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水黾一种能在水面上“行走”的昆虫,俗称“水蜘蛛”,下列能作为判断水黾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A. 能运动B. 外形像蜘蛛C. 能繁殖D. 身体分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由分析可知,能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运动的大多数动物的特征,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正确的操作是( )
A. 调节通光孔的大小B. 换用高倍镜
C. 换用平面镜D. 换用凹面镜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光线依次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到达眼睛。若显微镜视野较暗,物像会模糊不清,甚至会看不出物像;只有目镜中看到视野白亮时观察到的物像会清晰。
【详解】A.通光孔大小一定的,不能调节,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A不符合题意。
B.换高倍镜视野中单位面积内的光束变少,视野变暗,B不符合题意。
CD.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应适用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凹面镜反射光线,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下列关于鹿和艾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生物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都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它们的细胞时滴的都是清水
C. 使艾叶呈现绿色的色素储存在液泡中
D. 鹿和艾蒿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了细胞壁(这是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大液泡和叶绿体。
【详解】A.艾蒿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鹿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A错误。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清洁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错误。
C.艾叶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的作用,C错误。
D.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或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构成人或动物)。因此生物体之所以能够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D正确。
故选D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下列关于黄鹂和柳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黄鹂的眼和柳树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B.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C. 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是上皮组织
D. 它们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些反应都属于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多细胞植物体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多细胞植物体一般由根、茎和叶等器官构成。多细胞动物体还有系统,系统是由不同器官构成。
【详解】A.黄鹂的眼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视觉器官,柳树的叶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营养器官,它们属于同一结构层次,A正确。
B.黄鹂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柳树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B错误。
C.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上皮组织,而柳树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C错误。
D.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黄鹂属于动物,具有反射,柳树没有系统,不具有反射,D错误。
故选A。
5. “葛仙米”味道鲜美,形似米粒,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漂浮在水中,据此判断它属于( )
A 种子植物B. 蕨类植物C. 苔藓植物D. 藻类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根据能否产生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其中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大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详解】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具有根、茎、叶,A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如肾蕨,B不符合题意。
C.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如葫芦藓,C不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葛仙米”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6.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 一定的水分B. 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空气D. 充足的光照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有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农业谚语,是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左右。清明前后的地温开始升高,适合种子发芽,因此,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农民忙着春耕播种,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正确。
故选B。
7. 2023年1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下列做法不提倡的是( )
A.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B. 禁止任何时候进行草原放牧
C. 严禁违规开垦,加强草原保护修复
D.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方面有重要作用;科学家们观测发现森林覆盖率30%的林地,水土流失比无林地减少60%;还有人对坡度为13°的山地做过观测,发现每年流失的土沙量,裸地是林地的48倍。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可以有效的保持水土,A正确。
B.为了保护草场,应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而不是禁止任何时候进行草原放牧,B错误。
C.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因此,要严禁违规开垦,加强草原保护修复,C正确。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纸杯”、节约纸张等,可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有利于保护植被、保持水土,D正确。
故选B。
8. 如图,该装置用于探究二氧化碳是不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分别取甲、乙装置中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处理,碘液染色,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氢氧化钠溶液
B. 该装置应先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C. 甲装置叶片遇碘不变蓝
D. 乙装置叶片遇碘变蓝
【答案】A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乙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A错误。
B.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装置应先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正确。
CD.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甲装置内缺少二氧化碳,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乙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因此,甲装置叶片遇碘不变蓝,乙装置叶片遇碘变蓝,CD正确。
故选A。
9. 试管婴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A. 输卵管B. 胎盘C. 脐带D. 试管
【答案】B
【解析】
【分析】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试管婴儿的胚胎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过程和一般的胚胎发育过程是相同的。
【详解】A.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和完成受精作用的场所,A错误。
B.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即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因此,试管婴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B正确。
C.脐带是胎儿和胎盘之间的连系结构,C错误。
D.试管是试管婴儿完成体外受精并发育成早期胚胎的场所,D错误。
故选B。
10.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B. 身高突增是步入青春期的信号
C.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D.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指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年龄范围一般在12~23岁,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晚约两年。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说,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青春期出现的正常的心理现象,A错误。
B.男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晚于女生2年,但身高突增是步入青春期的信号,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C正确。
D.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正确。
故选A。
11. 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有助于预防佝偻病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主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易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可见,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预防佝偻病。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钙和维生素D都很丰富,有助于预防佝偻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钙丰富;但含维生素D极少,不利于钙的吸收,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钙和维生素D都很少,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维生素D丰富,但含钙极少,D错误。
故选A。
12. 近日,一列运载危险化学品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导致有毒化学物质泄漏,有毒物质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危害健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 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可以粘住灰尘、细菌
C.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 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的作用,所以到达肺的气体是无毒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A不符合题意。
B.呼吸道黏膜能分泌黏液,可以粘住灰尘、细菌等,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不符合题意。
D.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当空气被严重污染时,到达肺的气体也是有毒有害的,D错误。
故选D。
13. 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小动脉的特点是( )
A. 血液流速最慢
B. 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 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D. 红细胞单行通过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A.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速最慢,A不符合题意。
B.动脉内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动脉瓣在心脏中,B不符合题意。
C.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C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的官腔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2022年12月,多地血库“告急”,某人因严重贫血需要输血,首先考虑给他输入( )
A. 血浆B. 红细胞C. 白细胞D. 血小板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叫贫血。
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详解】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以采用成分输血,即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 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某些液体的流动方向,序号对应的是不同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是人体内唯一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B. ⑤是膀胱,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C. 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①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
D. 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④中被重吸收
【答案】B
【解析】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排出尿液。根据图示中血液的流向和泌尿系统的组成可以判断:①是肾静脉,②是肾动脉,③是肾脏,④是输尿管,⑤是膀胱。
【详解】A.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代谢废物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因此,人体内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主要是③肾脏、肺和皮肤,A错误。
B.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因此,⑤是膀胱,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B正确。
C.血液流经②肾动脉进入肾脏,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供肾脏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同时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液由①肾静脉流出肾脏时,氧气和养料、尿素等都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因此,②肾动脉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肾静脉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C错误。
D.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④是输尿管,没有重吸收作用,其内流的是尿液,D错误。
故选B。
16. 经常戴着耳机大声播放音乐会导致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受损,听力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波使鼓膜产生振动
B. 半规管和前庭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
C. 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耳蜗中,形成听觉的部位是耳蜗
D. 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详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A正确。
B.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应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B正确。
C.听觉的感受器在耳蜗,视觉的感受器在视网膜,视觉和听觉的形成均在大脑皮层,C错误。
D.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D正确。
故选C。
17. 每个周末你都回家看望爷爷奶奶,有一次回家时发现奶奶家散养了一群大鹅,你进门时大鹅向你跑来,此时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迅速转身向门外跑去,这是由于( )
A.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 胰岛素分泌增加
C. 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D. 胰岛素分泌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A.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A正确。
BD.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分泌过多引起低血糖,分泌过少会引起糖尿病,BD错误。
C.生长激素主要是促进生长发育,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C错误。
故选A。
18.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争做环保小达人”的活动中,做法不当的是( )
A.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倡导环保低碳出行
C.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D. 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值得提倡,A正确。
B.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环保低碳出行的方式,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值得倡导,B正确。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即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环境,不值得提倡,C错误。
D.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正确。
故选C。
19. 下列选项中两种生物及其关系,与图所示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若甲代表腔肠动物,乙代表扁形动物,则丙是有口无肛门
B. 若甲代表环节动物,乙代表节肢动物,则丙是身体分节
C. 若甲代表哺乳动物,乙代表鱼类,则丙是用鳃呼吸
D. 若甲代表鸟类,乙代表爬行动物,则丙是卵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图中丙是甲与乙的共同点。
【详解】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点是有口无肛门,与图中关系相符,A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身体都分节,与图中关系相符,B不符合题意。
C.鱼类用鳃呼吸,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用鳃呼吸不是鱼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点,与图中关系不相符,C符合题意。
D.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与图中关系相符,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下列关于鹰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表覆羽,产生飞行所需要的动力
B. 气囊辅助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
C. 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D. 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②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③胸肌发达; ④骨骼薄,长骨中空;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⑥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等。
【详解】A.鸟类的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大型正羽有利于飞行,绒羽有利于保温,飞行所需要的动力是由胸肌提供,A错误。
B.鸟用肺呼吸,具有气囊,气囊辅助呼吸,气囊能够贮存新鲜空气,在飞行过程中,每呼吸一次,能够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B正确。
C.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翔生活,C正确。
D.鸟类的胸肌发达,一端连接在胸骨的龙骨突上,另一端连接在翅的基部,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D正确。
故选A。
21. “大山里的橄榄球少年”引发网民热议,云南山区的这支橄榄球队将前往广西参加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如图,运动员做该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舒张,收缩B. 收缩,舒张C. 收缩,收缩D. 舒张,舒张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如图,运动员做该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收缩、舒张,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 鬼针草种子的顶端有三四枚芒刺,有动物路过就会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动物去到不同的地方。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动物能帮助鬼针草传粉
C. 动物能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D. 对鬼针草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动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
B.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鬼针草种子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动物去到不同的地方,这是传播种子,B不符合题意。
C.鬼针草种子的顶端有三四枚芒刺,有动物路过就会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动物去到不同的地方,有利于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因此动物能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C符合题意。
D.动物能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对鬼针草的繁殖有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 研究者从腾冲温泉中分离得到多种微生物,部分属于无氧芽孢杆菌属(Anxybacillus),关于这类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是单细胞生物
B. 它们具有耐高温的特点
C. 它们的生活不需要氧气
D. 芽孢是这类生物的生殖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一个细菌。
【详解】A.属于无氧芽孢杆菌属的这类微生物是细菌,个体微小,属于单细胞生物,A正确。
BD.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条件下,芽孢可以生存几十年。芽孢又小又轻,能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可见,它们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只是一个休眠体,B正确,D错误。
C.这类微生物属于无氧芽孢杆菌属,可见,它们的生活不需要氧气,C正确。
故选D。
24. 地衣能在岩石、沙漠、树皮上生长,由于各种作用逐渐在岩石表面形成土壤层,被称为“先锋植物”,下列关于地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衣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
B.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形成
C. 地衣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生物
D. 地衣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共生。
【详解】A.实际上,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不仅仅属于藻类植物,A错误。
B.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B正确。
C.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C错误。
D.地衣是生活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的植物斑块,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地衣不是寄生生活,不会引起任何动物生病,D错误。
故选B。
25. 下列是桃在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它们由大至小正确的排列是( )
①蔷薇科;②梅属;③种子植物门;④蔷薇目;⑤被子植物亚门;⑥双子叶植物纲
A. ⑤③④⑥①②B. ⑤③⑥④①②
C. ③⑤④⑥①②D. ③⑤⑥④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由题意可知,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桃属于植物界、③种子植物门、⑤被子植物亚门、⑥双子叶植物纲、④蔷薇目、①蔷薇科、②梅属、桃种,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6.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茶树用枝条繁殖新植株
B. 马铃薯块茎上的芽长成幼苗
C. 水稻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D. 月季树利用嫁接法进行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详解】A.茶树用枝条繁殖新植株,属于营养繁殖,没有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
B.马铃薯块茎上的芽长成幼苗,属于营养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
C.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可见,水稻依靠种子进行繁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
D.月季树利用嫁接法进行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27.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毛毛虫长大变成美丽的蝴蝶要经过蛹期
B. 青蛙和蝗虫都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
C. 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 外界条件适合,鸟卵都能发育成雏鸟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
(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蝴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A.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的发育过程;毛毛虫属于蝴蝶的幼虫,所以毛毛虫长大后变成美丽的蝴蝶要经过蛹期,A正确。
B.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在陆上产卵,其生殖和发育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错误。
D.外界条件适合,只有完成受精作用的鸟卵才能发育成雏鸟,D错误。
故选A。
28. 下列关于人的性别遗传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男、女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XX
B. 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中都有23条染色体
C. 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XY,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故A正确。
B.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这两种生殖细胞中都有23条染色体,故B正确。
C.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理论上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同的,各占50%,故C正确。
D.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与母亲,故D错误。
故选D。
29. 图中曲线反映的是一片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药使害虫群体的繁殖能力增强
B. 厂家生产的农药质量越来越差,所以害虫群体密度增加
C.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D.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
【详解】人类在施用农药前,害虫就已经产生了变异,农业对害虫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0. 下列关于健康地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在焦虑、抑郁时,可以向老师、家长、朋友诉说
B. 吸烟无害,是成熟的表现
C. 长时间看手机容易造成近视,因此要限制上网时间
D. 远离毒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答案】B
【解析】
【分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A.在焦虑、抑郁时,可以向老师、家长、朋友诉说,这是正确的调节情绪的办法,故A正确。
B.未成年人吸烟可能引起思维能力的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烟瘾使身体越来越差。牙齿发黄,引发肺炎、冠心病等,故B错误。
C.长时间看手机容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大而不易恢复造成近视,因此要限制上网时间,故C正确。
D.远离毒品,有利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D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1.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保山市和泸水县境内,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下图是该保护区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2)如果某人将废弃电池扔在该生态系统中,电池中的汞会进入该生态系统(汞是一种有毒物质),一段时间后,体内含有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如果剑嘴鹛的数量大量减少,甲虫的数量会______,最终维持相对稳定。
(4)高黎贡山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条山脉在狭小的区域内集中分布着我国约17%的高等植物、约30%的哺乳动物和35%以上的鸟类,这实质上是______多样性的体现。
【答案】31. ①. 4##四 ②. 绿色植物→甲虫→剑嘴鹛→蛇
32. 蛇 33. 先增多后减少
34. 遗传##基因
【解析】
【分析】 食物链的书写原则是: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共4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青蛙→蛇,绿色植物→野兔→蛇;绿色植物→甲虫→剑嘴鹛→蛇;绿色植物→剑嘴鹛→蛇。食物链保护的营养级越多食物越长,故其中最长的是:绿色植物→甲虫→剑嘴鹛→蛇。
【小问2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由题图可知,蛇是最高级的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因此,一段时间后,体内含有汞最多的生物是蛇。
【小问3详解】
因为剑嘴鹛捕食甲虫,如果剑嘴鹛数量大量减少,甲虫数量会因天敌减少而增多;甲虫增多后,绿色植物被大量啃食而数量减少,后甲虫又因缺乏食物而减少,最终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维持相对稳定。因此,在该食物网中,如果剑嘴鹛的数量大量减少,甲虫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最终维持相对稳定。
【小问4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因此,高黎贡山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条山脉在狭小的区域内集中分布着我国约17%的高等植物、约30%的哺乳动物和35%以上的鸟类,这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多样性的体现。
32. 稀豆粉是云南保山的名小吃,是用上好的豌豆磨粉,经煮制成稀粥状而成。图甲表示豌豆果实,图乙表示豌豆植株,其中A、B表示豌豆植株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它发育成了豌豆植株的根。根尖成熟区的______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作用产生的拉力。
(2)稀豆粉由豌豆磨的粉煮制而成,豌豆种子是由______发育而来的。
(3)豌豆吃起来甜不甜是由豌豆中糖类的含量决定的,当[ ]______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若该植物消耗的有机物少,那么储存下来的有机物就多,豌豆吃起来就更甜。
【答案】32. ①. 胚根 ②. 根毛 ③. 蒸腾
33. 胚珠 34. A光合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图甲是豌豆的果实,内有种子,图乙是豌豆植株,其中的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
【小问1详解】
豌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豌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它发育成了豌豆植株的根。根尖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成熟区的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促进了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及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因此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小问2详解】
豌豆植株经过传粉和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因此稀豆粉由豌豆磨的粉煮制而成,豌豆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小问3详解】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豌豆吃起来甜不甜是由豌豆中糖类的含量决定的,当A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若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那么储存下来的有机物就多,豌豆吃起来就更甜。
33.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直奔食堂,还没到食堂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跑到食堂看到裹满汤汁的红烧肉,端起饭碗感觉到米饭的温热……图甲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序号1~5表示各结构名称,图乙是该过程中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D代表不同的系统,①~⑧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听到下课铃,你奔向食堂,这属于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反射。端起饭碗感觉到米饭的温热,接受热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 ]______。
(2)在奔跑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主要由线粒体中进行的______作用提供。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后,由血液中的______运输,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食物经消化道消化后,经过[ ]______过程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
(3)和血液相比,正常人⑧过程排出的液体中不含蛋白质,这是由于______。
【答案】33. ①. 复杂##条件 ②. 1感受器
34. ①. 呼吸 ②. 红细胞 ③. 左心房 ④. ②吸收
35.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解析】
【分析】图甲是反射弧,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图乙中A代表消化系统、B代表呼吸系统、C代表循环系统、D代表泌尿系统。①代表消化、②代表吸收、③是吸气、④是呼气、⑤出汗、⑥代表过滤作用、⑦代表重吸收作用、⑧是排尿。
【小问1详解】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故听到下课铃,你奔向食堂,从反射的类型看,这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用图甲反射弧可以表示为:1感受器接受刺激信息,经2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3神经中枢,再由4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5效应器。
【小问2详解】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血液循环路线:
氧气随着肺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食物经消化道消化后,经过②吸收过程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
【小问3详解】
尿液的形成需要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和血液相比,正常人⑧过程排出的液体中不含蛋白质,这是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34.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如图是一个家族的某遗传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号正常夫妇生下了患者4,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若该病的致病基因为h,控制正常性状的基因为H,1、2号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5号虽然表现正常,但理论上他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3)图中7和8在成年后不能结婚,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34. 变异 35. ①. Hh、Hh ②. 2/3
36. 他们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解析】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小问2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若该病致病基因为h,正常基因为H,根据遗传图谱可以分析,1和2这对正常夫妇的基因组成均为Hh,遗传图解如下:
5号虽然表现正常基因表现型可能是HH或者Hh,因此理论上他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小问3详解】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结合遗传图谱,图中7和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故成年后不能结婚。
35.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当中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春季是“甲流的高发期”,感染后主要有高热、头痛、疲乏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以及局部症状等,还可伴随腹痛、恶心、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如需要时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同时,建议每年秋季进行流感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1)传染病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流的______。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3)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______,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 ①. 抗体 ②. 特异性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小问1详解】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流的病原体。
【小问2详解】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小问3详解】
抗体是病原体浸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是引起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特异性免疫是人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疫苗属于抗原,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这种免疫人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只针对流感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6. 爱好养鱼同学有时会发现,饲养的观赏鱼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有白点状分布,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儿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这就是因小瓜虫(如图)寄生鱼体而引发的小瓜虫病。为研究三种药物对小瓜虫的杀灭效果,科研人员先将小瓜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其后,用清水配制的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离体小瓜虫,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死亡率如下表所示。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实验还设置了用______处理离体小瓜虫,作为对照组。
(3)由实验结果可知,硝酸亚汞从浓度为______开始表现对小瓜虫的杀灭作用。三种药物杀灭小瓜虫的效果都随浓度增加而加强。所有处理中,杀灭作用最好的是______。
(4)科研人员希望将上述效果最好的药物应用于治疗已经感染小瓜虫的病鱼,尤其是在水产养殖和观赏鱼养殖中使用,你认为在投入使用之前还要考虑哪些问题?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36. 三种药物对小瓜虫的杀灭效果是怎么样? 37. 清水
38. ①. 0.3 ②. 浓度为1.6mg/L的硫酸铜合剂
39. 药物应用于治疗已经感染小瓜虫的病鱼的效果;药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提出问题是要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三种药物对小瓜虫的杀灭效果”,因此,提出的问题应是:三种药物对小瓜虫的杀灭效果是怎么样?
【小问2详解】
为研究三种药物对小瓜虫的杀灭效果,科研人员先将小瓜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其后,用清水配制的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离体小瓜虫,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死亡率。该对照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药物,则用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的离体小瓜虫是实验组,此外,还设置了用清水处理的离体小瓜虫作为对照组,即三种药物中浓度为0的一组。
【小问3详解】
由实验结果可知,硝酸亚汞的浓度为0.2mg/L时,小瓜虫的死亡率为0,硝酸亚汞从0.3mg/L开始表现杀灭作用。三种药物杀灭小瓜虫的效果都随浓度增加而加强;根据表格数据对比可知,所有处理中,杀灭作用最好的是浓度为1.6mg/L的硫酸铜合剂,因为在该条件下小瓜虫的死亡率最高。
【小问4详解】
人们希望将上述杀灭作用最好的药物应用于治疗已经感染小瓜虫的病鱼。在治疗之前,科研人员需要先研究该药物应用于治疗已经感染小瓜虫的病鱼的效果等,其后再进一步研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后,才能将该药物应用于病鱼治疗上。药物
孔雀石绿
硝酸亚汞
硫酸铜合剂
浓度(mg/l)
0
0.3
0.6
0.9
0
0.2
0.3
0.4
0
1.0
1.3
1.6
死亡率(%)
0
5
11
28
0
0
27
55
0
26
29
77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卷: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卷,共4页。
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正道高级完全中学初中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卷(一):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正道高级完全中学初中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卷(一),文件包含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正道高级完全中学初中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卷一pdf、八年级生物答案_Print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