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41,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实验,推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降雨B. 活性炭净水
C. 醋酸除水垢D. 酒精清洗碘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导致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属于利用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利用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醋酸除水垢是利用醋酸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利用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酒精清洗碘渍是利用酒精的溶解性,属于利用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沙尘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和烟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
故选C。
3.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取固体B. 称固体C. 量取水D. 写标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书写的内容是氯化钠溶液、10.0%,正确。故选D。
4. 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 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C. a中含有少量b,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将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为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于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故选说法正确;
C、a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成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6.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 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2
D.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符合题意;
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没有导电性,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存大较大差异,但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但具有氧化性,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 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B. 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 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 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过①②实验可知,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证明金属的活动性:Fe>Cu,所以说法正确;
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知,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铁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Fe>Ag,但不能说明Cu>Ag金属活动性,所以说法错误;
C、若要用实验④,X可以为Cu,Y为FeSO4溶液,铜能置换出硫酸铁中的铁,这个反应能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说法正确;
D、若要用实验④,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这个反应能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所以说法正确。
故选:B。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 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预防CO中毒
C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D. 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油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隔绝空气 灭火,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吸热,可使周围温度降低,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D、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 将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图2中b点所示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过量,故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故A说法正确;
B、将图2中d点所示溶液的pH<7,显酸性,说明此时盐酸过量,故d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加热蒸干过程中氯化氢挥发掉,所得固体只有氯化钠,为纯净物,故B说法正确;
C、图2中c点所示溶液的pH=7,显中性,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c→d过程中只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图3中e→f的变化趋势为温度升高,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第11题7分,第12题9分,计16分)
11. 回答下列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语言,回答问题
①3个氢原子___________。
②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
③钾离子_____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①“+5”表示___________。
②“2”表示___________
③“5”表示___________。
【答案】11 ①. 3H ②. 2NO2 ③. K+ ④. O
12. ①.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5价 ②. 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磷原子个数为2个 ③. 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5个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3H。
②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填:2NO2。
③一个钾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略不写,故填:K+。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
【小问2详解】
①元素符号上方数字表示化合价,故填: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5价。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含某原子个数,故填: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磷原子个数为2个。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含某原子个数,故填: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5个。
12.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
Ⅰ.苏州阳山温泉度假山庄是江苏首家4A级温泉度假山庄,也是苏州首家对外营业地质真温泉。
(1)清澈的温泉水是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鉴别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温泉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试剂或用品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pH试纸 C石灰石 D无色酚酞试液
Ⅱ.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将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植物油 B蔗糖 C碳酸钙 D高锰酸钾
(2)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Ⅲ.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图1所示:
(1)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图2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中是__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 ①. 混合物 ②. 肥皂水 ③. B ④. B ⑤. Cl2 ⑥. 吸附色素及有异味的杂质 ⑦. 消毒杀菌 ⑧. 2NaCl+2H2O2NaOH+H2↑+Cl2↑ ⑨. 电能
【解析】
【详解】Ⅰ(1)清澈的温泉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因此是混合物。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pH试纸可以测量溶液的酸碱度,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值;故若要测定温泉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试剂或用品是pH试纸。
Ⅱ(1)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蔗糖溶液显无色,正确;
C、碳酸钙不溶于水,错误;
D、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溶液显紫色,错误;
故选B;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后氯、氧、钠原子数目分别为4、4、2,反应前氯、氧、钠原子数目分别为2、4、2,则X的化学式为Cl2。
Ⅲ(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及有异味的杂质;紫外线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2)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3题7分,第14题7分,计14分)
13. 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如用E装置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同学为了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择C装置来制二氧化碳。小组同学讨论后发现此装置有一处错误需改正后才能进行实验,该错误是___________。改正后制得的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收集,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 ①. 酒精灯 ②. ③. A ④. 无影响 ⑤. ⑥. C装置中的多孔隔板不应该用铁质材料(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⑦. b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用E装置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则排出水的体积便是生成氧气的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分别填: ;A;无影响。
(3)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中用的是铁质多孔隔板,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会使得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氢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短进长出”,使二氧化碳在集气瓶底部慢慢聚集,即气体应从b端通入。故分别填: ;C装置中的多孔隔板不应该用铁质材料(其它合理答案均可);b。
14. 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_____。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 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_______。
〖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 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表达交流Ⅱ〗
(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
(3)溶液M呈_______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反思总结〗
(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_______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答案】 ①. 纯碱或苏打 ②. 产生氧气速率较慢,氧气浓度过低,不足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 无过氧化氢 ④.
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剂X(CaCl2)过量 ⑥. 无色 ⑦. 硬度较小
【解析】
【详解】查阅资料1: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
表达交流Ⅰ:(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常温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很慢,产生氧气的速率慢,氧气浓度低,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无过氧化氢;
表达交流Ⅱ:(1)由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会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故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将碳酸钠除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剂X(CaCl2)过量;
(3)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溶液M呈无色;
反思总结:(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硬度较小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否则硬水中的可溶性含钙化合物可能与碳酸钠反应,消耗碳酸钠。
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5分,第16题5分,计10分)
15.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B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C~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黑色固体,D和E反应后会形成蓝色溶液,F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___________。A物质的类别___________。
(2)B物质的用途___________。
(3)C和D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Na2CO3 ②. 氧化物
(2)冶炼金属(或作燃料)
(3) ①.
②.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F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F是碳酸钠;已知A、B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可以相互转化,A能与F相互转化,可推出A为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C是黑色固体,C能转化为A、B,可推出C是碳,C和D能反应,且均能生成二氧化碳,且D和E反应后会形成蓝色溶液,D是氧化铜,E是盐酸或硫酸,A和G可以反应,且F碳酸钠和G相互转化,则G是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F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A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小问2详解】
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小问3详解】
C和D发生的反应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6.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小苏打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称取1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向该溶液中分两次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锥形瓶及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
(1)NaCl的化学式量为______。
(2)当第一次加入40.0g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3)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1)58.5
(2)4.4g
(3)解:设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为x。
x=84%
答: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84%。
【解析】
【分析】
【详解】(1)NaCl的化学式量为35.5+23=58.5;
(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08.8g+40g-244.4g=4.4g;
(3)详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7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人民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3元/份D,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1,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3元/份故选D, “安全重于泰山”,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人民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