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 本试卷满分 10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7页。
3.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 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
A. 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B. 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C. 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 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西周统治者在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看到社会民众的强大力量,认识到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天命靡常”的道理,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B项正确;早期国家,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但无法解释材料中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天命观的变化与传统天命观走向衰落的观点不符,排除C项;皇帝制度是秦始皇首创,排除D项。故选B项。
2. 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这说明( )
A. 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B. 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 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D. 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行政文书后,要求对方收到后作书回复,未回复的要督促,结合所学,当时受交通条件等的限制,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政令传达、沟通联络还不能完全确保通畅,因此要求收到文书后回复,以确保上级对下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反映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A项正确;材料体现上级对下级、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非官员管理,排除B项;汉代交通条件相比秦朝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秦汉的治国思想是相近的,排除D项。故选A项。
3. 《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徵(征)求运输,百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这反映了当时( )
A. 赋役制度亟须调整B. 户籍制度管理严格
C.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 募兵制度难以为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唐代。根据材料可知,安史之乱之后,因为兵役繁重,天下大乱,各种劳役同时兴作,人口户数减耗,户籍空虚,原先的租庸调制难以为继,赋役制度亟须调整,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户籍难以有序管理,而非管理严格,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转移,排除C项;募兵制度并非难以为继,而是正在实行,排除D项。故选A项。
4. 对于地方官员德政书写方式,东汉时期以“飞蝗过境”“猛虎渡河”“纵囚归狱”等为模式与范本;到了宋代,多出现“民诵之”“民受其惠,诵之”等话语。这一变化说明( )
A. 经济发展促进观念转变B. 儒学发展影响官吏评价
C. 官员考核方式更加规范D. 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变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以“飞蝗过境”“猛虎渡河”“纵囚归狱”等为模式与范本,让地方官员书写德政,体现了当时灾异祥瑞思想的盛行。而到宋代,多出现“民诵之”“民受其惠,诵之”,体现了地方官员使老百姓受益,而使百姓称颂来书写地方官员的德政,这一变化体现在从汉朝到宋朝儒学的发展情况,从天人感应到理学的发展转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书写方式,而非考核方式,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德政书写方式的变化,而非社会治理,排除D项。故选B项。
5. 据《嘉兴府志》记载:明清时期,嘉兴地区“比户以养蚕为急务……蚕或不登,举家聚哭”;此外,当地还形成了“蚕关门”和“蚕开门”的风俗,即在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直到采茧时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由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 )
A.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 商品经济发展较为繁荣
C. 迷信思想影响社会生活D.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嘉兴地区养蚕业不断发展,成为当地重要产业,甚至影响到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这表明养蚕不再局限于自给自足,还用于进行商品贸易,这反映出当地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嘉兴地区养蚕业繁荣发展,养蚕仍属于种植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对社会风俗的影响,而非迷信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这是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6. 道光年间,典籍中的“外洋”大多指的是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与“内洋”相对应。光绪年间,“外洋”的含义主要是指外国,与“中国”相对应。这一变化表明( )
A. 晚清天下观的近代化B. 政权更迭影响词义变迁
C.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D. 清末新政丰富地理知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道光年间,典籍中的‘外洋’大多指的是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光绪年间,‘外洋’的含义主要是指外国,与‘中国’相对应。”可知,清朝时期,对“外洋”概念的认识变化,从一条带状海洋区域演变为外国,这是清朝时期海权意识逐渐增强的表现,天下观逐渐近代化,A项正确;道光年间和光绪年间都是清朝统治,没有政权的更迭,排除B项;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海权意识的增强,而非丰富地理知识,排除D项。故选A项。
7. 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工商八团体在上海召开“国是会议”,讨论“国家根本建设”的办法,并决定组织“国民监督财政会”。1923年初,上海总商会登报征集裁兵春联,刊印后广为散发,给军阀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由此可知,当时( )
A. 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 军阀混战割据成为众矢之的
C.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稳定D. 民族资本家政治影响力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192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家联合起来反对当时的军阀混战割据与专制,并且给军阀政府造成了较大压力,这反映出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D项正确;这一时期伴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萧条,排除A项;军阀混战受到民族资本家的反对,这并不意味着军阀混战成为众矢之的,排除B项;这一时期处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民主政治受到冲击,并非趋于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
8. 在日本空军以九十四架飞机分五批轰炸后,(全城) 处于警报之中,部分大学开始做外迁准备,个别外国驻华大使馆开始转移到军舰上办公,人心惶惶。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敌寇以为反复轰炸,可以逼我迁都或屈服,其实惟有增强我抵抗之决心而已。”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之时,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 中国军队正在进行淞沪会战B. 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C. 中国迁都重庆与敌周旋抗战D. 珍珠港被偷袭美参加二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以逼我迁都或屈服,其实惟有增强我抵抗之决心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大战的地点在与南京为邻的上海,因此,中国军队正在进行惨烈的淞沪会战,A项正确;德、意、日已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是在194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可以逼我迁都或屈服,其实惟有增强我抵抗之决心而已”可知没有迁都重庆,排除C项;珍珠港被偷袭是在1941年,国民政府已经迁都到重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 据1952年统计,我国沿海各省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70%,其中钢铁80%在沿海,纺织70%在上海、天津、青岛三地。到1957年,先后建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东北、华北、山西、湖北、郑洛汴、陕西、甘肃和川南八大工业区。这说明“一五”计划的实施( )
A. 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 加强了各产业分工协作
C. 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D. 得益于城市化加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到1957年(中国)。结合材料可知,“沿海”“上海、天津、青岛”可知,1952年,工业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区,“后建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东北、华北、山西、湖北、郑洛汴、陕西、甘肃和川南八大工业区”到了1957年,其他地区工业也相继建发展起来,工业布局更加均衡,反映出“一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分布更均衡,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各产业的分工协作,排除B项;D项因果颠倒,且与材料无关,“一五”计划的实施加速了城市化,而不是得益于城市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0. 如表为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此表反映了我国的基层治理( )
A. 继承民本思想崇德尚贤B. 基于法治维护基层稳定
C. 依据时代发展不断创新D. 创新科技提升治理效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浙江枫桥镇的基层治理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创新型,C项正确;崇德尚贤的意思是推崇有德行有贤能的人,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主张,常与“兼爱”“非攻”并称,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枫桥经验的特点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并不是基于(由于、根据)法治和维护基层稳定,排除B项;材料中前两个时期并未体现科技手段,D项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如图是某学者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与传播的研究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古代世界文明具有( )
注:古典文明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A. 相似性与多元性B. 共融性与互鉴性
C. 本土性与单向性D. 继承性与连续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文明。由图示可知,西亚、中亚诸文明在古典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之间起到了一个沟通作用,促进了各大文明的交流、互鉴,B项正确。图示可以体现古代世界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但无法体现其相似性,排除A项;C项“单向性”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世界文明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2.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
A. 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 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 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 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欧城市内的市民获得了相对自由的身份,为市民阶层的壮大提供了条件,这为西欧城市自治提供了前提,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市民而非封君封臣,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城市而非庄园,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王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 19世纪初期是英国工业化的高潮阶段,这一时期劳资双方的对抗日益剧烈,面对劳工阶层的不满和反抗,政府曾采取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后来政府逐步抛弃家长制保护主义法规条令,既不做劳资冲突中弱势方的保护者,也不做劳资冲突的仲裁者。英国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资双方关系得到改善B. 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
C.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政府曾采取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后来政府逐步抛弃家长制保护主义法规条令”,可知,第一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英国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干预逐渐放松,B项正确;英国政策的变化主要是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劳资双方关系状况并不能确定,排除A项;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是工业革命的特点,并不会英国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发展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14. 二战爆发后,美国逐步打破贸易壁垒,以贷款、租借的方式援助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苏美英等国以原料和其他物资互通有无,或以劳务输出互助合作,并建立了许多经济协调组织,如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这些做法的深远影响是( )
A. 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B. 加强了全球生产计划性
C. 开创了全球金融一体局面D. 形成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苏美英等国以原料和其他物资互通有无,或以劳务输出互助合作,并建立了许多经济协调组织,如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可得出,在反法西斯过程中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与往来,有利于全球贸易的发展,A磺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性,排除B项;“开创”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 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形成“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与控制。截至2022年7月,该组织共有133个成员。该集团的成长( )
A. 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 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
C.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D. 助推多极化趋势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63年至2022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七十五国集团”不断发展,体现了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团结协作,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这有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抵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这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B项;该集团的成长并未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局面,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 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材料二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是由“小中国”向“大中国”转变的关键期。“小中国”指发源于中原农耕地带,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汉文化覆盖全部国家疆域作为理想目标,以“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作为统治模式的政权;“大中国”则指能对发源于汉地社会边缘的农耕——游牧交界地带的不同民族进行有效治理,并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政权。
——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1)从气候条件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这一时期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2)从政治制度的角度作答;如:辽、西夏、金沿袭汉法、因俗而治等。
(3)从经济交流的角度作答;如:各民族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密切、互市贸易活跃等。
(4)从思想观念的角度作答;如:少数民族推崇儒家思想,华夏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等。
综上所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促进了“小中国”向“大中国”的转变,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局面。
【解析】
【详解】材料一是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由图可知在辽宋夏金元这一时期,气候寒冷,因此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根据材料二可分析得知,南下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一方面保留自己独有的制度,一方面学习汉法,并且各民族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密切、互市贸易活跃,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因此,有些学者总结出了如材料三中的观点,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促进了“小中国”向“大中国”的转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认识,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明清之际"开端与"鸦片战争"开端。
其一,"近代"始子明清之际。郑鹤声认为:"新航路发现以来,世界交通,为之大变,人类生活与国际关系,较之中古时代,显有不同之处,是即中古史与近世史之所由分界也。近世史之演变,有"继往开来'之趋势,其一切表现,皆在根据往古事迹而发扬光大之。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有未来之局势。故近世史之范畴,尖包括三四百年之历史,无论中西,大都皆然。"其二,"近代"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对鸦片战争为近代开端做出系统理论阐释的是李鼎声。李氏在《中国近代史》中表示:"我们之所以不以明末清初为近代史的开头而是近代发端于鸦片战争,理由是很简单的,明末清初不过是两个朝代的交替期,不能代表一个历史的大转变期。从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日益走上殖民地道路,在革命经济上,在阶级阵营上,以及文化思想上都表现了巨大的转变。"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20余种中国近代史著作大多以鸦片战争为开端。至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中国近世史"列为历史系必修科目。鸦片战争开端说逐渐成为学界主流观点。
——摘编自赵庆云《何为"近代"——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争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昕)
【答案】(1)从背景角度作答
西方史学的影响(西学东渐)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知识分子积极进行学术研究,以时代进行历史分期,打破王朝史体系。
(2)从内容角度作答
“明清之际说”从世界整体视角来分析中国历史,重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世界近代史分期保持一致,试图从中国内部找出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鸦片战争说”从革命视角来分析中国历史,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重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3)从影响角度作答
“鸦片战争说”渐成主流,适应了时代形势的需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推动反帝运动的高涨;有助于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构建。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对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争论进行评述,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争论”指的是民国时期学者的两种代表性观点,明清之际近代是近代史开端和鸦片战争是近代史开端。作答时主要是叙述两种观点为什么会出现,两种观点的内容是什么和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的争论。
在背景方面从西方史学的影响(西学东渐)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知识分子积极进行学术研究,以时代进行历史分期,打破王朝史体系方面进行论述。
在内容方面“明清之际说”从世界整体视角来分析中国历史,重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世界近代史分期保持一致,试图从中国内部找出历史发展的原动力。“鸦片战争说”从革命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历史,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重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在评价方面“鸦片战争说”渐成主流,适应了时代形势的需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推动反帝运动的高涨;有助于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构建。
18. 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
材料二探究主题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答案】(1)分类:官方档案①③⑬;书信②⑧;报刊报道④⑥⑦⑨⑩⑪⑫⑭;个人著作⑮⑯;民间口碑资料⑤。
(2)主题:华工赴欧的原因。
意义:研究一战期间华工出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20世纪前期的世界和中国;辩证认知北洋军阀政府的内政外交;深化提升综合国力对国际竞争重要性的认知;了解现代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提纲:
1,一战爆发与进程
2,英法招徕华工
3,华工出国
4,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
参考资料:①②③⑤⑦。
【解析】
【小问1详解】
(1)分类: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从文献资料的名称和出处对其进行分类,可得出《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和《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即①③⑬为政府文件,属于官方文档,《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和《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即②⑧属于公私书信,而标有期刊出处的《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旅法华工近状》《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即④⑥⑦⑨⑩⑪⑫⑭即均为报刊报道,尼古拉斯·格里芬的《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和徐国琦的《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即⑮⑯属于个人整理编撰的著作,最后的《华工出洋歌》即编号⑤则属于民间流传的口碑资料。
【小问2详解】
(2)描述:首先观察材料二中文字,从中选一个主题,如选择甲即华工赴欧的原因;确定主题后,结合历史背景,说明选题意义,如明确研究一战期间华工出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20世纪前期的世界和中国,辩证认知北洋军阀政府的内政外交,从而运用唯物史观,深化提升综合国力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性等认识,了解现代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接下来,按照要求,为个人所选主题拟定研究提纲,如围绕主题华工赴欧的原因,可从一战爆发与进程、英法招徕华工、华工出国和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等四个方面入手;最后,列出研究主题所需要的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如研究华工赴欧的原因,需要的参考资料主要有①②③⑤⑦;整个解题过程须注意,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19. 下图反映了 1830—197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图中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答案】论证:随着技术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车出现,火车应运而生,随后铁路大范围铺设,钢铁行业飞速发展,出现了第一波发现高峰;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也随之出现,1873年至1879年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经济萧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汽车行业以及石化品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波与第三波经济发展高峰;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下,由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生产无序化,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1929年至1939年的经济大萧条出现。总之,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也推动了经济发展高峰的出现,但是也出现了经济危机。
【解析】
【详解】论证:根据材料给定的曲线走势,可以按照科技发展的历程和经济萧条的顺序两个角度展开,具体而言:随着技术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车出现,火车应运而生,随后铁路大范围铺设,钢铁行业飞速发展,出现了第一波发现高峰;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也随之出现,1873年至1879年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经济萧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汽车行业以及石化品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波与第三波经济发展高峰;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下,由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生产无序化,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1929年至1939年的经济大萧条出现。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总之,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也推动了经济发展高峰的出现,但是也出现了经济危机。时期
“枫桥经验”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以柔和的方式教育改造“四类分子”,在全国率先给“四类分子”摘帽,恢复其社会评价。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实行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社会稳定。
中共十八大以来
把数字法治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建立智慧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组团式服务”等。
文献材料
文献出处
礼宾院,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国朝贡馆设,及互市译语之事。
《宋史职官》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奄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朕(金世宗)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直(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金史世宗纪》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
(元)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文献史料
①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
②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
④
《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
⑤
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
⑥
《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
⑦
《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
⑧
《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
⑨
《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
⑩
《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
⑪
《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
⑫
《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
⑬
《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
⑭
《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
其他资料
⑮
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
⑯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甲
华工赴欧的原因
乙
英法对华工的态度
丙
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
丁
一战后华工的境遇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考试时间,材料分析题,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共5页。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足了军事工业的原料需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