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只要孩子愿意读就可以了,读总比不读好,多读总比少读好。实际上,只有思考才能真正把阅读到的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家长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有效地指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真正从阅读中受益。
    在孩子阅读期间,家长要指导其真切地了解相关阅读内容所涉及的事物、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怕孩子提问,甚至应引导孩子多提问,因为提问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另外,要让孩子多一些真实的生活体验,只有当孩子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及了解,当他阅读到相关内容时,才能更有效地建立起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阅读材料。
    因此,要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获得相关知识的可能性,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地走出去,给予他们拓展视野、认识事物、增长见识的机会,比如平日多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让孩子借机认识更多的事物、体验更多的场景,进而丰富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也帮助他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更多的了解与思考。孩子对于阅读内容中的相关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掌握得越多越真切,其在阅读过程中就会越有兴趣,对于其中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也会掌握得越牢固和扎实。
    (摘自2023年5月13日《文摘报》)
    材料二: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在班上背诵时,学生必须背向老师而立,以免偷看敞开在老师桌子上的文章。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不可忽略,因为作文章用的字汇就是从此学来的。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病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明白真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要学生予以标点,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事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样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书之时,他正好可以练习书法。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其固定的规矩形式。就像现代的哲学博士论文一样。当年那种考试,要符合某些标准,须要下过某等的苦工夫,要有记住事实的好记忆力,当然还要一般正常的智力。智力与创造力过高时,对考中反是障碍,并非有利。好多有才气的作家,像词人秦少游,竟而一直考不中。苏洵的失败,其弱点十之八九在作诗上。诗的考试,须要有相当的艺术的雅趣,措词相当的精巧工稳,而苏洵则主要重视思想观念。因为读书人除去教书之外,仕途是唯一的荣耀成功之路,父亲名落孙山而归,必然是懊恼颓丧的。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受伤的荣誉心便不药而愈。这时两个青年的儿子,在熟记经史,在优秀的书法上,恐怕已经胜过乃父,而雏凤清于老凤声了。后来,苏东坡的一个学生曾经说,苏洵天赋较高,但是为人子的苏东坡,在学术思想上,却比他父亲更渊博。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若因此对儿子高中还不能坚信不疑,那他才是天下一大痴呆呢。说这话并非对做父亲的有何不敬,因为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我们并非不知。这个家庭的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孩子愿意阅读,家长尽量有效指导,孩子从阅读中受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B. 丰富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不仅需要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更要让他们走出去。
    C. 阅读大量的经史诗文,在古代是应付科举考试固定的规矩形式,必须下苦功夫。
    D. 苏轼、苏辙的目光和朗朗书声治愈了在科考中铩羽而归的父亲那受伤的荣誉心。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阅读内容相关观念及其相互联系了解得越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越浓厚,掌握的知识就越牢固和扎实。
    B. 古代苦读的学生背诵经典时,传统的老方法是先弄清文章的句读,再抄写一遍,对文章所知就会越深刻。
    C. 苏洵科举考试的失败,与他的阅读习惯有关,阅读时太重视经书等的思想观念,忽视了精巧工稳的措词。
    D. 受益于其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等方面的教育,苏轼借助适合他自己的科学读书方法,终成宋儒大成。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B. 郑板桥说:“读书以过目能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
    C. 曾国藩说:“吾辈读书,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D. 吕祖谦说:“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方为有益。”
    4. 材料一提出阅读要有思考,请结合材料二,谈谈苏轼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将思考融入阅读中的。
    5. 家校共育联系会要写一篇班主任发言稿。经讨论,确定文稿关键词为:阅读·思考。请围绕关键词并结合文本写出发言稿内容要点。
    【答案】1. B 2. C 3. C
    4. (1)背书时注重思索,从文中积累作文章用的字汇,熟悉著名的词语和典故的来源;(2)诵读经典文章时受父亲影响,高声朗读甚至抄写一遍,真切体验父亲苏洵科举落榜的感受。
    5. (1)阅读必须与思考相结合,家长应尽可能进行引导;(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阅读与思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不仅需要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更要让他们走出去”表述有误,材料一第三段第一句只阐述“提升阅读兴趣的路径是让孩子们走出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阅读时太重视经书等的思想观念”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作者推断苏洵科举的失败十有八九与作诗有关,没有谈及苏洵的阅读习惯,根据原文应该是“作诗上重视思想观念”。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是曾国藩阐述读书的目的在于做人(修身)和做事(修业),他认为读书对认识人生、认识世事是很有帮助的。材料二没有谈到这样的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事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可知,背书时注重思索,从文中积累作文章用的字汇,熟悉著名的词语和典故的来源;
    结合“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受伤的荣誉心便不药而愈”可知,诵读经典文章时受父亲影响,高声朗读甚至抄写一遍,真切体验父亲苏洵科举落榜的感受。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实际上,只有思考才能真正把阅读到的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家长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有效地指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真正从阅读中受益”可知,阅读必须与思考相结合,家长应尽可能进行引导;
    结合“这个家庭的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可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阅读与思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①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材料二:
    ②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锹还沉,那里拿的动?”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抓得一个儿。”
    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③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
    (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有删改)
    材料三:
    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青儿只是笑,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
    这里平儿恐刘姥姥话多,搅烦了凤姐,便拉了刘姥姥说:“你提起太太来,你还没有过去呢。我出去叫人带了你去见见,也不枉来这一趟。”刘姥姥便要走。凤姐道:“忙什么,你坐下,我问你近来的日子还过的么?”刘姥姥千恩万谢的说道:“我们若不仗着姑奶奶”,说着,指着青儿说:“他的老子娘都要饿死了。如今虽说是庄家人苦,家里也挣了好几亩地,又打了一眼井,种些菜蔬瓜果,一年卖的钱也不少,尽够他们嚼吃的了。这两年姑奶奶还时常给些衣服布匹,在我们村里算过得的了。阿弥陀佛,前日他老子进城,听见姑奶奶这里动了家,我就几乎唬杀了。亏得又有人说不是这里,我才放心。后来又听见说这里老爷升了,我又喜欢,就要来道喜,为的是满地的庄家来不得。昨日又听说老太太没有了,我在地里打豆子,听见了这话,唬得连豆子都拿不起来了,就在地里狠狠的哭了一大场。我和女婿说,我也顾不得你们了,不管真话谎话,我是要进城瞧瞧去的。④我女儿女婿也不是没良心的,听见了也哭了一回子,今儿天没亮就赶着我进城来了。我也不认得一个人,没有地方打听,一径来到后门,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撞见一个小姑娘,说周嫂子他得了不是了,撵了。我又等了好半天,遇见了熟人,才得进来。不打谅姑奶奶也是这么病。”说着,又掉下泪来。
    平儿着急,也不等他说完拉着就走,说:“你老人家说了半天,口干了,咱们喝碗茶去罢。”拉着刘姥姥到下房坐着,青儿在巧姐儿那边,已与巧姐玩的熟了。刘姥姥道:“茶倒不要。好姑娘,叫人带了我去请太太的安,哭哭老太太去罢。”平儿道:“你不用忙,今儿也赶不出城的了。方才我是怕你说话不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姑娘,这是多心,我知道。倒是奶奶的病怎么好呢?”平儿道:“你瞧去妨碍不妨碍?”刘姥姥道:“说是罪过,我瞧着不好。”
    (选自《红楼梦》第百十三回,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知有二十两银子的“馈赠”后,刘姥姥满心欢喜且流露出说话粗鄙的特点;王熙凤对此笑而不睬,表现出难得的大度,为后文相关情节埋下伏笔。
    B. 刘姥姥“站起身来,高声说”,说完后“自己却鼓着腮帮子不语”,使众人发怔继而大笑,如此高超的喜剧天赋,岂是一般庸人能做得到的?
    C. 并非真心帮助刘姥姥的周瑞家的,为取悦贾母而捉弄刘姥姥的鸳鸯,不想惹凤姐伤心两次故意打断刘姥姥的平儿都是丰富刘姥姥形象的有效载体。
    D. 以其人生阅历,刘姥姥既读不懂王熙凤的精明泼辣,也不能感受王熙凤的“英雄末路”,实诚到在凤姐重病时还能看望她并真诚地为她祈福。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假设透露出温情,“原该不等”“就该”强化这种温情的特别,带给听者几多真切感动。
    B. 句子②暗示下文逗乐场景必然发生,“沉甸甸”一词含义丰富,握箸之人的生活本身就是沉重的。
    C. 句子③中的“闹”“撮”“伸”“滑”等动词,表现施事者吃鸽子蛋时滑稽可笑、憨态可掬的神态。
    D. 句子④中两个“也”字,把自己、子女两代人“捆到”一起,表达出最大的人性闪光点——知恩图报。
    8. 三则材料中凤姐三次与刘姥姥这门穷亲戚对话,其内心世界有什么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刘姥姥就是作者曹雪芹精心安插在贾府的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看到了什么?请结合文本及《红楼梦》其他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D 7. A
    8. 第一次凤姐内心傲慢。面对来贾府打秋风的穷亲戚她说话圆滑、周到,一番高高在上的说辞后,用二十两银子将刘姥姥打发走。第二次凤姐内心欣喜。为博得贾母开心,她与鸳鸯商定让刘姥姥配合逗乐,言语中多是催促、鼓励。第三次凤姐内心真诚。“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话语中满是欢喜、感动,同时也有信任。
    9. (1)看到了贾府日常生活的奢靡。“一两银子一个的鹌鹑蛋”“螃蟹宴”“各种各样极其考究的服饰和器物”等等,让读者大开眼界。(2)看到了贾府真实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刘姥姥把众人逗得失态大笑,呈现了各色人等的身份、性情以及地位等,另有黛玉与宝钗的地位,鸳鸯、平儿、袭人与主人的关系都通过刘姥姥的介入而被读者感知。(3)看到了大观园的全貌。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在众人搬进去不久,借刘姥姥的眼睛,随着贾母等人的脚步,读者对大观园熟悉起来。(4)看到了贾府整体的盛衰变化。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就是现实层面贾府不断没落的见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既读不懂……也不能感受……实诚到……”错误,王熙凤的聪明是锋芒外露,刘姥姥看似愚笨,实则大智若愚;她清楚地知道王熙凤在戏弄她,但她故意装憨傻。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A.“带给听者几多真切感动”错。根据“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以及第①句在说话人内容的位置,第一次进贾府的听者刘姥姥应该只在乎有没有银子,不会去感受王熙凤真切与否的温情。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的能力。
    结合“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可知,第一次凤姐内心傲慢。面对来贾府打秋风的穷亲戚她说话圆滑、周到,一番高高在上的说辞后,用二十两银子将刘姥姥打发走。
    结合“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可知,第二次凤姐内心欣喜。为博得贾母开心,她与鸳鸯商定让刘姥姥配合逗乐,言语中多是催促、鼓励。
    结合“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可知,第三次凤姐内心真诚。“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话语中满是欢喜、感动,同时也有信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结合“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可知,看到了贾府日常生活的奢靡。“一两银子一个的鹌鹑蛋”“螃蟹宴”“各种各样极其考究的服饰和器物”等等,让读者大开眼界。
    结合“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可知,看到了贾府真实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刘姥姥把众人逗得失态大笑,呈现了各色人等的身份、性情以及地位等,另有黛玉与宝钗的地位,鸳鸯、平儿、袭人与主人的关系都通过刘姥姥的介入而被读者感知。
    结合《红楼梦》可知,看到了大观园的全貌。跟随贾母,刘姥姥得以进入画境一般的大观园,看到潇湘馆、秋爽斋、蘅芜苑、怡红院等或清雅或古朴或奢华的房屋院落,更是让刘姥姥大开眼界,忍不住赞叹“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在众人搬进去不久,借刘姥姥的眼睛,随着贾母等人的脚步,读者对大观园熟悉起来。
    结合“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可知,看到了贾府整体的盛衰变化。红楼梦到第七十五回七十六回时,贾府早已日薄西山,遍布悲凉之雾,离败落愈来愈近,所以刘姥姥三进贾府,见到的一定是一个贵族的衰亡和最后的凄凉画面。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就是现实层面贾府不断没落的见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陈情表》)
    材料二: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李)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已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孝友传》)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览之A曰B士之有C名D不虚E然F哉G乃停H召。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伪朝,非正统的朝廷或非法政府。李密称蜀汉为伪朝,是迫于压力,讨好晋朝统治者而不得已为之。
    B. 区区,指自己私情,与《过秦论》“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中的“区区”词义不相同。
    C. 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和服丧的时间,如“期”指穿九个月丧服。
    D. 虫流,指死不得葬齐桓公任用竖刁治国,他死后诸子争立,陈其尸三月不收,尸体上虫子流出。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不能废止奉养、远离祖母,是因为祖母已如迫近西山的落日,生命垂危,朝不保夕,吻合圣朝清化——提倡以孝道治理天下。
    B. 李密的辛酸苦楚,蜀地人士及梁州、益州长官尽知。他祈望晋武帝怜恤,让他先报答奉养祖母刘氏,再来在陛下面前尽忠。
    C. 下属官吏将李密写有“庆父不除,鲁国灾难就不会停止”的内容禀告司隶,司隶认为李密在县名声清廉谨慎,就没有弹劾他。
    D. 李密想到朝中任职,但无人举荐。迁汉中太守后,他感觉不如意,心怀忿恨。奉诏作诗时惹怒晋武帝,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14. 李密懂得以情感人,也能以理服人。在李密看来,诸葛亮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请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0. BDG 11. C 12. D
    13. (1)生下来刚六个月,慈父便弃我而去;到四岁时,舅舅又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逼她改嫁)。
    (2)安乐公刘禅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却亡了蜀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
    14. 李密认为:诸葛亮与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不匹配,所以他的言教具体琐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名声高雅,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
    “曰”为断句标志,其后B处断开;
    “哉”为句末语气词,其后G处断可;
    “士之有名”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可单独断开,突出主语,即D处断开。
    故在BDG三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指自己的私情;极小的。句意:因此我私情上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
    C.“如‘期’指穿九个月丧服”错,“期”应该指穿一年丧服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可知,识相的都官从事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见背”,弃我而去;“行年四岁”,到四岁时;“夺”,强行改变。
    (2)“任”,任用;“是”,这;“是知成败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原文为“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意思是“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据此可知,李密认为诸葛亮与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不匹配,所以他的言教具体琐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私情上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材料二:
    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名声高雅,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刘禅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却亡了蜀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他)在家中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读陆放翁集(其二)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愤》首联诗人几许失望喷薄而出后,一下又把读者拉回那个气壮山河的烽火岁月。
    B. 陆游曾经亲临大散关,在飒飒秋风中强渡渭水和金兵交战,与下文“塞上长城”形成照应。
    C. 失意之时陆游把目光投向诸葛亮,足见他们在精神上是一体之人,都“知其不可而为之”。
    D. 陆游之前的时代,诗坛笼罩着柔媚纤弱的风气,战斗不屈和为国献身的精神也都消亡了。
    16. 梁启超说:“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结合两首诗,谈谈你对“愤”“乐”的理解。
    【答案】15. D 16. (1)陆游之“愤”表现为朝廷主降,阻挠北伐;期许落空,壮志难酬;年华老去,蹉跎无奈等;(2)陆游之“乐”应该是卫国从军,收复失地的渴望与欢慰。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陆游之前的时代,诗坛笼罩着柔媚纤弱的风气”表述错误。“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而不是“陆游之前的时代,诗坛笼罩着柔媚纤弱的风气”。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愤:《书愤》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故陆游之“愤”表现为朝廷主降,阻挠北伐;期许落空,壮志难酬;年华老去,蹉跎无奈等方面。
    乐:“集中什九从军乐”,意思是唯有陆游的诗集里,绝大多数都是抒写为国从军的渴望和欢乐的。故陆游之“乐”应该是卫国从军,收复失地的渴望与期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不直抒时光流逝之慨,睹物思人之伤,而借写庭中的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深沉的情思,含蓄隽永。
    (2)柳永在《望海潮》中突出写自古就繁华的杭州,其中摹写西湖上日夜飘荡着美妙乐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其中含有“长江”意象的诗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①.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②. 今已亭亭如盖矣 ③. 羌管弄晴 ④. 菱歌泛夜 ⑤.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⑥. 羡长江之无穷(唯见长江天际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日暮长江里/共饮长江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羌、菱、滚、羡、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然而,真菌消失带来的最严重后果要在数年后才会显现。多种真菌扮演着生态系统“清道夫”的角色。真菌以有机物为食,通过分解有机物形成腐殖质,把有机物中的营养成分带回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没有这一步,土壤会 A ,植物也将因缺少营养而逐渐死亡。
    当然,①细菌也能起到一部分给土壤增肥的作用,②因此木质素分解主要靠真菌。③这种用于构成植物机械组织的复杂分子,④是木材的主要成分。⑤每年大约有将近1000亿吨-1500亿吨木质素需要被分解。⑥木质素主要由碳组成,⑦在分解的过程中,⑧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重回大气;⑨如果没有真菌参与分解,⑩碳就封存于木质素中。起初,影响还算正面,因为温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了。几个世纪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抵消,全球升温得到抑制。然而,现有的植物需要继续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一至两个世纪后,当二氧化碳储备消耗殆尽,地球将会进入新的冰期。缺乏二氧化碳,所有的植物都将逐渐灭亡,相应地,食草动物必然会消失,继而食肉动物也就消亡了。
    简而言之, B ,地球上的一切都完了。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1)变得越来越贫瘠(或:逐渐失去肥力)(2)假如真菌消失了(或:如果真菌消失了/真菌消失了)
    19. (1)语句:②,“因此”修改为“但是”
    (2)语句:⑤,“大约”“将近”重复,任意删去一个
    (3)语句:⑩,“碳就封存于木质素中”修改为“碳就被封存于木质素中”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结合与“真菌以有机物为食,通过分解有机物形成腐殖质,把有机物中的营养成分带回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的对比及“植物也将因缺少营养而逐渐死亡”的语境可知,此处可填:变得越来越贫瘠 (或:逐渐失去肥力)。
    B处,结合“然而,真菌消失带来的最严重后果要在数年后才会显现”“真菌以有机物为食,通过分解有机物形成腐殖质,把有机物中的营养成分带回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木质素分解主要靠真菌”等可知,前文阐述的是真菌的作用,结合“地球上的一切都完了”的语境可知,此处谈的是没有真菌的后果。故此处可填:假如真菌消失了(或:如果真菌消失了/真菌消失了)。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关联词语误用,“细菌也能起到一部分给土壤增肥的作用”与“木质素分解主要靠真菌”为转折关系,“因此”应修改为“但是”。
    ⑤“大约有将近”中“大约”“将近”语义重复,应任意删去一个。
    ⑩缺介词,此处应该用被动句,“碳就封存于木质素中”应修改为“碳就被封存于木质素中”。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鼠麴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20. 文中加点的“远远近近”,与“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中的“远远近近”语意是否相同?能否用“到处”替换,请说说你的理由。
    21.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特定的意味。文中画横线的“只有纯洁”后的标点不用分号而用逗号,请结合选文分析其理由。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比喻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答案】20. 语意相同。不能。“到处”强调范围或场所。“远远近近”既强调距离的远近,又强调视野的宽度;叠词使用,更有韵律感。
    21. (1)逻辑上,先写鼠麹草的谦虚没有妄自菲薄,单纯地生长,再写没有架子,坚强地活着。并列的两个短分句,简洁明快,气势贯通,衔接自然。(2)表意上,保持与前后一致的停顿节奏,集中展示鼠麹草谦虚(纯洁、坚强)的品质,强调由此感悟到的生命的宁静之美。
    22. 运用暗喻的手法,将纷扰比作深秋时节自然而然凋落的黄叶,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置身山村,消解尘世的纷扰,感受生命宁静美好的状态,并揭示了生命的真谛:摒弃浮夸,担当大宇宙。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两者都表示距离的远近和视野的宽度,语意相同。“到处”只是表示一定的范围或处所,两者意思不同,不能替换。
    “远远近近”是叠词,叠词的使用,使得语言读起来更有韵律感。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如果使用逗号,那么“没有……,只有……,没有……,只有……”中的各个短句之间就是并列关系,写了鼠麴草谦虚,简单地生长,之后又表达出它没有架子,坚强地活着,符合逻辑关系,衔接自然。
    使用逗号,是使得前后的节奏和谐一致,更能集中展示鼠麹草谦虚(纯洁、坚强)的品质,强调由此感悟到的生命的宁静之美。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没有比喻词,有本体和喻体,运用了暗喻的手法,把纷扰比作深秋时节自然而然凋落的黄叶,说明了作者此时置身山村,这种纷扰得到了消解,体会到了生命宁静的美好,并向读者揭示生命的真谛:摒弃浮夸,担当大宇宙。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所谓的养鱼,不是把它放入鱼缸内再丢下鱼食就叫养鱼。想要把鱼儿养好,得先帮缸内建立硝化系统,培养硝化菌。准备好要给鱼儿住的水缸后,先将过滤设备放好,让过滤设备运转一至两个星期,就会开始有硝化菌了。当养水还没成功的时候,硝化系统是无法顺利建立的,如此一来,缸内的生物很容易死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鱼之前先养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话谈养鱼的一般做法,持否定态度;第二、三句详细介绍养水的要求及步骤,提倡这种养水做法;第四句总结“养鱼先养水”的观点。整体来看,材料主要阐述养鱼应该先养水的观点,养水是根本前提,养鱼是最终目的;如果养水基础没有打好,想要获得养鱼成功并不容易。推及开来,养花先养土,养树先养根,做事先做人,成才先奠基等等。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谈养鱼与养水的关系,指出养水是养鱼之本,然后由此推至做事做人,提出中心论点:“鱼水”之情,人生之理,注重基础,方能成就人生。接着论述注重基础的重要性,考生可以从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民族复兴等角度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最后,联系实际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水活则鱼乐,筑基则业成,夯实基础,成就美好未来。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三毛“基础是重要的东西,没有根基的人,将来走任何一条路都比那些基础深厚的人来得辛苦”的名言论证夯实基础的重要性。也可以采用对比论证,以基础不牢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立意:
    1.“鱼水”之情,人生之理。
    2.注重基础,成就人生。
    3.水活则鱼乐,德修则业成。
    相关试卷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