是 。
(2)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籰子的。
这句话是 描写。“巴不得”“七手八脚”等词体现了 。
7.根据每组词语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充一个同类词语,并完成练习。(《红楼春趣》)
(1)搬高墩 捆剪子股儿 拨篓子
(2)病根儿 死心眼儿 一声儿
(3)窗屉子 丫头子 软翅子
★课文中有很多类似的词,这样的语言给人一种 的感觉。
8.课文综合回顾。
《红楼春趣》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代的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 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给文中的人物做一个人物卡片。
9.课外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我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
(3)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 。
(4)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
10.课内阅读。
ㅤㅤ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是什么意思?把这个词语换成“飘飘荡荡”好不好?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3)“一时”“一展眼”“一会儿”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 红楼春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黛玉 螃蟹 豁刺刺
B.咯噔 隻子 寸丝不留
C.窗屉 纨绔 飘飘飖飖
D.玲珑 精致 仰面俊眼
【解答】A.有误,豁剌剌:亦作“豁喇喇”。象声词。故“豁刺刺”的“刺刺”应为“剌剌”。
B.篗子:制丝工程中缫丝、复摇和络丝时卷绕生丝用的框架。通常用木、竹、铝或塑料制成。故“隻子”的“隻”应为“篗”。
C.正确。
D.仰面睃眼:指抬脸向上,睁大眼睛注视,故“仰面俊眼”的“俊”应为“睃”。
故选:C。
2.下列歇后语前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B.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C.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D.徐庶进曹营﹣﹣假戏真做
【解答】ABC正确。
D.徐庶进曹营:一句话也不说,下半句应该是一言不发。故错误。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B.言行不一致,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C.乌云和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D.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解答】A.有误,用词不当,把“增加”改为“提高”;
B.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应去掉“乌云和”;
D.有误,用词不当。去掉“墨绿的”。
故选:B。
4.联系上下文,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A.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突出了大家很忙。
B.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表现出大家对放风筝的极大热情。
C.小丫头们一听宝玉说要放风筝,立刻动起来,表现出丫头们很勤快。
D.小丫头们很怕主人骂,一听说要放风筝,立刻七手八脚地忙起来。
【解答】本题中对例句分析理解正确的是B项,从“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可以得出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描写,也可以看出大家对放风筝的热情非常的高。
故选B。
5.下面对《红楼春趣》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B.本文细致描写了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
C.本文主要写了众人在园中放风筝的情形。
D.故事主要发生在冬季。
【解答】《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小说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事,文章细致描写了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故事主要发生在春天。故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6.读句子,做练习。
(1)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这句话是对黛玉的 语言 描写,读完后我知道了古时候放风筝即是 放晦气 。
(2)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籰子的。
这句话是 场景 描写。“巴不得”“七手八脚”等词体现了 大家当时快乐的心情 。
【解答】(1)阅读句子“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可知,这句话是对黛玉的语言描写,读完后我知道了古时候放风筝即是放晦气。
(2)阅读句子“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籰子的”可知,这句话是场景描写。“巴不得”“七手八脚”等词体现了大家当时快乐的心情。
故答案为:
(1)语言 放晦气;
(2)场景 大家当时快乐的心情。
7.根据每组词语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充一个同类词语,并完成练习。(《红楼春趣》)
(1)搬高墩 捆剪子股儿 拨篓子 打顶线
(2)病根儿 死心眼儿 一声儿 作伴儿
(3)窗屉子 丫头子 软翅子 这会子
★课文中有很多类似的词,这样的语言给人一种 口语化、亲切舒服 的感觉。
【解答】(1)“搬高墩、捆剪子股儿、拨篓子”词语形式是“动词加名词”,类似的词语有:打顶线;
(2)“病根儿、死心眼儿、一声儿”词语形式是“词语加儿”,类似的词语有“作伴儿”;
(3)“窗屉子、丫头子、软翅子”词语形式是“词语加子”,类似的词语有“这会子”。
课文中有很多类似的词,这样的语言给人一种口语化、亲切舒服的感觉。
故答案为:
(1)打顶线;
(2)作伴儿;
(3)这会子;
(4)口语化、亲切舒服。
8.课文综合回顾。
《红楼春趣》选自长篇小说《 红楼梦 》,作者是 清 代的 曹雪芹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 放风筝 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给文中的人物做一个人物卡片。
【解答】《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观园中众人在院子里放风筝的趣事。这一段故事展现的是生活在大观园中的人的闲适和快乐,而这一段美好同时也令人憧憬和向往着。其中,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中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放风筝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放风筝的童年回忆。
故答案为:
红楼梦 清 曹雪芹 放风筝 心细聪明 让宝玉换风筝顶线 紫鹃 任性直爽 不愿意归还风筝
9.课外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我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莱特兄弟 。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莱特兄弟两人的对话 。
(3)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 人们可以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 。
(4)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后可知,“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莱特兄弟
(2)本题考查了对“这”个指示代词的理解,这里“它”指莱特兄弟两人的对话。
(3)考查对与文章句子的理解。从文中可以找出相应的语句: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所以说人们可以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这是莱特兄弟的幻想。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出示一些文中找答案的题目,旨在练习学生读书要认真、要有识别能力。从文中找到原句子。即: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故答案为:
(1)莱特兄弟
(2)莱特兄弟两人的对话。
(3)人们可以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
(4)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10.课内阅读。
ㅤㅤ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是什么意思?把这个词语换成“飘飘荡荡”好不好?
不好。“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美,换成”飘飘荡荡“不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鸡蛋”“黑星儿”描写了越飞越远的风筝的形状。因为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看到的形状很快发生了变化,变小、变模糊了。
(3)“一时”“一展眼”“一会儿”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风筝随风飞去后很快消失。
【解答】(1)考查了词语意思和表达效果。“飘飘飖飖”在文中指风筝在风中随风飘动。“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美,换成”飘飘荡荡“不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
(2)考查了词语的理解,结合句子“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可知“鸡蛋”“黑星儿”写的是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的风筝的形状。可以想到风筝越飞越远,“鸡蛋”变小了,变成了“黑星儿”。
(3)考查了字词理解与赏析。“一时”“一展眼”“一会儿”是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风筝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会儿就不见了”。说明了风筝随风飞去后很快消失。
故答案为:
(1)不好。“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美,换成”飘飘荡荡“不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越飞越远的风筝的形状。因为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看到的形状很快发生了变化,变小、变模糊了。
(3)风筝随风飞去后很快消失。
人物:贾宝玉
性格:率性、纯真
主要表现:
筝放不起来就耍脾气。
人物:林黛玉
性格:
主要表现:
人物:
性格:
主要表现:
人物:贾宝玉
性格:率性、纯真
主要表现:
筝放不起来就耍脾气。
人物:林黛玉
性格: 心细聪明
主要表现: 让宝玉换风筝顶线
人物: 紫鹃
性格: 任性直爽
主要表现: 不愿意归还风筝
语文人教部编版红楼春趣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6094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红楼春趣随堂练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照样子,写词语,选字填空,把课文中的人物和放的风筝连一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94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红楼春趣综合训练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不是一类的是,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阅读材料,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在正确的字下面画上横线,选词填空,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