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页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页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宋朝,看见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里面设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十分热闹。这一场所是( )
    A.圈子B.瓦子C.戏院D.梨园
    2.《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这部史书收录的史实可能有( )
    A.开元盛世B.澶渊之盟C.回族形成D.修建北京城
    3.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阎立本——《送子天王图》B.关汉卿——《窦娥冤》
    C.玄奘——《大唐西域记》D.苏轼——元杂剧
    4.记“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小鑫同学整理了下列“关键词”:史学两司马、编年体、战国到五代,你认为她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
    A.司马光B.司马懿C.司马迁D.司马炎
    5.“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这是《窦娥冤》里窦娥被冤斩前的经典台词,《窦娥冤》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郑光祖C.白朴D.马致远
    6.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苦深冤重。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
    A.吴承恩B.关汉卿C.徐光启D.曹雪芹
    7.图片是历史的遗留,同时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片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场景,更能通过对这些场景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的信息。对如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B.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C.城市繁荣使南宋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D.杂剧在以元大都为中心的地区兴盛起来
    8.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A.李清照
    B.马致远
    C.关汉卿
    D.汤显祖
    9.词风豪迈而飘逸,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是( )
    A.李清照B.苏轼C.辛弃疾D.苏辙
    10.陶俑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许多出土的“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下列古代不同时期出土的“陶俑”文物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图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B.图②说明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服饰上相互影响
    C.图③体现了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景象
    D.图④说明元杂剧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艺术,再现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二、填空题
    11.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节日中,基本定型的是 、 、 。
    12.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
    13.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 》。
    1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
    15.史学: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学家 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 通史巨著。
    三、判断题
    16.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传承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
    17.瓦子是大型休闲娱乐的场所,它的大兴是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集中体现。
    18.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曲。
    19.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
    20.宋朝的“元日”相当于我们今天一般所说的春节。
    四、综合题
    21.识读下列中国古代文化符号,回答有关问题。
    【诗·词·曲】
    材料一: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人称“诗仙”;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唐朝由盛转衰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故而称其诗为“诗史”,称其人为“诗圣”。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根据材料一,说明李白杜甫两人诗歌风格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宋词的繁荣和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宋朝手工业开始大力兴起,商业经济繁荣,给宋词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以人们希望文化生活更丰富。元朝时候,城市经济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型,为元曲的兴盛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当时的阶级和广大市民对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也使得文化朝着唐诗和宋词之外的多样性表现形式去发展,所以元曲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根据材料二,总结宋词元曲走向兴盛的共同点。请分别举出一位宋词和元曲的杰出代表人物。
    【科技发明】
    材料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除造纸术外,均成熟于唐宋元时期。
    (3)请任选宋元时期的一项发明,写出它的传播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精美瓷器】
    材料四:在北宋景德年间,一个叫昌南的小镇出产的瓷器因其精美的造型和风格闻名天下,这个小镇后被御批为景德镇。这些瓷器经由海路大量销往世界各地,颇受当时欧洲人的喜爱,他们把这种来自原产地的瓷器命名为china,同“中国”一词相同。
    (4)景德镇在我国古代制瓷业占有怎样的地位?
    (5)综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你认为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
    22.中国传统节日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走进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参与一下吧。
    【探究节日演变】
    材料:节日习俗的相关整理
    【探究节日文化】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作。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根据史料记载,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请欣赏同学们搜集的门神年画图片:
    (1)结合材料,你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欣赏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门神年画,依据门神年画的变化,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加以说明。
    (3)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综合以上探究,请谈一谈,从这些传统节日中传递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有哪些?
    23.我国古代先民把生产生活镌刻成悠久的历史,积淀成浓厚的文明。王老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发展】
    (1)分别简述下图两种工具在农业生产上的进步性。
    任务二【传承文化——品味文学内涵】
    (2)分析下列唐诗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唐朝的兴盛?
    任务三【制度创新——彰显政治文明】
    (3)根据下面材料,概括科举制创立与完善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任务四【都城变迁——感受城市魅力】
    (4)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宋在城市规划上的不同特点。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A
    6.B
    7.B
    8.C
    9.B
    10.D
    11. 除夕 元宵 端午
    12. 瓦子 关汉卿
    13. 诗圣 窦娥冤
    14. 交子; 瓦子
    15.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编年体
    16.正确
    17.正确
    18.错误
    19.正确
    20.正确
    21.(1)时代背景不同。
    (2)宋元时期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苏轼、关汉卿。
    (3)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制瓷中心。
    (5)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积极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宣传我国民族文化;珍爱中华传统文化,敢于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
    22.(1)都有祭祀祖先的内容;都有仪式,很庄重;注重家人团聚等。
    (2)门神年画历史悠久,门神年画的内容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变化等;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不同时期门神年画的形象不断变化。
    (3)重视家庭;注重家庭团圆;尊重长辈、祖先;期盼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体现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重视协调天人关系和家庭关系;体现中华民族崇宗敬祖的观念;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等。
    23.(1)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秧马是宋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从工具的优点、影响等不同角度回答)
    (2)统治者提倡节俭;经济繁荣;民族交融;城市经济繁荣;制瓷业发达。
    (3)过程: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科举制趋于完善;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制西传欧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4)唐朝: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建筑布局严整对称,街道整齐;居名区和商业区有严格界限;东西两市为主要商业区。宋朝:规划不像唐朝齐整,突破了墙的界限;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市场分散;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草市。
    节日
    不变

    春节
    祖先祭祀、辞旧迎新、重视家族、拜年、贴春联、压岁钱等
    春晚、电话拜年、互联网拜年、城市禁限烟花爆竹、微信发红包、礼物变化等
    清明节
    清明祭祖、踏青郊游、禁火寒食、扫墓上坟、插柳、植树
    内容变化:祭奠烈士形式变化:网上祭奠鲜花追思
    端午节
    龙舟竞渡、吃粽子、凭吊屈原
    女儿回娘家、举办龙舟文化节、小长假旅游等

    相关试卷

    历史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历史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后测评,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材料五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docx、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