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生物的分类、进化和多样性保护(原卷+解析).zip 试卷 6 次下载
-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2 其他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原卷+解析).zip 试卷 6 次下载
-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原卷+解析).zip 试卷 6 次下载
-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4 健康地生活(原卷+解析).zip 试卷 6 次下载
-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5 生物技术(原卷+解析).zip 试卷 6 次下载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6 实验(原卷+解析).zip
展开1.(2023·宜昌中考)如表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它修改正确的是( )
A.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B.两侧都应是阴暗环境
C.两侧的温度可以不同D.两侧的土壤都要是潮湿的
【答案】D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明亮、阴暗)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等应该都相同且适宜。而表格中湿度不同,左半侧土壤干燥、右半侧土壤潮湿,变量不唯一,因此对其修改正确的是两侧的土壤都要是潮湿的。
2.(2022·鞍山)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温度B.光C.鼠妇的数量D.土壤的湿度
【答案】B
【解析】】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该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都相同。
3.(2021·南海)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各放10只鼠妇,下面能准确表示阴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在爬向阴暗处是循序渐进的,有选择性,有些个体还有试探的行为,故爬向阴暗处的鼠妇数量是缓慢增多,直到大多数鼠妇爬向阴暗处并趋于稳定。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1.(2023·泰安)微塑料污染是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之一、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分组饲养在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计算增幅平均值,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量相同的多条鲫鱼
B.微塑料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鲫鱼体长不再增长
D.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答案】C
【解析】A、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微塑料的浓度,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为控制单一变量,故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量相同的多条鲫鱼,A正确。
B、在对照实验中,通常把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实验组,把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对照组。本实验中,微塑料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B正确。
C、结合题图可知,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体长增幅下降,但鲫鱼体长仍然在增长,C错误。
D、根据图中的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微塑料浓度越高,体长和体重的增幅都下降,说明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D正确。
2.(2022·潍坊)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是向上生长的,这可能的原因是植物具有向光性。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想通过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同学提出的假设为“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B.实验前4株植物必须进行遮光处理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线照射的强度
D.4株植物除变量外其他生长条件应一致
【答案】D
【解析】A.该同学提出的假设应为“植物具有向光性”或者“植物没有向光性”,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前4株植物无需进行遮光处理 ,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线照射的角度,C不符合题意。
D.为了保证单一变量,4株植物除变量外其他生长条件应一致,D符合题意。
3.(2021·聊城)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因未及时添加衣物,得了感冒,但有些同学虽然也未添加衣物,却并没有感冒。对这两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后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D.两种现象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根据题干所述,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因未及时添加衣物,得了感冒,这说明环境对人体产生了影响,而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虽然也未添加衣物,却并没有感冒,说明这些同学抵抗力强,或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比较强,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见C说法正确。
3:观察动、植物细胞
1.(2023·贵阳)某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
C.图中的细胞结构①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答案】C
【解析】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正确;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B正确;
C、图中细胞结构①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但不能控制物质进出,C错误;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D正确。
2.(2023·通辽)如图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②③⑤
B.步骤①中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C.进行步骤③前不需要用清水漱口
D.进行步骤④时需将盖玻片快速放下
【答案】B
【解析】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故题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⑤④①,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①为染色,即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符合题意;
C、进行步骤③前需要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 进行步骤④时需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3.(2022·葫芦岛)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使细胞染上颜色B.防止细胞干燥
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D.防止细胞重叠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胀破,由此可知,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C符合题意。
4.(2022·福建)细胞的形态多样,下图中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选项中A是口腔上皮细胞,B是肌肉细胞,C是神经细胞,D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5.(2021·齐齐哈尔)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时,可以将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观察时,可以使视野变亮
D.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模糊的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答案】A
【解析】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体积变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符合题意。
B.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倒像,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时,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B不符合题意。
C.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使用大光圈,使进入的光线更多,光线更亮;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观察时,可以使视野变亮,C不符合题意。
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清晰地物像,D不符合题意。
6.(2021·百色)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若从图中的物像A变成物像B。所做的处理是( )
①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②高倍镜换成低倍镜
③玻片向右下方移动;④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⑤大光圈换成小光圈;⑥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⑧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②④⑥⑧B.③①⑤⑦C.④①⑥⑦D.①④⑤⑧
【答案】C
【解析】题图中A细胞图像较小,是低倍视野;B细胞图像较大,是高倍视野。所以,从图中的物像A变成物像B,所做的处理是:④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⑥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调亮视野→⑦转动细准焦螺旋,把细胞图像调整清晰。
4: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2020·宿迁)为了探究影响花生种子发芽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是( )
A.水量太少B.温度相差太大
C.种子太少D.违背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中看出,该实验设计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水量,而对照实验是单一变量实验,因此,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是违背单一变量原则。选项D符合题意。
2.(2022·泰州)“做中学”实验小组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中种子是完整且有活性的,水是煮沸后冷却的)。最可能萌发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A、锥形瓶中缺乏水分,种子无法萌发,A不符合题意。
B、水淹没了种子,导致种子缺乏空气,种子无法萌发,B不符合题意。
C、锥形瓶内有种子萌发需要的水分、温度和空气,种子可能会萌发,C符合题意。
D、种子所处的温度太低,种子不能萌发,D不符合题意。
3.(2021·苏州)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
B.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
C.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
【答案】D
【解析】A、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水洗净或削皮,防止果皮残留的农药进入人体。不符合题
意;
B、买肉时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买经检疫合格的肉类制品。不符合题意;
C、家中食品需按要求采取正确方法储藏,不符合题意;
D、食物表面虽然有少量霉斑,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食用,符合题意。
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2023·齐齐哈尔)关于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四个步骤:①放置黑暗处一昼夜:②叶片部分遮光处理;③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④滴加碘液后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B.步骤②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中酒精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D.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答案】D
【解析】A、步骤①为暗处理,暗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A说法正确。B、步骤②叶片部分遮光,一部分见光,形成了以光为对照的对照实验,B说法正确。
C、步骤③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C说法正确。
D、步骤④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蓝,因为形成淀粉,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形成,滴加碘液不变蓝,D说法错误。
2.(2022·咸宁)探究实践是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现实需求,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
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下列关于探究实践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中,若检测对象过多,不能逐一检测时,可采取抽样检测
B.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每次取完棋子记录后,不能将棋子放回纸盒
C.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中,可用硬纸板模拟骨,松紧带模拟肌肉,工字钉模拟关节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先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答案】B
【解析】A.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A不符合题意。
B.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纸盒,保证两种精子的比例为1:1,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符合题意。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中,可用硬纸板模拟骨,松紧带模拟肌肉,工字钉模拟关节,C不符合题意。
D.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需要先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转移和消耗尽绿叶中原有的淀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13.(2021·鄂尔多斯)某生物小组同学将放置在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甲所示处理,然后光照一段时间,取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乙和图丙是探究种子生命活动的实验装置。对实验现象及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两处对照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图甲叶片滴加碘液后,c、e两处不变蓝是因为遮光
C.图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图丙蜡烛熄灭是因为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答案】B
【解析】A.银边部分叶片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未遮光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图甲中a(无叶绿体)、b(有叶绿体)两处对照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所以,图甲叶片滴加碘液后,c处不变蓝是因为遮光,而e处不变蓝是因为该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B符合题意。
C.图乙中,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C不符合题意。
D.丙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能够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D不符合题意。
6: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1.(2023·广东)如图为观察种子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根据结果可推测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分D.能量
【答案】A
【解析】甲瓶和乙瓶是一组对照实验,区别在于种子,甲组使用的是萌发的种子,种子是活的,能进行呼吸作用,乙组使用的是煮熟的种子,不具有活性,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实验的变量是呼吸作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发现,甲组蜡烛熄灭,乙组蜡烛继续燃烧,燃烧需要氧气,可以推测甲组中不存在氧气,而乙组中依旧存在氧气,因此实验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能消耗氧气。
2.(2022·菏泽)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a、d滴加的液体分别是0.9%的生理盐水和碘液
B.图二的实验结论题: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图三的实验现象可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图四中1是小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小静脉
【答案】C
【解析】A.图一步骤a中,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胀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图一步骤d中,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A不符合题意。
B.图二中,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这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比较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B不符合题意。
C.图三的实验现象可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C符合题意。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据此可知,图四中,1是小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小静脉,D不符合题意。
3.(2021·昆明)如图所示实验中,3小时后往瓶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是( )
A.甲变浑浊,乙无变化B.甲无变化,乙变浑浊
C.甲、乙变浑浊D.甲、乙无变化
【答案】A
【解析】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甲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萌发的种子,3小时后往瓶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放出的气体能使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煮熟的种子,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此实验证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7:观察叶片的结构
1.(2023·烟台)回顾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实验(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①经碘液染色才能看清
B.草履虫碰到②时就会绕开,说明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菠菜叶片中靠近③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
D.小鱼尾鳍血管中④的血液流速比⑤慢
【答案】D
【解析】A、图中观察植物细胞时,需要用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其中染色体容易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使细胞核更明显,A正确;
B、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会在玻片中放入湿棉絮,阻碍草履虫的行动,方便实验观察,在观察草履虫时,会发现草履虫碰到棉絮就会绕开,这说明生物的特性是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
C、菠菜叶的③是上表皮,植物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会排列紧密,以获得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小鱼尾鳍中的⑤血管最细,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⑤的速度最慢,D错误。
2.(2021·新疆)小红在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 )
A.临时切片B.永久切片C.临时装片D.涂片
【答案】A
【解析】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可见,题干中,小红在
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切取叶片横切面,这是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可见A说法正确。
8: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2023·陕西)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隔水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不符合题意;
B、“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用镊子夹起盖盖玻片,不符合题意;
C、“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 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这样才能获得更多能量,更科学,减少误差,符合题意;
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 选尾鳍色素少的小鱼,容易观察血管,不符合题意。
2.(2021·四川)生物兴趣小组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去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
B.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测量水温
C.同质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
D.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重复组
【答案】C
【解析】A.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不符合题意。
B.为了使数据准确, 要待每组食物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不符合题意。
C.同样的水(30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3(℃)。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符合题意。
D.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实验,不符合题意。
9:探究发生在口腔中的消化
1.(2023·烟台)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推测滴上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 )
【答案】B
【解析】A、①试管的馒头碎屑中加入了2mL唾液,并置于冰块中,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低温的时候很难起作用,因此无法分解馒头碎屑,馒头中依旧存在较多的淀粉,淀粉遇碘变蓝,A不符合题意;
B、②试管的馒头碎屑中加入了2mL唾液,并置于适宜温度中,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会分解馒头碎
屑,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B符合题意;
C、③试管的馒头碎屑中加入了2mL清水,并置于适宜温度中,清水中不存在唾液淀粉酶,因此无法分解馒头碎屑,馒头中依旧存在淀粉,淀粉遇碘变蓝,C不符合题意;
D、④试管的馒头碎屑中加入了2mL唾液,并置于适宜温度中,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会分解馒头碎屑,但由于④试管搅拌不均匀,因此馒头中依旧存在较多的淀粉,淀粉遇碘变蓝,D不符合题意。
2.(2021·苏州)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蓝。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甲、乙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淀粉糊和唾液
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70℃的热水中保温
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甘油
D.该实验的结论是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答案】D
【解析】A、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甲和乙两支试管的目的为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淀粉糊的量,A不符合题意;
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37℃的热水中保温,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C不符合题意;
D、由实验现象可见: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D符合题意。
10: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1.(2023·怀化)下图是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制作的“探究胸廓变化与呼吸关系”的模拟装置,关于乙图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呼气状态B.膈肌收缩
C.胸廓体积减小D.肺内气压增大
【答案】B
【解析】题图分析,题图是“探究胸廓变化与呼吸关系”的模拟装置:①支气管、②肺、③膈肌;甲图中膈肌上升,胸廓缩小,是呼气,乙图中膈肌下降,胸廓扩大,是吸气。
乙图中膈肌下降,胸廓扩大,是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2.(2022·泰州)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其中表示气体交换场所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图中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胸廓,④是膈肌,其中,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可见B符合题意。
3.(2021·苏州)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过程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 )
A.该实验模拟的是外界环境与肺泡的气体交换
B.①模拟的器官能使②内的气体变得清洁湿润
C.④模拟的是膈,可调节胸廓的容积大小
D.图甲模拟的是呼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答案】D
【解析】A、该装置是用来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即外界环境与肺泡的气体交换。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①塑料管模拟气管,②气球模拟肺,气管中的黏膜和纤毛能够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B不符合题意;
C、④模拟的是膈肌,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变大;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变小,C不符合题意;
D、图甲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肺回缩,表示呼气,D符合题意。
11:观察人血涂片
1.(2023·广西)小林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依次观察到视明甲、视野乙,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B.甲的细胞个数比乙的多
C.不需要移动血细胞涂片D.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解析】AB、 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故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小,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 图乙白细胞在图甲视野的左侧,故需要向左移动血细胞涂片, 不符合题意;
D、 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符合题意。
2.(2021·德州)下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血涂片,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B.图中具有细胞核结构的是①和②
C.④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D.③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B
【解析】A、图中的②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B符合题意;
C、图甲中的④是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不符合题意;
D、③是血小板,在人体受伤时,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1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2023·太原)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进行观察
B.通过观察血液的颜色来区分小动脉和小静脉
C.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来判断心脏方位
D.根据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特点来辨认毛细血管
【答案】D
【解析】A、用显微镜观察时,若选择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因此应选取尾鳍色素较少的活小鱼作为观察材料,不符合题意;
B、我们通常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来判断小动脉和小静脉,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不符合题意;
C、动脉中血液流向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向静脉,无法判断心脏的位置,不符合题意;
D、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符合题意。
2.(2021·黔江)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血管①是小动脉
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以避免损伤鱼
C.血管③是小静脉
D.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答案】B
【解析】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A不符合题意。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符合题意。
C.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小静脉,C不符合题意。
D.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②是毛细血管,D不符合题意。
13:测定反应速度
1.(2023·陕西)小秦为了验证酒精对人体反应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1),图2是爸爸不同饮酒量下的测试数据。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该测试的神经中枢在大脑B.爸爸作出的反应属于简单反射
C.测试数据越大,反应速度越快D.爸爸饮酒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答案】A
【解析】A、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反射,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反应速度会提高,由此可知完成该测试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符合题意;
B、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是一种本能,在大脑皮层一下的中枢的参与下完成;条件反射是后天通过学习或训练形成的,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 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反射,不符合题意;
C、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1可知,饮酒越多,测试的数据越大,由此可知爸爸饮酒越多,反应速度越慢,不符合题意。
2.(2021·四川)在探究“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若第一次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正确的是( )
A.修改实验结果B.少数服从多数
C.重新进行实验D.更改实验假设
【答案】C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进行“测定反应速度”的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则应该重新提出假设后再进行实验,再进一步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数据是根据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记录的,不能随便的修改。
14:观察蚯蚓
1.(2023·太原)在观察蚯蚓时,下列判断蚯蚓前后端和背腹面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后端
B.朝向运动方向的一端一般是前端
C.用手触摸时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D.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是背面
【答案】B
【解析】A、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不符合题意;
B、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前进,朝向运动方向的一端一般是前端,符合题意;
C、用手触摸时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腹面,不符合题意;
D、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是腹面,不符合题意。
2.(2021·太原)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蚯蚓窒息死亡B.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C.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D.防止蚯蚓体壁干裂
【答案】A
【解析】 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15: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1.(2023·果洛)果洛州玛沁县以农牧民增收致富为核心,大力发展羊肚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下列有关羊肚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羊肚菌属于多细胞真菌B.羊肚菌属于细菌
C.羊肚菌能进行光合作用D.羊肚菌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答案】A
【解析】AB、羊肚菌以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菌体由许多菌丝组成,属于多细胞真菌,A正确,B错误;
C、羊肚菌属于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C错误;
D、羊肚菌通过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既可以通过接合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分裂孢子进行无
性生殖,D错误。
2.(2022·襄阳)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酵母菌及人的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酵母菌都有细胞壁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酵母菌都有液泡
C.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核
D.酵母菌和人成熟的红细胞都有细胞核
【答案】D
【解析】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也有细胞壁,A符合题意。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酵母菌都有液泡,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有细胞核,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3.(2021·太原)在“观察酵母菌”实验中,用碘液对酵母菌染色是为了更清楚地观察( )
A.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胞核和细胞膜
C.细胞核和淀粉粒D.细胞质和细胞壁
【答案】C
【解析】由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淀粉遇到碘液会呈现出蓝色。所以,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16:观察鸟卵的结构
1.(2023·通辽)关于“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以及各结构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卵壳,看到卵壳表面光滑
B.将鸡卵的尖端敏碎,把破碎的明卵壳和外壳膜除去后,可以看到气室
C.只有卵黄能为胚胎发有提供营养物质
D.卵黄表面中央的白色小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答案】D
【解析】A、 用放大镜观察卵壳的表面,发现卵壳表面粗糙不平,在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不符合题意;
B、 将鸡卵的钝端敏碎,把破碎的明卵壳和外壳膜除去后,可以看到气室,不符合题意;
C、 卵黄和卵白能为胚胎发有提供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D、卵黄表面中央的白色小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符合题意。
2.(2021·金昌)小李同学进行了“观察鸡卵的结构”探究活动,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卵壳具有保护鸡卵的作用
B.受精后,胎盘将会发育成雏鸡
C.卵白和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D.气室能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
【答案】B
【解析】A.卵壳:位于鸟卵的最外面,坚硬,具有防止卵细胞损伤,减少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以保证鸟的胚胎发育时能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壳内具有卵壳膜,卵壳膜起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受精后,鸡卵的胚盘将会发育成雏鸡,B符合题意。
C.卵黄(蛋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白位于卵黄外面,具有保护和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在鸟卵的钝端,外卵壳膜与内卵壳膜之间具有气室,气室含有空气,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D不符合题意。
17: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2023·苏州)某实验小组将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50mL、40mL、30mL、20mL蒸馏水中制成浸出液1、2、3、4,以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吸烟对健康有利
B.没有必要设置不加入香烟烟丝的对照组
C.水蚤可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重复使用
D.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能促进水蚤心率
【答案】D
【解析】A、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首先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因此吸烟对有害健康,不符合题意;
B、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中烧杯中盛有清水的一组起对照作用,因此清水中尽管不含烟草浸出液,但是起到对照作用,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不符合题意;
C、 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不符合题意;
D、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因此必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以便形成对照,来表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同,该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符合题意。
2.(2021·黔江)某实验小组将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20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的蒸馏水浸泡1天,用浸出液做“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吸烟对健康有利
B.清水中不含烟草浸出液,该组没有必要设置
C.同一组水蚤可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重复使用
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A、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害物质首先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因此吸烟对有害健康,不符合题意。
B、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中烧杯中盛有清水的一组起对照作用。因此清水中尽管不含烟草浸出液,但是起到对照作用,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不符合题意。
C、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不符合题意。
D、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因此必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以便形成对照,来表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同;该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符合题意。
综合测试之实验探究题
1.(2023·营口)某同学发现鱼缸中的水蚤在明亮一侧和阴暗一侧的数量不同。为探究光是否影响水蚤的分布,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50只水蚤、适量的培养液和空气密封在一根长60厘米的玻璃管内。
步骤二:将玻璃管中水蚤轻轻摇匀,再将玻璃管水平放置并固定。用遮光布遮住整根玻璃管,静置5分钟。
步骤三:如图所示,将遮光布移至30厘米处,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步骤四:当玻璃管中水蚤基本不再移动时,记录两种环境下水蚤的数目。将步骤二、三、四重复操作2次。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设置 实验。
(2)为控制单一变量,步骤一中应选择大小、生理状态等因素均 (填“相同”或“不同”)的水蚤。
(3)实验结果:明亮环境中水蚤的数目明显多于阴暗环境中水蚤的数目。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光;对照
(2)相同
(3)光会影响水蚤的生活,水蚤喜欢在明亮环境中生活
【解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实验变量。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是为探究光是否影响水蚤的分布。可见,本实验的变量是光。实验中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故填:光;对照
(2)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光,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此所以,为控制单一变量,步骤一中应选择大小、生理状态等因素均相同的水蚤。
故填:相同
(3)根据实验结果“明亮环境中水蚤的数目明显多于阴暗环境中水蚤的数目”可得出的结论是:光会影响水蚤的生活,水蚤喜欢在明亮环境中生活。
故填:光会影响水蚤的生活,水蚤喜欢在明亮环境中生活
2.(2023·绥化中考)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提示:
⒈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⒉口腔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二)实验过程:
⒈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⒉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取一定量的唾液备用。
⒊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
⒋将准备好的物品分别放入试管中,然后做一定处理,具体操作见下表: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号试管内的物质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 。
(2)②号试管内的物质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3)③号试管内物质局部变成蓝色,说明 的咀嚼作用会影响消化,所以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
(4)实验中,①、②号试管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 的搅拌作用。
(5)设置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形成 ,便于得出实验结果。
【答案】(1)不变蓝;麦芽糖
(2)变蓝
(3)牙齿
(4)舌
(5)对照实验
【解析】(1)①号试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不变蓝。故填:不变蓝;麦芽糖;
(2)②号试管加入的是清水,清水不能消化淀粉,因此变蓝。故填变蓝 ;
(3)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没有与馒头块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滴加碘液变蓝。由此可见:牙齿的咀嚼作用会影响消化,所以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故填: 牙齿 ;
(4)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故填: 舌 ;
(5)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故填: 对照实验。
3.(2023·黑龙江)如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请对此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使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形成 。
(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酒精的颜色变成 。
(3)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
【答案】(1)对照
(2)绿色
(3)淀粉
【解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故填:对照;
(2)叶片中的光合色素会溶解在有机溶剂(如酒精)中,因此溶解叶片色素的酒精中会含有很多叶绿素,将变成绿色,而叶片会变成黄白色;
故填:绿色;
(3)根据实验可知:不遮光的部分遇碘变蓝,说明产生淀粉,而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不产生淀粉,说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故填:淀粉。
4.(2023·齐齐哈尔)某同学设计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可探究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如果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应选择 两支试管作为对照实验。
(3)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
【答案】(1)唾液
(2)①③
(3)①
【解析】(1)由题干可以看出,①试管中加入了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②号试管加入了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变量为唾液,所以,可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由图中可以看出,③号试管中加入的是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如果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应选择①号和③号试管。
(3)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不变蓝的是①号试管,①号试管内加入的是2毫升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所以,①号试管不会变蓝。
5.(2023·齐齐哈尔)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准备了40粒大豆种子。在4个罐头瓶内分别放入10粒种子,按下表设置处理后,拧紧瓶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2号瓶和3号瓶,可知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2)对比分析1号瓶和2号瓶,可提出的问题是:种子萌发需要 吗?
(3)4号瓶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填“萌发”或“未萌发”)
【答案】(1)适宜的温度
(2)一定的水分
(3)未萌发
【解析】(1)根据表格中处理可以看出,2号和3号瓶变量为温度,除了温度不同以外其他因素都相同,25℃环境中的2号瓶中种子萌发,5℃环境中的3号瓶中种子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对比分析1号瓶和2号瓶,除了水分不同以外,其他因素相同,即变量为水分,可提出的问题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吗?
(3) 4号瓶中,水浸没了种子,使种子缺乏空气,所以可以推测,实验现象是种子未萌发。
6.(2022·宁夏)鼠妇(如图甲),也称“潮虫”。某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并记录了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乙。
(1)根据表中数据对比,可知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2)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学习小组设计探究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步骤:①取一纸盒,盒内均匀铺一层细潮土;②以纸盒中轴线为界(如下图所示)放入10只大小、活性相似的鼠妇;③在中轴线左侧盖上纸板,右侧盖上玻璃板;④静置5min后,记录鼠妇在左侧和右侧的数量,至少重复实验3次以上,统计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装置图及统计数据如下。
分析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为什么要至少重复3次以上? 。
(3)他们继续探究了“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同学提出设置对照实验,除 是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他们对上面的实验装置做的修改是:将中轴线左侧等量的细潮土烘干,右侧的细潮土保持不变,纸盒上面全部用纸板盖住;5min后观察并计数,同样至少重复实验3次以上。实验发现:左侧鼠妇分布极 ,右侧鼠妇分布较 ,说明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在纸盒两侧分别放置了等量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和有机质含量极少的土壤,统计、计算鼠妇在两侧分布数量的平均值等。这次他们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
(5)做完实验后,他们应如何处理鼠妇?
【答案】(1)阴暗、潮湿的环境
(2)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中;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水分;少;多
(4)土壤有机质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5)放回原来生活的环境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对比,水槽边的石头下边含有的鼠妇数量较多,湿花盆底下含有的鼠妇数量较多,而草地和水泥路上因为水分较少,阳光较多,所以含有的鼠妇数量较少,可知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为潮湿阴暗的环境。
(2)通过分析数据,左侧纸板处含有的鼠妇数量较多,右侧玻璃板处含有的鼠妇数量较少,可知变量为光,故可以得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的实验结论,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本题考查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探究了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故除水分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根据题中实验装置的修改,左侧土壤较为干燥,右侧土壤水分较多,故故右侧鼠妇明显多于左侧鼠妇。
(4)根据题意,在装置两侧放置了等量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故本实验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变量,可提出相关问题问题,土壤有机质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5)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回原来生活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7.(2022·资阳)果果是个爱钻研的学生,他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 作用.同时发现叶脉变红,说明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中的 运输到叶片.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 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 ,该气体是金鱼藻在 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答案】(1)蒸腾;导管
(2)二氧化碳
(3)氧气;光
【解析】(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蒸腾作用,同时发现叶脉变红,说明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片;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该气体是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8.(2022·张家界)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①用铁丝将塑料杯悬挂于胶塞上,将胶塞安装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溶液;
②再取四套这种相同装置,将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放于塑料杯中;
③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对五组装置进行16小时处理(第3至5组用冷光灯照射,光照强度依次增强);
④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用“+”表示浑浊,“-”表示澄清,记录下在表中。
(1)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 。
(2)对比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 作用。
(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 。(用“+”、“-”多少表示)
(4)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结构①为线粒体,②为叶绿体,第4组实验的气体变化情况为 (填写A、B、C),原因是 。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呼吸
(3)++
(4)B;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高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解析】(1)对照实验要求变量唯一,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2)第1组中石灰水不变浑浊,第2组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比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第3组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
(4)①为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②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第4组实验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高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气体变化情况为图B。
9.(2022·新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1是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图2是植物某器官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制造更多的 和氧气。
(2)图1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图1玻璃罩内壁上密布小水珠,这是幼苗蒸腾作用的结果。图2中 (填序号)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
(2)叶
(3)③
【解析】(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则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制造有机物。所以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为叶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3)图2中①表皮、②叶脉、③气孔,其中气孔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10.(2022·娄底)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芳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第一步:将4个罐头瓶贴上标签,分别编号为1、2、3、4,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再向每个瓶中撒上10粒绿豆种子;
第二步:向2、3号瓶中洒一些水,使里面的餐巾纸湿润,向4号瓶中倒入较多的水,直到水即将从瓶口流出为止;
第三步:将1、2、4号瓶放入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冰箱里;
第四步:过几天再观察各瓶内种子萌发的情况。
(1)请预测:种子能正常萌发的是 。
(2)1与2对照说明 。
(3)2与3对照说明 。
(4)2与4对照说明 。
(5)3与4是否能作为对照试验?为什么?
【答案】(1)2号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4)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5)不能,因为有温度和空气两个量,变量不唯一
【解析】(1)在实验中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所以可预测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可能萌发。
(2)1号瓶不洒水、2号瓶内洒少量的清水,1号与2号的变量是水分。所以,1号瓶与2号瓶对照,1号瓶的种子不萌发,2号瓶的种子萌发,该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3)2号瓶温度适宜,种子萌发了,而3号放到冰箱里,温度比较低,种子不萌发。所以,2与3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4)2号瓶(空气充足)和4号瓶(空气不足)相比,变量是空气是否充足,2号种子萌发,4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5)对照实验必须满足单一变量原则,3与4不能作为对照试验,因为有温度和空气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
11.(2021·玉林)小李同学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用长方形不透光纸盒作为容器,按照图所示设置。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5只大小一样的、活动状况相似的鼠妇,先将装置静置2分钟,然后开始记录第2至第10分钟内两侧鼠妇的数量,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观察统计记录结果如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2)小李同学此次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
(3)探究实验常常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此次探究实验的实验组是 环境。
(4)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而不是1只,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的 。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除了本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外,还有 因素。
【答案】(1)光或光照
(2)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3)光照
(4)科学性
(5)生物
【解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该实验设置了一边光照,一边阴暗的两种环境,唯一的区别是光照,所以这个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2)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所以小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3)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该实验中,阴暗环境是鼠妇生存的自然环境,阴暗环境是对照组,明亮环境是实验组。
(4)仅用一只鼠妇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能因为这只鼠妇个体偶然因素导致的实验结果出现变化。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鼠妇的数目应该尽可能多。
(5)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除了本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外,还有生物因素。
12.(2021·自贡)请回答下面有关实验的问题:
(1)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为了保持细腔的正常形态,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染色时是将稀碘液滴加在 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与苦草叶片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 。
(2)在今年的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一些同学由于操作或回答失误,造成失分,请回答下面有关问题。某同学不断移动玻片标本,始终找不到物像,最可能的原因是他选用了 (“高倍物镜”或“较小光圈”)。某同学说他看到了根尖伸长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细胞很小,排列紧密。你认为他依次描述的应该是 和 细胞的特点。
(3)某同学用刀片剖开玉米种子并滴加碘液后,发现整个剖面都被染成了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同学剖开玉米种子时是从 (“纵向剖开”或“横向剖开”)。某同学说他看到的菜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根、胚轴、胚芽、胚乳和2片子叶,你认为他应该没有看到 。
【答案】(1)生理盐水;盖玻片;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高倍物镜;成熟区;分生区
(3)横向剖开;胚乳
【解析】(1)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滴加的是生理盐水,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口腔细胞正常的形态特征(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目的是使细胞结构更清晰,突出细胞核。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苦草叶片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苦草叶片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2)若同学不断移动玻片标本,始终找不到物像,最可能的原因是他选用了高倍物镜。因为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窄,不容易找到物像。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分生区的细胞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排列紧密,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3)要想观察到玉米种子结构,应将种子平放,沿种子正中线位置纵向剖开。而某同学用刀片剖开玉米种子并滴加碘液后,发现整个剖面都被染成了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同学剖开玉米种子时是从玉米种子的上部横向剖开,就会剖不到胚,只剖开胚乳。
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由种皮和胚组成,有两片子叶;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只有一片子叶,故某同学说他看到的菜豆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根、胚轴、胚芽、胚乳和2片子叶,他应该没有看到胚乳。
13.(2021·滨州)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问题: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 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 。
(2)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 试管进行对照。
(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 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 。
(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 。
【答案】(1)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2)唾液是否影响淀粉的消化?
(3)1、4
(4)1;该试管加入了唾液,并进行了充分搅拌,唾液与淀粉充分混合,淀粉被完全分解
(5)细嚼慢咽
【解析】(1)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故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故探究的问题是唾液是否影响淀粉的消化?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1、4试管进行对照,1号试管在37℃的环境中,4号试管在0℃的环境中。
(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1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该试管加入了唾液,并进行了充分搅拌,唾液与淀粉充分混合,淀粉被分解。
(5)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所以,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我们在日常进餐是要注意细嚼慢咽。而如果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胃和小肠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胃肠疾病。故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
14.(2021·济南)如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1)将图一中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这与植物的 有关,水蒸气主要经图二中的[ ] 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2)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圆纸片的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能够变蓝的部分是 (填字母)处。通过 (填字母)对照实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取天竺葵叶片制作临时切片时,需要用手捏紧 的双面刀片切割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 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4)图三中甲、乙表示气体,则甲表示 ,实验中常用什么物质检测
甲? 。
【答案】(1)蒸腾作用;4;气孔
(2)B;BC
(3)并列;最薄
(4)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所以,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这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叶片式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即图二中的4散失到空气中的。
(2)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圆纸片的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能够变蓝的部分是 B部分,因为A部分内有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C部分没有见到光,绿色叶片见光的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所以遇到碘液变蓝,通过图一中BC两组对照实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取天竺葵叶片制作临时切片时,需要用手捏紧并列的双面刀片切割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切下的叶片越薄,通光性越好,越容易观察。
(4)图三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所以图中,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氧气,在实验中,经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2021·本溪)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③→[ ]→⑤→[ ]→②;
(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 ;
(4)在实验⑤步骤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 溶解到酒精中;
(5)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答案】(1)④;①
(2)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3)对照
(4)叶绿素
(5)光
【解析】(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是③暗处理→④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⑤酒精脱色→①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②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2)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对照,这样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
(4)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叶片退去绿色,便于后面的颜色观察。因此,在实验⑤步骤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5)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分析实验结果: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因此,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16.(2021·永州)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鼠妇是一种节肢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 和分节的附肢。
(2)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丙同学的实验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土一侧。
(5)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
(6)进一步分析:除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外骨骼
(2)偶然性
(3)不遵循
(4)湿
(5)光
(6)温度、空气等
【解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2)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量唯一才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因此除了实验变量外,无关变量都相同,则为了控制无关变量。故丙同学的实验具有光和湿土两个变量,因此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由题图可知,甲同学实验的变量是水分,而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湿土一侧。
(5)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由题图可知: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所以,除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温度、空气等。
位置
鼠妇
环境
温度
土壤湿度
纸盒左侧
20只
明亮
30℃
干燥
纸盒右侧
20只
阴暗
30℃
潮湿
组别
温度/℃
光线情况
空气
种子数/粒
水量
甲
25
向阳处
充足
50
足量
乙
5
向阳处
充足
50
不足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叶片放入酒精后直接加热
B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直接用手盖盖玻片
C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选尾鳍色素多的小鱼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4
3
1.1
试管
①
②
③
④
1
加入2mL唾液
加入2mL清水
加入2mL唾液
2
充分搅拌
不搅拌
3
置于冰块中
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
试管标号
①
②
③
放入物品
A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
B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
C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
处理方法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实验装置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环境条件
不洒水
适量水
适量水
水浸没种子
25℃
25℃
0℃
25℃
实验现象
未萌发
萌发
未萌发
?
发现地点
鼠妇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5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9
草地中
2
次数
纸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平均值
左侧
7
8
9
8
8
右侧
3
2
1
2
2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实验结果
--
+++
?
+
-
时间(分钟)
2
4
6
8
10
明亮环境
4
2
1
0
0
阴暗环境
6
8
9
10
10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
水浴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2
馒头块+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4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0℃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5 生物技术(原卷+解析).zip: 这是一份【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5 生物技术(原卷+解析).zip,文件包含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5生物技术原卷版docx、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5生物技术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4 健康地生活(原卷+解析).zip: 这是一份【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4 健康地生活(原卷+解析).zip,文件包含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健康地生活原卷版docx、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健康地生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9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解析).zip: 这是一份【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生物 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9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解析).zip,文件包含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版docx、备战2024中考一轮复习初中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