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1 酸和碱(第01期)(原卷版+解析)
展开A.碱性B.酸性C.中性D.无法确定
2.(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下表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你认为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是( )
A.苹果汁B.豆浆C.玉米粥D.鸡蛋清
3.(2023年天津市中考)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胰液(pH:7.5~8.0)B.唾液(pH:6.6~7.1)
C.胆汁(pH:7.1~7.3)D.胃液(pH:0.9~1.5)
4.(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1~2)B.橘子汁(3~4)
C.西瓜汁(5~6)D.炉具清洁剂(12~13)
5.(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C.蔗糖溶液D.食醋
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C.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下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广范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8.(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
C.测定溶液的pHD.稀释浓硫酸
9. (2023年福建省中考)为完成“自制酸碱指示剂”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某品种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下特性:
【动手操作】
取该品种菊花的新鲜花瓣放入研钵中捣烂,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搅拌后浸泡约10min,再加入等体积蒸馏水混合并过滤,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为自制酸碱指示剂。
(1)“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开展过滤操作,下列玻璃仪器无需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为验证自制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检验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①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备二氧化碳。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b.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浓盐酸”或“稀盐酸”)。
c.将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时间,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碱指示剂,溶液变_________________色。
10.(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______(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考点2 常见酸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1.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是
A. 氢氧化钠B. 浓硫酸C. 浓盐酸D. 食盐
1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干燥氢气
13.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 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14.(2023年江西省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灰”与石灰石成分相同B.“石灰”含有钙、氧元素
C.“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D.“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15.(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食盐
考点3 酸的化学性质
17.(2023年安徽省中考)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B.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小D.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18.(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19.(2023年贵州省中考)下列实验安全规范或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
C.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测试
20.(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及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
21.(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将一块已生锈的铁片放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H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外不含其他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40g
B.刚开始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加入12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FeCl3
D.m=0.2
22.(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两种重要的酸。
(1)其中具有挥发性的酸是_____。
(2)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_____色。
(3)两种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3.(2023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A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
(2)反应后溶液颜色为黄色的是_____(填字母)。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探究实验结束后,用长滴管吸取C中的溶液逐滴加入B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则下列分析推理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长滴管中吸取的C中溶液为红色
②滴加前,B中有固体剩余
③滴加后,B中溶液pH变大
考点4 碱的化学性质
24.(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用的物质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镁条C.氧化铜D.硫酸钠溶液
25.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燃煤电厂常利用NaOH溶液处理烟气,实现“碳捕集”,其主要转化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的溶质是______。
(2)写出烟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溶液X和______。
26.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
(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获得结论】
(2)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
【讨论质疑】
(3)小强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2CO3
【设计实验】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反思评价】
(5)小明认为可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27.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3)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由实验三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取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溶液,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28.(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上次做实验用的澄清石灰水忘记了盖瓶盖,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底部也有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怎样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碳酸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猜想二:氢氧化钙;水分蒸发,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猜想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甲同学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
(2)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甲同学实验结论不够严谨,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
【实验反思】
(3)澄清石灰水必须要_____保存。
考点5 中和反应及应用
29.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 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B. 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
C. 测得该溶液的pH=7D.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30.(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60s时,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溶液
31.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 酸B. 碱C. 单质D. 氧化物
3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常温下,将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盐酸(含2滴酚酞)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数目不断增加
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
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
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
33.(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了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以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A、图B可知,该实验是将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图B中b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
(3)向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写出图C中方框内乙粒子的符号_______。
34.(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实质。由下面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为例。
①【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沉淀、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
↑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1)请写出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该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可以表示等强碱与强酸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请写出与相对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35.(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观察和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某肥料包装袋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该化肥属于____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②由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推测该化肥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③一袋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向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①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_____色。
②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_____7(填“>”“<”或“=”)。
③由图可知,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
专题11 酸和碱
考点1 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度
1.(2023年云南省中考)云南盛产茶叶,云南某地种植茶树的土壤pH在4.5~5.5,该土壤呈
A.碱性B.酸性C.中性D.无法确定
【答案】B
【详解】pH<7呈酸性,pH约4.5~5.5的土壤呈酸性。
故选B。
2.(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下表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你认为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是( )
A.苹果汁B.豆浆C.玉米粥D.鸡蛋清
【答案】A
【详解】因为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显碱性的食物,以中和胃酸,玉米粥、豆浆和鸡蛋清的pH均大于7,显碱性,适宜多吃。而苹果汁的pH小于7,呈酸性,不宜多吃。故选:A。
3.(2023年天津市中考)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胰液(pH:7.5~8.0)B.唾液(pH:6.6~7.1)
C.胆汁(pH:7.1~7.3)D.胃液(pH:0.9~1.5)
【答案】A
【详解】A、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B、唾液的pH为6.6~7.1,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
综上所述:选择A。
4.(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1~2)B.橘子汁(3~4)
C.西瓜汁(5~6)D.炉具清洁剂(12~13)
【答案】D
【详解】A、厕所清洁剂的pH为1~2,小于7,显酸性,错误。
B、橘子汁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错误。
C、西瓜汁的pH为5~6,小于7,显酸性,错误。
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正确。
故选:D。
5.(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C.蔗糖溶液D.食醋
【答案】B
【详解】A、食盐水显中性,故A错误;
B、肥皂水显碱性,故B正确;
C、蔗糖溶液显中性,故C错误;
D、食醋显酸性,故D错误。
故选B。
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C.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详解】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都不是有机物。A不正确;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所有带电的微粒不都是离子,比如,质子、电子都带电,但不是离子。B不正确;
C、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但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比如硫酸铵溶液是盐溶液,但pH小于7。C不正确;
D、由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知,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由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的物质,是由碳、氧两种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所以,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7.(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下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广范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答案】A
【详解】A.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胆汁的pH在7.1~7.3之间,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正确;
B.胃液的pH值范围为0.9~1.5小于7,一定显酸性;人体的尿液pH值范围为 4.7~8.4,有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还可能是中性;错误;
C.广范pH试纸测定得到的pH值是整数值,不能精确到小数位,血浆的pH是在7.35~7.45范围内,则不能用广范pH试纸测定;错误;
D.人体胆汁的pH在7.1~7.3之间,大于7,呈碱性,血浆的pH是在7.35~7.45,大于7,呈碱性,所以人体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弱;错误;
故选:A。
8.(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
C.测定溶液的pHD.稀释浓硫酸
【答案】B
【详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B、 很多的气体有毒或者有刺激性气味,故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而不能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正确;
C、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测得溶液的pH。不能将pH试纸放到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剂,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故选B。
9. (2023年福建省中考)为完成“自制酸碱指示剂”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某品种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下特性:
【动手操作】
取该品种菊花的新鲜花瓣放入研钵中捣烂,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搅拌后浸泡约10min,再加入等体积蒸馏水混合并过滤,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为自制酸碱指示剂。
(1)“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开展过滤操作,下列玻璃仪器无需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为验证自制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检验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①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备二氧化碳。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b.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浓盐酸”或“稀盐酸”)。
c.将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时间,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碱指示剂,溶液变_________________色。
【答案】(1)促进色素溶解
(2)D (3) ①. 白醋(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 肥皂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4) ①. ②. 稀盐酸 ③. 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后,再慢慢竖立试管 ④. 红
【解析】
(1)搅拌可以加速溶解。乙醇可以溶解新鲜花瓣中的色素,所以搅拌的作用是促进色素溶解。
(2)过滤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D是长颈漏斗,不需要,故选D。
(3)验证自制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则需要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显酸性的物质,如白醋。和选择生成中常见的显碱性的物质,如肥皂水。
(4)①a.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b.浓盐水挥发性较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混入二氧化碳中,引入杂质,所以选择稀盐酸。
c.石灰石是块状固体,则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使用镊子,操作时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后,再慢慢竖立试管。
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根据表格该色素滴入酸性溶液中为红色。
10.(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______(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A
(2) 对照 BD/DB
【详解】(1)由于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32+16×4=160,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40,则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氢氧化钠大,而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A区域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6个孔穴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则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对照实验。
A、氢氧化钠和石灰水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则互滴后溶液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互滴后溶液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白醋均显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则互滴后溶液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白醋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互滴后溶液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BD。
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2 常见酸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1.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是
A. 氢氧化钠B. 浓硫酸C. 浓盐酸D. 食盐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进而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质量减小,符合题意;
D、食盐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干燥氢气
【答案】D
【详解】A.量取浓硫酸,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样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将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下方,形成液封,防止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用浓硫酸干燥时,气体的进出为长导管进短导管出,故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3.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 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答案】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A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说法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硫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故C说法正确;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4.(2023年江西省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灰”与石灰石成分相同B.“石灰”含有钙、氧元素
C.“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D.“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答案】A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不同,错误;
B、氧化钙中含有氧、钙元素,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正确。
故选:A。
15.(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
16.(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食盐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进而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质量减小,符合题意;
D、食盐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3 酸的化学性质
17.(2023年安徽省中考)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B.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小D.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答案】C
【详解】A、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实验室可利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故A说法正确;
B、熟石灰(氢氧化钙)显碱性,氢氧化钙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故B说法正确;
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故C说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中氢、氧元素以水分子的形式脱去,所以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8.(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答案】D
【详解】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瓶口不会出现白雾,不符合题意;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C、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3年贵州省中考)下列实验安全规范或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
C.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测试
【答案】C
【详解】A、不能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以防止污染试剂,应放入指定的容器中,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气体,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漏气,造成药品浪费,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为: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测试会污染待测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及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
【答案】B
【详解】①硫酸和盐酸均显酸性,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法正确;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微观上,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说法错误;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说法正确。
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故选B。
21.(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将一块已生锈的铁片放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H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外不含其他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40g
B.刚开始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加入12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FeCl3
D.m=0.2
【答案】C
【详解】A、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说法正确;
B、刚开始加稀盐酸时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加入12g稀盐酸时,不产生氢气,所以只发生氧化铁和稀盐酸的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铁,说法错误;
D、生成氢气需要的稀盐酸溶液质量为112g-12g=100g,所以稀盐酸中氢元素质量即为生成的氢气质量,,说法正确。
故选C。
22.(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两种重要的酸。
(1)其中具有挥发性的酸是_____。
(2)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_____色。
(3)两种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盐酸
(2)红
(3)Fe2O3+6HCl=2FeCl3+3H2O
【详解】(1)具有挥发性的酸是盐酸。
(2)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稀硫酸显酸性,所以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红色。
(3)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3.(2023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A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
(2)反应后溶液颜色为黄色的是_____(填字母)。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探究实验结束后,用长滴管吸取C中的溶液逐滴加入B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则下列分析推理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长滴管中吸取的C中溶液为红色
②滴加前,B中有固体剩余
③滴加后,B中溶液pH变大
【答案】(1)锌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2)B
(3)
(4)①③/③①
【详解】(1)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2)A、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溶液颜色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颜色为黄色,符合题意;
C、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溶液不会变黄色,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颜色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故填B;
(3)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用长滴管吸取C中的溶液逐滴加入B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红褐色沉淀,表明装置C中氢氧化钠过量,故逐滴滴加C中溶液时,其先与B中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B中稀盐酸反应完全后,与B中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
①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最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使得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长滴管中吸取的C中溶液为红色,符合题意;
②由分析得,滴加前B中稀盐酸过过量,而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滴加前,B中无固体剩余,不符合题意;
③由分析得,C溶液中氢氧化钠先与B中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B中稀盐酸反应完全后,与B中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故滴加后,B中溶液pH变大,符合题意;
故填①③。
考点4 碱的化学性质
24.(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用的物质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镁条C.氧化铜D.硫酸钠溶液
【答案】D
【详解】A、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镁,固体溶解、有气泡,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故选D。
25.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燃煤电厂常利用NaOH溶液处理烟气,实现“碳捕集”,其主要转化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的溶质是______。
(2)写出烟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溶液X和______。
【答案】(1)NaOH或氢氧化钠
(2)
(3)人工降雨(做制冷剂)
(4)CaO或氧化钙
【解析】
(1)由实验流程图可知溶液X是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后的物质,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溶液X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NaOH);
(2)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3)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在升华过程中会吸收热量,通常可用于人工降雨或做制冷剂;
(4)上述流程中溶液X中的氢氧化钠可再次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碳酸钙分解生成的氧化钙也可以和水反应制成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溶液X和氧化钙(CaO)。
26.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
(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获得结论】
(2)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
【讨论质疑】
(3)小强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2CO3
【设计实验】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反思评价】
(5)小明认为可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答案】(1)C (2) ①. H2SO4
②. 实验四
(3)2NaOH+CO2=Na2CO3+H2O (4)2~3滴酚酞溶液
(5)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无法验证原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解析】
(1)A、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A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
B、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和碱不反应。B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
C、酸、碱与氯化钠溶液均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C方案不可行,符合题意;
D、酸与碳酸钠反应由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D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2)根据实验一、1号试管与镁条反应生成氢气,则1号试管为酸,实验二,BaCl2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1号试管中的溶液是硫酸溶液,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硫酸,化学式H2SO4。
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不反应,而盐酸、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实验四。
(3)氢氧化钠变质,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变质后的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4)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余下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所以,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
(5)由于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了氢氧化钠,无法验证原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所以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不可行。
27.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3)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由实验三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取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溶液,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2)产生蓝色沉淀 (3)
(4) ①. 红 ②.
(5) ①. 气球膨胀 ②. 溶液 ③. 有白色沉淀
【解析】
(1)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蓝;所以实验一的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2)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实验二的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红,再滴入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5)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压强,就会观察到气球膨胀,即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即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等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28.(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上次做实验用的澄清石灰水忘记了盖瓶盖,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底部也有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怎样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碳酸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猜想二:氢氧化钙;水分蒸发,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猜想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甲同学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
(2)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甲同学实验结论不够严谨,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
【实验反思】
(3)澄清石灰水必须要_____保存。
【答案】(1)
(2)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或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 浊液变红(或浊液变蓝)
(3)密封
【详解】(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固体为碳酸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①白色固体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也会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故填:;
②可增加实验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蓝,也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红,故填: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或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
③实验结论为白色固体既含有碳酸钙又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浊液变红(或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浊液变蓝),故填:浊液变红(或浊液变蓝);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因此澄清石灰水必须要密封保存,故填:密封。
考点5 中和反应及应用
30.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 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B. 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
C. 测得该溶液的pH=7D.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答案】C
【详解】A、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氢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生成蓝色溶液,说明含盐酸,不符合题意;
B、加入镁粉,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没有气体生成,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只含氯化钠,则pH=7,符合题意;
D、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含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60s时,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溶液
【答案】D
【详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有热量放出,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30s时溶液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未完全反应,故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60s时,pH大于7,所以溶液显碱性,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说法正确;
D、根据pH图,反应前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反应后溶液pH大于7,是氢氧化钠加入稀盐酸中,说法错误。
故选:D。
32.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 酸B. 碱C. 单质D. 氧化物
【答案】C
【详解】此反应涉及了四种物质,从物质的分类来看,A1(OH)3属于碱,HCl属于酸,AlCl3属于盐。H2O 属于氧化物,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单质,故选C。
33.(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常温下,将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盐酸(含2滴酚酞)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数目不断增加
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
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
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本质反应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所以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 Na+的数目不断增加,故A正确;
B、溶液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显碱性,pH>7,故B错误;
C、中和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等盐酸完全反应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不再升高,故C错误;
D、滴加结束后,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NaOH,故D错误。
故选A。
34.(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了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以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A、图B可知,该实验是将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图B中b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
(3)向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写出图C中方框内乙粒子的符号_______。
【答案】(1)硫酸/
(2)、
(3)
(4)
【详解】(1)分析图A、图B,可知图像中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溶液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填:硫酸或;
(2)由图B可知,b点溶液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滴加的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故填:、;
(3)当溶液时,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滴加氯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分析图C微观离子,可知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其中甲表示的粒子是,乙表示的粒子是,故填:。
35.(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实质。由下面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为例。
①【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沉淀、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
↑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1)请写出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该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可以表示等强碱与强酸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请写出与相对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
(2)(合理即可)
【详解】(1)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钡为可溶性盐,硫酸和盐酸为强酸,则可改为离子,则可改写为:,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硝酸银为可溶性盐,盐酸和硝酸为强酸,则可拆分为,则删去相同的离子后,离子方程式为。
36.(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观察和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某肥料包装袋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该化肥属于____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②由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推测该化肥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③一袋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向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①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_____色。
②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_____7(填“>”“<”或“=”)。
③由图可知,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
【答案】(1) A 碳酸氢铵易溶于水或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8.9kg
(2) 红 <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详解】(1)①碳酸氢铵(NH4HC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A;
②由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怕湿说明碳酸氢铵易溶于水;怕热说明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③一袋该化肥的质量为50kg,一袋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2)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所以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红色;
②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溶液的pH<7;
③由图可知,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食物
苹果汁
豆浆
玉米粥
鸡蛋清
pH
2.9-3.3
7.4-7.9
6.8-8.0
7.6-8.0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pH
7.35~7.45
0.9~1.5
7.1~7.3
4.7~8.4
色素提取液
变色情况
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碱中
紫色
红色
紫色
黄色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镁条
BaCl2溶液
CuCl2溶液
Na2CO3溶液
现象
1号试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2号试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
溶液变红色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
_______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能与紫色石蕊反应
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
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白色固体既含有碳酸钙又含有氢氧化钙
食物
苹果汁
豆浆
玉米粥
鸡蛋清
pH
2.9-3.3
7.4-7.9
6.8-8.0
7.6-8.0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pH
7.35~7.45
0.9~1.5
7.1~7.3
4.7~8.4
色素提取液
变色情况
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碱中
紫色
红色
紫色
黄色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镁条
BaCl2溶液
CuCl2溶液
Na2CO3溶液
现象
1号试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2号试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
溶液变红色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
_______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能与紫色石蕊反应
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
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白色固体既含有碳酸钙又含有氢氧化钙
专题13 酸和碱(第03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酸和碱(第03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酸和碱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3酸和碱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酸和碱(第02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酸和碱(第02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酸和碱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3酸和碱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酸和碱(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酸和碱(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酸和碱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1酸和碱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