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14813/0-17067639796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1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14813/0-17067639797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1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14813/0-17067639797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13.1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认识到分子、原子很小。2.认识分子的热运动,并能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感知的事物。2.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体会了逻辑推理过程。3.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探究了由实践到真知的归纳方法。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思考、实验中感知科学的奥妙和乐趣,激发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子的热运动,并能解释生活现象。难点: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教法学法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指导练习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器材、香水、酒精、水杯、墨水、冷热水、玻璃瓶、胶头滴管、茶叶包、硬币、针管、塑料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刚刚从楼道进教室时闻到了什么气味?学生:思考、回答。(消毒水的味道)教师:我们为什么会闻到消毒水的味道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看一个视频。教师:播入警犬凭嗅觉找到物体的事例;提出问题:警犬为什么能嗅出警官的杯子呢?是靠看外表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带香水进教室。喷洒前提出问题:前面的同学是否闻到什么?喷洒后再提出:同学们是否闻到什么?为什么闻到呢?并引出本节学习内容。学生:思考、回答。(3分钟)【新课进行】一、物质的构成教师:警犬能闻出警官的杯子,是由于它记住了警官的气味,杯上带有警官的气味分子,飘入到警犬鼻子内。提出问题:我们能看见这些带气味的分子吗?为什么看不到呢?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播放分子原子微观图片、显微镜图片和播放物体微观结构视频,依据视频同步给以解说或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进一步引导认识到:物体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教师:通过展示显微镜辅助说明分子原子是很微小的,通过举例 1立方厘米的水和铜的分子原子个数说明物体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并提出题: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通过什么方式来认识这个问题呢?引出下一个问题。(4分钟)二、分子的热运动1.扩散现象(1)气体的扩散现象教师:视频演示二氧化氮气体分子扩散实验,并提出问题:看到什么现象呢,说明什么结论呢?并请小组讨论总结。然后播放实验视频,在播放过程中,随着现象的变化,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并请某小组同学回答问题。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观看实验视频、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教师:通过实验归纳扩散现象的定义: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进入对方的现象。教师:解释回答引入课堂的两个例子---警犬寻物和香水散香。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师生一起讨论解释。(7分钟)(2)液体的扩散现象教师:视频演示硫酸铜液体分子的扩散实验,并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说明什么结论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后并请小组讨论总结。教师: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然后播放实验视频,在播放过程中,随着现象的变化,提出问题,过程中请不同小组同学回答问题。最后,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液体的扩散例子,并加以讨论解释。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观看实验视频、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8分钟)(2)固体的扩散现象教师:展示图片,列举铅和金压在一起五年后的扩散现象。最后,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固体的扩散例子,并加以讨论解释。(2分钟)并让学生对上述三种扩散现象进行初步总结。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总结:不管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分子都能发生扩散现象。二、热运动教师:提出问题:物体的扩散速度与什么有关呢?教师:利用茶叶包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红墨水,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5分钟)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展示实验视频,依据学生实验的情况提出问题: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2分钟)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师:提问:分子间存在空隙吗?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怎样?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并解释。教师:提问:展示固体之间存在斥力实验图片。并解释。学生:思考、总结原因:分子间存在斥力。教师:提问:为什么分子间存在空隙,而液体和固体压缩很困难呢?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原因:分子间存引力。(4分钟)教师:演示实验:纸片放在空杯子上和装满水的杯子上的情况。教师:提问:分子之间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呢?并通过用弹簧比喻解释分子力情况。学生:思考回答,归纳结论: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教师:提问:为什么固体、液体难压缩?液体有流动性?气体易压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原因:是由于分子间距的原因:固体分子间距小,不易压缩;气体分子间距远,无分子力,容易压缩;液体分子距离介于固体和气体分子间距之间,所以既难压缩,但又存在引力,具有流动性。(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进入对方的现象。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存在着引力,又存在着斥力。当分子之间距离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之间距离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认真完成任务。(2分钟)【课堂练习】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D )A.春天刮起沙尘暴,飞沙漫天 B.三九寒天下雪时,雪花飞舞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槐树开花时,周围香气弥漫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D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4.物体中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 A、物体温度的高低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C、物体密度的大小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5.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 D )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5分钟)参考答案:1-5 CDDAD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第 1~5小题。2.请同学们查阅相关学习资源,各小组设计一个新的验证实验,验证温度越高,物体分子运动越激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及反思</a>,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演示实验,分析归纳,播放视频,视频演示,演示并提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a href="/wl/tb_c8374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a>,共5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过程,评价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