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能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是,下列关于,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根据课本内容填空,按要求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16分)
1.下列不能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下列关于(《骑鹅旅行记》)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变成小狐仙之前,尼尔斯是一个淘气、调皮、喜欢欺负小动物的孩子。
B.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能够听懂动物的话语。
C.尼尔斯先后请求猫和牛帮助他,但是他们都不肯帮助尼尔斯。
D.当尼尔斯没有得到动物们的帮助时,他并没有后悔。
3.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讨论怎样制作班级纪念册时,同学们 , ,最终,制作完成后的纪念册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A.群策群力 标新立异
B.群策群力 迎难而上
C.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D.各抒己见 举一反三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面对重重压力,华为迎难而上,依然勇毅前行。
B.见非洲人吃蚂蚁,我们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C.妈妈经常把影视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D.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6.诗歌中常常托物言志,如在《竹石》《石灰吟》中,诗人们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抒发他们做人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 )
A.为了大义视死如归。
B.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C.做一个勇于献身的人。
D.渴望建功立业。
7.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混乱(hùn) 掺和(cān) 缥缈(miǎ) 鸿鹄(hú)
B.尽管(jǐn) 唾沫(tuò) 坚劲(jìng) 蝎子(xiē)
C.初旬(xún) 脱缰(jiāng) 嚼着(jué) 憎恶 (wù)
D.榛子(zēn) 野蛮(mán) 抽噎(yē) 鄙夷(bǐ)
8.(《泊船瓜洲》)诗中“一水”指的是( )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二.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2分)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石灰吟》,我想到了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读《增广贤文》,我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 ”“ ,莫把无时当有时”的道理;从《周易》“穷则变, , ”的思想中,我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
(2)“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坏事,这是我86岁耄耋之年的姥姥常常对 岁豆蔻年华的我说的一句话,妈妈也说:“读书需用意, ”
(3)展望初中生活,我想用《长歌行》中的 , 来勉励自己珍惜时间。
(4)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是一本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卡尔维诺),卡罗尔创作的《 》的主人公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展开如梦如幻的旅行。
三、语言表达与交流
10.按要求写句子。
(1)喜: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饿:
(2)李老师走过来,说:“如果你的爸爸妈妈不来,我送你回家。”(改为转述句)
(3)您无怨无悔地把我们从懵懂天真的一年级带到心智成熟的六年级。(缩句)
(4)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再见吧同学!再见啊再见!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根据画线句仿写)
, , , , 。再见吧老师!再见啊再见! 。
11.语言实践。
ㅤㅤ下面是新兴小学六(1)班的两位同学关于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ㅤㅤ小林:鲁滨逊具有冒险精神,是个意志坚强、聪明能干的人。
ㅤㅤ小东:鲁滨逊家境不错,他本可以留在家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却非要出去冒险,真是个固执的人。我赞同 的观点,因为 。
四、阅读与鉴赏
12.课内阅读
ㅤㅤ【甲】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ㅤㅤ【乙】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乙】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递进
C.转折
D.引出下文
(2)这两个片段对父亲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3)从“坚决”“安定”“沉着”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父亲 的革命精神。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父亲”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13.文言文课外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俄而③雪骤④,公欣然⑤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⑦柳絮因⑧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文义:文章的义理。③俄而:一会儿,不久。④骤:急。⑤欣然:高兴的样子。⑥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⑦未若:不如。⑧因:趁,乘。
(1)这篇文言文主要出现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 、 、 。
(2)以下对句子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的意思是:不﹣会儿,雪突然下得急了。
B.“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意思是: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
C.“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思是:在雪中撒盐很好玩。
D.“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说雪因为风而像柳絮纷纷扬扬飘下。
(3)关于“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回答,你更喜欢谁的回答?为什么?
(4)关于“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请说出你的依据。
14.课外阅读
ㅤㅤ【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摘自《早春的风筝》)
ㅤㅤ【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着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
(摘自网络)
ㅤㅤ【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一小童立在旁边拾头凝望,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
(1)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误的打“×”。
①中国的风筝起源于唐朝时期。
②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鱼筝,女筝称为鸟筝。
③风筝上绘制蝙蝠,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
④【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材料二】中加点词语“一般”有什么表达效果?
(3)【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抄写下来。
(4)在班级活动中,某学习小组打算制作一只风筝,但在图案绘制上产生了以下分歧,如果该学习小组向你征求意见,请写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五、习作(30分)
15.习作
ㅤㅤ回想自己的生活,总有一刻让你感动,让你流泪,让你惊喜,让你成长……请你以“那一刻,让我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让真情自然流露。不少于45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16分)
1.下列不能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答案】D
【解答】A、B、C都是用来赞美老师的;
D.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此句的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也就是说,作者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它并不是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
故选:D。
2.下列关于(《骑鹅旅行记》)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变成小狐仙之前,尼尔斯是一个淘气、调皮、喜欢欺负小动物的孩子。
B.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能够听懂动物的话语。
C.尼尔斯先后请求猫和牛帮助他,但是他们都不肯帮助尼尔斯。
D.当尼尔斯没有得到动物们的帮助时,他并没有后悔。
【答案】D
【解答】《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跟老鼠差不多大的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根据内容可知,A、B、C正确;D.有误,当尼尔斯没有得到动物们的帮助时,他后悔了。
故选:D。
3.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答案】D
【解答】A.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
B.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写的是中秋节。
C.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写的是重阳节。
D.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
故选:D。
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讨论怎样制作班级纪念册时,同学们 , ,最终,制作完成后的纪念册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A.群策群力 标新立异
B.群策群力 迎难而上
C.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D.各抒己见 举一反三
【答案】C
【解答】A.群策群力:大家一起出主意,一起出力量。 标新立异:能独创新意,立论与其他人不同。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
B.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迎着困难去克服它。
C.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结合语境选C。
D.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故选:C。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面对重重压力,华为迎难而上,依然勇毅前行。
B.见非洲人吃蚂蚁,我们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C.妈妈经常把影视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D.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应为“谦虚谨慎”。
故选:D。
6.诗歌中常常托物言志,如在《竹石》《石灰吟》中,诗人们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抒发他们做人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 )
A.为了大义视死如归。
B.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C.做一个勇于献身的人。
D.渴望建功立业。
【答案】B
【解答】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竹石》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
这两首诗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抒发他们做人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故选:B。
7.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混乱(hùn) 掺和(cān) 缥缈(miǎ) 鸿鹄(hú)
B.尽管(jǐn) 唾沫(tuò) 坚劲(jìng) 蝎子(xiē)
C.初旬(xún) 脱缰(jiāng) 嚼着(jué) 憎恶 (wù)
D.榛子(zēn) 野蛮(mán) 抽噎(yē) 鄙夷(bǐ)
【答案】B
【解答】A.有误,“掺”应读chān。
B.正确。
C.有误,“嚼”应读jiá.嚼:jiá上下牙齿磨碎食物:细~慢咽。肉没有烧熟,~不烂。咬文~字。jué义同“嚼”(jiá),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咀~.过屠门而大~.故为“jiá”。
D.有误,“榛”应读zhēn。
故选:B。
8.(《泊船瓜洲》)诗中“一水”指的是( )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答案】D
【解答】《泊船瓜洲》一诗中,一水指的是:一条河,即长江。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故选:D。
二.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2分)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石灰吟》,我想到了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读《增广贤文》,我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的道理;从《周易》“穷则变, 变则通 , 通则久 ”的思想中,我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
(2)“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坏事,这是我86岁耄耋之年的姥姥常常对 十三四 岁豆蔻年华的我说的一句话,妈妈也说:“读书需用意, 一字值千金 ”
(3)展望初中生活,我想用《长歌行》中的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来勉励自己珍惜时间。
(4)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鲁滨逊漂流记 》是一本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卡尔维诺),卡罗尔创作的《 爱丽丝漫游仙境 》的主人公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展开如梦如幻的旅行。
【答案】(1)粉骨碎身浑不怕 忠言逆耳利于行 常将有日思无日 变则通 通则久;
(2)书到用时方恨少 十三四 一字值千金;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鲁滨逊漂流记 爱丽丝漫游仙境。
【解答】(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大多都是带有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可以帮助人们改正缺点。“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会受阻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变通、屈伸。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3)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
(4)根据平时阅读积累,我们知道卡尔维诺用了重读方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主人公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展开如梦如幻的旅行。
故答案为:
(1)粉骨碎身浑不怕 忠言逆耳利于行 常将有日思无日 变则通 通则久;
(2)书到用时方恨少 十三四 一字值千金;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鲁滨逊漂流记 爱丽丝漫游仙境。
三、语言表达与交流
10.按要求写句子。
(1)喜: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饿: 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2)李老师走过来,说:“如果你的爸爸妈妈不来,我送你回家。”(改为转述句)
李老师走过来,说,如果我的爸爸妈妈不来,她送我回家。
(3)您无怨无悔地把我们从懵懂天真的一年级带到心智成熟的六年级。(缩句)
您把我们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
(4)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再见吧同学!再见啊再见!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根据画线句仿写)
在这离别之际 , 我们有千言万语 , 看一眼先生的白头发 , 摸一把老师的座椅 , 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 。再见吧老师!再见啊再见! 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
【答案】(1)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2)李老师走过来,说,如果我的爸爸妈妈不来,她送我回家。
(3)您把我们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
(4)在这离别之际 我们有千言万语 看一眼先生的白头发 摸一把老师的座椅 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 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解答】(1)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仿写时注意。
(2)考查了改为转述句,将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把引号里的“你”改为“我”,把“我”改成“她”。
(3)考查了缩句,删去修饰语“无怨无悔地”“懵懂天真”和“心智成熟”。
(4)考查了仿写句子,根据例句句式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
(1)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2)李老师走过来,说,如果我的爸爸妈妈不来,她送我回家。
(3)您把我们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
(4)在这离别之际 我们有千言万语 看一眼先生的白头发 摸一把老师的座椅 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 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11.语言实践。
ㅤㅤ下面是新兴小学六(1)班的两位同学关于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ㅤㅤ小林:鲁滨逊具有冒险精神,是个意志坚强、聪明能干的人。
ㅤㅤ小东:鲁滨逊家境不错,他本可以留在家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却非要出去冒险,真是个固执的人。我赞同 小林 的观点,因为 鲁滨逊敢于冒险,在无人岛上独自生存20多年,有勇有谋,令人钦佩 。
【答案】小林 鲁滨逊敢于冒险,在无人岛上独自生存20多年,有勇有谋,令人钦佩。
【解答】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择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
小林 鲁滨逊敢于冒险,在无人岛上独自生存20多年,有勇有谋,令人钦佩。
四、阅读与鉴赏
12.课内阅读
ㅤㅤ【甲】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ㅤㅤ【乙】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乙】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A.解释说明
B.递进
C.转折
D.引出下文
(2)这两个片段对父亲的描写方法有 ACD (多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3)从“坚决”“安定”“沉着”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父亲 坚定顽强 的革命精神。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父亲”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孩子,对不起了,为了革命的胜利我必须这样做。胜利一定会来的。我相信虽然我不在了,同志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相信你们一定会过得很好。再见了!
【答案】(1)A;
(2)A C D;
(3)坚定顽强;
(4)孩子,对不起了,为了革命的胜利我必须这样做。胜利一定会来的。我相信虽然我不在了,同志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相信你们一定会过得很好。再见了!
【解答】(1)考查破折号的作用,通读语段,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乙】段中“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其作用是:解释说明。故选A。
(2)考查描写方法。通读两个片段可知,【甲】中从“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可知,对父亲的描写方法主要是语言描写。【乙】中从“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可知,对父亲的描写方法主要是神态、心理描写。故选A、C、D。
(3)考查描写方法。通读语段可知,从“坚决”“安定”“沉着”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坚定顽强的革命精神。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文中的“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这句话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这时“父亲”心里会想:孩子,对不起了,为了革命的胜利我必须这样做。胜利一定会来的。我相信虽然我不在了,同志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相信你们一定会过得很好。再见了!
故答案为:
(1)A;
(2)A C D;
(3)坚定顽强;
(4)孩子,对不起了,为了革命的胜利我必须这样做。胜利一定会来的。我相信虽然我不在了,同志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相信你们一定会过得很好。再见了!
13.文言文课外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俄而③雪骤④,公欣然⑤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⑦柳絮因⑧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文义:文章的义理。③俄而:一会儿,不久。④骤:急。⑤欣然:高兴的样子。⑥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⑦未若:不如。⑧因:趁,乘。
(1)这篇文言文主要出现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 长子谢朗 、 他哥哥的女儿 、 谢安 。
(2)以下对句子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俄而雪骤”的意思是:不﹣会儿,雪突然下得急了。
B.“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意思是: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
C.“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思是:在雪中撒盐很好玩。
D.“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说雪因为风而像柳絮纷纷扬扬飘下。
(3)关于“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回答,你更喜欢谁的回答?为什么?
(4)关于“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请说出你的依据。
【答案】(1)长子谢朗 他哥哥的女儿 谢安;
(2)C;
(3)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因为冬天挂在树枝上的雪就像一夜绽放的梨花,雪后景象仿佛美丽的春天突然来临。
【解答】(1)考查了文章内容。结合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兄子胡儿”“兄女”可知,这篇文言文主要出现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长子谢朗、他哥哥的女儿、谢安。
(2)考查了对句子的意思理解。A、B、D正确,C错误,“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思是:拟,比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比喻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比喻讲究形似:大团大团的雪花簌簌落下,倘若有风,则会漫天飞舞。一团一团的柳絮,与鹅毛大雪相似,也会因风漫天飞舞,古诗中就有“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句子。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景相同。盐与雪花,形状不同,轻重又有别,“撒盐空中”即使轻风起时也不能随风飘扬。用来比喻“白雪纷纷”并不是很恰当。比喻更讲究神似: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故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4)考查了思维拓展。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对“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个问题的认识及依据即可。
故答案为:
(1)长子谢朗 他哥哥的女儿 谢安;
(2)C;
(3)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因为冬天挂在树枝上的雪就像一夜绽放的梨花,雪后景象仿佛美丽的春天突然来临。
14.课外阅读
ㅤㅤ【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摘自《早春的风筝》)
ㅤㅤ【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着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
(摘自网络)
ㅤㅤ【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一小童立在旁边拾头凝望,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
(1)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误的打“×”。
①中国的风筝起源于唐朝时期。 ×
②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鱼筝,女筝称为鸟筝。 ×
③风筝上绘制蝙蝠,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 √
④【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2)【材料二】中加点词语“一般”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般”是大部分情况的意思,起限定作用,意思是说学界中的大部分人认为风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唐代,但也有与此不同看法的存在。
(3)【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抄写下来。
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4)在班级活动中,某学习小组打算制作一只风筝,但在图案绘制上产生了以下分歧,如果该学习小组向你征求意见,请写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我建议绘画“鲤鱼”。因为“鱼”与“余”谐音,象征富贵有余。在民间鲤鱼寓“金榜题名,步步高升”的意思。
【答案】(1)①×;
②×;
③√;
④×;
(2)“一般”是大部分情况的意思,起限定作用,意思是说学界中的大部分人认为风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唐代,但也有与此不同看法的存在;
(3)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4)我建议绘画“鲤鱼”。因为“鱼”与“余”谐音,象征富贵有余。在民间鲤鱼寓“金榜题名,步步高升”的意思。
【解答】(1)考查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并判断说法的正误。通读三则材料内容可知,①中国的风筝起源于唐朝时期。说法有误,可根据【材料一】中的“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这句话来理解。②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鱼筝,女筝称为鸟筝。说法有误,可根据【材料二】中的“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这句话来理解。③风筝上绘制蝙蝠,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说法正确。④【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法有误,因为这句话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中国人常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故说法错误。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材料二】中加点词语“一般”是大部分情况的意思,起限定作用,意思是说学界中的大部分人认为风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唐代,但也有与此不同看法的存在。
(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读三则材料内容可知,读材料三,可以看出主要描绘了《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放风筝图景,有成人,也有孩子,很明显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句子:“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4)考查看法建议。在班级活动中,某学习小组打算制作一只风筝,但在图案绘制上产生了以下分歧,有的愿意绘画“蜈蚣”,有的愿意绘画“蝴蝶”,如果该学习小组向我征求意见,我建议绘画“鲤鱼”。因为“鱼”与“余”谐音,象征富贵有余。在民间鲤鱼寓“金榜题名,步步高升”的意思。
故答案为:
(1)①×;
②×;
③√;
④×;
(2)“一般”是大部分情况的意思,起限定作用,意思是说学界中的大部分人认为风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唐代,但也有与此不同看法的存在;
(3)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4)我建议绘画“鲤鱼”。因为“鱼”与“余”谐音,象征富贵有余。在民间鲤鱼寓“金榜题名,步步高升”的意思。
五、习作(30分)
15.习作
ㅤㅤ回想自己的生活,总有一刻让你感动,让你流泪,让你惊喜,让你成长……请你以“那一刻,让我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让真情自然流露。不少于45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
【答案】
那一刻,让我感觉很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的,那么啰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骑车。不一会,当我正准备离去时,猛然看到雨幕里一束灯光射过来,是赵老师。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我高兴得像小猴子似的跳上了他的车,钻进了它的雨衣里,但还是避免不了被雨点击打,我紧紧地抱着老师,依在他的背上,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没吱出声来,因为,那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
【解答】范文:
那一刻,让我感觉很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的,那么啰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骑车。不一会,当我正准备离去时,猛然看到雨幕里一束灯光射过来,是赵老师。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我高兴得像小猴子似的跳上了他的车,钻进了它的雨衣里,但还是避免不了被雨点击打,我紧紧地抱着老师,依在他的背上,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没吱出声来,因为,那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蜈蚣
蝴蝶
鲤鱼
蜈蚣
蝴蝶
鲤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