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粘贴条形码;
3.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答案的选项涂黑;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后,考生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总分48分)
下表示意2020年我国中部某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形成该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B. 人均寿命延长
C.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 人口迁移率高
2. 该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特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农业收入比重增加B. 农业经济效益提高
C. 农村土地撂荒严重D. 农业复种指数增加
【答案】1. D 2.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从表格可以看出,该县农业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明显,主要是因为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D正确;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影响较小,A错误;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影响较小,BC错误。所以选D。
【2题详解】
该县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明显,农业收入比重和农业经济效益占比都下降,农业及农村空心化现象明显,土地撂荒严重,C正确,AB错误;农业复种指数主要受热量条件限制,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所以选C。
【点睛】耕地撂荒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可耕地上没有耕作的一种现象。耕地撂荒主要有多年撂荒、全年撂荒、季节性撂荒、粗放经营的隐性撂荒等方面。如国家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等政策的实施,使可耕地面积减少,不能作为耕地撂荒面积统计在内。季节性撂荒主要是指减少传统一年两熟或多熟模式为单熟,降低复种指数现象,如冬闲田等。
圣米格尔岛(如图),是孤悬于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新航路开辟后,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该岛成为大西洋航线上过往帆船的重要物资补给站。19世纪后期以来,大量过往的蒸汽机船不再进港停泊,该岛的航运地位迅速衰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岛的港口主要位于岛屿北侧,岛屿南侧较少,与南侧相比,北侧有利于建港最关键的优势是( )
A. 避风条件更好B. 地势更加平坦
C. 淡水更多D. 水域更深
4. 导致19世纪后期以来该岛航运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航线上途经船舶大量减少B. 造船及航海技术的进步
C 港口淤塞,船舶难以停靠D. 海运成本不断下降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该岛的港口主要位于岛屿北侧,是因为岛屿北侧位于盛行西风(西南风)的背风坡,风浪小,避风条件更好,便于船只停靠,A正确;南侧也有大片地形平坦的区域,B错误;岛屿南北两侧的淡水资源相差不大,C错误;水域更深无法通过图文材料判断,需要通过等深线来判断,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圣米格尔岛为孤悬于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位置优越,新航路开辟后,该岛也成为大西洋航线上过往帆船的重要物资补给站;19 世纪后期,大型蒸汽机船用于航海,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航行里程长等特点,中途需要补给少,故在造船及航海技术进步的影响下,该岛的一度衰落,B正确;航线上途经船舶并没有大量减少,随着经济发展,数量应该上升,A错误;图文资料中判断不出该岛屿港口淤塞,C错误;海运成本不断下降,但是航线两岸的运输需求量不断增加,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陆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以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在选址时,从自然条件方面来看要考虑水域条件,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无结冰或结冰期短;避风浪、背风地带等, 从社会经济方面来看要考虑经济腹地、经济是否发达,辐射范围是否大,客货集散量是否大等问题。
城市通风走廊能够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降低建筑物能耗。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将城市通风走廊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并加以实施。如图示意贵阳市某区一级通风走廊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为了发挥通风走廊的最大生态效益,该地通风走廊的基本走向是( )
A. 东北—西南向B. 西北—东南向C. 南北走向D. 东西走向
6. 该地“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对城区生态作用持续时间最长、发挥作用最大的时间段是( )
A. 1月份,8点—18点B. 1月份,18点—次日8点
C. 7月份,8点—18点D. 7月份,18点—次日8点
【答案】5. A 6. B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贵阳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故通风走廊的基本方向为东北—西南走向,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6题详解】
该区位于山谷地带,受气温昼夜变化影响,夜晚两侧山坡空气降温快,冷却下沉,形成山风,新鲜、湿润、凉爽的山风从山上吹到市区,可补充市区通风走廊新鲜空气,1月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吹山风时间最长,作用发挥最大,18点—次日8点为夜间,有利于补偿新鲜空气,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油茶树喜暖怕寒、广泛分布在我国湖南、江西、浙江、广西、广东、河南等省区的低山丘陵地带,花期主要集中在每年10~12月,若花期连续阴雨,会降低授粉率及挂果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每年秋季,当连续多日平均气温降至14~18℃时油茶树开花,油茶树开花最早的省份是( )
A. 河南B. 浙江C. 湖南D. 广东
8. 与湖南、江西等省份相比,贵州不利于油茶树生长的主要气候条件是( )
A. 夏季高温天气较多B. 夏季降水量不足C. 冬季气温低光照弱D. 冬季降水量不足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每年秋季,当连续多日平均气温降至14~18℃时油茶树开花;四个省中,河南比其他三个省纬度较高,秋季气温下降最快,因此会最先下降至油茶树开花需要的温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湿冷和连续性阴雨天气多,气温低且光照弱,不利于油茶花期授粉,挂果少,出油率低,C正确,D错误;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A错误;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与湖南、江西等省份相比也较为充足,B错误。故选C。
【点睛】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是一个在云贵高原的大气现象,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千湖沙漠,位于巴西大西洋沿岸,总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由众多白色沙丘和深蓝色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盛行东南风,如图示意巴西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结合沙源及沉积环境,千湖沙漠最可能位于( )
A. ①B. ②C. ③D. ④
10. 千湖沙漠所在地区沙源物质极为丰富,但风沙天气却非常少,主要是因为该沙漠地区( )
A. 植被丰富B. 风力微弱C. 土壤含水量高D. 山脉阻挡作用强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沙源主要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①地东侧的河流长,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泥沙来源丰富,在入海口附近形成的三角洲沙源丰富,在东南风的搬运以及洋流的搬运作用下在①处附近形成千湖沙漠,A正确;②地远离河流入海口,且②以东南的河流短小,挟沙能力有限,不足以形成千湖沙漠,B错误;③在河流入海口以东,东南风不能搬运沙粒到此,C错误;④地附近洋流向西南方向流,而④位于入海口东北,不能形成千湖沙漠,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千湖沙漠中的沙漠由众多白色沙丘和深蓝色湖泊组成,沙土含水量极高,即使有东南风也不易出现风沙天气,C正确;该地地处沙漠与湖水的交汇处,不适宜植被生长,A错误;该沙漠所在地区盛行东南风,风力并不算微弱,B错误;千湖沙漠远离周边山地,山脉阻挡作用弱,D错误。故选C。
【点睛】位于巴西的千湖沙漠,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在雨季,由于地下的不透水岩石而无法排水,沙丘中的山谷中充满了淡水泻湖。
洪泽湖属浅水湖,位于淮河中游和下游的结合部,湖底高程一般在10~11m之间,承泄淮河上、中游来水未沙。如图示意1983~2016年洪泽潮年际泥沙冲淤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1983-2016年洪泽湖泥沙冲淤年际变化总体趋势是( )
A. 先淤积后冲刷B. 泥沙冲刷为主C. 先冲刷后淤积D. 泥沙淤积为主
12. 洪泽湖泥沙冲淤变化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A. 淮河水质持续改善B. 洪泽湖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C. 淮河洪水下泄不畅D. 洪泽湖溃堤风险不断减轻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3—2016年间,洪泽湖入湖泥沙量整体大于出湖泥沙量,故冲淤年际变化整体表现为以淤积为主,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2题详解】
由于洪泽湖整体以淤积为主,湖床不断抬高,对淮河的水体顶托作用不断增强,导致淮河流速减慢,水体净化能力下降,水质持续恶化,A错误;洪泽湖蓄水量下降,调蓄洪水能力也下降,B错误;洪泽湖泥沙淤积量不断增加,水位不断升高,逐渐形成悬湖,加剧了湖堤溃堤的发生,D错误;水体顶托作用增加,洪水期淮河洪水排洪受阻,下泄不畅,加剧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C正确。所以选C。
【点睛】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河床淤积;反之冲刷。由于流域来水来沙条件经常变化,河床处于不断冲淤的过程之中,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但是,就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情况来说,河床形态经过调整有可能与流域的来水来沙条件相适应,河段趋于相对的冲淤平衡状态。
焚风是一种气流越山后下沉引起的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降低的现象,多出现在山脉背风风坡,太行山山麓焚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如图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太行山地区焚风效应最强的坡向及该坡向焚风多发季节,组合正确的是( )
A. 东坡—夏季B. 东坡—冬季C. 西坡—夏季D. 西坡—冬季
14. 早春发生的焚风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A. 土壤冻结厚度增大B. 积雪融水量减少
C. 冬小麦返青提前D. 风沙危害减轻
【答案】13. B 14. C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冬季来自大陆的西北风强劲且干燥,气流越过太行山,在东坡(背风坡)下沉增温,湿度减小,且东侧海拔高差大,下沉增温幅度大。西麓焚风较弱: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较湿润,西侧海拔高差较小,下沉增温幅度小,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4题详解】
早春焚风加剧了积雪融化;焚风气温升高,土壤解冻,冻结厚度减小;焚风提高了早春气温,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焚风使得冻土解冻,土壤疏松,为就地起沙提供了条件,且太行山焚风以阵风为主,风力大,风沙危害增大,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
下表为世界某城市2023年8月1~3日日出与日落时间统计(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城市天黑时间比日落时间要晚,主要是因为( )
A. 大气散射作用B. 日出方位的变化
C. 大气反射作用D. 天空云量的变化
16 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
A. 印度B. 俄罗斯C. 加拿大D. 巴西
【答案】15. A 16. C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由于大气对阳光的散射作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但接近地平线时,天空仍然是明亮的,A正确;与大气反射作用、日出方位、天空云量的变化无关,BCD错误。所以选A。
【16题详解】
根据8月份该城市昼长大于12小时可知,该城市位于北半球,且昼长达到15小时,说明了地处北半球中高纬度,印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巴西位于南半球,AD错误;根据计算,当北京时间为8月2日1点时,该地为8月1日12点,可以推测,当地经度大致位于75°W,只有加拿大符合,俄罗斯不符合,C正确,B错误。所以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位置越高昼越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位置越高昼越短。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孢菇属草腐菌,能很好地利用多种草本植物秸秆和蔬菜叶子中的营养素。双孢蘑菇喜暗光,13℃~18℃是其出菇的最适宜温度,刚采摘的鲜菇在湿润环境易腐烂变色。主产区在福建、湖南等省。近年来,农林专家在宁夏闽宁镇采用半地下式菇棚种植双孢蘑菇,并采用“阴阳棚”,发展“光伏—双孢菇—蔬菜”生产模式,生产的新鲜双孢菇销往我国南方地区。图(a)示意宁夏闽宁镇区位,图(b)示意“光伏—双孢菇—蔬菜”生产模式。
(1)推测闽宁镇新鲜双孢销往我国南方地区销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简述光伏、蔬菜大棚和双孢菇棚在“光伏一双孢菇一蔬菜”生产模式中发挥的作用。
(3)结合双孢蘑菇生长习性,分析农林专家在闽宁镇采用半地下式菇棚的原因。
【答案】17. 季节:夏季。理由:双孢菇在13℃~18℃是其出菇的最适宜温度,我国南方纬度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不适合双孢蘑菇生产,本地供应不足;宁夏纬度较高,夏季气温较南方地区低,适宜双孢菇出菇。
18. 光伏:为蔬菜和双孢菇种植供能;蔬菜大棚:为双孢菇提供氧气和培植原料;双孢菇棚:为蔬菜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19. 双孢蘑菇喜暗光,半地下式菇棚把菇棚半隐藏在地面以下,可以减少太阳辐射,改造光照条件;宁夏夏季地下气温低于地表气温,半地下式菇棚可以将温度调整至双孢蘑菇出菇适宜的温度;半地式菇棚能够有效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有利于双孢蘑菇出菇;戈壁地区,地表多风沙活动,半地下式菇棚可降低风沙危害。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双孢菇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双胞菇适宜在13℃~18℃出菇,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不适宜双胞菇出菇;根据材料信息“刚采摘的鲜菇在湿润环境易腐烂变色”可知,双胞菇不适宜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生长,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不适宜双胞菇生长;我国宁夏地区维度位置较高,夏季气温偏低,降水较少,适宜双胞菇出菇。
【小问2详解】
光伏产业能够提供电能,为蔬菜和双胞菇种植提供能源;蔬菜为绿色植物,蔬菜大棚能够为双胞菇提供氧气和培植原料;双胞菇种植能够产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蔬菜大棚提供光合作用的原理,促进蔬菜的生长。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双孢蘑菇喜暗光”可知,双胞菇喜欢暗光,半地下式菇棚半隐藏在地下,能够有效减小太阳辐射,为双胞菇提供暗光的生长环境;宁夏夏季气温较高,半地下式菇棚能够降低棚内温度,将温度调节至13℃~18℃,适宜双胞菇测出菇;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湿度过大不利于双胞菇的生产,半地下式菇棚能够合理控制棚内的湿度,有利于双胞菇的出菇;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荒漠戈壁植被为主,多风沙天气,半地下式菇棚能够减少风沙活动对双胞菇棚的影响。
【点睛】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是以辽阔的台地为主的荒漠和半荒漠高原,年均降水量不超过300mm,风力强盛,常吹时速超过110km的狂风,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巴塔哥尼亚高原植被经过了三个演替阶段。高原南部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其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如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和该区域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乌斯怀亚民居景观图。
(1)简述巴塔哥尼亚“风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2)说明该区域45°S附近巴塔哥尼亚高原植被演替的三个阶段。
(3)分析乌斯怀亚传统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8. 地处南半球西风带,风力强劲;西部山口的狭管效应,风力增强;台地平坦开阔,风阻小;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风沙大。
19. 阶段Ⅰ:高原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森林广布;阶段Ⅱ:后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山地隆起,巴塔哥尼亚降水减少,植被逐渐演变为草原;阶段Ⅲ:板块继续抬升,山地强烈阻挡西风,并在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巴塔哥尼亚降水极其稀少,植被逐渐向荒漠演替。
20. 位于西风带,常年多大风,房屋低矮,抗风性强;纬度高,气温低,房屋低矮利于保温;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降水(雪)量大,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雪);森林茂密,可就地取材;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低矮木屋利于防震。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塔哥尼亚高原为材料,涉及风成地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以及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证、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力强劲,搬运能力较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塔哥尼亚西部山地有山口,狭管效应显著,风速加大,风力增强;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以台地为主,地形平坦,摩擦力较小;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植被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裸露,风沙较大。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阶段Ⅰ巴塔哥尼亚地势平坦,西风带来的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森林面积广阔;阶段Ⅱ,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山地隆升,阻碍西风带来的水汽,降水逐渐减少,气候变得干旱,植被由森林演变为草原;阶段Ⅲ,板块继续碰撞挤压,山地继续隆升,对西风的阻碍作用增强,在山地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巴塔哥尼亚降水进一步减少,植被由草原演变为荒漠。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西风带,风力较大,常年多大风,房屋低矮,能够减少大风对房屋的影响,提高抗风能力;该地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房屋低矮有利于保温,提高室内温度;西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降水较多,房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当地植被茂盛,森林面积广阔,适宜就地取材;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房屋低矮能够提高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的影响等。
【点睛】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海湾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濒临北黄海,平均水深7m,面积约60km2,为半开敞型海湾,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为主,以砂为主的粗粒沉积主要分布在近岸。多年观测显示,每年夏季威海湾内存在相对稳定的上升流,对海湾内水文特征及沉积物颗粒产生了显著影响,如图示意威海湾。
(1)分析威海湾夏季上升流旺盛的原因。
(2)说明上升流对威海湾内表层海水水文特征及底层沉积物颗粒粒径的影响。
【答案】19. 夏季盛行偏南风,威海湾为离岸风,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底层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海底地形较为崎岖,加剧了底层海水上泛。
20. 对表层海水水文影响:水温下降;盐度升高。对底层沉积物颗粒影响:较小颗粒物随上升流带至表层,再吹离海岸,而粗大颗粒物不易上浮,从而使得海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增大变粗。
【解析】
【分析】本题以威海湾相关资料为材料,涉及洋流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证、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威海湾海域位于我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在该海域为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运动,形成离岸流,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威海湾海底地形较为崎岖,加剧了底层冷海水的上泛,上升流旺盛。
【小问2详解】
底层冷海水上泛可以降低表层水温;能够将底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提高盐度。上升流可以将海底较小的颗粒带到表层,在离岸流的作用下,向外海运动,大的颗粒物残留在海底,导致海底的颗粒物平均粒径变大变粗。
【点睛】类别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45岁
58.5%
21.2%
45~60岁
25.2%
43.6%
>60岁
16.3%
35.2%
日期
日出
日落
昼长
天亮
天黑
8月1日
17:28:47
08:31:11
15时02分24秒
16:55:40
09:04:18
8月2日
17:29:18
08:31:02
15时01分44秒
16:56:14
09:04:06
8月3日
17:29:51
08:30:51
15时01分00秒
16:56:50
09:03:53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罗湖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