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D.整体分布较均衡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8日14时,台湾海峡的风向为( )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4.下列四地中,图示时段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5.8日20时,M地与丙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
    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B.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D.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涨潮落时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左图为某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右图该潮汐发电站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B.地球内能C.风力作用D.日月引力
    7.左图所示甲乙两种水位状态对应出现在右图中的时间最可能为( )
    A.甲——2:00,乙——20:00B.甲——4:00,乙——16:00
    C.甲——6:00,乙——22:00D.甲——12:00,乙——18:00
    8.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 )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km,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
    A.海浪堆积东陡西缓B.海浪堆积东缓西陡
    C.风力堆积东陡西缓D.风力堆积东缓西陡
    10.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
    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B.沙丘拓宽、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D.沙丘不受其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目前绘制该图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
    A.海拔测量B.遥感卫星航拍C.地下钻井探测D.地震波波速测量
    12.图示区域地势的总体特点是( )
    A.西北低、东南高B.东北高、西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D.东北低、西南高
    泥炭土是指在某些平原或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泥炭土是具有厚度大于50cm的泥炭层的潜育性土壤,多分布于冷湿地区的低洼地。完成下面小题。
    13.泥炭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条件B.土层厚度C.土壤透气性D.生物活动
    14.与泥炭土形成密切相关的外力作用是( )
    A.冻融作用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冰川堆积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预警在地震波到达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等方式,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向用户发出地震警报。下图为兰州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B.地幔C.软流层D.岩石圈
    16.监测此次地震受灾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 )
    A.遥感B.北斗导航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萨市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91°06′E,29°36′N),海拔3650米,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有“日光城”的美称。下图示意拉萨的地理位置。
    (1)从纬度位置、地势和天气的角度,分析拉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拉萨昼夜温差较大,请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简述其成因。
    (3)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保温作用”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同时,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2023年暑假期间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1)描述图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
    (2)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3)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
    (1)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大致具有西部多于东部、北方多于南方的特征,C符合题意,排除D;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虽然呈现北方多、南方少的特征,但并不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如我国东北地区太阳辐射量并不比华北地区多,排除A;图中显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并不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如四川盆地比东南沿海少,新疆盆地比青藏高原少,排除B。故选C。
    2.答案:C
    解析:太阳灶做饭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因此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应是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位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C符合题意;与青藏高原相比,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人口相对稀疏的东北平原等太阳能丰富程度相对较低,不是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排除ABD。故选C。
    3.答案:D
    解析:读图,结合10月8日14时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图中大致为西北向东南,然后根据北半球向右偏转30°-45°可知,14时台湾海峡风向为偏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C
    解析:读图,比较两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故丙地风力明显加大,C正确。甲、乙、丁处等压线变得稀疏,所以风速减小,AB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8日20时,M地和丙地等压线疏密程度大致相同,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M地地处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丙地地处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大,风力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潮汐能来自日月引力,与太阳辐射、地球内能、风力作用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图大海水位高于海湾,乙图海湾水位高于大海;读图可知,2:00、4:00、16:00,18:00为涨潮时间,大海水位高于海湾;6:00、20:00、22:00为落潮时间,大海水位下降,海湾水位高于大海;12:00大海水位较低,综上所述,甲—2:00,大海水位高于海湾,乙—20:00,海湾水位高于大海,与图相符,A正确;乙—16:00,大海水位高于海湾;甲大海水位低于海湾;甲—12:00,大海水位低于海湾,与图不符,BC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一日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故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四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D
    解析:结合“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和“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可知,沙丘主要沙源来自于海岸沙滩,经海风吹拂,风力堆积而成。结合沙丘形态,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沙丘东缓西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C
    解析: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可降低海风风速,对海岸沙丘的主要影响是防止沙丘向陆迁移。结合海陆关系,风沙堆积作用减弱,使得沙丘西移速度变缓,也不会使沙丘拓宽、增高,C正确,BD错误;防护林可降低海风风速,但不能阻止风沙运动,不会使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A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海拔测量一般是测量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无法测量地下深度,A错误;遥感卫星航拍的是地球表面的物体影像,B错误;目前世界上地下钻井能够探测的最大深度远小于莫霍界面的深度,C错误;地震波波速测量可以获取地面以下不同深度的地震波波速,莫霍界面是地震波波速发生明显变化的界面,因此可以通过地震波波速测量得到图中数据,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莫霍界面以上至地面为地壳,莫霍界面深度数值越大,地壳厚度越厚,又因为地壳厚度与地面海拔呈正相关,故莫霍界面深度数值越大,海拔越高。图示区域莫霍界面深度自西北向东南降低,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泥炭土的概念可知,其主要由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而成,泥炭土中有机质的含量较高,因此其形成主要是受生物活动的影响,D正确。
    14.答案:C
    解析:泥炭土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的地区,且土层中的腐殖质含量较高,因此泥炭土的形成受流水沉积作用的影响较大,C正确。
    15.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且在陆地,故震源深度位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6.答案:A
    解析:监测此次地震受灾情况,可以应用遥感技术,能迅速获得受灾的实时信息,受灾的程度及大致分布等,A正确;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功能,B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不能获取信息,D错误,故选A。
    17.答案:(1)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多晴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该地多晴朗天气,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3)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解析:(1)影响太阳能资源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日照时长、地势和天气。读图可知,拉萨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度大;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越多;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多。
    (2)该市昼夜温差较大,说明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可从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该市白天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升温快,地面辐射强,大气获得地面辐射多导致大气气温高;而夜晚该地天气晴朗,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大气逆辐射弱导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热量散失快,气温低,从而使得昼夜温差较大。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主要通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同时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开发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那么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气温升高减缓;大气升温作用减缓,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能够减缓全球变暖。
    18.答案:(1)山峰林立;地表崎岖。
    (2)以石灰岩为主,可溶性强;降水量丰富,水流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
    (3)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缺乏;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层发育薄,土壤贫瘠;地形崎岖,耕地少而分散;地形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等。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喀斯特地貌顶端呈锥状耸立,山坡陡峭,地势起伏较大,故地貌的形态特征为山峰林立、地表崎岖。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可溶性岩石、流水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水流量大,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强;我国南方地区的岩石以可溶性强的石灰岩为主,容易被流水溶蚀。
    (3)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可结合喀斯特地貌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易渗漏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和溶洞多,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缺乏;地表崎岖,地势落差较大,不适合进行农业耕作,大规模发展农业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破坏生态环境;当地流水溶蚀作用较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较薄且肥力差,不适合农业发展;地形崎岖,山峰林立,耕地少而分散;地形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生产效率低下。
    19.答案:(1)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大,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小。山脊易受台风影响,多林窗,利于森林群落更新;山脊光照条件较好,光合作用更强,植被固碳更旺盛;山谷水热条件较好,有机碳易分解。
    (2)纬度更低,生长期更长,四季常绿,固碳总量更大;水热条件更好,植被生长更旺盛;生长期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更旺盛。
    解析:(1)首先需要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判断出图中山谷和山脊的分布,山谷中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大部分低于3.0kg/m2,而山脊上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大部分高于3.0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取决于有机碳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收入主要来自枯落物等动植物残体,支出主要有微生物分解、土壤淋溶、水土流失等。对于山脊,由于易受台风影响,部分林木倒伏,形成林窗,加快了群落更新,枯落物更多;山脊光照条件更好,光合作用更强,植被固碳能力更强。而山谷受台风威胁较小,枯落物相对较少,且山谷水热条件更好,有机碳分解较快。
    (2)森林的固碳功能主要是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与长白山相比,海南岛纬度更低,水热条件更好,生长期更长;植物生长期光照更充足,光合作用更旺盛;海南岛的热带山地雨林为常绿林,一年四季都可以固碳,长白山为落叶林,固碳时间及固碳效果有限。

    相关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末地理模拟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末地理模拟试题(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