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美洲文明开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非洲与美洲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进行阐述。这两个文明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影响,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交往,但都发展出了独特的国家治理制度,各有特点,独具特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排逻辑上,第 2 单元的第 3 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 4 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和本课是并列关系,共同揭示了中古时期世界不同文明的发展和变化,展现了中古时期各地区的文明多源发展、多元并存的状态。因此本课内容十分重要。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古代非洲的国家》《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知道古代非洲文明、美洲印第安人主要文明的形成时间和地域分布。
史料实证:通过大津巴布韦》《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等历史图片及相关文字材料等,总结古代非洲、美洲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域分布特点和主要表现。
历史解释:理解地理环境对古代非洲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结合图片《中国瓷器》, 对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非洲、美洲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相互联系性。
家国情怀: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习惯了高中历史学习,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思维。但由于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是高中新增内容,初中教材未有涉及,学生关于本课内容的多数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不熟悉不了解,知识基础主要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补充。
结合本课的知识内容和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基本特点和理解影响这些特点形成的时空条件,其次还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古世界区域文明的多元性特征,再次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各个不同的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成就。
2、难点:认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特点。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1、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2、学方法
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为主。
采用问题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每个环节问题解决,达成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由古代非洲文明与古代美洲文明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讲古代非洲文明,包括东北非的阿克苏姆王国,以摩加迪沙为代表的东非沿海国家,西非先后崛起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大国以及南非的大津巴布韦国家;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介绍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通过学习梳理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代表,总结归纳各地区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特征形成的时空条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认识观。
单元预览 时空坐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
思考问题。
快问快答: 观察下面图片,请大家思考?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什么地区的文明?
对!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那么,古代非洲与美洲的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何表现呢?
以思导学
在地图上标注古代非洲的有哪些文明?这些文明各有哪些特色?这些文明各具特色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非洲文明的灿烂成果
用史实说明非洲文明的特点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美洲文明的特点
纳总结:美洲文明的灿烂成果
1.带着思考问题进入新授课。
学生带着思考题进入新授课的学习,学习目标明确,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和积极思考问题。
一、古代非洲文明
首先,利用世界地图及联系第 1 单元内容,了解“古代非洲文明”的地理范围。其次,展示“古代非洲的国家”地图以及时间轴整理,在时空上感知古代非洲文明的分布特点。
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简单介绍“班图人”的由来和贡献
文明扩展
思考: 班图人迁徙对文明的影响?
2、东北非——阿克苏姆王国
展示东北非的阿克苏姆王国的地理图片,简要介绍其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史实。
概况: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
经济:国际贸易兴旺
政治:实行王权统治;奴隶制国家
3、东非——城市国家(10-15世纪)
思考:以摩加迪沙为例,结合教材P27,概括东非城市国家产生的原因、特点。
【史料阅读】(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伊本·白图泰游记》
原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进步、环印度洋贸易发展、伊斯兰教传入
经济: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政治: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
文化:信仰伊斯兰教
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
1324—1326年,曼萨·穆萨赴麦加朝圣,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曼萨·穆萨回国时邀请了许多穆斯林学者和他一起回国,为进一步开发和建设马里工作。这时的马里王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
廷巴克图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必经之地,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西非谚语:盐来自北方,黄金来自南方,白银源自白人的国度,但神的教诲和智慧的珍宝只能在廷巴克图找到。——《廷巴克图:一个全球城市的兴衰》
5、南非——古津巴布韦国家(4-16世纪)
展示南非大津巴布韦的地理图片,简介相关基础知识。
6、非洲的对外交往
阅读教材29页历史纵横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7、非洲文明的特点
如何理解古代文明的多源特点?
【学思之窗】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
——希林顿《非洲史》
回顾第 1 单元相关内容,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利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非洲文明”的地理范围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包括西非、东非、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及其各岛屿。展示“古代非洲的国家”地图以及时间轴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了解古代非洲文明“满天星斗、异彩纷呈”的分布特点。
影响:
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的传播
展示地图以及相关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形成对东北非的阿克苏姆王国的时空认知。
①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体系为黄金交易
②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
③马里重视文化发展
(1)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2)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非洲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多中心起源(多源性)因历史条件不同
速度、特征的多元性
通过地理地图的运用,联系已学的历史学科内容,确保课堂内容的延续性、拓展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过渡到对“古代非洲文明”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落实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文字材料的阅读与归纳总结,认知基础常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展示西非的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的地理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西非的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的特点
展示地图以及相关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形成南非大津巴布韦的时空认知。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通过表格整理,培养学生知识梳理、总结归纳的能力,将基础知识体系化、框架化,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二、古代美洲文明——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展示“美洲文明发布示意图”以及时间轴整理,帮助学生的形成时空观念,了解古代美洲文明“独立创造、成就斐然”的产生特点。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思考: 为什么玉米的“价值超过了黄金”?
思考:玛雅人被称为“新世界的希腊人”,请用史实证明此观点。
思考:阿兹特克人被称为“新世界的罗马人”,请用史实证明此观点
改变了人类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学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通过地理地图和时间轴的运用,总括 “古代非洲文明”的基本知识,顺利过渡到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文字材料的阅读与归纳总结,认知基础常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展示地图以及相关文字材料,帮助学生梳理阿兹特克文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点与成就。
思考点:印加人怎样统治庞大的帝国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美洲文明的特点
印第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由各种各样的神统治,他们必须小心侍奉这些神灵,方能得到神对他们这些弱小生灵的保护,这种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本身便反映出印第安人对于自然界的无可奈何。同时,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了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交往的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1、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
2、各文明内部缺乏交流;社会演进缓慢
3、独立发展,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状态
板书设计
根据知识框架,回忆内容。
掌握本节课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暖场与导入,讲授新课,总结升华,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优秀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