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
2.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案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
畅游书海,我们感悟人生:从寿镜吾先生那把不常用的戒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质朴、héǎi的老人;从消除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中,我们感受到了莫怀戚先生的责任与担当;从白求恩大夫对同志的极端rè chén中,我们体会到了他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精神; 从牧羊人化废墟为绿洲的坚守中,我们领悟到了毅力的神奇力量。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①hé ǎi ②rè chén
(2) 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分歧 ②废墟
(3)文段中画“ ”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4)文段中的“毅”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共6分)
(1)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4分)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①向校长提议:
②向同学提议:
(2)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吃个饭、聊个天儿,几乎手机不离手。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喜欢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兆,拷贝进手机轻松得很,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图片影像所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含的智慧, 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 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探究结果:
第二部分 (3-18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 古诗文默写。 (6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6分)
“开卷有益”, 同学们在古诗文中可以欣赏美景、 感受诗情,也可以掌握学习方法等,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欣赏“潮平两岸阔, ”的开阔平静,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感受到“ ,受降城外月如霜”的边城夜色; 在“ , ”中感受李白将关切之心寄托于明月的诚挚友情,在陆游笔下感受边疆将士们“夜阑卧听风吹雨, ”的报国情怀; 在《论语》中学习到“ , 思而不学则殆”的方法,认识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
(二)古代诗歌阅读。 (6分)
4.阅读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其中“天净沙”是这首曲的 。(1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B.《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后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
(3)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2分)
(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回答5-8题。 (共13分)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 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杞人忧天》)
【乙】
予之祖父郴为汲令, 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恶之, 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①,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厅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②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 因谓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③,由是瘳④平。
(《风俗通·怪神》应劭 )
【注】①大用藏(léi)露:因此而迅速衰瘦下去。②门下史:汉代州郡长官自己选荐的属吏。因常居门下, 故称。③夷怿: 喜悦。④瘳(chōu) : 病愈。
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1) 因往晓之 (2)若屈伸呼吸
(3) 后郴因事过至宣家问其变故 (4)宣意遂解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
(1)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2) 郴还厅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
7.【甲】文中的杞人和【乙】文中的杜宣各有各的担忧,他们担忧的内容有何不同? 请简要概括。 (2分)
8.中国的寓言故事内容丰富,源远流长,结合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想一想,这些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点? (3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9-12题。 (共11分)
槐 花
季羡林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
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 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 这真是奇迹! ”
⑤“什么奇迹呀? ”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 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我在他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⑪“真好看呀! 简直神奇极了! ”
⑫“什么神奇? ”
⑬“这木棉花。 ”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 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 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 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 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⑰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 大大小小、 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 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 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氤氲(yīn yūn): 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9.本文三次写槐花,由于看花的情形不同,作者对花的感受也不同,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3分)
10.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土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11.文章第 ⑯ 段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指的是什么? 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12.通过阅读文章,感受作者对待身边熟悉事物的态度,这对你有何启示? (3分)
(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6题。 (共13分)
心安草
①有一则寓言说:有一天, 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 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 也死了; 葡萄哀叹自已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只有顶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②国王问道: “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③小草回答说: “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④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寓言, 不过我们现在不妨继续这个寓言。假设国王听了心安草的话也深深地受了感动,然后说: “你们过去是花园里顶不显眼的,那么现在我要让你们成为顶显眼的。不,我现在不再让园丁种植其他的花草树木了,而只让他们来伺候你们,给你们最充足的水分和养料,给你们最好的照顾。 ”
⑤于是,花园里就只剩下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花园里的风景一天天变得单调了。但这都没有什么, 奇怪的是,尽管这样,心安草却开始变得不安心了,因为它们对自己的期望越来越高了,它们要求有更好的照顾和营养,它们以为只要通过精心的培养,它们最终就能同时拥有松树的挺拔、葡萄的多实、桃花的美丽和紫丁香的芬芳,由于达不到这样,它们就变得越来越苦恼和经常抱怨了,从而也就越来越憔悴了。
⑥最不妙的是,它们甚至开始变得越来越容不下其他的花草了,偶尔有风或者鸟带来其他花草的种子, 它们就中伤和挤对这些与它们不同的花草,说这些花草不美,央求园丁把这些花草除去。它们甚至自己内部也互相妒忌,互相排挤。
⑦于是, 当国王后来一次来到花园的时候,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荒芜。
⑧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喜欢的心安草不再安心,它也就不叫心安草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花园里花草树木全部枯萎的原因。 (3分)
14.有同学认为本文重点写的是心安草,第①段画线部分的描写没有必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3分)
15.不显眼的心安草成了花园的主角后,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果怎样? (4分)
1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3分)
三、整本书阅读。
结合《西游记》的阅读, 回答17-18题。 (共7分)
17.在很多人心中,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盖世英雄,但英雄在小说中亦曾多次流泪。请比较分析下列三段选文中孙悟空流泪的原因有何不同。 (3分)
①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悟空见了, 在二门外捂着脸, 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 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 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
③沙僧滴泪道:“哥啊!师父被妖精等不得蒸,就夹生儿吃了!”大圣听得两个言语相同,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急纵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东山上,按落云头,放声大哭,叫道: “师父啊——”。
(节选自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
18.“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曾是网络上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其出自《西游记》的哪一个故事情节? 请对这一故事情节做简要概述。 (4分)
第三部分 写作 (19题 50分)
19.按要求作文。 (50分)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又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 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 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 一直都在”为题作文。
要求:①补足横线上的内容;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④不少于 600字。
看花的情形
对花的主要感受
第一次
在花开的季节看到了常见的槐花。
(1)
第二次
印度朋友的惊奇和赞美引起作者对槐花的注意。
(2)
第三次
(3)
亲切而充满了生气。
16,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6,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3/份本题考查字音, 阅读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