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上的冰川堪称人类宝库。“亚洲水塔”养育了近20亿人口,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亚洲水塔”冰川加速融化,已经并将继续给近20亿人口带来灾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主要由于青藏高原是( )
A.亚洲河流唯一水源补给地B.亚洲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C.海陆间大循环的活跃之地D.海洋水汽输送的必经之地
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带来的灾难有( )
①为河流下游提供淡水资源
②冰水湖增多,易酿成泥石流、洪涝灾害
③季风环流异常,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④冰川大量融化,湿地、沼泽增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镇住宅某日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住宅阳台的朝向是( )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4.该日该地的昼长可能( )
①等于14小时40分钟
②少于14小时40分钟
③等于15小时
④长于15小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北部,西部主要为安第斯山区,另有多处沿海平原;东部主要为奥里诺科平原和亚马孙平原。安第斯山脉在哥伦比亚境内分为三条山脉,山脉中分布着火山,山脉之间有宽大的山间盆地。下图示意哥伦比亚山脉、河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在地质构造上,哥伦比亚西部山间盆地多属于( )
A.向斜构造B.背斜构造C.节理构造D.地堑构造
6.哥伦比亚三条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彼此分离扩张
B.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C.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彼此分离扩张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分布于南非西北部的纳马夸兰沙漠是一片“奇异”的沙漠,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这里就会被橙色、粉红色、白色、黄色等各色野花以及多肉植物所覆盖。图左为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和开满野花的沙漠景观,图右示意纳马夸兰沙漠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纳马夸兰沙漠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 )
①积雪融化
②地下水
③雨水
④雾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纳马夸兰沙漠拥有丰富的多肉、多汁植物,说明该沙漠( )
A.阳光充裕B.旱季过长C.昼夜温差较大D.地下水埋藏深
近年来,陕西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显著,尤以西安市最为典型。下图为2016-2021年西安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2021年户籍人口数据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16年以来,西安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的西安市( )
A.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B.城区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化率提高
C.高速化的铁路干线连接成网D.经济发展态势好,就业岗位多
10.2016年以来,西安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可能原因是西安市( )
A.外来人口的回迁率提高B.放开户籍政策,降低落户门槛
C.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D.生活成本降低,工资水平提高
成都与重庆之间的距离仅为340千米左右,在这短短的距离内,已建和在建的高速铁路共有3条。下图示意成都一重庆三条高铁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三条高速铁路的建设与运营说明成都与重庆正在( )
①建设双城经济圈
②实现产业融合
③走向同城化
④加速工业化进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成都一重庆之间高铁干线的地域特色是( )
A.桥梁隧道多B.盘山弯道多C.高架支点多D.线路沿山麓
海林市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县级市,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达72.4%,但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使林区经济陷入困境。寻找生态保护之法,促进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当地的共识。下图示意海林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林市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②污染加剧,环境恶化
③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冲刷严重
④旱涝灾害、泥石流频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在修复生态环境基础上,海林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有( )
①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物流业规模
③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发展中草药种植加工业
④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截止到2023年12月18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段全面通水已满9年。9年来,河北境内长达596千米的南水北调中线累计向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雄安新区等供水192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5100多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以来,为河北省受水区带来的主要有( )
①地下水回灌用水
②生态补水
③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
④农业灌溉用水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6.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首先应当( )
A.提高用水价格,减少工业用水B.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优美景色
C.健全节水制度,加强节水管理D.集中处理污水,实现循环利用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24°40′N至25°44′N,100°03′E至100°42′E)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西面点苍山脉的一些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洱海的相对高度达2000米左右。洱海周围复杂的地形地势等改变了大气运动,形成典型的局部环流。图左示意洱海与周围山脉分布,图右为甲、乙观测站观测的盛行风向频率统计图(图中C为静风,即零级风,一般风速为0-0.2m/s)。
(1)推测图中两个观测站测得的湖风和陆风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研究发现洱海与点苍山之间的山谷风促进湖陆风形成,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3)由图可知,04-08时之间,乙观测站测得静风现象,解释其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历史绵延3500余年。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当地铜矿资源已接近枯竭,并出现了产业结构单一、“一产独大”、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2009年,铜陵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唯一的出路。铜陵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仍以铜业为主导产业,“抓住铜、延伸铜,不帷铜、超越铜”,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图示意铜陵市位置。
(1)分析铜陵市“抓住铜、延伸铜”的区位优势。
(2)阐释铜陵市“不惟铜、超越铜”在焕发经济活力方面的作用。
(3)为铜陵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其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赤道附近太平洋沃克环流。
(1)比较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垂直气流运动方向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推测沃克环流增强年份,马来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的气候变化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冰雪广布,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选项B正确。
2.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冰川融化补给河流,河流径流量增加,为下游地区带来丰富的淡水资源,这不是灾难,①错误;青藏高原冰川的大量融化,会汇水形成冰水湖,当冰水湖水量过大,会抬升河流水位,易酿成泥石流、洪涝等灾害,②正确;青藏高原冰川融化,意味着青藏高原冬季冷源功能减弱,抑制冬季风,助推夏季风,造成季风环流的异常变化,从而使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们带来灾难,③正确;冰川大量融化,增加湿地和沼泽,不一定造成灾难,④错误。选项C正确。
3.答案:B
解析:根据已学可知,我国北方正午太阳光线指向正北方向,而该住宅阳台长轴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68°角,说明阳台长轴走向为东北一西南方向,即阳台朝向东南方向。选项B正确。
4.答案:B
解析:图中的“太阳光线”是指在阳台能够看到的早晨第一缕阳光,但不一定是日出的太阳光线。经计算,从阳台看到的第一缕阳光算起,白昼历时至少为14小时56分钟,所以该地该日的昼长最可能是长于14小时56分钟,①②错误,③④正确。选项B正确。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安第斯山脉在哥伦比亚境内分为三条山脉,山脉均分布着火山,山脉之间有宽大的山间盆地”推知,哥伦比亚的山脉多为褶皱断层山脉,山脉之间的盆地多为地堑构造。选项D正确。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哥伦比亚三条山脉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而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产物。选项B正确。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纳马夸兰沙漠海拔和纬度低,无积雪存在,①错误;地下水长年存在,不是造成植物季节性生长的原因,②错误;由位置可知,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南非纳马夸兰沙漠受西风影响,降雨较多,且在寒流影响下,多见大雾天气,雨水和雾滴凝结而成的水滴进土壤,增加土壤水分,为沙漠植物生长提供水分,③④正确。选项D正确。
8.答案:B
解析:由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南非的纳马夸兰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时间长,旱季长,唯有保存水分较多的多肉、多汁植物才能够生长。选项B正确。
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2016年以来,西安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说明该城市人口迁移的拉力较大,表现为经济发展好,就业岗位多,吸引人口迁入工作与生活。选项D正确。
10.答案:B
解析:2016年以来,西安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增长率,可能原因是更多的常住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这一改变得益于西安市户籍政策的调整与放开。选项B正确。
11.答案:C
解析: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区域,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在成渝城市群中建设双城经济圈,实现同城化发展,需要频繁的客流、货流交换,支撑其交换的是高速化的交通干线。选项C正确。
12.答案:A
解析:成都和重庆之间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为保障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平稳、快速,应遇河架桥,建凿洞。选项A正确。
13.答案:D
解析:海林市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使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栖息地和繁衍地缩小,食物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濒临灭绝,①正确;森林的减少与环境污染无直接关系,②错误;森林减少,裸地增多,流水和雨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增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冲刷,③正确;森林减少,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造成旱涝灾害、泥石流频发,④正确。选项D正确。
14.答案:A
解析:海林市冰雪、山水、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①正确;海林市以森林立市,物流业的发展条件并不优越,②错误;森林中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发展中草药种植与加工业,③正确;海林市山地、丘陵多,没有位于东北平原,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④错误。选项A正确。
15.答案:D
解析:南水北调需长距离输水,输水成本较高,故不可能用于地下水回灌和农业灌溉,而主要是用于生活、工业和部分生态补水,①④错误,②③正确。选项D正确。
16.答案:C
解析:南水北调引水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时间长、输水成本高,因而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首先应做到健全节水制度,加强节水管理,坚持节水优先的原则,提高长江水资源的利用率。选项C正确。
17.答案:(1)湖风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陆风的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和东南风。甲、乙观测站分别位于洱海西部和洱海西岸,白天洱海气温上升缓慢,气压偏高,夜晚洱海气温下降缓慢,气压偏低,洱海以两陆地与之相反,故白天主要吹由湖向陆的东南风,夜晚吹H陆向湖的西北风和西南风。
(2)点苍山与洱海之间的相对高度在2000米左右;白天,点苍山东坡近地面大气接受太阳辐射增温,形成谷风,与湖风叠加,增强湖风的势力;夜晚,点苍山东坡近地面大气冷却降温,冷空气顺坡而下形成山风,加剧陆风势力。
(3)04~08时之间恰好是山风、陆风势力减弱,谷风、湖风还未形成的时段,风力较小,形成静风。
解析:
18.答案:(1)铜陵市铜矿冶炼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相关配套产业齐全,生产协作条件好,抓住铜便抓住了最大的区域优势;长江黄金水道经过这里,便于外地或国外铜矿的输入;具有政策支持,便于利用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延长铜产业链,促进铜产业迈向中高端。
(2)在延长铜产业链基础上,打破产业结构单一、“一产独大”的局面,引进与发展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而激发经济活力。
(3)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修复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绿化用地,提高植被覆盖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教育,使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成为居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解析:
19.答案:(1)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垂直气流运动方向是由高空到近地面;西部垂直气流运动方向是由近地面到高空。
原因:秘鲁寒流流向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加上东北信风使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水上翻,
致使这里的海表温度低于太平洋西部海域,造成东部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西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2)沃克环流增强年份,马来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上升气流旺盛,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甚至暴雨频发。
解析:
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7页。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