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1.1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典例详解
展开一、直线的相交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
【注】两条直线: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视为一条直线.
【典例1】如下图,在一张白纸上画1条直线,最多能把白纸分成2部分(如图(1)),画2条直线,最多能把白纸分成4部分(如图(2)),画3条直线,最多能把白纸分成7部分(如图(3)),,当在一张白纸上画20条直线,最多能把白纸分成( )
A.400部分B.221部分C.220部分D.211部分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总结出画n条直线,最多能把这张纸分成n+1⋅n2+1块,然后当n=20时,代入即可.
【详解】画1条直线,最多能把这张纸分成1+1=2块;
画2条直线,最多能把这张纸分成1+1+2=4块;
画3条直线,最多能把这张纸分成1+1+2+3=7块;
画n条直线,最多能把这张纸分成1+1+2+3+4+……+n=n+1⋅n2+1块;
则画20条直线,最多能把白纸分成20+1⋅202+1=211块;
故答案为D.
【典例2】已知6条直线中的任意两条直线都相交,若交点数最多为M个,最少为m个,则M−m=______.
【分析】由题意可得6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交点最少,任意两直线相交都产生一个交点时交点最多,由此可得出M,m的值,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6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交点最少,此时交点为1个,即m=1;
任意两直线相交都产生一个交点时交点最多,
∵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此时点为:6×(6-1)÷2=15,即M=15;∴M-m=14.
故答案为:14.
2.直线的相交——两线四角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1,和,和,和,和互为邻补角.
图1
【注】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两个角互补不一定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则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图1,和,和,互为对顶角.
【注】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一定相等,但两个角相等不一定互为对顶角.
【典例3】∠1与∠2是对顶角,∠2与∠3是邻补角,则∠1+∠3=________度.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1=∠2,∠2+∠3=180°,∴∠1+∠3=180°,
故答案为180.
【典例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
(1)若∠AOC=76°,求∠BOF的度数;
(2)若∠BOF=36°,求∠AOC的度数;
【分析】(1)先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BOD=76°,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得∠DOE=∠BOE=38°,由邻补角得∠COE=142°,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EOF=71°,从而可得结论.
(2)利用角平分的定义得出∠BOE=∠EOD,∠COF=∠FOE,进而表示出各角求出答案.
【详解】(1)∵∠AOC、∠BOD是对顶角,∴∠BOD=∠AOC=76°,
∵OE平分∠BOD,∴∠DOE=∠BOE=12∠BOD=38°,∴∠COE=142°,
∵OF平分∠COE.∴∠EOF=12∠COE=71°,又∠BOE+∠BOF=∠EOF,
∴∠BOF=∠EOF−∠BOE=71°−38°=33°,
(2)∵OE平分∠BOD,OF平分∠COE,∴∠BOE=∠EOD,∠COF=∠FOE,
∴设∠BOE=x,则∠EOD=x,故∠COA=2x,∠EOF=∠COF=x+36°,
则∠AOC+∠COF+∠BOF=2x+x+36°+36°=180°,解得x=36°,
故∠AOC=72°.
二、垂直
1.垂直: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成,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2,,垂足为O,可记为“于点O”.
图2
2.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典例5】如图,△ABC中,∠ACB=90°,AC=3,BC=4,AB=5,P为直线AB上一动点,连接PC,则线段PC的最小值是( )
A.3B.2.5C.2.4D.2
【分析】当PC⊥AB时,PC的值最小,利用面积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在Rt△ABC中,∠ACB=90°,AC=3,BC=4,AB=5,
∵当PC⊥AB时,PC的值最小,此时:△ABC的面积=12•AB•PC=12•AC•BC,
∴5PC=3×4,∴PC=2.4,
故选:C.
【典例6】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B=90°.
(1)过点C画AB的垂线,交AB于点H;
(2)在(1)的条件下,点A到直线CH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
(3)在(1)的条件下,比较CH与A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垂线的做法,过C点往AB作垂线即可;
(2)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可知点A到直线CH的距离是线段AH的长度;
(3)根据垂线段最短,进行判定即可.
【详解】(1)解:如图所示
(2)∵AH⊥CH,∴点A到直线CH的距离是线段AH的长度,
故答案为:AH;
(3)AB>CH,理由如下:∵∠ACB=90°∴AB>BC,
∵AH⊥CH,∴∠BHC=90°∴BC >CH,∴AB>CH.
三、三线八角
1.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位置相同的一对角(即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叫做同位角.
图3
如图3,和,和,和,和都是同位角.
2.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位置交错的一对角(即两个角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叫做内错角.
如图3,和,和都是内错角.
3.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如图3,和,和都是同旁内角.
【典例7】根据图形填空:
(1)若直线ED,BC被直线AB所截,则∠1和_____是同位角;
(2)若直线ED,BC被直线AF所截,则∠3和_____是内错角;
(3)∠1和∠3是直线AB,AF被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内错角;
(4)∠2和∠4是直线AB,______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_____角.
【分析】(1)根据图形及同位角的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
(2)根据图形及内错角的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
(3)根据图形及内错角的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
(4)根据图形及同位角的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图可得:
(1)若直线ED,BC被直线AB所截,则∠1和∠2是同位角;故答案为∠2;
(2)若直线ED,BC被直线AF所截,则∠3和∠4是内错角;故答案为∠4;
(3)∠1和∠3是直线AB,AF被直线ED所截构成的内错角;故答案为ED;
(4)∠2和∠4是直线AB,AF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同位角;故答案为AF,同位.
【典例8】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直线a,c,d相交于点O,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在图中的∠1~∠9这9个角中,同位角共有多少对?请你全部写出来;
(2)∠4和∠5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6和∠8之间的位置关系与∠4和∠5的相同吗?
【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特征(同位角形如“F”,内错角形如“Z”,同旁内角形如“U”)判断即可.
【详解】解:(1)如题图所示:同位角共有5对:
分别是∠1和∠5,∠2和∠3,∠3和∠7,∠4和∠6,∠4和∠9;
(2)由三线八角的判断方法∠4和∠5是由c,b,d三线组成,并且构成“U”形图案,所以∠4和∠5是同旁内角,同理可得:∠6和∠8也是同旁内角,故∠6和∠8之间的位置关系与∠4和∠5的相同.
故答案是:(1)同位角共有5对:分别是∠1和∠5,∠2和∠3,∠3和∠7,∠4和∠6,∠4和∠9;∠4和∠5是同旁内角;(2)∠6和∠8之间的位置关系与∠4和∠5的相同.
一、平行线
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用“//”表示.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图1,过直线a外一点A作b//a,c//a,则b与c重合.
图1
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简记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2,若b//a,c//a,则b//c.
图2
【典例9】已知直线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不同直线,下面四个结论:
①若a//b,b//c,则a//c;②若a//b,a⊥c,则b⊥c;③若a⊥b,b⊥c,则a⊥c;④若a⊥c且c与b相交,则a与b相交,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详解】①根据“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判定:若a//b,b//c,则a//c;故说法正确;
②若a//b,a⊥c,则b⊥c,故说法正确;
③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判定:若a⊥b,b⊥c,则a⊥c;说法错误;
④若a⊥c且c与b相交,则a与b不一定相交,故说法错误
故正确的有:①②
故选:A
二、平行线的判定
图3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3,若,则a//b.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3,若,则a//b.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3,若,则a//b.
【典例10】如图,下列能判定AC∥DF的条件有( )
①∠1+∠DEC=180°;②∠C=∠2;③∠4=∠FEC;④∠DEF=∠5;⑤∠3=∠4.
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①由∠1+∠DEC=180°可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到AC∥DF,符合题意;
②由∠C=∠2可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C∥DF,符合题意;
③由∠4=∠FEC可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C∥DF,符合题意;
④由∠DEF=∠5可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BC∥DE,不能得到AC∥DF,不符合题意;
⑤由∠3=∠4可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EF,不能得到AC∥DF,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典例11】如图,填空:
∵∠ABD=∠BDC(已知),∴_________∥_________( );
∵∠A=∠CBE(已知),∴_________∥_________( );
∵∠CBE=∠DCB(已知),∴_________∥_________( );
∵∠A+∠ADC=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ABD=∠BDC(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CBE(已知),∴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BE=∠DCB(已知),∴C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ADC=180°(已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一、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3,若a//b,则.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图3,若a//b,则.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3,若a//b,则.
推论1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推论2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典例12】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B在AG上,AG∥CD,连接BC,CF平分∠BCD,∠ABE=∠FCB,BE⊥AF于点E.求证:∠F=90°.
证明:∵AG∥CD,∴∠ABC=∠BCD(_____________________).
∵∠ABE=∠FCB,∴∠ABC−∠ABE=∠BCD−∠FCB,即∠EBC=∠FCD.
∵CF平分∠BCD,∴∠F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BC=∠FCB,∴BE∥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AF,∴∠B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90°.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垂直的定义填空即可.
【详解】证明:∵AG∥CD,∴∠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E=∠FCB,∴∠ABC−∠ABE=∠BCD−∠FCB,即∠EBC=∠FCD.
∵CF平分∠BCD,∴∠FCB=∠FCD(角平分线的定义).
∴∠EBC=∠FCB,∴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EF=∠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AF,∴∠BEF=90°(垂直的定义).
∴∠F=90°.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FCD;角平分线的定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0;垂直的定义.
【典例13】如图,∠1=∠2,∠A=∠D.
求证:∠B=∠C.(请把下面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1=∠2(已知)又∵∠1=∠3(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
∴AE∥FD(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
∵∠A=∠D(已知)∴∠D=∠BFD(等量代换)
∴_____∥CD(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
【分析】先利用对顶角的性质证明∠2=∠3,再证明AE∥FD,可证明∠A=∠BFD,可得∠D=∠BFD,再证明AB∥CD,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证明:∵1=∠2(已知)又∵∠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
∴AE∥F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D(已知)∴∠D=∠BFD(等量代换)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典例14】如图,l1//l2,点A、E在直线l1上,点B、C、D在直线l2上,如果BD=2CD,△ABC的面积为30,那么△BDE的面积是______.
【分析】由BD:CD=2:1,可得出BDBC=23.根据l1∥l2,即可知△ABC与△BDE的高相等,从而可得出S△BDES△ABC=BDBC=23,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BD:CD=2:1,∴BDBC=23,
∵l1∥l2,∴△ABC与△BDE的高相等,∴S△BDES△ABC=BDBC=23,
∵S△ABC=30,∴S△BDE=20,
故答案为:20.
二、命题、定理、证明
1. 命题:①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②命题的形式: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2. 命题包括两种:①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②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逆命题:将一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互换位置之后,形成新的命题,就叫原命题的逆命题.
注: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仍为真命题;原命题为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命题.
3. 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真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4. 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典例15】下列四个命题:①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④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
【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个条件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详解】①过同一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原命题是真命题,符合题意;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③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
④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故原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真命题是①③,
故答案为:①③.
【典例16】把“同角的余角相等”改成“如果…,那么…”:_____________.
【分析】找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改写即可.
【详解】根据命题的特点,可以改写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 平移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 平移的性质:①平移是延直线移动;
②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③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典例17】如图,将直角△ABC沿CB边向右平移得到△DFE,DE交AB于点G.AB=9cm,BF=3cm,AG=5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分析】∠F是直角,BF是梯形的高,根据AB的长度求出BG的长度,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
【详解】解:∵AB=DF,AB=9,
∴DF=9,BG=AB−AG=9−5=4,
又∵BF是梯形的高,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BG+DF×BF=12×4+9×3=392cm2.
故答案是:392cm2.
【典例18】如图,将周长为8cm的△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__cm.
【分析】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得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D+AB+BF+DF=1+AB+BC+1+AC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cm的△ABC沿BC向右平移1cm得到△DEF,
∴AD=1cm,BF=BC+CF=BC+1cm,DF=AC;
又∵AB+BC+AC=8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D+AB+BF+DF=1+AB+BC+1+AC=10cm.
故答案为:1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5.4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题型过关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5.4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题型过关卷(原卷版+解析),共3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2.1 相交线与平行线六类必考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2.1 相交线与平行线六类必考压轴题(原卷版+解析),共65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2.5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全章六类必考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2.5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全章六类必考压轴题(原卷版+解析),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