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答案01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答案02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散文的特点是自由与真实,唯一的不自由是不能任意虚构。真实是它的最基本要求和最可贵品质。虽不一定是客观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在主观上起码不能有意虚构,更重要的是文中所写的必须是真情实感,尤其是作者在文章中坦露的人格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小说中,真实的作者可以隐藏起来,借叙事者与虚构人物来表达,戏剧由舞台上的角色来说话,而散文的表达没有凭借,只有作者自己。在散文中,真实的作者始终在场,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是不折不扣的个人文体。因而,如果追问散文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只能说是“人——文”。在散文中,“人”与“文”一体两面,“人”是散文作者自己,而“文”是“人”的创造物,亦是“人”得以呈现的文本符号。
    对散文来说,“人心”即“文心”,“人——文”就是散文的“心”,“神”“形”是“心”的显现,“心”统“神”“形”。散文之“散”,“心散”才是根本。基于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以“人——文”为核心的散文理论体系和评价话语体系。以“人——文”为核心,散文文体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知识与经验层面,二是思想与情感层面(理性与情感),三是精神与境界层面,四是文体与语体层面。
    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文体与语体这四个层面是一种分析性的分类,由具象到抽象,由形式到精神,同时,它们之间又具有相互渗透的关系。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三个层面是散文的内涵层面,由具体到抽象层层叠加、内化和升华。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关乎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其中知识与经验层面是直接性、事实性和偏于客观性的内容信息,诉诸叙述、描述和说明;思想与情感层面与前者相伴相生,“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櫆《论文偶记》),思想统摄知识,经验伴随情感,是基于前者的偏于主观性的方面,诉诸议论与抒情,表现为散文的理趣和意境;精神与境界层面是在前述两个层面基础上的最终升华与结晶,是散文内涵的最高层面,涉及散文整体的精神品质、价值立场、道德理想和性灵情致等,是散文最终达到的境界,也是前述两个层面的人格化,是散文的核心——写作主体人格的最终显现。文体与语体层面则是以上三个层面的符号显现,是散文核心的另一面——文的承担者。在散文理论的四个层面中,精神与境界、文体与语体是“人”的最直接显现。小说、诗歌和戏剧虽说也能分析出如上四个层面,但因为这些文体各有自成一体的形式结构,“人”与“文”之间隔着形式中介和话语装置,因而对于这些文体而言,相较于表达什么——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如何表达——形式、结构和话语等——更为重要。而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人”与“文”之间没有中介,上述三个内涵层面直接来自作者,并直接呈现于文本中,成为读者面对的对象。散文是人与文的合一,人与文一体两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精神与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体与语体形成散文的“文格”。散文的“人格”就是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的精神品质,品质高者,散文自有“人格”魅力。如果作者人格存在疑点,散文的境界也就坍塌了。“文格”是通过文体与语体体现出来的“文”的品质,是与人格相统一的文章的符号层面,包括文体、结构、笔调、修辞、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人格”与“文格”相互映照、相得益彰。大散文家往往具有鲜明的风格,这个风格就是由“人格”与“文格”高度融合而成的。散文成熟的标志就是风格的形成。
    (摘编自汪卫东《文章传统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重构》)
    材料二:
    散文的真实与虚构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传统的观点认为,散文创作应绝对地、无条件地真实,但经过余秋雨式的“文化大散文”和“新散文”的冲击,散文必须“绝对真实”的金科玉律遭到了大面积的瓦解。恰逢此时,非虚构写作横空出世,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展开了“真实性”话语权的争夺。不过在争夺“真实性”的过程中,非虚构写作也出现了两个致命的弊端:其一是为了忠于“真实”,有些作家只满足于扮演“记录员”的角色,以“口述实录”或“田野调查”的方式,将一些原始材料包括书信、日记、电报等直接呈现在文本中,试图以此来强化史料的真实性。其二是有些非虚构文学作品,打着“真实故事”的旗号,生产了大量猎奇、毫无价值可言的所谓非虚构写作,这类写作主要见之于众多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鉴于上述两种弊端,笔者认为“真实”固然是非虚构写作的生命和立身之本,但“真实”应有“高标”与“低标”两重标准。“高标”是在积极写作,在“向上”的维度上创造非虚构写作的新可能和新高度。“低标”则是对众多非虚构写作群体而言,期许他们拒绝无意义的消极写作,并遵循非虚构写作的基本准则,成为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者。
    (摘编自陈剑晖《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写作中,作者直接在场,无法隐藏,所以袒露人格来不得半点虚假。
    B. 散文的“心”,是“人”与“文”的一体两面,更是“神”与“形”的合一
    C. 散文文体的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关乎着散文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D. 余秋雨式的“文化大散文”是对散文“绝对真实”这一金科玉律的全面瓦解。
    2.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引用刘大櫆《论文偶记》的话,是为了论证散文文体前两个层面的相互联系。
    B. 材料一提出小说、诗歌和戏剧也能分析出四个层面,用对比论证体现出论证的严密性。
    C. 材料一综合论证人格与文格的关系,人格是文格的自然延伸,文格是人格的符号层面。
    D. 材料二提出了当下非虚构写作出现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论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3. 联系材料分析,下列作品不属于“非虚构写作”的一项是( )
    A. 梁鸿《中国在梁庄》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B. 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从自身的教学日常写起,在接受学生求助等琐碎的职业体验中,勾勒出一批年轻人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C. 祝勇的《故宫的隐秘角落》走进了普通游客根本无法进入的未开放区域,刻画了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了的历史人物及其命运。
    D. 刘亮程的《本巴》以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为背景,追溯逝去的人类童年:在本巴国,人人都活在二十五岁,没有衰老没有死亡。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散文的真实与虚构问题,两者的论述目的有何不同。
    5. 散文交流会上,你选择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为交流材料,请用以“人——文”为核心的散文理论来分析这篇经典之作。
    【答案】1. C 2. C
    3. D 4. ①材料一讨论“散文的真实与虚构”,是为了引出了“人”与“文”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建立以“人——文”为核心的散文理论体系和评价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②材料二由“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存在争议,引出非虚构写作及其当下致命的弊端,进而提出“真实”的两重标准。
    5. ①知识与经验层面:《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以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坦诚地表现自己。
    ②思想与情感层面:《我与地坛》中,母亲对儿子“目送”的爱,儿子对母亲过早离世的痛悔愧疚。
    ③精神与境界层面:《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由最初的几度赴死,到“向死而生”,完成了自我救赎和自我实现。
    ④文体与语体层面:《我与地坛》中,文章写景中夹杂着叙事、抒情和议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界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激情
    爱丽丝·门罗
    那年夏天,格雷斯在小塞博湖北边伯莱瀑布旁边的一家旅馆里找了个活儿。她在铺设干净餐具准备接待下一拨客人时,感觉到有人想和她说话。那是莫里。他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愿意有空的时候跟我一起出去走走?”
    格雷斯在摆银餐具,几乎连眼皮都没抬。她说:“被人激将来的吧?”因为他的声音既高又紧张,站在那里直僵僵的,好像来得挺勉强似的。这儿的姑娘都知道,有时一伙从度假村来的年轻人会互相激将,看谁有本事把一位女招待约出去。
    “什么?”他显然受到了伤害,这时格雷斯停下手里的活儿,抬眼看他。她似乎在一瞬间就把莫里整个人都看了个透。这个真正的莫里,胆怯却很热诚,天真但是很有决心。
    “好吧。”她快快地说道。她的意思可能是说,好吧,别生气,我知道这不是激将,我知道你不会那样干的。也可以理解为,好吧,我答应一起出去就是了。她自己也不太清楚究竟是哪一种意思。可是他把话理解成同意了,当下便安排起来——连声音都没有压低,也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用餐者朝他投来的目光——说是第二天下班以后就来接她。
    他真的带她去看电影了。他们看的片子是《新娘的父亲》。格雷斯一点也不喜欢这部影片。她讨厌里面的那些像伊丽莎白·泰勒的女孩子,她讨厌被宠坏的富家小姐,她们什么负担都没有,只会撒娇发嗲、索钱要物。莫里说那不过是一出逗趣的喜剧罢了,但她说问题不在这里。她也分析不清楚问题关键到底在什么地方。换了别人都会认为,那是因为她当女招待,穷得上不起大学,如果她结婚也想摆这样的排场,那真得节衣缩食省上好多年,自己来负担这笔费用才行。(莫里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对于她能这样想却没一点看不起的意思,相反倒几乎是怀着敬意呢。)
    她无法解释,自己也不太明白,她所感觉到的并不完全是妒忌,而是一种愤怒。并非因为她不能那样散漫地花钱购物,那样穿衣打扮。而是因为人们都认为女孩子就应该这样。那就是男人——一般人,所有的人——认为她们应该是的样子。漂亮、当成宝贝似的供着哄着宠着,自私而又蠢笨。女孩子似乎就应该这样,那才有人为之神魂颠倒。这以后呢,又会当上母亲,一心都扑在孩子们的身上。自私倒不自私了,但还是一样无知。永远都是如此。
    她正为此而怒气冲冲,但是身边却坐着一个爱上了她的男孩,因为他相信——顷刻之间就相信——她在思想与心灵上都是既成熟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而且还把她的贫穷视为一圈有思想性的浪漫光环。(他自然知道她穷,不仅是因为她在干着的活儿,而且也因为她说话有很重的渥太华峡谷的乡音,这一点当时连她自己都还未能察觉到。)
    他尊重她对影片的看法。现在既然听了她结结巴巴、充满火气的分析,他倒也打算试着讲讲自己的想法了。他说,他现在认识到,人性中,再没有比妒忌更为幼稚、更为女人气的了。这一点他算是明白了。他反对妒忌,就跟她不能容忍轻浮、不满足于像一般的女孩子一样。她是不同凡俗的呀。
    格雷斯一直记得那天晚上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一条深蓝色的舞裙,一件白上衣。显然,在表现出来的她与希望别人认定的她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但她身上绝无那会儿时兴的那种小巧精致或是精心修饰的痕迹。衣裙边上有些破损,事实上,还使她带点儿吉卜赛风格呢,何况还有最不值钱的镀银手镯,以及那一头又长又卷、野性十足的深色头发,若是上班端盘子,她是得把头发用网罩套起来的。
    不同凡俗呀。
    格雷斯是由她的舅舅舅妈带大的,严格地说应该是舅公舅婆。她母亲在她三岁时就去世了,她父亲另行建立起了家庭。带大她的那对老夫妻对她很好,甚至很以她为骄傲,只是不太清楚应该怎么管她,因为他们不善于与别人交流。舅公以编结藤椅为生,他教会了格雷斯该怎么编,以便自己眼力不济时最终有人把这门手艺接过去。
    她二十岁,中学刚毕业。照说她应该早一年毕业的,可是她做了个奇怪的选择。她住着的是个很小的镇子,可那里却有一所能让学生受五年教育的中学,使你够资格去参加政府规定的一种考试,当时是称作高级注册考试的。这样,学生就不必去学所有的中学科目。她在该校念的一年学期结束时——那应该是她最后的一年,也就是十三年级——格雷斯试着去参加了历史、植物学、动物学、英语、拉丁语和法语的考试,得到了本来无此需要的好成绩。可是到九月份她又回来,说她还想学物理、化学、三角、几何与代数,虽然这些科目一般认为都是女学生最不易学好的。那一学年结束时,她已经学了十三年级所有的科目,除了希腊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德语,但她在的那所学校里都没有教这些科目的老师。她在三门数学课与自然科学课程上成绩也都不错,虽然不如上一年那么突出。她也曾想过,那么,是不是可以自学希腊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呢,这样,就可以试着参加明年的相关考试了。可是学校的校长跟她谈了一次话,告诉她这样做达不到什么目的,因为她反正也没有可能上大学,更何况大学课程也是不需要如此完备的一份“拼盘”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她有什么计划吗?
    没有,格雷斯说,她只是想把义务教育能免费提供的东西全都学到手罢了。以后仍然是去干她编藤椅的手艺活。
    (有删改)
    材料二:
    门罗,1931年生于加拿大,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说:“在爱丽丝·门罗的作品中,外部世界的宁静总是显而易见的,它打开了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而内心世界恰恰相反。门罗写的是真正的救赎——因为她展示了有多少不同寻常的东西可以融入到被称为‘平凡’的拥挤的空虚之中。……爱丽丝·门罗以一种毫不妥协的方式证明,爱很少能拯救我们,也很少能带来可靠的幸福,而且很少有事情能像我们自己的梦想一样毁灭我们。”
    6.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雷斯和莫里的相遇在平淡中有一丝浪漫色彩,让读者对二人后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和好奇。
    B. 格雷斯看完电影后认为社会对女孩子形象的规训和固化,是一种“自私而又蠢笨”的行为。
    C. 格雷斯面对莫里的搭讪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戒备心,这与她的家庭组成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D. 格雷斯以后仍然去编藤椅,可以看出她虽然对自己的命运有思考,当时却并没办法去改变。
    7. 下列对原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理描写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将格雷斯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形象。
    B. 本文描摹的对象都是小镇、小人物,和汪曾祺的作品相似,用对生活的敏感捕捉幽微的瞬间。
    C. 作者在对格雷斯成长的叙述中表达了对女主人公的温情,比如校长关心询问格雷斯未来的计划。
    D. 本文语言简朴传神,不在表层给人以冲击力,而靠语言的质地和韵味带给读者无限的回味思考。
    8. 文中两个画线处反复表述“不同凡俗”,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内涵。
    9. 本文题为“激情”,却被收录进作者的短篇小说集《逃离》,请结合材料分析作者的意图。
    【答案】6. B 7. C
    8. ①第一处“不同凡俗”是莫里内心对格雷斯与一般女孩子的轻浮和不满足截然不同的赞美。②第二处“不同凡俗”是格雷斯对自己当天晚上的穿着打扮与时兴不同的自得和欣喜。③两处“不同凡俗”都意在表明格雷斯与世俗不同,与后文作者回溯她曾经的人生选择相呼应,同时暗示她与莫里情感的后续发展不寻常。
    9. ①人物形象:从格雷斯在看完电影后的思考及对自己学业上的要求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不安于现状、不安于平淡生活、内心有激情的人。②环境:从格雷斯的舅公和校长身上可以看出小镇的封闭,宁静平淡的生活下是对自我意识的压抑,让格雷斯想逃离。③情节:莫里喜欢格雷斯却并不了解她的内心,两个人的相遇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激情,无法给格雷斯带来真正的救赎,带她逃离。④主题:作者用“激情”让读者思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和生活的意义,以及当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面对,是否逃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天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烙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
    (节选自《史记·殷本纪》)
    材料二:
    西伯既卒,武王即位,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脩文王绪业。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
    武王已克殷,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节选自《史记·周本纪》)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厚赋税A以B实鹿C台之钱D而盈钜E桥之粟F益收狗G马奇H物I充仞J宫室。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公,周代指司马、司徒、司空,是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B. 祓斋,祓除秽恶,斋戒沐浴,古代用斋戒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
    C. 矜,夸耀,与《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意思相同。
    D. 毕,全都,与《阿房宫赋》中的“六王毕”的“毕”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纣王天资聪颖,耳聪目明,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并且自我满足于拒绝臣下的谏劝和掩盖自身的错。
    B. 纣王易怒残暴,因为九侯之女不喜淫乐,就将其杀害,并且迁怒于其父,将位列三公的九侯杀死后剁成肉泥。
    C. 西伯无辜被囚,他的门臣们求取了大量绝色美人和奇珍异宝进献给纣王,以期纣王能够解除对西伯的囚禁。
    D. 武王谨小慎微,第一次孟津会盟,尽管诸侯都认为可以进攻,但他认为此时攻打有违天命,于是立刻撤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2)武王已克殷,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
    14. 请结合材料,分析武王的人物形象。
    【答案】10. DFI
    11. C 12. A
    13. (1)百姓产生怨恨,并且有背叛他的诸侯,在这种情况下,纣王就加重了刑罚,出现了炮烙的刑罚。
    (2)武王已经攻克了殷朝,询问箕子殷朝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心说殷朝的罪恶,把存亡之国的适宜的事情告诉了(武王)。
    14. ①知人善用。周公、召公、毕公等贤臣都齐心辅佐武王,武王向商朝的箕子虚心请教安邦治国之道。
    ②谨小慎微,敬畏天命。第一次盟津会盟之后,尽管诸侯认为可以进攻,但他却认为““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③审时度势,英明睿智。在纣王更加“昏乱暴虐”、忠臣离散的情况下,才遍告诸侯一起伐殷。
    ④知礼义廉耻(善恶美丑)。武王对自己询问殷灭的原因感到羞愧,转而“问以天道”。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帝王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
    百姓们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烙的酷刑。纣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喜淫荡,纣大怒,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纣去告发,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西伯的僚臣闳天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烙的酷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这样他就成了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就是西伯。纣任用费中管理国家政事。费中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来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
    材料二:
    西伯昌死后,武王即位,周公旦担任辅相,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武王,以文王为榜样,承继文王的事业。
    武王受命第九年,在毕地祭祀文王,然后往东方去检阅部队,到达孟津。这时候,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盟津,共有八百多个。诸侯都说:“纣可以讨伐了!”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可以。”于是率领军队回去了。
    过了两年,听说纣昏乱暴虐更甚于前,杀死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着他们的乐器逃到了周国。这时武王才向所有的诸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不合力讨伐!”
    武王已经攻克了殷朝,向箕子询问殷朝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心说殷朝的罪恶,就向武王讲述了国家存亡道理,武王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所以又转而询问了天道,武王病重,而这时天下尚未统一,众公卿们都很害怕,进行“穆卜”,周公因而被除斋戒,自愿作替身,想代替武王承受灾疾,武王的病渐渐有了好转。后来武王死了。太子诵继承了王位,就是成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公元1122年,陈与义升任符宝郎,但不久就被贬为陈留酒监。公元1127年4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是年秋,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流落洞庭,其间多次登岳阳楼,先后写下《登岳阳楼二首》。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东”“西”二字形象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并描绘出了一幅落日余晖洒在帘旌上的壮丽的洞庭远景图。
    B. 颔联紧承首联,描写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想,借助“吴蜀”一词点明登临的地理位置,也为诗歌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C. 颈联直抒胸臆,叙其漂泊不定的遭遇之悲,作者登高望远却不能减轻心中悲苦,反将自身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D. 尾联中的“风霜”既指秋色的浓重,又与作者的“白头”互相映衬,一语双关;且暗喻政治局势的严峻,意蕴深长。
    16. 陈与义在创作上立杜甫为学习典范,本诗被认为是其学杜的成功之作,请结合本诗和杜甫的《登高》进行分析。
    【答案】15. A 16. ①语言内容:陈诗引用《登高》中的原词“万里”,化用《登高》中的“百年”为“三年”,使自己的诗歌带上了杜诗的色彩。杜诗中将“万里”和“百年”对举,陈诗将“万里”与“三年”对举,都从空间、时间的维度来叙事,相互映照,使诗歌境界阔大(气象开阔,意境宏深)。
    ②语言风格:陈诗继承了杜诗的沉郁顿挫。情感“沉郁”,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 韵律“顿挫”,符合律诗的平仄格律。
    ③结构技巧:《登岳阳楼》和《登高》的结构一样,都是前两联写景,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取景开阔,意境苍凉悲壮。后两联都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内心的苦痛(“律诗”“起承转合”)
    ④思想情感:杜诗中,诗人抒发了个人年老多病、流寓他乡,依旧忧国忧民之情;陈诗同样抒发了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和对国家残缺、中原动荡之忧。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从外亲和经济两个角度进行自我表达“_________,_________”,希望通过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2)《石钟山记》中,苏轼从静态的角度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_________,_________”,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3)色彩对人类有一种心理层面的意义,这种意义是非常个性化的,与观者本人的经历、环境、文化密切相关。比如“青”,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有绿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请你写出“青”呈现为“蓝色”或“黑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③. 如猛兽奇鬼 ④. 森然欲搏人 ⑤. 青冥浩荡不见底 ⑥. 日月照耀金银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 ① ,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蔓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 ② ;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控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非蔷薇,猛虎变成了粗汉;非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急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二十一世纪人一样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我不曾垂下被命运巨棒痛打的流血的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8. ①立定脚跟(纹丝不动/坚如磐石)
    ②体贴入微(细致入微/明察秋毫)
    19. ①强调重点不同:改句仅强调不低头;原句通过三个分句,将“受尽痛打”“头在流血”“不曾垂下”三个点都凸显了出来。
    ②结构节奏不同:改句是一个长句,结构繁复,节奏舒缓:原句是三个短句,结构简洁清晰,读起来更能与语义相吻合。
    ③形象感受不同:改句仅在陈述一个事实;原句三句构成的三个画面,更加立体,故事性、哲理性更强,更能启人深思。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阐释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认为,要理解作品的含义,不但要研究文学作品本身,还要研究它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现象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它认为,当人接触到世间各种现象时,就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比如说“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因为诗人看到了外界景物,引起了他的意识的一种活动。
    ①当现象学的学说与阐释学的学说结合起来的时候,②研究阐释学的人就说,③作者写作的时候,④既然他有一种主体的意识的活动,⑤我们要研究、批评一首诗歌,⑥就要向回倒溯,⑦探讨原来作者的思想意识是怎样活动的。孟子就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我们要推究在他的社会思想的文化背景中,他的意识是怎样活动的。可是,这阐释学家说, A 要尽量追寻作者的原意, B 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完全撇弃了自我,用纯粹的客观来追寻作者的原意, C 我们每一个追寻的人都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教育背景,社会文化的背景,时代的背景。每个人的性格感情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读一首诗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 根据阐释学理论,要尽量做到对作者原意的理解,需要注意什么?答案不超过30字。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答案】20. ①研究文学作品本身;
    ②研究它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③尽量纯粹客观。 21. A虽然 B但是 C因为
    22. 第⑥句修改为“就要倒溯”。
    第⑦句修改为“探讨作者原来的思想意识是怎样活动的”。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4年,华为开发出无线3G分布式基站,成功打开海外通信市场。
    2018年,随着公司蓬勃发展,华为确立新愿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019年,美国禁止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试图剿灭茁壮成长的华为。而十年前,华为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此,子公司海思数千儿女,走上科技“长征”,为公司打造“备胎”。
    近日,华为在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发布了超低功耗5G基站等新品,又一次走在世界的前列;华为在通信、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也让“智能世界”的愿景渐成现实。
    假设你的人生际遇和2019年(含)之前的华为类似,请思考华为成长史给你的人生启示。
    要求:整体把握材料,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4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卷,共12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共10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