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1.(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流动,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自然声响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喓喓草虫”“伐木丁丁,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响起兴。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由此,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
声音有情绪意义。《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各人所画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在实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低音产生黑色感觉。
声音有意象感。比如在一个阴雨寒冷的秋夜,一个人在屋内,瑟瑟的西风吹动着窗前的梧桐树叶作响,风声渐渐停了,但雨声响起来了,“一叶叶,一声声(温庭筠《更漏子》)。就是这雨滴梧桐的声音,带着它的综合存在条件,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情。想象和移情善于借体而生,更能在音乐声音中借体,有时竟使欣赏主体的东西代替了创作主体的东西。
(取材于王向峰《青年审美手册》)
材料二
声音如何表现,怎样对声音事件进行逼真的摹写,这是让故事讲述者挠头的大问题。听觉信号旋生即灭,对视觉信号我们可以勾勒其整体轮廓,描绘其局部细节,声音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刘姥姥没见过自鸣钟,在她听来它的响声就像是农村常有的“打箩柜筛面”
因此,表现声音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用象声词模拟。象声词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不同存在,其功能主要为表音,‘喓喓’学草虫之韵”。汉语中有些象声词还有表意作用,如古人常把杜鹃、鹧鸪的啼鸣听成“不如归去”“行不得也哥哥”。英语中也有许多诗歌因鸟鸣而发,这已属于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模仿。
用语言表现声音的手段有限,要想“如实”反映转瞬即逝的声音事件,运用模仿性的声音“听声类声”也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方法,如听万壑松”,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昵昵儿女语
然而,仔细琢磨这些听琴诗,其中可供驱驭的听觉意象实在不多。一旦改变思路将“类声”调整为“类形”,这时叙述对象已由无形的声音事件变为有形的视觉联想,更有利于故事讲述人“施之藻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声,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作者明明写的是声音的盘旋缠绕与低昂起伏,展示在读者眼前的却是登山者不断向峰顶攀登的情景,让人惊叹作者的“听声类形”与白妞说书一样神奇莫测。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对钟声的摹写:
你突然会看见——有时耳朵似乎也有视觉——你会看见各个钟楼仿佛同时升起了一股声音的圆柱,一团和声的烟雾……你可以看见每组音符从钟楼飘出,独立地在和声的海洋里蜿蜒游动……你可以看见八度音符从一个钟楼跳到另一个钟楼,轻灵,尖利;木钟的声音微弱,蹒跚
文学世界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它的丰富性体现着作者对世界的感知和创作的功力,也考验着读者的感知力与想象力。从听的角度关注文学叙事中的声音可以唤醒人们遗忘或忽略的感知
(取材于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声响均具有天然的和谐节奏,这与人展现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B.音乐的声音不直接塑造形象,但表达情感的功能较其他艺术有优越性。
C.声音具有色彩感,所以生活中人们会用灰暗、明亮等词语来形容声音。
D.听觉意象的生成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情。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表现声音手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中部分象声词具有表音、表意的双重功能。
B.“听声类声”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听觉感受。
C.“听声类形”提升了文学创作的自由度与表现力。
D.“听声类形”是东西方作家摹写声音的有效手段。
(3)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运用了“听声类形”手法描写声音的一项是
A.飞湍瀑流争喧豗,碌崖转砅万壑雷。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呦呦”“喈喈”等象声词,是对自然声响的模拟,音韵和谐,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
B.心境不同,诗人会对声响有不同感受。“渌水荡漾清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同写猿啼,但情绪意义不同。
C.由于声音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声音描写困难,所以作家在描摹声音时难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D.无论是作者对声音进行摹写,还是读者对作品中声音的内涵进行理解,感知力与想象力都十分重要。
(5)“纸上有声”是前人对《红楼梦》中大量声音描写的形象概括。请结合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这处声音描写使用的方法和产生的效果。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8分。
2.(18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①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②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梁丘据御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甘君亦甘,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③去之。晏子曰:“不可!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不说。
及晏子卒,公出屏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取材于《晏子春秋》)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④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今据不然。君所谓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取材于《左传》)
【注】①丁公太公:丁公太公以及下文的桓、襄、文、武,集中指齐景公之前历代齐国国君。②铫耨:两种耕田农具。 ③禳:迷信的人向鬼神祈求消除灾殃。 ④子:指梁丘据,齐景公近臣。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古而无死,何如?
假使将来我们不是消亡而是回到古代,会怎样呢?
B.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先生一天内就多次指摘我的过失,现在还有谁能这样呢!
C.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梁丘据不过是与您保持一致,哪里称得上是与您相和呢?
D.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如果只是用清水去调和清水,谁还会去饮用它呢?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景公北望齐国心有所动,想引发大家议论,没想到晏子借机讽谏。
B.为了能讨得齐景公的欢心,梁丘据顶着酷热大张旗鼓地追随齐景公。
C.臣下坚持违抗国君的命令提出自己的不同政见,才能实现君臣相和。
D.国君认为一些措施不可行,臣下也应就其中的可行因素向国君陈述。
(5)结合以上两则文言文,简要概括晏子所说的“和”与“同”的区别。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下列各题。(共10分)
3.(10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公冶长》)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则仕;邦无道
(《卫灵公》)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
(《子路》)
(1)孔子对“直”的阐释丰富。请结合上述语句中有关微生高、史鱼的内容,解释“直”的含义。
(2)上述叶公和孔子的对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法律条文,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请说说你的看法。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4.(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闻黄鹂【1】
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王畿【2】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3】飞,凌风邪看细柳【4】翥【5】。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6】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注释:【1】本诗写于作者被贬湖南永州期间。【2】王畿:指京城周郊地区。【3】昆明:池名,在长安西南,最初用于练习水战。【4】细柳:营名,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5】翥:鸟飞。【6】伧人:粗野鄙贱之人。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倦闻”一句中“子规”即杜鹃,日夜啼叫,声音哀切
B.“目极”四句描写沃野千里、麦浪青青,表达了诗人对永州民生富庶的感慨。
C.“此时”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一个民风朴实、邻里和睦、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D.“翻日”两句对仗工整,再现了春日黄鹂在昆明池、细柳营上空飞翔的姿态。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与“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表达的情感基本一致。
B.“我今误落千万山”中“误落”一词表明诗人对此前人生充满悔恨。
C.“身同伧人不思还”指作者受永州风俗感染,已经不再想回到故乡。
D.本诗描绘了一幅亲切鲜活的故园乡土风情画,句句平实,情感丰富。
(3)这首诗多处写到黄鹂。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黄鹂表达情感的。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
6.(17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临流晓坐
①老家在长江边,怎么都是幸运。
②每次回去,时间或长或短,都会到江边石梯坎上坐坐。多半在傍晚,喧嚣远去的时分,好像只有那时,以发天下惟大江与我的慨叹。面对一条大江,大多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想,心想如果家乡是本日月之书,读读那片夜色就够了;读夜色时;读月光时,读读月下那道江流就够了,读读江流上船帆半掩桨楫尽收的波光也够了。偶尔想起明人吴从先那句“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山川之情,觉得倒蛮应景;只是明知不是侵晓而是暮晚,只好叫“临流宵坐”了;但独自面对滔滔大江,浩荡的古意依然叫人沉醉。初夏六月,一年一度的洪汛眼下还没从雪山启程,古老的江流悠缓无声
③那晚没有星光江月。江面上倒不时有驳船向上游缓缓驶去,突突突的轮机声,亮闪闪的船头灯,正不分日夜逆水而行的生命。看上去那不像是船在走,倒像是天地在缓缓挪移,与天地同在,正是大江赐给一个在江边长大,却一直漂泊在外的人的福气,他人未必领会,男女老少或站或坐,什么都不做,虽轻柔如梦,但依我之意,恍然若指尖即兴的拨弄,让某种连自己亦难明的心境,一切就刚刚好了。
④倏忽间才发觉,自己因离家太过长久,知晓的都是些古代的人事,几乎一片空白。
⑤第二天正好友人有约。在座的几位,原都有很好的文字,闲话中才知道,转向了对故乡近代文史的探秘寻幽。说着,做东的朋友拿出本书来,随手翻看,见所记都是百多年来小城开埠前后的轶闻旧事,一时甚觉新奇。
⑥“书卷多情似故人”。事后细读丛书,才恍然想起,时间作为另一条江流,我怎么就忘了它的存在呢?其实,大江奔行于肉身之外,我们何曾分分秒秒离开过两条江流?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里说,“人们在时间中占有的地位,其所作所为,则多由时间来保存。这么一想,可看可想的,就远不止一点水光山色,难怪对朋友们注目的那些历史过往,大多不甚了了。原来,也有过自闭的、与世隔绝的年月。而清廷依据《中英烟台条约》被迫应允宜昌、芜湖等地的对外开埠,竟是由我熟知的云南“马嘉理事件”直接引发。小城自那以后在屈辱中城门洞开,终归已经起程。不仅著名的詹天佑为川汉铁路、卢作孚为长江航运,都曾驻留奔波于宜昌,既有想在宜昌租地建馆,却因民情激奋受阻的第一任英国领事,参与过“宜昌大撤退”的新西兰女传教士……这些人各怀梦想,冒险闯荡,硬生生地把个楚之西塞水码头,连拉带拽地带进了现代化的漩涡……
⑦那晚众人又驱车驰过长虹般的夷陵大桥,径直去到大江南岸,拐到磨基山脚一个幽秘之处。抬眼,如今一溜摩天高楼,霓虹溢光流彩,显然已是个规模初具的现代化城市,而忆起百多年前小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前行,须慢慢生长,不仅生长需要时间,丝绒般柔滑的夜,平匀又深沉地呼吸着,我真是在那里长大的。真属于百姓的日子,无非一点不虚的富足,素雅的清欢,每晚到江边闲坐的人们的心情,已经道出了他们的认可。
⑧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看来,人对故乡真切入微的认知,除了回乡探望探望,也需多读点“家乡书”,方知我们来自何处,也至今还在路上。没问过那些家乡文友,但他们在那条历史与时间的长河边,显然已苦坐多年。
⑨再去江边,“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已是如烟往事,原先浮于半空的自己,似乎已倏然落地,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故乡只有一个,思绪岂止万端?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1)对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景:诗文情境与此刻契合
B.浩荡:深远悠长,奔涌而来
C.漩涡:无法挣脱的悲惨境地
D.清欢:清雅恬适的生活乐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写男女老少痴看大江及有人歌唱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对美景的沉醉与日常生活的满足。
B.第⑦段写作者不禁“感叹唏嘘”,其中既有对家乡快速发展的赞叹,也有对它艰难前行的感慨。
C.第⑧段引用西塞罗之语,启示我们应去探寻、铭记故乡历史,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身在何处。
D.面对空间与时间这两条河流,作者由“晓坐”“宵坐”再到“苦坐”,思考得越来越深入。
(3)第②段画线句在表达上富有特点,分析其表达效果。
(4)第③段说“与天地同在”,第⑨段又说“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根据文章,简要回答这两句话的含义。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65分。(一)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7.(5分)语言基础运用。
①《衣尚中国》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的又一个优质文化节目。②服饰是生活的必须品,也是承载文明的艺术品。③《衣尚中国》节目聚焦于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旨在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唤醒观者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增强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④不仅节目借助了歌、舞、剧等习见的文艺样式,还通过街舞、说唱、圆舞曲等舶来的艺术形式阐释服饰文化,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⑤《衣尚中国》的成功再次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化节目既要 ,又要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两句中的“节目”都不可以删掉。
B.②句中加点词语“必须”应为“必需”。
C.③中画线的两个短语的顺序不能互换。
D.④句中“不仅”一词所处位置不正确。
(2)在⑤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两个结构一致的短语,使语意连贯、完整。
(二)微写作(10分)
8.(10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向来不乏“洞见”者,他们对历史、现实或未来看得透彻,为其撰写短评,向校刊“洞见•人物”微专栏投稿。要求:对象明确
9.微写作。
某学校以“笃行不怠追梦人”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
10.“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苏轼的名句,请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
(三)作文(50分)
11.(50分)按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
《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是的,如果不迈开双腿向前走,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何况,个人成长、事业进步、国家发展、文明延续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行以致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春花烂漫、冬雪飞舞,长河落日、深山鸣泉,我们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实,向阳奔跑、迎风屹立,我们感慨于生活里的动人风光,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请以“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有情节,有描写。可写实,可虚构。
2023-2024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流动,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自然声响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喓喓草虫”“伐木丁丁,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响起兴。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由此,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
声音有情绪意义。《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各人所画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在实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低音产生黑色感觉。
声音有意象感。比如在一个阴雨寒冷的秋夜,一个人在屋内,瑟瑟的西风吹动着窗前的梧桐树叶作响,风声渐渐停了,但雨声响起来了,“一叶叶,一声声(温庭筠《更漏子》)。就是这雨滴梧桐的声音,带着它的综合存在条件,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情。想象和移情善于借体而生,更能在音乐声音中借体,有时竟使欣赏主体的东西代替了创作主体的东西。
(取材于王向峰《青年审美手册》)
材料二
声音如何表现,怎样对声音事件进行逼真的摹写,这是让故事讲述者挠头的大问题。听觉信号旋生即灭,对视觉信号我们可以勾勒其整体轮廓,描绘其局部细节,声音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刘姥姥没见过自鸣钟,在她听来它的响声就像是农村常有的“打箩柜筛面”
因此,表现声音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用象声词模拟。象声词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不同存在,其功能主要为表音,‘喓喓’学草虫之韵”。汉语中有些象声词还有表意作用,如古人常把杜鹃、鹧鸪的啼鸣听成“不如归去”“行不得也哥哥”。英语中也有许多诗歌因鸟鸣而发,这已属于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模仿。
用语言表现声音的手段有限,要想“如实”反映转瞬即逝的声音事件,运用模仿性的声音“听声类声”也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方法,如听万壑松”,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昵昵儿女语
然而,仔细琢磨这些听琴诗,其中可供驱驭的听觉意象实在不多。一旦改变思路将“类声”调整为“类形”,这时叙述对象已由无形的声音事件变为有形的视觉联想,更有利于故事讲述人“施之藻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声,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作者明明写的是声音的盘旋缠绕与低昂起伏,展示在读者眼前的却是登山者不断向峰顶攀登的情景,让人惊叹作者的“听声类形”与白妞说书一样神奇莫测。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对钟声的摹写:
你突然会看见——有时耳朵似乎也有视觉——你会看见各个钟楼仿佛同时升起了一股声音的圆柱,一团和声的烟雾……你可以看见每组音符从钟楼飘出,独立地在和声的海洋里蜿蜒游动……你可以看见八度音符从一个钟楼跳到另一个钟楼,轻灵,尖利;木钟的声音微弱,蹒跚
文学世界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它的丰富性体现着作者对世界的感知和创作的功力,也考验着读者的感知力与想象力。从听的角度关注文学叙事中的声音可以唤醒人们遗忘或忽略的感知
(取材于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自然声响均具有天然的和谐节奏,这与人展现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B.音乐的声音不直接塑造形象,但表达情感的功能较其他艺术有优越性。
C.声音具有色彩感,所以生活中人们会用灰暗、明亮等词语来形容声音。
D.听觉意象的生成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情。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表现声音手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汉语中部分象声词具有表音、表意的双重功能。
B.“听声类声”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听觉感受。
C.“听声类形”提升了文学创作的自由度与表现力。
D.“听声类形”是东西方作家摹写声音的有效手段。
(3)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运用了“听声类形”手法描写声音的一项是 C
A.飞湍瀑流争喧豗,碌崖转砅万壑雷。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呦呦”“喈喈”等象声词,是对自然声响的模拟,音韵和谐,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
B.心境不同,诗人会对声响有不同感受。“渌水荡漾清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同写猿啼,但情绪意义不同。
C.由于声音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声音描写困难,所以作家在描摹声音时难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D.无论是作者对声音进行摹写,还是读者对作品中声音的内涵进行理解,感知力与想象力都十分重要。
(5)“纸上有声”是前人对《红楼梦》中大量声音描写的形象概括。请结合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这处声音描写使用的方法和产生的效果。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观点进行辨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解答】(1)A.“自然声响均具有天然的和谐节奏”说法错误。原文为“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文中指的是“美的自然声响”,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2)B.“‘听声类声’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听觉感受”张冠李戴,原文为“一旦改变思路将‘类声’调整为‘类形’,这时叙述对象已由无形的声音事件变为有形的视觉联想”,不是“听声类声”。
故选:B。
(3)结合原文“一旦改变思路将‘类声’调整为‘类形’,挥笔的自由度骤然间增大。
A.“万壑雷”是“听声类声”。
B.“萧萧”“滚滚”是用象声词模拟声音。
C.诗人描绘了琴声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似“莺语花底”,“幽咽”之声,似“泉流冰下”,令人拍案叫绝。
D.主要是突出音乐的意象感和情绪意义。
故选:C。
(4)C.“由于声音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声音描写困难,原文为“更何况对于人类日益迟钝的听觉来说,在她听来它的响声就像是农村常有的‘打箩柜筛面’,原文说的是“对于人类日益迟钝的听觉来说,选项去掉条件,原文说的是“任何人”听声音难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故选:C。
(5)结合材料二第三段“要想‘如实’反映转瞬即逝的声音事件,运用模仿性的声音‘听声类声’也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方法”可知“只听桂花阴里,袅袅悠悠,果真比先越发凄凉”中“呜呜咽咽”使用了听声类声的方法,写出了笛声低沉凄凉的特点。
结合材料二第四段“一旦改变思路将‘类声’调整为‘类形’,挥笔的自由度骤然间增大,呜呜咽咽,又发出一缕笛音来,以袅袅悠悠摆动的状态写出了声音细长。
“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听此声音,禁不住堕下泪来,半日,才忙转身陪笑,悠扬悲怨的笛声使贾母也不禁落泪,而强颜欢笑的众人也因音乐而触发了内心的悲凉之绪,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
(1)A
(2)B
(3)C
(4)C
(5)“呜呜咽咽”使用了听声类声的方法,用哭泣的声音写出了笛声低沉凄凉的特点,以袅袅悠悠摆动的状态写出了声音细长。笛声的凄凉激发了贾母和众人的凄凉寂寞之感,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8分。
2.(18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①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②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梁丘据御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甘君亦甘,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③去之。晏子曰:“不可!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不说。
及晏子卒,公出屏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取材于《晏子春秋》)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④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今据不然。君所谓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取材于《左传》)
【注】①丁公太公:丁公太公以及下文的桓、襄、文、武,集中指齐景公之前历代齐国国君。②铫耨:两种耕田农具。 ③禳:迷信的人向鬼神祈求消除灾殃。 ④子:指梁丘据,齐景公近臣。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C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A.使古而无死,何如?
假使将来我们不是消亡而是回到古代,会怎样呢?
B.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先生一天内就多次指摘我的过失,现在还有谁能这样呢!
C.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梁丘据不过是与您保持一致,哪里称得上是与您相和呢?
D.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如果只是用清水去调和清水,谁还会去饮用它呢?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齐景公北望齐国心有所动,想引发大家议论,没想到晏子借机讽谏。
B.为了能讨得齐景公的欢心,梁丘据顶着酷热大张旗鼓地追随齐景公。
C.臣下坚持违抗国君的命令提出自己的不同政见,才能实现君臣相和。
D.国君认为一些措施不可行,臣下也应就其中的可行因素向国君陈述。
(5)结合以上两则文言文,简要概括晏子所说的“和”与“同”的区别。
【分析】(1)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3)此题考查对原文句子的理解,要抓住关键词来理解。
(4)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事实情况。
(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关键句子提取概括。
【解答】(1)D.干:触犯。句意:因此就会政令通畅而不会违背情理。
(2)C.连词。A.介词,对于。B,认为/连词,来。D,这件事/助词,取独。
(3)A.古:自古以来;死。正确释义为:假如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死亡。
(4)C.“臣下坚持违抗国君的命令提出自己的不同政见”错,臣献其否以成其可,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臣下指出来就可以促成它,臣下就指出它可行的理由想法去除它不可行的因素。
(5)从原文中找关键句。同:“君所谓可;君所谓否,一味附和,对国事贻害无穷。
和:“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君所谓否而有可焉。是以政平而不干。先王之济五味也,成其政也”。国君认为可行的方案中如果有不可行的因素;国君认为不可行的方案中如果包含有可行的理由。因此就会政令通畅而不会违背情理。故去的国君讲求调和五味,成就国家政事,错的纠正。
答案:
(1)D
(2)C
(3)A
(4)C
(5)同:关注获得个人好处,往往一味随声附和。
和:注重谋求国家利益,能够调和不同见解。
译文:
(1)齐景公出宫去到公阜,感叹道:“唉,会怎么样呢,因为好人因此得到安息。如果古代的人们没有死亡、太公将永久是齐国的国君、襄公、武公都会尽心尽力辅佐他们,身穿粗布短衣,蹲行在田野之中辛苦劳作!”景公气得变了脸色。
过了不久。景公问:“来的人是谁。”景公问:“怎么样呢,严重的话马会累死,如果不是梁丘据!”景公说:“梁丘据是与我相和的人啊。相和的情形,臣子说酸,臣子说咸,这是保持一致而已?”景公气得变了脸色。
过了不久,景公向西眺望,就召见人派他向鬼神祈求消除灾殃!假如君王酷爱饮酒而又沉迷于游乐,亲近谗佞和优伶,怎么只是去关注彗星就可以呢,不高兴。
到晏子去世时,哭着说:“从前我和先生一起去公阜游玩,现在还有谁能这样呢!”
(2)齐景公从猎场赶来,这时梁丘据骑马赶到了!”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不过是与您保持一致?”齐景公说:“和与同有什么差别吗。和就好比做羹,用合适的口味标准来调制,冲淡那口味过重的,来平和自己的内心。国君认为可行的方案中如果有不可行的因素;国君认为不可行的方案中如果包含有可行的理由。因此就会政令通畅而不会违背情理。故去的国君讲求调和五味,成就国家政事。国君您认为可行的梁丘据也认为可行。如果只是用清水去调和清水?如果琴瑟总是弹奏同样一个音调?保持一致不能与彼此相和相提并论。”
【点评】实词题的解答一定要学会推断,推断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最根本、最实用的是语境推断,即把这个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文中读。只有建立并强化了这个意识,推断才有保障。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下列各题。(共10分)
3.(10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公冶长》)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则仕;邦无道
(《卫灵公》)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
(《子路》)
(1)孔子对“直”的阐释丰富。请结合上述语句中有关微生高、史鱼的内容,解释“直”的含义。
(2)上述叶公和孔子的对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法律条文,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请说说你的看法。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去推测词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本题重在对材料观点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本题,需要理解材料的观点,找到两者的联系。
【解答】(1)有人向微生高借点醋,可能是他家没有了。在孔子看来,没有就说没有,完全没有必要绕那么大的弯子,只有实事求是,才不会让人觉得虚伪、诚实等。
在政治清明时,史鱼像箭一样直,史鱼也像箭一样直,都同样正直、正直。
(2)叶公认为儿子指证了他的父亲,大义灭亲。孔子认为儿子犯罪,父亲犯罪,则正直就在其中啊,这则材料四围绕“法”“情”来表述的。
孔子认为孝道为德行的根本,儿子告发父亲,对父亲不孝者就难以对君主做到忠。“慈孝”是天理人情,父子相隐是符合人性的,站在个人或家庭的角度来说,或亲亲相隐,人类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父母与子女,都是缺乏人性的表现。
“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人民法院不强制被告人的配偶、子女到庭作证,法律之外还要考虑人情这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要平衡法治和人情的关系。
两者有内在的联系,就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人情问题,在法律面前。
答案:
(1)有人向微生高讨醋,他却向邻居讨醋给那个人,有欺瞒,直爽,诚实。
孔子赞扬史鱼坚守自己的价值理想,“直”。
(2)二者的内在联系:在客观事实面前,如何处理人情。
叶公与孔子对话,对父亲偷羊一事,孔子认可儿子隐瞒。孔子关注血缘情感,隐含着可以不为客观公正而放弃的意思,可理解为法与情对立的一种表现。
人民法院不强制被告人的配偶、父母,这与孔子谈的“直”有一致性,这是在法治中对人情的顺应与尊重。
参考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求点醋。”
孔子说:“史鱼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时;国家政治黑暗。蘧伯玉是君子啊,他就出来做官,就把自己的才能收藏起来(不做官)。”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4.(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闻黄鹂【1】
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王畿【2】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3】飞,凌风邪看细柳【4】翥【5】。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6】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注释:【1】本诗写于作者被贬湖南永州期间。【2】王畿:指京城周郊地区。【3】昆明:池名,在长安西南,最初用于练习水战。【4】细柳:营名,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5】翥:鸟飞。【6】伧人:粗野鄙贱之人。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倦闻”一句中“子规”即杜鹃,日夜啼叫,声音哀切
B.“目极”四句描写沃野千里、麦浪青青,表达了诗人对永州民生富庶的感慨。
C.“此时”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一个民风朴实、邻里和睦、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D.“翻日”两句对仗工整,再现了春日黄鹂在昆明池、细柳营上空飞翔的姿态。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首句与“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表达的情感基本一致。
B.“我今误落千万山”中“误落”一词表明诗人对此前人生充满悔恨。
C.“身同伧人不思还”指作者受永州风俗感染,已经不再想回到故乡。
D.本诗描绘了一幅亲切鲜活的故园乡土风情画,句句平实,情感丰富。
(3)这首诗多处写到黄鹂。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黄鹂表达情感的。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理解诗句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意象及其特点来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B.“表达了诗人对永州民生富庶的感慨”错,“目极”四句意思是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酒酿成熟频繁来往。
故选B。
(2)A.正确。
B.“表明诗人对此前人生充满悔恨”错,“我今误落千万山”意思是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而是思乡。
C.“已经不再想回到故乡”错,“身同伧人不思还”意思是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愈加表现思乡之切。
D.“本诗描绘了一幅亲切鲜活的故园乡土风情画”错,此诗是柳宗元抒发离乡之愁。诗人因闻黄鹂鸣叫,反映久遭贬谪的抑郁和渴望还乡的心情。
故选A。
(3)由“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可知,突出诗人长时间处于悲苦境地中忽然听到黄鹏叫声的惊喜,满眼故园春意生”可知,引发思乡之情,凌风邪看细柳翥”可知、细柳营上空翻飞的自由姿态;由“乡禽何事亦来此,诗人用呼告的手法,嘱咐黄鹂速归。
答案:
(1)B
(2)A
(3)①将子规和黄鹏的叫声进行对比,突出诗人长时间处于悲苦境地中忽然听到黄鹏叫声的惊喜。
②黄鹂的一声鸣叫使诗人联想到故乡风物,引发思乡之情。
③想象黄鹂在故乡昆明池、细柳营上空翻飞的自由姿态:反衬出自己身困贬地不得志的苦闷。
④用呼告的手法,埋怨眼前的黄鹏为何来此地,表达了欲归不得的哀怨。
译文: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不料忽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
熟悉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满眼显现出故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
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乡邻们在农忙过后。
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
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
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停止鸣叫调转翅膀快快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赏析:
诗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又称之为“杜魄”,日夜悲啼,直叫得眼睛出血。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诗说:“望乡台上秦人去。”诗人取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一个“倦”字点明悲苦之久。诗人闻“乡禽”黄鹂的叫声而思念故乡,以优美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鲜活有趣。故园长安既是诗人的出生,也是诗人建功立业。在迭经变故,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于是。由此,礼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梦者之呓,如歌如画,春意盎然。故乡土地平阔,人情醇厚,连鸟儿在曾经显出卓著功绩的昆明湖。现实是严酷无情的,使作者心灰意冷。诗句着力刻画故乡风物,凌风斜看细柳翥”的惬意和欢愉,身同伧人不思还”的悲苦和忧伤,借问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嘱咐黄鹂速归、郁闷、不平而又不甘放弃的情绪宣泄得淋漓尽致。
此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永州的前一年。作品显示,同时对复出抱有强烈的追求和幻想。所以语言未失活泼,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全诗以黄鹂一脉贯通,气韵流畅,大气泱泱,如闻其声,回味无穷。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
6.(17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临流晓坐
①老家在长江边,怎么都是幸运。
②每次回去,时间或长或短,都会到江边石梯坎上坐坐。多半在傍晚,喧嚣远去的时分,好像只有那时,以发天下惟大江与我的慨叹。面对一条大江,大多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想,心想如果家乡是本日月之书,读读那片夜色就够了;读夜色时;读月光时,读读月下那道江流就够了,读读江流上船帆半掩桨楫尽收的波光也够了。偶尔想起明人吴从先那句“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山川之情,觉得倒蛮应景;只是明知不是侵晓而是暮晚,只好叫“临流宵坐”了;但独自面对滔滔大江,浩荡的古意依然叫人沉醉。初夏六月,一年一度的洪汛眼下还没从雪山启程,古老的江流悠缓无声
③那晚没有星光江月。江面上倒不时有驳船向上游缓缓驶去,突突突的轮机声,亮闪闪的船头灯,正不分日夜逆水而行的生命。看上去那不像是船在走,倒像是天地在缓缓挪移,与天地同在,正是大江赐给一个在江边长大,却一直漂泊在外的人的福气,他人未必领会,男女老少或站或坐,什么都不做,虽轻柔如梦,但依我之意,恍然若指尖即兴的拨弄,让某种连自己亦难明的心境,一切就刚刚好了。
④倏忽间才发觉,自己因离家太过长久,知晓的都是些古代的人事,几乎一片空白。
⑤第二天正好友人有约。在座的几位,原都有很好的文字,闲话中才知道,转向了对故乡近代文史的探秘寻幽。说着,做东的朋友拿出本书来,随手翻看,见所记都是百多年来小城开埠前后的轶闻旧事,一时甚觉新奇。
⑥“书卷多情似故人”。事后细读丛书,才恍然想起,时间作为另一条江流,我怎么就忘了它的存在呢?其实,大江奔行于肉身之外,我们何曾分分秒秒离开过两条江流?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里说,“人们在时间中占有的地位,其所作所为,则多由时间来保存。这么一想,可看可想的,就远不止一点水光山色,难怪对朋友们注目的那些历史过往,大多不甚了了。原来,也有过自闭的、与世隔绝的年月。而清廷依据《中英烟台条约》被迫应允宜昌、芜湖等地的对外开埠,竟是由我熟知的云南“马嘉理事件”直接引发。小城自那以后在屈辱中城门洞开,终归已经起程。不仅著名的詹天佑为川汉铁路、卢作孚为长江航运,都曾驻留奔波于宜昌,既有想在宜昌租地建馆,却因民情激奋受阻的第一任英国领事,参与过“宜昌大撤退”的新西兰女传教士……这些人各怀梦想,冒险闯荡,硬生生地把个楚之西塞水码头,连拉带拽地带进了现代化的漩涡……
⑦那晚众人又驱车驰过长虹般的夷陵大桥,径直去到大江南岸,拐到磨基山脚一个幽秘之处。抬眼,如今一溜摩天高楼,霓虹溢光流彩,显然已是个规模初具的现代化城市,而忆起百多年前小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前行,须慢慢生长,不仅生长需要时间,丝绒般柔滑的夜,平匀又深沉地呼吸着,我真是在那里长大的。真属于百姓的日子,无非一点不虚的富足,素雅的清欢,每晚到江边闲坐的人们的心情,已经道出了他们的认可。
⑧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看来,人对故乡真切入微的认知,除了回乡探望探望,也需多读点“家乡书”,方知我们来自何处,也至今还在路上。没问过那些家乡文友,但他们在那条历史与时间的长河边,显然已苦坐多年。
⑨再去江边,“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已是如烟往事,原先浮于半空的自己,似乎已倏然落地,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故乡只有一个,思绪岂止万端?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1)对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应景:诗文情境与此刻契合
B.浩荡:深远悠长,奔涌而来
C.漩涡:无法挣脱的悲惨境地
D.清欢:清雅恬适的生活乐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③段写男女老少痴看大江及有人歌唱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对美景的沉醉与日常生活的满足。
B.第⑦段写作者不禁“感叹唏嘘”,其中既有对家乡快速发展的赞叹,也有对它艰难前行的感慨。
C.第⑧段引用西塞罗之语,启示我们应去探寻、铭记故乡历史,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身在何处。
D.面对空间与时间这两条河流,作者由“晓坐”“宵坐”再到“苦坐”,思考得越来越深入。
(3)第②段画线句在表达上富有特点,分析其表达效果。
(4)第③段说“与天地同在”,第⑨段又说“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根据文章,简要回答这两句话的含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是要掌握词语的本义,二是结合语境分析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鉴赏表达特点的能力。“表达特点”可从写作视角、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选择。作答时先指明特点,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对句子(语段)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语境,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解答】(1)C.这里的“漩涡”是比喻某种使人不能自脱的境地。文中是指“楚之西塞水码头”被带入现代社会后再也无法脱离。
故选C。
(2)D.“苦坐”的不是作者,原文第⑧段为“没问过那些家乡文友,但他们在那条历史与时间的长河边,“苦坐”的是“那些家乡文友”。
故选D。
(3)从修辞手法看,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就够了;也够了”四个相同的句式组成一组排比句。
从描写顺序看,画线句“心想如果家乡是本日月之书,其次“读夜色时,再次“读月光时,最后“读江流时。层次清晰地展现出长江夏夜的静美。
(4)理解“与天地同在”,需结合“但独自面对滔滔大江。初夏六月,古老的江流悠缓无声。江面上倒不时有驳船向上游缓缓驶去,亮闪闪的船头灯,正不分日夜逆水而行的生命,倒像是天地在缓缓挪移。一时便觉得能心静如水,正是大江赐给一个在江边长大,他人未必领会。其实远远近近也有不少人,什么都不做。不远处有人唱起了歌,但依我之意,恍然若指尖即兴的拨弄,即兴地播撒于天地之间——如此,是指作者临流宵坐,身心恬适并自然而然地融入和沉醉其中。
理解“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需结合原文“看来,都是个悠长的过程,除了回乡探望探望,将百年变迁史铭记于心,也至今还在路上,是否也常到江边‘临流晓坐’,显然已苦坐多年”“再去江边,‘欸乃忽闻’已是如烟往事,原先浮于半空的自己,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思绪岂止万端”。
答案:
(1)C
(2)D
(3)①由夜色、月光,最后聚焦在波光;②反复使用四个“够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
(4)“与天地同在”,是指作者临流宵坐,身心恬适并自然而然地融入和沉醉其中。
“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是指作者超越了物理空间上的对家乡的理解与喜爱,使身为游子的作者精神生根。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65分。(一)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7.(5分)语言基础运用。
①《衣尚中国》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的又一个优质文化节目。②服饰是生活的必须品,也是承载文明的艺术品。③《衣尚中国》节目聚焦于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旨在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唤醒观者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增强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④不仅节目借助了歌、舞、剧等习见的文艺样式,还通过街舞、说唱、圆舞曲等舶来的艺术形式阐释服饰文化,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⑤《衣尚中国》的成功再次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化节目既要 ,又要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①③两句中的“节目”都不可以删掉。
B.②句中加点词语“必须”应为“必需”。
C.③中画线的两个短语的顺序不能互换。
D.④句中“不仅”一词所处位置不正确。
(2)在⑤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两个结构一致的短语,使语意连贯、完整。
【分析】(1)本题综合考察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分析。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解答】(1)A.①中“节目”是宾语中心语,不可删掉,“节目”可删掉。
B.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不可少,所以应把“必须”改为“必需”。
C.“唤醒观者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增强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逻辑上的先后,二者顺序不能互换。
D.“不仅……还”前后的主语都是“节目”,所以“不仅”应在“节目”的后面。
故选A。
(2)文段谈了《衣尚中国》节目两方面的内容,即“《衣尚中国》节目聚焦于中华传统服饰艺术”“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 创新表达方式”。
答案:
(1)A
(2)聚焦传统文化 创新表达方式
【点评】解答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二)微写作(10分)
8.(10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向来不乏“洞见”者,他们对历史、现实或未来看得透彻,为其撰写短评,向校刊“洞见•人物”微专栏投稿。要求:对象明确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撰写人物短评的方法,再结合题目要求写作。
【解答】本题要求撰写人物短评,向校刊“洞见•人物”微专栏投稿,对历史,看得深远,然后讲明推荐理由,论述要有条理,通常包括个人背景。
写作思路:可以选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革命家,先介绍人物的身份,突出其对历史,看得深远,可以写他富有创造性地预言农民革命的星星之火;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作出评价或者表达崇敬之情,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做出的贡献是无法忽视的。
答案:
我推荐罗素。罗素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对公共领域也有深远影响、毕其功于一役的社会革命”只是痴人说梦,给人类带来了最多,正是那些“高尚”的野蛮和狂热的信仰。
【点评】“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9.微写作。
某学校以“笃行不怠追梦人”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题目要求写一段开场白,首先要了解情景场合,这段开场白发生在学校主题演讲比赛;然后要注意发言对象身份,发言者的身份是主持人,面向的对象是老师、学生;最后开场白要与主题相关,并且做到紧扣主题,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笃行不怠追梦人”,在开场白中可以从主题入手,语言要有感染力,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等。另外,要注意字数要求,150字左右。
【解答】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笃行不怠追梦人”主题演讲比赛现场。古有《礼记•中庸》曰:“笃行不怠”,不倦怠、笃行不怠、不负时代。新时代的我们。逐梦路上!
【点评】“应用类”微写作。要求考生们熟悉各种各样的应用文体,能够拟写各种各样的应用文,如请柬、书信、短信、通讯、消息、广告、通知、摘要、聘书、海报、解说词、申请书、讲话稿、留言条、欢迎辞、欢送辞、广播稿等。
10.“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苏轼的名句,请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本题要求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这就要求学生要理解诗句的含义,该句的意义是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所以写作时,要由江山联想到英雄豪杰,而且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解答】“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只有那凌厉的眼神不曾改变,为天下苍生造福。他铿锵有力的奏折,妙语连珠的回答,令天下为之一振,有过皇帝的宠爱,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豪杰,心似江涛澎湃。他成为历史的“弄潮儿”。
【点评】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表达方式看,我们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这道题属于议论类的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作文(50分)
11.(50分)按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
《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是的,如果不迈开双腿向前走,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何况,个人成长、事业进步、国家发展、文明延续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行以致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主要有两类: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要么其题干形式要么只有题目,要么预设了一定情景。本题前面给了一个荀子的观点“道虽迩,不行不至”,说明即使是很近的路,不迈开双腿去走也不会到达。进而联想到人生、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文明的延续都必须要“行”。其实这道题的旨意就是要注重“行”,只有落实和践行,才能到达远方。题目“行以致远”正是对材料旨意的精准概括。
参考立意:
1.目标固然重要,但离开了行动,再浅近的目标都难以实现。
2.人生路漫长,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去践行,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3.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是一个远大的梦想,需要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注重落实,稳健向前。
【解答】
行以致远
《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不为不成”,即便再近的路,都需要我们去做,去落实到位,理想头顶天。小到我们的个人成长;大到国家的兴旺发展;民族的振兴和腾飞,需要“行”这个动作和过程。
在这个世上,做着千千万万种事。他们有着更美好的追求。但是,必须要行动去改变。如果只是空头理想,甚而至于自甘堕落。说直白点!
这种幻想追溯到根本。童年时代的我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却往往都是由父母满足自己!那时候就已经活在了自己亲手编织的梦幻的摇篮中,长大些后,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很多人中途就放弃了这在无形中便又增加了可怕的惰性。有句话说:理想是美好的!在追求理想的迢迢征程中。迎接你的、泥泞的山路、乘风破浪的“行”。
君不见,在日军大举入侵中华之际。他的而变萦绕着父亲说的要强大。因为心中的报国梦,多年如一日。“要强大,这是少年王泽山心中坚定的信念,王泽山数十年如一日,迈着艰难的步子向前行进,助推了王泽山成为“中国诺贝尔”的称号。
君不闻,一生只为一清渠,黄大发担任草王坝村支书,常年缺水。黄大发看着龟裂的土地。施工队望而却步的山崖,一米又一米。几十年过去了。“水过不去,这是当年一个青年党员许下的承诺,他带领村民,一点一点地开凿,从年轻到年迈。正是黄大发数十年如一日地“行”,早日摆脱贫困。
时代已经是崭新的21世纪,我们应该向王泽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这篇题为“行以致远”的文章,非常符合题干的要求和旨趣。开篇引述材料,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小到我们的个人成长、事业进步;大到国家的兴旺发展、繁荣富强;民族的振兴和腾飞,无不需要脚踏实地的践行,需要“行”这个动作和过程。正文主体部分采用对比论证(部分耽于空想的青年和王泽山等人的践行对比)和举例论证(王泽山、黄大发),充分地说明了只有践行,才能致远。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呼吁广大青年,应向王泽山等人那样,为复兴中华的大业,踏实地践行。
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春花烂漫、冬雪飞舞,长河落日、深山鸣泉,我们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实,向阳奔跑、迎风屹立,我们感慨于生活里的动人风光,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请以“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有情节,有描写。可写实,可虚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本题是材料引导语+命题作文。其中的“春花烂漫、冬雪飞舞,长河落日、深山鸣泉,我们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是自然界的美丽风光,是实景,它们能让我们的感官陶醉,心灵愉悦;“少年意气、白首风华,向阳奔跑、迎风屹立”是人文风光,是抽象的景,是动人生活的画面,它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认同、审美体认、道德追求、文化思考、责任担当等;“少年、白首”指生命的不同阶段,“向阳、迎风”指生活的不同境遇,“意气、风发、奔跑、屹立”则呈现出别样的风姿、独特的精神面貌。材料呈现了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我们”会呈现不同的生命姿态。而在大自然追寻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我们也能成为一处风光,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要学会化实为虚。
“我们”指一类人,一群人;“也成了”指“我们”成为“风光”的过程,是“我们”对“风光”的发现、领悟;“一处风光”则是对自我生命的美好及其背后的价值意义的情景化再现,行文可围绕“我们”的眼中有哪些“风光”,“我们”成了一处怎样的风光,“我们”如何成为这处风光,“我们”如何认识“风光”等行文。
参考立意:
(1)积极的生命态度: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我们”会呈现不同的生命姿态。而在大自然追寻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我们也能成为一处风光,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2)我们学着只争朝夕。人生苦短,道路漫长,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
(3)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4)人生,就应该这样去追求:走向远方,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我们是大自然最美丽的风光。
(5)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求索的过程、人生需要执着地奋斗。这个过程就是最美的风光。
【解答】
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当我第一次看到地质学家野外探测并拿出一枚闪耀的金刚原石时,在大自然的环抱下他们似与其融合为一体,伴着那风光美景相得益彰,幻想着那在镜头前美景中意气风发的。
自此。落日下的红杉,那些科学家们矗立的身姿。可天不遂人愿,再认真学也不尽人意,我翻开那相册。也许,何能企及那风光呢?
就这样,伴着我长年的相册蒙灰。
日复一日,沉寂,我浑浑噩噩地度日,一个名为“成为一个平凡人”的讲座将我吸引。主讲人是个鹤发童颜的老爷爷,笑着问:“你们有梦想吗,那一双双眼透着亮,挺立的身姿,好似一道风光。
爷爷听罢!梦想是要去追呀,也光彩照人。我一愣?我回忆起在电视前看到的自然盛景和与其相得益彰的拿着成就奖杯的人。
时至高三冲刺。黑幕下,只有笔头摩擦的声音,时钟的指针划向了十点,仅有一束灯光与我作伴。
隔天,看到一个小姑娘目光灼灼地望着我,举起手中的相机,我要将你登在我们的报纸上!”我疑惑,那是前天夜里,仅有一个人,似乎比灯火还要明亮。
“姐姐,你的梦想是当生物学家吗,我也一定争取成为像你一样努力的人!”
我内心苦涩但有些感动:“我学得不好……”
她拍拍我:“不,其实就是一道风光。”
我怔愣,顿悟,没有明丽的红杉,也没有拿着奖杯的人,奋笔疾书的我,多少年后她也站在了大自然中。
我重新打开了日记本。而后,写道:我们也能成为一处风光。
夜深。
【点评】命题作文需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巧妙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A.桓、襄、文、武将皆相之
相:辅佐。
B.大暑而疾驰
疾:快速。
C.宰夫和之
和:调和。
D.是以政平而不干
干:追求。
A.景公出游于公阜
政不饰而宽于小人
B.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
以泄其过
C.梁丘据御六马而来
子犹驰而造焉
D.非据孰敢为之
先王之济五味也
A.桓、襄、文、武将皆相之
相:辅佐。
B.大暑而疾驰
疾:快速。
C.宰夫和之
和:调和。
D.是以政平而不干
干:追求。
A.景公出游于公阜
政不饰而宽于小人
B.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
以泄其过
C.梁丘据御六马而来
子犹驰而造焉
D.非据孰敢为之
先王之济五味也
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本大题共1小题,共28分,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本大题共1小题,共6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课内文言知识,课文基本理解,《论语》阅读及理解,古诗词及文化经典默写,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