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声与光 透镜-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上海专用)
展开一、单选题
1.(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答案】B
【解析】响度表示音量的大小,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人的说话声.所以改变音量就是改变响度的大小.
2.(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请勿大声喧哗”是指控制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频
【答案】A
【解析】A.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或者强弱,而大声喧哗,指的是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
B.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性与品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振频指的是声音的振动的频率,影响音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光的三原色为( )
A.黄色B.紫色C.红色D.橙色
【答案】C
【解析】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
【答案】B
【解析】轻声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2019·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
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
【答案】A
【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
6.(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
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
【答案】D
【解析】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25cm>2f
可得
f<12.5cm
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此时物距30cm,则
u=30cm>2f
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7.(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 )
A.放大实像B.放大虚像C.等大实像D.缩小实像
【答案】D
【解析】凸透镜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二、填空题
8.(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知道温度越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分子运动越剧烈。我们能够看到山上的石头,这是因为光线照到石头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太阳光是_____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答案】 高 反射 复色光
【解析】[1]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所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石头本身不发光,我们能够看到是山上的石头,这是因为光线照到石头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由光的色散现象知,太阳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中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9.(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时______高,观众听到的声音程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______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______不同。
【答案】 音调 响度 音色
【解析】[1]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2]观众听到的声音程度不同,是因为观众到声源的距离不同,导致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
[3]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音色不同。
10.(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冲程。 如图所示的开瓶器,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
【答案】 等大 做功 省力
【解析】[1]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2]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燃料在缸内燃烧,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如图所示的开瓶器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它是一个省力杠杆。
11.(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 物距小于像距 越大 见解析
【解析】(1)[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此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离放大镜越远,像变大,像距大于物距。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物距小于像距。
(2)[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此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离放大镜越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
(3)[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所以物距L1小于物距L2。
12.(2019·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_____.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答案】 同一高度 大于 放大
【解析】第一空.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第二空.凸透镜的焦距f=10cm,凸透镜只有在物距大于焦距的时候才能成实像,所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
第三空.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3.(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______(选填“两侧”或“同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成的______像最清晰(选填“实”或“虚”),像是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 高度 两侧 实 倒立
【解析】[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像与物体在透镜的两侧,所以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两侧。
[3]光屏能接收到的像是实像,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接收。
[4]实像都是倒立的。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分辨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答案】A
【解析】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他们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造成可以达到的音调高低不同,因此,能区分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故选A。
2.(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光的三原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红白蓝
【答案】A
【分析】根据对色光三原色的认识来作答.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能合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故选A.
3.(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点燃的蜡烛距该透镜35厘米,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点燃的蜡烛距该透镜35厘米,则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D。
4.(2023·上海崇明·统考二模)声源振动的频率能影响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音量
【答案】C
【解析】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将物体向凸透镜移动10厘米,则此时所成的( )
A.一定是缩小的实像B.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C.可能是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等大的实像
【答案】D
【解析】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2f>20cm>f
10cm
u>2f
将物体向凸透镜移动10cm,物距始终大于1倍焦距,不能成虚像;物距可能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可能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可能等于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3·上海金山·统考二模)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紫光B.红光C.橙光D.黄光
【答案】B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应选B。
7.(2023·上海虹口·统考二模)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答案】C
【解析】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3·上海·上海市回民中学校考二模)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微信发送语音来交流,这种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人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答案】C
【解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人的主要依据是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3·上海青浦·统考二模)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声和二胡声,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答案】C
【解析】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声和二胡声,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3·上海青浦·统考二模)将物体置于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将物体向凸透镜处移动10厘米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厘米B.12厘米C.15厘米D.20厘米
【答案】B
【解析】距凸透镜30厘米处有一物体,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故可知
u=30cm>2f
所以
f<15cm ①
将物体向凸透镜处移动10厘米后,此时的物距为
u'=30cm-10cm=20cm
因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故有
f < 20cm<2f
解之有
10cm
10cm
故选B。
11.(2023·上海奉贤·统考二模)当人们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需提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答案】A
【解析】当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所以需要提高响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23·上海奉贤·统考二模)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紫光B.蓝光C.黄光D.橙光
【答案】B
【解析】光的三原色为:红光、绿光、蓝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3·上海长宁·统考二模)歌剧中的女高音、女低音,其中的“高低”主要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答案】B
【解析】女高音、女低音的不同主要是音调,是由于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3·上海静安·统考二模)声纹锁能辨别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量
【答案】C
【解析】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声纹锁能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音量即响度是反映声音的大小,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
故选C。
15.(2023·上海静安·统考二模)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其折射角为( )
A.0°B.30°C.45°D.90°
【答案】A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因此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折射角为0°。
故选A。
16.(2023·上海静安·统考二模)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厘米B.7.5厘米
C.10厘米D.15厘米
【答案】A
【解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
2f<15cm
解得f<7.5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5cm,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答案】C
【解析】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而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振幅是指振动的幅度,所以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故选C。
18.(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下列选项中不是声音基本特征的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答案】D
【解析】A.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是声音的基本特征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
B.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是声音的基本特征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质及结构有关,可以由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是声音的特征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速不是声音的基本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光的三原色为( )
A.黄色B.紫色C.红色D.橙色
【答案】C
【解析】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6厘米B.12厘米C.24厘米D.36厘米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那么像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大于一倍焦距,即
10cm
故选B。
21.(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发光体距该凸透镜15厘米,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发光体距该凸透镜15cm,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小闵在观看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时,听到某解说员说道:“哪有什么无心插柳,都是努力后的水到渠成。”小闵辨别出是贺炜解说员说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答案】C
【解析】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观众辨别出解说员是贺炜,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像距为30厘米、像高为2厘米。移动该物体使物距变为40厘米,关于此时所成像高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大于2厘米B.可能小于2厘米
C.一定等于2厘米D.一定小于2厘米
【答案】D
【解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距在2倍焦距以外,像距为30cm,此时
30cm>2f
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
f<15cm
物距变为40cm,此时物距
40cm>2f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高度小于2cm,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我们能分辨不同的乐器,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答案】D
【解析】每个发声体的材料不同,因此发出的音色也不同,我们能分辨不同的乐器,主要就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故选D。
25.(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某物体距离凸透镜25厘米,透过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透镜50厘米处,则此时成( )
A.放大的虚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正立的虚像
【答案】B
【解析】物体距离凸透镜25厘米,透过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得
f<25cm<2f
解得
12.5cm
2f<50cm
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我们能分辨同一乐器发出的高音与低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幅度B.音色
C.音调D.响度
【答案】C
【解析】AD.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D不符合题意;
B.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性,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常用来分辨不同的发声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乐器发出的高音与低音,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7.(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在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将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光屏间某位置后,观察到光屏中央成清晰等大的像。若将凸透镜移至“45厘米”刻度处,再移动光屏,看到的清晰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u=v=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
u=v=2f=20.0cm
故f=10.0cm,若将凸透镜移至45cm处,则物距为15.0cm,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距增大为25.0cm,大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28.(2023·上海黄浦·统考二模)在嘈杂环境中戴上耳塞,可以降低接收到噪声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答案】B
【解析】B.在嘈杂环境中戴上耳塞,使听到的声音变小声,可以降低接收到噪声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
AD.声音振动的频率不变,音调不变,故AD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发声体不变,音色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9.(2023·上海黄浦·统考二模)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厘米处,则此时成( )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
【答案】A
【解析】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2f>20cm>f, 10cm<f<20cm
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厘米处,10cm<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30.(2023·上海崇明·统考二模)平面镜成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照相机的镜头是由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10厘米的主光轴上,则所成的像与发光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同侧”或“异侧)。
【答案】 虚 凸透镜 同侧
【解析】[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照相机的镜头是由凸透镜做成的,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
[3]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焦距为15cm,物距为10cm,物距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人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1.(2023·上海金山·统考二模)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____像(选填“虚”或“实”)。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2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虚 缩小 小于
【解析】[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3]此凸透镜焦距为10cm,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处,则物距为25cm,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故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
32.(2023·上海长宁·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幻灯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利用该幻灯机工作时,光通过凸透镜会发生______,人们能看到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因为屏幕将幻灯机投射过来的光______进入了人的眼睛(以上两空均选填“折射”或“反射”)。为了能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______厘米范围内。
【答案】 折射 反射 10~20
【解析】[1][2]光通过幻灯机的凸透镜会发生折射,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屏幕将幻灯机投射过来的光反射到人的眼睛中,人看到屏幕上的像。
[3]放映时,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在10~20cm之间。
33.(2023·上海嘉定·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小嘉通过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____(选填“实”或“虚”)像,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选填“小于10厘米”、“大于10厘米小于20厘米”或“大于20厘米”)。从岸上看游泳池底,感觉比实际深度要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现象而产生的错觉。
【答案】 虚 小于10厘米 折射
【解析】[1][2]由图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即小于 。
[3]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 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虚像,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34.(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很多公共场合张贴“禁止喧哗”标识,主要是从降低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的角度来减少噪声污染。中心城区控制使用玻璃幕墙,是通过减少玻璃幕墙表面发生镜面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来减少光污染。四冲程汽油机气缸内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体点火燃烧后会产生废气,经由_________冲程排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能源汽车等低碳出行的方式来减少废气污染。
【答案】 响度 反射 排气
【解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很多公共场合张贴“禁止喧哗”标识,主要是从降低响度的角度来减少噪声污染。
[2]玻璃幕墙表面比较光滑,光照射上去会发生镜面反射,会干扰人类的正常生活,中心城区控制使用玻璃幕墙。
[3]四冲程汽油机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气缸内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体点火燃烧后会产生废气,由排气冲程排出。
35.(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的易拉罐上部较亮,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_现象。用筷子快速反复摩擦易拉罐拉环附近,使易拉罐的温度升高,其内能___________。摩擦一段时间后易拉罐“炸开”,罐内液体喷出,在液体喷出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
【答案】 反射 增大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1]易拉罐不是光源,看到易拉罐上部较亮,是光照射到易拉罐上部发生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看到拉罐上部较亮。
[2][3]用筷子快速反复摩擦易拉罐拉环附近,此过程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易拉罐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里面的物质受热膨胀对罐口拉环做功,使罐内液体喷出,该过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6.(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白光是一种_________色光(选填“单”或“复”)。在商场试衣时,当小敏逐渐靠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以小敏为参照物,平面镜是_________的,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复 运动 不变
【解析】[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7种颜色的光组成,是一种复色光。
[2]当小敏逐渐靠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以小敏为参照物,平面镜相对于小敏的位置是有变化的,故平面镜是运动的。
[3]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37.(2023·上海黄浦·统考二模)由于受到吸引,地球绕太阳运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太阳光是一种______色光(选填“单”或“复”)。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运动状态 复 小于
【解析】[1]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运动方向,当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产生红、橙、黄、绿、靛、蓝、紫七色光,所以太阳光属于复色光。
[3]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即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8.(2023·上海青浦·统考二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界面时,往往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而有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至某一角度时,折射角会达到90°,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当光线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线会消失,仅剩反射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现象。某小组同学对此现象作出了如下猜想:
A.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还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都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①你认为上述猜想中,合理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②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信息,解释你选择的理由______;
③实验表明: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若在玻璃或水与空气之间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则玻璃的临界角______水的临界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B 见解析
小于
【解析】①[1]根据题意可知,当入射角不断增大至某一角度时,折射角会达到90°,说明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故选B。
②[2]光的入射角小于等于90°,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才有可能当入射角小于90°时折射角等于90°,发生全反射现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总小于90°,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③[3]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说明相同的入射角,玻璃的折射角更大,更容易达到90°,则达到90°时,此时玻璃的折射角更小,所以玻璃的临界角小于水的临界角。
39.(2023·上海奉贤·统考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测得的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___上;
(2)如图(b)所示是人眼球的结构图,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实像(选填“倒立缩小”或“倒立放大”);正常人眼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即收缩时晶状体焦距_________放松时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而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_方(选填“前”或“后”),需要佩戴_________透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 10.0 同一高度 倒立缩小 小于 前 凹
【解析】(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u=40.0cm-30.0cm=10.0cm
[2]实验前,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需要他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3]根据题意知道,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4]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凸透镜,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即收缩时晶状体焦距小于放松时晶状体的焦距。
[5][6]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晶状体无法自动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后移至视网膜上,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专题02 数据估测-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数据估测-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天津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2数据估测-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2数据估测-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江西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江西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4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江西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4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江西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河南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河南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河南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河南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