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中地理学考复习阶段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阶段检测卷7区域发展战略、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考复习阶段检测卷7区域发展战略、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有“东海鱼仓”“海鲜之都”和“千岛之城”之称的舟山,由于岛屿星罗棋布,一直以来交通制约了其海鲜的外运。2021年8月23日,一架无人机从舟山定海象山岗装载20千克海鲜特产跨海直飞上海金山,为海岛低空智慧物流运输打开了新的大门。据此完成1~2题。
1.飞行控制系统能够操控无人机精准地往返于海鲜产地和消费市场,其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B.GNSSC.GISD.VR
2.利用无人机运输海鲜( )
①快捷、保鲜 ②受天气影响大 ③运输量大 ④灵活便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打造海上“能源岛”、海洋新能源建设等涉海建议,并有代表提出“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对我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关键矿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建议。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包括多方面战略布局,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体现的战略布局思想是( )
A.推动海洋经济发展B.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坚持海陆统筹发展D.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4.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能正确表示专属经济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促进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家的重大战略。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间资源、资金等流动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四大地区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
A.东北地区B.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
6.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B.高新技术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D.第一、第三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交通一体化为依托,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完成7~8题。
7.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
A.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B.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C.解决北京的“城市病”D.构建世界级城市群
8.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定位,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区位B.雄厚的产业基础
C.良好的政策环境D.突出的开放优势
9.2021年6月,《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指出,以杭州萧山、绍兴柯桥和诸暨交界地区为切入点,在萧东—柯西、萧南—诸北两大板块构筑临空经济与现代纺织双引擎发展的合作平台和绿色制造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打造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长三角新制造业承载区。推动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应优先( )
A.联手降低城市落户门槛
B.加强两地之间文化交流
C.实行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D.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0.河北作为京津的外围地带,持续为京津两地“输血”,如为北京提供水资源,成为首钢等重工业的接纳地。但这些举措对河北的拉动作用较弱,造成京津发达、河北发展缓慢的局面。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采取的举措合理的是( )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B.利用位置优势,内地发展重化工业
C.发挥文化优势,疏解北京文化产业
D.依托人力优势,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已形成成渝城市群、中游城市群和下游长三角地区三大核心区,其发展各具特色。下图是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长江航运中心B.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C.传统工业基地D.典型农作物生产基地
12.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相比,下游长三角地区的主要优势是( )
A.科技水平B.工农业产品
C.国家政策D.劳动力资源
杭州至温州高速铁路,简称杭温高铁,集城际铁路和旅游功能于一体。其二期工程新建58.394千米,桥隧总长达55.971千米,桥隧比达95.85%。下图是浙江省部分高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影响杭温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河湖水体
C.城镇景点D.技术水平
14.杭温高铁二期桥隧比高的原因是( )
A.保障列车稳定运行B.桥隧技术难度较小
C.节约河谷耕地资源D.预留生物迁徙通道
我国餐饮行业实施“减塑”行动,全面停用塑料吸管,用木制餐具替代塑料餐具,用纸袋和可降解塑料袋取代塑料袋,建议餐饮单位努力打造可持续餐厅。据此完成15~16题。
15.餐饮行业“减塑”行动的目的是( )
A.方便顾客消费
B.提升产业品质
C.减少“白色污染”
D.降低生产成本
16.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餐厅建设的是( )
A.增加原料储存量B.提高食品包装度
C.保持24小时营业D.缩短食材供应链
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地至乙地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
图1
图2
17.与甲海域相比,乙海域海水盐度( )
A.表层高于底层
B.表层和底层均较低
C.表层变化更大
D.表层和底层差距大
18.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少B.海域较开阔
C.淡水注入多D.海水深度浅
为解决温室甲鱼养殖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浙江省某养殖户研发了一套环保温室加温装置(下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装置的使用,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 )
A.减轻水土流失B.减少烟尘排放
C.节约养殖成本D.提高土壤肥力
20.温室甲鱼养殖的转型出路是稻田里共养鱼、虾、鳖、蟹,影响该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燃料供给情况B.交通运输条件
C.自然地理环境D.农业生产技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它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以成渝、长江中游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读图,完成21~22题。
21.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江上游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A.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B.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C.高校众多,技术力量雄厚
D.水陆交通便利
22.下列措施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是( )
A.全面开发中上游水能资源
B.促进中上游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C.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D.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进行大开发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科技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大。下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①位置可能勘探到的海洋矿产资源是( )
A.石油和天然气B.可燃冰
C.滨海砂矿D.锰结核矿
24.下列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A.渔场B.海洋军事基地
C.盐场D.海底通信
贵州省实施的“县县通高速”计划,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据此完成25~26题。
25.图中贵州省高速公路布局的特点是( )
A.线路分布比较均衡
B.交织形成网络
C.以贵阳为中心呈环状分布
D.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
26.贵州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是( )
A.沿途征地、拆迁赔偿成本高
B.地处山区海拔高,冻土广布
C.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地质构造复杂
D.桥梁、涵洞里程长,施工难度大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 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20世纪60年代前,台湾是我国的产糖冠军;20世纪70年代后,广东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1993年开始,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居全国第一。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其特点是以轻工业为主。如今珠江三角洲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形成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影响制糖工业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4分)
(2)与台湾、广东比较,广西种植甘蔗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4分)
(3)位于粤西的茂名市服务范围较广州 (填“大”或“小”),广州的服务范围 (填“会”或“不会”)覆盖茂名市的服务范围。(4分)
(4)珠江三角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简述产业集聚的优缺点。(8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材料一 产业吸引能力的评价指标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运量、当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等,数值越大则产业吸引能力越强。图1为长江流域产业吸引能力示意图,其中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 吊脚楼(图2)是贵州省少数民族独特的民居。吊脚楼多依山而建,基本特征可归纳为“木质结构,尖顶宽檐,支柱架空”。
图1
图2
(1)贵州吊脚楼依山而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该民居“支柱架空”的主要作用是 。(4分)
(2)图中甲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影响该地粮食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与三江平原相比,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单产 (填“高”或“低”),商品率 (填“高”或“低”)。(6分)
(3)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不同。长江上游河段落差大,可开发 ;中下游江阔水深,可发展 。(4分)
(4)结合材料分析重庆产业吸引能力强的原因。(8分)
阶段检测卷(七) 区域发展战略、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1~2.1.B 2.D 解析 第1题,精准往返,并且按照路线行驶,可以导航控制无人机准确无误地到达,这属于GNSS的应用,其可以定位与导航,B正确;RS为遥感,GIS为地理信息系统,VR指虚拟现实,都不能实现导航。第2题,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没有阻挡,可以保证快捷和新鲜送达,①正确;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无人机可能会被损坏,②正确;由于无人机机身较小,运输量不大但是很灵活,可以即运即走,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
3~4.3.A 4.C 解析 第3题,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主要涉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会影响海洋经济发展,A正确;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题意无关,B错误;海陆统筹发展是在时间维度上关注海洋与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代际公平分配,在空间维度上关注海洋和相邻陆域经济布局的优化整合,与题意无关,C错误;“对我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关键矿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是面向我国的海洋,不是参与全球海洋治理,D错误。第4题,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内海是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读图可知,图中海洋中最西侧的虚线为领海基线,①为领海,②为邻接海域,③为专属经济区,C正确。
5~6.5.B 6.A 解析 第5题,东部地区为其他地区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其他地区主要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可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三产业比重最大,B正确。第6题,产业转移一般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然后转移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劳动力丰富廉价,目前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A正确。
7~8.7.A 8.B 解析 第7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A正确;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B错误;解决北京的“城市病”、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达成的目标,C、D错误。第8题,读图可知,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定位是加工型区域,主要得益于天津雄厚的加工制造业基础,B正确;优越的自然区位、良好的政策环境、突出的开放优势并不是天津发展加工制造业独有的优势。
9.D 解析 要实现杭绍一体化合作,首先要加强两地之间的区域联系,加快两地之间基础设施的修建,使两地能够实现快速互联互通,这样才能推动两地经贸合作,产业结构协同发展,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D正确。降低落户门槛、加强文化交流、实行生态共治并非城市群一体化优先措施,应注意本题的优先原则。
10.A 解析 河北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应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A正确;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相融合,不要盲目迁入重工业,B错误;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的优势,应依托人力资源,发展适合当地经济情况的产业,C、D错误。
11~12.11.B 12.A 解析 第11题,三个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交通十分便利,是所在区域的交通运输枢纽,B正确;由图可知,只有武汉是长江航运中心,是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基地,A、C错误;三个城市都不是典型农作物生产基地,D错误。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三个地区都有国家政策的支持,C错误;长三角地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科技水平,A正确;长江中、上游地区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更具优势,B、D错误。
13~14.13.C 14.A 解析 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杭温高铁集城际铁路和旅游功能于一体,所以影响杭温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和景点,C正确;地形地势和河湖水体是自然因素,起制约作用,不是影响杭温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A、B错误;我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已经很成熟,故技术不是制约该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D错误。第14题,二期工程沿线不是生物迁徙的重要通道,D错误;桥隧技术难度大,B错误;此处的耕地并不主要分布在河谷,C错误;通过修建桥隧可使线路更加平直,有利于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A正确。
15~16.15.C 16.D 解析 第15题,全面停用塑料制品,对顾客消费是否方便影响较小,A错误;“减塑”行动不能提升产业品质,B错误;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减塑”行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塑料制品可能比替代制品价格更低,成本可能增加,D错误。第16题,增加原料储存量,可能会造成原料过剩和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A错误;提高食品包装度,会造成过度包装,造成浪费,B错误;保持24小时营业,会造成生产成本提高,C错误;缩短食材供应链,采用直供方式,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运输和包装费用,D正确。
17~18.17.A 18.D 解析 第17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A正确;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B错误;乙表层盐度变化比甲小,C错误;乙表层和底层的盐度差距比甲小,D错误。第18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D正确;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跟人类活动少、海域较开阔、淡水注入多关系不大。
19~20.19.B 20.D 解析 第19题,在温室甲鱼养殖中,由于燃烧毛竹筒,产生大量烟尘等,产生了环境问题,该装置经过一系列流程对排放出的烟尘等进行除尘,减少了烟尘的排放。第20题,根据材料可知,某养殖户研发了一套环保温室加温装置,因此影响该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农业生产技术。
21~ 22.BC 解析 第21题,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江上游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地理优势有土地和用工成本低,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A、B正确;技术力量不如长江三角洲,C错误;长江三角洲交通更便利,D错误。第22题,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中上游的水能资源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而不是全面开发,A错误;促进中上游有序承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B正确;根据材料“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C正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不搞大开发,大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等问题,D错误。
23~ 24.BD 解析 第23题,由图可知,①处属于大陆架,此处含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滨海砂矿,A、C正确;可燃冰和锰结核矿由于其形成特点,主要位于海洋底部,B、D错误。第24题,渔场主要与洋流、气候等有关,盐场主要与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有关,利用海洋空间资源较少,A、C错误;海洋军事基地和海底通信,需要利用海洋空间资源进行海洋环境探测观察,并收集信息进行分析,B、D正确。
25~ 26.CD 解析 第2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州省高速公路布局比较均衡,A正确、D错误;布局大致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网络,B正确、C错误。第2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州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工程难度大,投资高,C正确;河流较多,山地多,桥梁、隧道的占比高,每千米造价高,D正确;该地人口较少,征地、拆迁的费用较小,A错误;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无冻土分布,B错误。
27.答案 (1)气候(热量) 原料
(2)土地价格低 劳动力廉价
(3)小 会
(4)优点:有利于加强企业间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等。
解析 第(1)题,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气候);制糖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因为原料和产品的产出比较小,以至于运输原料的成本要远高于运输产品,故要靠近原料产地。第(2)题,台湾和广东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价和劳动力成本较高,广西种植甘蔗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第(3)题,茂名市的城市等级较广州要低,服务范围比广州小;等级高的城市服务范围更大,服务种类更多,会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第(4)题,产业集聚的优点在于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水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由政府或者最开始的厂区建设完备),加强技术协作与交流(相同产业之间的集聚可以进行技术交流与协作),节约运输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从而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缺点在于产业过度集聚会导致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地价上涨;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环境质量变差。
28.答案 (1)地形 通风防潮
(2)气候 高 低
(3)水电 航运
(4)位于上游经济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任答3点)
解析 第(1)题,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平地少,在山坡上修建吊脚楼,可减少占用耕地资源。因此,依山而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该民居“支柱架空”可以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第(2)题,图中甲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影响该地粮食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气候。与三江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生产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而三江平原只能一年一熟,该地的农业单产更高,但由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商品率低。第(3)题,长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利用河流落差开发水电;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航运条件好,可发展航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重庆为我国直辖市,经济较发达,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重庆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考复习阶段检测卷8地球的人文环境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考复习阶段检测卷6产业区位选择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考复习阶段检测卷5人口与地理环境、城镇和乡村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