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复习抛物线专题
第1讲:中考复习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综合(讲义+课后巩固+课后测+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讲:中考复习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综合(讲义+课后巩固+课后测+答案),文件包含第1讲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综合-有答案docx、第1讲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综合docx、第1讲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综合课后测-有答案docx、第1讲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综合课后测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模块2:系数和二次函数图象的关系
模块3:二次函数最值讨论
模块4:二次函数图象变换
模块5:二次函数新定义问题
【重要考点讲解】
模块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精讲】
【典例精讲】
例题1.(1)(2023•兰州)已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称轴为直线B.顶点坐标为
C.函数的最大值是D.函数的最小值是
(2)(2023•陕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其对称轴在轴左侧,则该二次函数有
A.最大值5B.最大值C.最小值5D.最小值
(3)(2023•杭州)设二次函数,,是实数),则
A.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B.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C.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D.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4)(2023•广东)如图,抛物线经过正方形的三个顶点,,,点在轴上,则的值为
A.B.C.D.
例题2.(1)(2022•株洲)已知二次函数,其中、,则该函数的图象可能为
A.B.C.D.
(2)(2021•江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A.B.C.D.
(3)(2021•深圳)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B.C.D.
例题3.(1)(2021•常州)已知二次函数,当时,随增大而增大,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2014•三明)已知二次函数,当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3)(2022•陕西)已知二次函数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当,,时,,,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B.C.D.
(4)(2023•福建)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若,分别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两侧,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5)(2022•南充)已知点,,,在抛物线上,当且时,都有,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例题4.(2023•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抛物线上任意两点,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1)若对于,,有,求的值;
(2)若对于,,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模块2:系数和二次函数图象的关系
【知识精讲】
【典例精讲】
例题5.(1)(2023•达州)如图,抛物线,,为常数)关于直线对称.下列五个结论:
①;②;③;④;⑤.其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2)(2022•日照)已知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且经过点.下列结论:①;②若点,,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则;③;④若,则.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3)(2023•枣庄)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下列结论:①;②方程必有一个根大于2且小于3;③若,,是抛物线上的两点,那么;④;⑤对于任意实数,都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5B.4C.3D.2
(4)(2016•达州)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与轴的交点在和之间(不包括这两点),对称轴为直线.下列结论:
①
②
③
④
⑤.
其中含所有正确结论的选项是
A.①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④⑤
模块3:二次函数最值讨论
【知识精讲】
【典例精讲】
例题6.(1)(2023•大连)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函数的最大值为
A.B.C.0D.2
(2)(2022•长春)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函数值的最小值为1,则的值为 .
(3)(2022•衢州)已知二次函数,当时,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
A.或4B.或C.或4D.或4
(4)(2016•浙江)二次函数,当且时,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则的值为
A.B.2C.D.
(5)(2018•泸州)已知二次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且时,的最大值为9,则的值为
A.1或B.或C.D.1
例题7.(1)(2017•乐山)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当时,函数值的最小值为,则的值是
A.B.C.或D.或
(2)(2022•岳阳)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点,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当时,,则的取值范围是
A.或B.C.或D.
(3)(2014•舟山)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4,则实数的值为
A.B.或C.2或D.2或或
模块4:二次函数图象变换
【知识精讲】
【典例精讲】
例题8.(1)(2023•广西)将抛物线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A.B.C.D.
(2)(2023•南充)若点在抛物线上,则下列各点在抛物线上的是
A.B.C.D.
(3)(2022•玉林)小嘉说: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平移或翻折后经过点有4种方法:
①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③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④沿轴翻折,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
你认为小嘉说的方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2021•黔东南州)如图,抛物线与轴只有一个公共点,与轴交于点,虚线为其对称轴,若将抛物线向下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抛物线,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
A.1B.2C.3D.4
(5)(2020•孝感)将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抛物线与抛物线关于轴对称,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B.C.D.
(6)(2022•荆州)规定: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称这两个函数互为“函数”.例如:函数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这两个函数互为“函数”.若函数为常数)的“函数”图象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则其“函数”的解析式为 .
(7)(2015•湖州)如图,已知抛物线和都经过原点,顶点分别为,,与轴的另一交点分别为,,如果点与点,点与点都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称抛物线和为姐妹抛物线,请你写出一对姐妹抛物线和,使四边形恰好是矩形,你所写的一对抛物线解析式是 和 .
例题9.(2022•岳阳)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和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作抛物线,使它与抛物线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3)如图3,将(2)中抛物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抛物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
①求点和点的坐标;
②若点,分别为抛物线和抛物线上,之间的动点(点,与点,不重合),试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模块5:二次函数新定义问题
【典例精讲】
例题10.(1)(2023•菏泽)若一个点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3倍,则称这个点为“三倍点”,如:,,等都是“三倍点”.在的范围内,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至少存在一个“三倍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2023•岳阳)若一个点的坐标满足,我们将这样的点定义为“倍值点”.若关于的二次函数,为常数,总有两个不同的倍值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3)(2023•济南)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当点,满足时,称点,是点,的“倍增点”.已知点,有下列结论:
①点,都是点的“倍增点”;
②若直线上的点是点的“倍增点”,则点的坐标为;
③抛物线上存在两个点是点的“倍增点”;
④若点是点的“倍增点”,则的最小值是;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B.2C.3D.4
例题11.(2023•南通)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若,,其中为常数,且,则称点是点的“级变换点”.例如,点是点的“级变换点”.
(1)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的“级变换点”?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点与其“级变换点” 分别在直线,上,在,上分别取点,,,.若,求证:;
(3)关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恰有两个点,这两个点的“1级变换点”都在直线上,求的取值范围.
第1讲: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综合课后巩固
1.(2023•贵州)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2021•东营)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B.C.D.
3.(2019•湖州)已知,是非零实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大致图象不可能是
A.B.C.D.
4.(2020•南京)下列关于二次函数为常数)的结论:①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形状相同;②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③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④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5.(2021•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抛物线上,过点作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点、在线段上,分别过点、作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当四边形为正方形时,线段的长为 .
6.(2015•常州)已知二次函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而的取值范围是
A.B.C.D.
7.(2022•宁波)点,都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8.(2020•福建)已知,,,是抛物线上的点,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9.(2019•福建)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则、、的大小关系是
A.B.C.D.
10.(2022•贺州)已知二次函数在时,取得的最大值为15,则的值为
A.1B.2C.3D.4
11.(2018•黄冈)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1,则的值为
A.B.2C.0或2D.或2
12.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且时,的最大值为10,则的值为
A.B.3C.D.
13.已知二次函数,关于该函数在的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项正确的是
A.若,函数有最大值5B.若,函数有最小值5
C.若,函数有最小值1D.若,函数无最大值
14.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6,则实数的值为 .
15.(2023•西藏)将抛物线平移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则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是
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16.(2022•黔东南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先绕原点旋转,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17.(2021•眉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则该抛物线关于点成中心对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A.B.C.D.
18.(2019•牡丹江)将抛物线沿轴翻折后,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此时抛物线与轴交点坐标是 .
19.(2017•盐城)如图,将函数的图象沿轴向上平移得到一条新函数的图象,其中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为点、.若曲线段扫过的面积为9(图中的阴影部分),则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A.B.
C.D.
20.(2021•岳阳)定义:我们将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二次函数称为“互异二次函数”.如图,在正方形中,点,点,则互异二次函数与正方形有交点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4,B.,C.4,0D.,
21.(2021•雅安)定义:,,若函数,,则该函数的最大值为
A.0B.2C.3D.4
22.(2021•济南)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和点,若满足时,;时,,则称点是点的限变点.例如:点的限变点是,点的限变点是.若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当时,其限变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A.B.C.D.
定义
形如的函数.
解析式
①一般式:;
= 2 \* GB3 ②顶点式:或;
= 3 \* GB3 ③交点式:,其中是方程的两实根.
开口情况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
图像
对称轴
①直接运用公式求解:;
②配方法: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则对称轴为直线;
= 3 \* GB3 ③,、是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
顶点坐标
①直接运用顶点公式求解;
②配方法: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则顶点坐标;
= 3 \* GB3 ③将对称轴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对应的,则顶点坐标为.
增减性
对称轴左侧,随的增大而减小;
对称轴右侧,随的增大而增大.
对称轴左侧,随的增大而增大;
对称轴右侧,随的增大而减小.
最值
当时,有最小值.
当时,有最大值.
系数和二次函数图像的关系
①的符号:,开口向上,,开口向下;
②的大小: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相等,则其开口大小相同.
= 3 \* GB3 ③的值:当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轴;当、同号时,对称轴在轴的左侧;
当、异号时,对称轴在轴的右侧.简称“左同右异” .
④的值: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原点;当时,交点在轴的正半轴;
当时,交点在轴的负半轴.
⑤的值:,抛物线与轴有个交点;,抛物线与轴有个交点;,抛物线与没有交点.
⑥的符号对称轴与比较;的符号对称轴与比较;
的符号的函数值符号;的符号的函数值符号.
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处理策略
对于二次函数(表示的最大值,表示的最小值)
(1)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如图1,函数在顶点处时,取到最值.
(2)若,如图2,当,;当,.
(3)若,如图3,当,;当,.
(4)若,且,,如图4,当,;当,.
(5)若,且,,如图5,当,;当,.
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上、下平移
二次函数的图象向上(或下)平移个单位得到(或).
二次函数的图象向上(或下)平移个单位得到(或).
右、左平移
二次函数的图像向左(或右)平移个单位得(或).
二次函数的图像向左(或右)平移个单位得的解析式是(或).
总结
在原有的函数基础上,“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
关于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顶点对称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点对称
关于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总结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永远不变,求抛物线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根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顶点坐标及开口的方向,再确定顶点的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1讲:中考复习抛物线型应用问题(讲义+课后巩固+课后测+答案),文件包含第11讲抛物线型应用问题-有答案docx、第11讲抛物线型应用问题docx、第11讲抛物线型应用问题课后测-有答案docx、第11讲抛物线型应用问题课后测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讲:中考复习抛物线与最值问题综合(讲义+课后巩固+课后测+答案),文件包含第10讲抛物线与最值问题综合-有答案docx、第10讲抛物线与最值问题综合docx、第10讲抛物线与最值问题综合课后测-有答案docx、第10讲抛物线与最值问题综合课后测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9讲:中考复习与抛物线性质有关的问题(讲义+课后巩固+课后测+答案),文件包含第9讲与抛物线性质有关的问题-有答案docx、第9讲与抛物线性质有关的问题docx、第9讲与抛物线性质有关的问题课后测-有答案docx、第9讲与抛物线性质有关的问题课后测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