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烃单元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7014/0-17081779377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烃单元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7014/0-17081779378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烃单元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7014/0-17081779378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烃单元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烃单元练习,共15页。
第二章烃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与盐酸能发生加成反应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伴有黑烟,是由于含碳量较大C.乙烯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mol乙烯完全加成能消耗2molBr2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2.有以下5种物质:①CH3(CH2)3CH3,②CH3CH2CH2CH2CH2CH3,③(CH3)2CHCH2CH3,④CH3CH2CH2CH3,⑤(CH3)2CHC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高低:②>③>①>⑤>④ B.③的一溴代物有6种C.①③④⑤互为同系物 D.②可由3种C6H12的烯烃与加成而得到3.有一种分子(分子式为),该分子过去只是在星际空间被探测到,现在一个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这种稳定的分子。该分子也许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含碳的分子如何在太空中形成,刚接触到这个分子时,有人认为是a、b两种结构中的某一种(如图所示),如果取其样品继续研究,你认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a、b分子属于同分异构体②若用(D即)示踪,燃烧后生成等物质的量的H2O、D2O和HDO,可推测应为b③a、b两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及加聚反应④a、b中的所有原子都应处于同一平面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4.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5.下面为三种简单螺环化合物,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A.上述化合物m、n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B.化合物m的一氯代物有2种C.化合物n与3-甲基-1-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化合物t的名称为螺[5,4]壬烷6.2,4,6-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其制备原理为+3HNO3+3H2O,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仪器aB.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上口流出C.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吸水剂和催化剂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蒸馏等操作可得到TNT7.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相符的是A. 3-甲基-2-乙基戊烷B. 2,3-二甲基-3-丁烯C. 4,4-二甲基-2-戊炔D. 1-甲基-6-乙基苯8.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B.乙苯和苯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鉴别乙烯与苯乙烯可用Br2的四氯化碳溶液D.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系物B.存在顺反异构C.CH3CHOHCOOH经加聚反应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CH2=CCH3CH=CH2与以物质的量之比加成,产物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10.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能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与足量的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只有四氯化碳和氯化氢B.焦炉气是煤干馏的产物之一C.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裂化的产品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可再生能源11.桥连多环烃(分子式为)拓展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技术。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 B.一氯代物只有4种C.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2.某烷烃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这种烷烃的名称是A.正壬烷 B.2,6-二甲基庚烷C.2,2,4,4-四甲基戊烷 D.2,3,4-三甲基己烷13.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B.分子中最多只能有10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中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D.分子中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二、多选题14.某烃类物质的分子键线式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烃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共平面 B.相邻的碳碳键形成的夹角为90度C.该烃的二氯代物有3种 D.该物质与丙烷互为同系物15.化合物丙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如下转化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的分子式为 B.甲与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有2种C.乙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3种官能团 D.甲、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三、实验题16.实验室利用反应制取乙烯,图1为乙烯的制取及乙烯还原性的验证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浓硫酸和乙醇的方法是_______。(2)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若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3)能够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______。(4)实验中,因浓硫酸具有_______性,故烧瓶内产生的气体中还可能含①_______、②_______,(填分子式)为检验可能产生的气体,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检验,将图1装置_______(填“甲”、“乙”或“丙”)中溶液转移到图2的锥形瓶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实验。则能说明有气体①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能说明有气体②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17.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如图是制取溴苯的装置。试回答:(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是吸收瓶,内盛CCl4液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没有B装置而将A、C直接相连,你认为是否妥当?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完毕后,将A试管中的液体倒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烧杯________(填“上”或“下”)层为溴苯,这说明溴苯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18.已知苯与液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某校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的反应,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和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在装置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2)实验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3)反应结束后要使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简述这一操作:________。(4)通过该实验,可知苯与溴的反应是_______反应。四、有机推断题19.芳香化合物A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可以从煤和石油中得到。A、B、C、D、E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_______;E属于_______(填“饱和烃”或“不饱和烃”)。(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在该反应的副产物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_____。(3)A与酸性溶液反应可得到D,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20.按要求填空。(1)的名称:___________。(2)1 mol某烃A和1 mol苯完全燃烧,烃A比苯多消耗1 mol O2,A分子结构中无支链或侧链,且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3)已知化合物A与化合物B的转化关系如下,且化合物B中仅有4个碳原子、1个溴原子、1种氢原子。AB,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4)①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的4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a、b、c、d,四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②烯烃加氢可得烷烃,但有些烷烃不能由烯烃加氢得到,如甲烷、新戊烷等。分子式为C9H20的烃有一种结构D不能由任何烯烃加氢得到,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5)分子式为C6H12的烯烃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21.A、B、C、D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中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与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特殊香味;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2)丙烯酸(CH2=CH-COOH)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多选)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反应(3)用一种方法鉴别B和C,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4)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有机反应基本类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参考答案:1.B【详解】A.乙烯与盐酸不反应,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由于含碳量较大,故伴有黑烟,B正确;C.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Br2,C错误;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错误;答案选B。2.D【详解】A.烷烃的沸点高低规律:碳原子越多,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目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此沸点高低;②>③>①>④>⑤,A错误;B.③有五种位置的氢即,其一溴代物有5种,B错误;C.④⑤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因此两者同分异构体,C错误;D.单烯烃与H2加成可以得到烷烃,根据烷烃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都去掉一个氢原子而形成双键即单烯烃,根据碳架结构得到即单烯烃有3种,D正确;答案选D。3.C【详解】a、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①正确;a、b分子中的H原子都是等效H原子,不能推测出结构,②错误;a、b分子含双键,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③正确;a、b分子均为平面结构,④正确;故选C。4.D【详解】A.b为苯,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可为环状烃,也可为链状烃,如HC≡C-CH=CH-CH=CH2,则同分异构体不仅仅d和p两种,故A错误;B.d编号如图,对应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分别位于1、2,1、3,1、4,2、3等位置,故B错误;C.b为苯,p为饱和烃,与高锰酸钾不反应,故C错误;D.d、p都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d、p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只有b为平面形结构,故D正确;故选D。5.B【详解】A.m、n分子中均含有连接4个碳原子的饱和碳原子,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B.螺[3,3]庚烷分子中含有2种效果的H,则其一氯代物有2种,B正确;C.螺[3,4]辛烷的分子式为,3-甲基-1-庚烯的分子式为,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D.化合物t分子中含有10个C,名称为螺[4,5]癸烷,D错误;答案选B。6.D【分析】a中制备TNT,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NaOH溶液用来尾气处理,球形干燥管的目的是防止倒吸。【详解】A.反应所需温度不超过,水浴加热可使反应物受热均匀、温度容易控制,A正确;B.由题图可知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上口流出,B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吸水剂和催化剂,C正确;D.2,4,三硝基甲苯易爆炸,不能蒸馏,D错误;故选D。7.C【详解】A.主链的选择错误,应该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主链是6个碳,正确的名称为3,4-二甲基己烷,A项错误;B.主链编号起点错误,应该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正确的名称为2,3-二甲基-1-丁烯,B项错误;C.符合系统命名法原则,结构简式和名称相符,C项正确;D.不符合侧链位次之和最小的原则,正确的名称为1-甲基-2-乙基苯,D项错误;答案选C。8.B【详解】A.由于单键可以旋转,则连接碳碳双键的苯环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即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B.乙苯的侧链碳上连有H原子,苯乙烯具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都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确;C.乙烯和苯乙烯均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均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无法鉴别,故C错误;D.反应①是两种有机物合成一种,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②是脱去1分子H2,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B。9.B【详解】A.同系物要求官能团种类相同且每个官能团的数量相同,化学式上相差n个CH2。前者为酚,后者为醇,二者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B.中的C=C中每个碳连接的两个基团不相同,存在顺反异构,B项正确;C.CH3CHOHCOOH中不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C项错误; D.CH2=CCH3CH=CH2与以物质的量之比加成,可以发生1,2加成、3,4加成或者1,4加成,最终产物有三种,D项错误;故选B。10.B【详解】A.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A错误;B.煤干馏后能获得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等,B正确;C.汽油有裂化汽油还有分馏汽油,煤油主要是石油的分馏产物,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不可再生能源,D错误;故选B。11.A【详解】A.为便于描述,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我们进行如下编号;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它们分别由下列5个数字对应的碳原子构成;(1、2、3、10、9),(3、4、11、9、10),(5、6、11、9、10),(6、7、8、9、11),A项正确;B.在该有机物分子中,共有5种氢原子,它们是1(或8)、2(或7)、3(或6)、4(或5)、10(或11)对应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5种,B项错误;C.该有机物中都是饱和键,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C项错误;D.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项错误。故选A;12.C【详解】A.正壬烷分子中有5种等效H原子,一氯代物有5种,选项A不符合题意;B.2,6二甲基庚烷分子中有4种等效H原子,一氯代物有4种,选项B不符合题意;C.2,2,4,4四甲基戊烷分子中有2种等效H原子,一氯代物只有2种,选项C符合题意;D.2,3,4三甲基己烷分子中有8种等效H原子,一氯代物有8种,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3.C【详解】A.分子中存在碳碳叁键,属于直线型结构,苯环和碳碳双键属于平面型结构,碳碳叁键中的两个碳和碳碳双键两侧的4个碳均在苯环所在的平面上,以及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也在苯环所在的平面上,所以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A错误;B.由选项A的分析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都在一个平面上,即分子中最多只能有12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C.乙炔是直线型分子,所有原子在同一直线上,由于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对角线的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乙炔的碳原子可看作是取代苯分子中H原子,因此与连接的碳原子共直线;乙烯基中与苯分子连接的碳原子取代苯分子中的H原子的位置,因此与连接的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最多只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C正确;D.根据C选项分析可知在该分子中共直线的碳原子数目是5个,D错误;故选C。14.AC【详解】A.物质的分子键线式可知,该烃中碳原子各形成两对共价键,剩余两对孤对电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对,碳原子采用sp3杂化,由于碳原子间的键长都相等,故碳原子连接形成的结构为空间等边四边形,即所有碳原子不共平面,A正确;B.由选项A分析可知,该分子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则相邻的碳碳键形成的夹角不可能为90°,B错误;C.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二氯代物有、、,一共三种,C正确;D.该物质为环丁烷,环丁烷的分子式为C4H8,通式为CnH2n,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通式为CnH2n+2,环丁烷与丙烷的通式不相同,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物,D错误;故选AC。15.CD【详解】A.由丙的结构简式可知,丙的分子式为C10H14O2,A错误;B.甲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1,2-加成:、1,4-加成: ,与2mol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共3种,B错误;C.乙的同分异构体,含有醛基、碳碳双键、羟基共3种官能团,C正确;D.甲、丙结构中均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CD。16. 将浓硫酸慢慢加入乙醇中并不断搅拌; 防暴沸; 应停止加热,待冷却后补加碎瓷片; 丙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强氧化性 CO2 SO2 乙 D中品红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 B中品红溶液褪色【分析】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摄氏度的时候,发生消去反应。同时有副反应发生生成SO2,CO2,同时利用SO2,CO2的化学性质来检验它们的存在。【详解】(1)混合浓硫酸和乙醇的方法(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慢慢加入乙醇中并不断搅拌;(2)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若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则应停止加热,待冷却后补加(碎瓷片);(3)能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丙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的气体均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能说明有气体二氧化碳产生的实验现象是:D中品红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能说明有气体二氧化硫产生的实验现象是B中品红溶液褪色。17. 2Fe+3Br2=2FeBr3、C6H6+Br2C6H5Br+HBr 导管口有白雾,试管内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有HBr生成 液体变橙色 反应放热,A中溴蒸气逸出,溶于CCl4中 否 逸出的溴蒸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 下 不溶于水 密度大于水【分析】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苯的溴代反应,其中A为发生装置,但由于反应放热,溴、苯以及产生的HBr均易挥发,故加B作为吸收瓶,吸收挥发出的溴和苯。HBr蒸气进入C中,生成淡黄色沉淀证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详解】(1)首先铁粉是强还原剂、液溴是强氧化剂,二者容易化合生成溴化铁,即2Fe+3Br2=2FeBr3;溴化铁是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催化剂,即C6H6+Br2C6H5Br+HBr。(2)HBr难溶于CCl4、却易溶于水,而溴蒸气易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水,则装置B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中混入的溴蒸气,且溴化氢遇水蒸气易产生白色的酸雾(类似于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口的现象),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该现象证明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或产物中含有溴化氢。(3)B中装有四氯化碳,吸收溴蒸气后,变成橙色;如果将A、C直接相连,溴蒸气和溴化氢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即挥发出的溴蒸气会干扰溴化氢的检验。(4)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因此A中反应后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分层,烧杯下层为溴苯。【点睛】有机物的制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反应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催化剂,以及试剂加入顺序,是否需要过量等问题。18. 小试管中有气泡,液体变橙红色,有白雾出现,广口瓶内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Ⅲ和Ⅳ 除去装置Ⅱ中存有的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 关闭和漏斗活塞,打开 取代【分析】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该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用冷凝管冷凝回流挥发的苯和液溴。生成的溴化氢和挥发的苯蒸气、溴蒸气进入装置Ⅲ的苯中,苯蒸气和溴蒸气被苯吸收,溴化氢不溶于苯,从苯中逸出,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银淡黄色沉淀,过量的溴化氢进入Ⅳ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用一干燥管防倒吸。反应结束后,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2,Ⅰ中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吸收Ⅱ中的溴化氢,防止拆卸装置时污染环境。【详解】(1)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的溴化氢和挥发的苯蒸气、溴蒸气进入装置Ⅲ的苯中,苯蒸气和溴蒸气被苯吸收,溴溶于苯呈现橙色,溴化氢不溶于苯,从苯中逸出,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银淡黄色沉淀,所以在装置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中有气泡,液体变橙红色,有白雾出现,广口瓶内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2)溴化氢极易溶于水,装置Ⅲ中导管没有直接插入硝酸银溶液里,而是插入苯中,既吸收了挥发的苯和溴,也防止了溴化氢的倒吸;装置Ⅳ用干燥管也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故实验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Ⅲ和Ⅳ。(3)反应结束后,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2,Ⅰ中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吸收Ⅱ中的溴化氢,防止拆卸装置时污染环境。故答案为除去装置Ⅱ中存有的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关闭和漏斗活塞,打开。(4)苯和溴若发生加成,则只有一种有机物生成,没有溴化氢生成。苯和溴若发生取代,则会有溴化氢生成,该实验中看到装置Ⅲ中小试管中有气泡,同时有白雾出现,广口瓶内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可以证明生成了溴化氢,证明苯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19.(1) 邻二甲苯(或1,2-二甲苯) 饱和烃(2) 取代反应 (3)【分析】A和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根据B的结构简式知,A的结构简式为,A和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根据C的分子式知,C的结构简式为或,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D为,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为。(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邻二甲苯(或1,2-二甲苯);E为,分子中全为单键,是1,2-二甲基环己烷,属于饱和烃。(2)A→B为和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在该反应的副产物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A为,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可得到D为。20.(1)3,3-二甲基-1-丁炔(2)(3)(4) bc (CH3)3CCH2C(CH3)3(5)4【解析】(1)根据系统命名法,属于炔烃,分子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其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炔。(2)烃的组成通式为CxHy,1 mol CxHy完全燃烧,消耗氧气为()mol,1 mol某烃A和1 mol苯完全燃烧,烃A比苯多消耗1 mol O2,则()mol=()mol+1 mol=8.5 mol,讨论可知x=6、y=10或者x=7、y=6,又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应为环己烯。(3)化合物B中仅有4个碳原子、1个溴原子、1种氢原子,说明B中含有3个甲基,且甲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可通过Br2与CH(CH3)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4)①由图可知,a为CH(CH3)3,b为CH2===C(CH3)2,c为CH3CH===CHCH3,d为CH2===CHCH2CH3,b、c中存在碳碳双键,不饱和碳原子及其连接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含有碳碳双键,但同时含有2个相连的饱和碳原子,则其4个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答案选bc。②分子式为C9H20的烃有一种结构D不能由任何烯烃加氢得到,则其分子中相邻两个C不能均含H,则D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CH3)3。(5)分子式为C6H12且属于烯烃的、主链为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若只含有一个支链,即乙基,结构简式为;若为2个支链,则有2个甲基,分别为、、,共有4种结构。21. CH2=CH2 羟基 ABCD 紫色石蕊试液 CH2=CHCOOCH2CH3 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酯化/取代 nCH2=CH-COOH 加聚【分析】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为乙醇;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则C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D为乙酸乙酯;乙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CH2=CHCOOCH2CH3);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据此解答。【详解】(1)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CH2=CH2;羟基; (2)丙烯酸(CH2=CH-COOH)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中和反应,故答案为:ABCD;(3)B为乙醇,C为乙酸,乙酸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醇不能,所以可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4)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CH2CH3,故答案为:CH2=CHCOOCH2CH3;(5)③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⑤为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OOH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酯化(取代);nCH2=CH-COOH ;加聚。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