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响,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材料二:
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客观方面言。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的方面——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它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顷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向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神的自然的表现。其实各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也很不同。譬如建筑艺术在建作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顺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是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
材料三: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信奉理想的自然主义。他们承认自然之中有美也有丑。两只燕子,飞得最快而姿态最轻盈的一只是美的;许多耕牛中,最强壮耐劳的是美的;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妇,前者是美的;两个青年,一个气色红润,一个贫血早衰,壮健的是美的。总之,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反之,自然的丑是不合于种族特征的,非典型的,畸形的,早衰的,病弱的。在精神生活方面,反乎一切正常性格的是丑的,例如卑鄙、懦怯、强暴、欺诈、淫乱。艺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
(摘编自傅雷《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古人提出“文以载道”,这一创作理论把艺术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而忽略了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B. 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者情感的主观流露,但是呈现情感时需要经过客观化处理,只有站在客观审视的角度上才能创造艺术。
C. 从主观上讲,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艺术也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自觉和想象能力。
D. 音乐和抒情诗并没有取象于自然,表明艺术并非—味地模仿自然,艺术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一段自然的实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哥特式”教堂的雕像将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这种创作师承了埃及雕刻将人体抽象化的表现方式。
B. 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决定了艺术的民族性或个性,因为理性知识对艺术创作影响微弱。
C.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和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认为自然存有美丑之分,这种观点也对其艺术主张产生了影响。
D. 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的一项是( )
A. 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
B.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C. 断桥残雪,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成为西湖胜景。
D. 在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天空是旋涡状的,星云呈现出流动感。
4. 材料二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展开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5.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千古传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其蕴含美学意义的理解。
【答案】1. C 2. C 3. A
4. ①逻辑严密,有思辨性:先承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合理成分,再对其不合理性予以批驳;②观点辩证深刻:在承认其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艺术“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③论据合理充分:用建筑、音乐、抒情诗等论据论证了“模仿说”观点存在漏洞;④论证语言准确、严密:“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表达恰切、有分寸。
5.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夸张,使艺术和自然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②“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以自身创作情绪和想象力将理想情感具体化、客观化;③选取瀑布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自由的创造,并加以理想化、精神化;④诗句呈现出了瀑布这一自然景观旺盛、强烈的美感,彰显了自然之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从主观上讲,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错。材料二第一段“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客观方面言”可见,“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是其客观性的反映。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种创作师承了埃及雕刻将人体抽象化的表现方式”错。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可知,“教堂雕像”与”埃及雕刻”二者是并列关系,材料没有说明二者存在师承关系。
B.“因为理性知识对艺术创作影响微弱”强加因果,原文材料二为“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在这一刹那顷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可见艺术的起源与理性知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构不成因果关系。
D.“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错,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两则材料话题方向不一致,且材料三认同“艺术是自然的再现”,而材料二认为艺术“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从材料三“在生物中间,正常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可知,BC只谈了对自然的审美,未涉及艺术;D强调艺术创作与自然有距离,符合材料一的观点,而不符合材料三的观点。只有A“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机能旺盛、精神饱满,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从论证思路角度分析:首先在段首亮明观点“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然后“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肯定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中有合理的成分,艺术可以取用自然做材料。然后再点出其说法中的不合理性,“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神的自然的表现”,作者通过这些分析具体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批驳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的不合理性。最后在段末再举例“譬如建筑艺术在建作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顺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是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再次印证自己的观点。论证思路清晰、层次严密。
②观点辩证深刻:由“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向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可知在承认其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艺术“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
③从论证方法角度分析:本文在文末例举了很多具体实例,“建筑艺术在建作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顺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是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举例论证可以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也能更好反驳“模仿说”观点存在的漏洞。
④从论证语言角度分析:“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表达中既承认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观点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性,语言表达恰切。“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其中“一味地”点出亚里士多德观点中不合理之处,也为自己的观点“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论证创设合理的条件。因此在语言表达上恰切、有分寸。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①依据材料一第一段中“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可知,艺术不完全等同于人生,二者之间有距离。“飞流直下三千尺”即是运用夸张,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这场景的,因此诗句体现了艺术和自然之间的距离。
②依据材料二第一段中“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己表现”“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顷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可知,艺术作品中诗人以自身创作情绪和想象力将理想情感具体化、客观化,“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这一观点。
③依据材料二“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可知,艺术家可以对自然加以理想化、精神化、自由化地创造,作品中作者选取瀑布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自由的创造,并加以理想化、精神化,才展现出庐山瀑布不一样的美。
④依据材料三“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可知,艺术家承认自然之中有美,艺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因此诗歌选取的瀑布这一自然景观,它本身具有美感,因此作者在诗歌中通过语言画面体现了它旺盛、强烈的美感,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彰显。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一声不吭
伯尔
1
下班后,我在长途电话交换站的出纳处领了工资,将钱装进一只信封,给妻子写了张便条:“我想明天见你,两点钟以前再给你打电话。”我把纸条塞进信封,用舌头舔舔涂了胶水的封口,犹豫了一会,又把钱抽出来,将一张十马克钞票放进大衣口袋,在纸条上添了两句话:“我拿了十马克,明天还你。吻孩子们。弗雷德。”
我快步跑到一家卖炸香肠的小店的遮雨篷下,买了一份炸香肠换开了那张十马克钞票。我一面嚼着香肠,一面往小店后墙上那面大镜子里望去,第一眼差点没认出自己来。看到那顶破旧的巴斯克小帽和我那张灰白的瘦脸,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外表同那些到我家来向母亲兜售杂货的商贩一模一样了。我小的时候,曾多次给小贩开过门,母亲从来不忍心将他们拒之门外。家里只要还有一片面包、一点钱,她准会把它们送给他们。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我晚上躺在床上,经常听见父亲一进家门还没走到餐室就大发雷霆。在这场可怕的吵闹中,母亲几乎总是一声不吭。
我咬着热香肠,牙龈被烫得疼痛难忍。从对面的镜子里,我看到了我的帽子、我那张灰白的瘦脸和一双阴郁的眼睛,我同那些小贩是多么相似啊!
五分钟后我从公共汽车里下来时,雨仍在下着。我跑到屋檐下按了按门铃,一个女佣人替我打开门,她温和的褐色眼睛向我投来怜悯的目光。
我双手捧着杯子,一边喝着滚烫的咖啡,一边对着小贝萨姆那张健康的脸,慢慢讲述着分数运算法则,心里却很清楚,这样做完全是徒劳。小家伙很可爱,但是笨得出奇。
“克莱门斯拉丁文考试得了二分。”小家伙忽然盯住我说。
我不知道他是否察觉到我的吃惊神情。他的话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儿子的回忆,一个男孩苍白的脸突然出现在我眼前。我想起来了,在课堂上,他就坐在小家伙旁边。
“很好,”我十分勉强地说,“你呢?”
“只得了四分。”他疑惑的目光从我脸上掠过,仿佛在寻找什么。我的脸有点发烫,但对此并不在意,因为我看见了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一架投影机将他们巨大的脸映在我的脑海里,我仿佛看见我的孩子们被抛进一条无情的人生轨道……时间在流逝,虽然是慢慢地在流逝,但我又挣到了两马克五十芬尼。
十分钟后,我已坐在城南一间弥漫着醋味的厨房里了。一个面色苍白、有一双发黄的大眼睛的小姑娘向我背诵着拉丁字母。小女孩很用功,我也很卖力,但心里却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徒劳。一个钟头后,那个干瘦的妇人带着浓烈的醋味从隔壁房间走出来,看我一眼问道:“您认为她的功课跟得上吗?上次考试她得了三分,明天他们还得考一次。”
我摸着女孩枯黄的头发小声说:“她会学好的。”妇人说:“她一定得学好,我只有这一个孩子。我的丈夫在温尼察阵亡了。”我瞧了瞧她,眼前浮现出温尼察火车站的景象,肮脏的火车站上堆满了生锈的拖拉机。妇人突然鼓起勇气,说出她早已想说的话:“您是否能等几天,等我有了钱……”没等她说完,我便答应了。
2
每次到水龙头前来打水,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镜子里自己这张脸:一张瘦削、历尽生活艰辛的女人的脸。我的头发还很密,两鬓却已经斑白——这是我为两个死去的孩子哀伤的最细微的标志。他们夭折时才像弗朗茨现在这么大,刚刚能在床上站立,正牙牙学语。我的痛苦又同某种庆幸交织在一起,庆幸他们早早地脱离了这苦难的生活。
当流水声由沉浊变得清脆,我知道铅皮桶已经装满。我把迷失在镜子深处的目光收回来,又看了看我的脸:颧骨微微突出,我渐渐消瘦了,苍白的脸显得发黄,我考虑着,今晚也许我该用鲜红色的口红。
我现在该开始与尘土搏斗了。刚一挪动柜子,剥落的石灰块便从墙上扑面掉下来。那逐渐扩散开来的石灰烟尘意味着我又得忙碌一整天。透过小房间的板壁,我听见小儿子在咳嗽,这讨厌的灰尘呛到他嗓子里去了。我感到一阵痛苦的绝望,恐惧像一团乱麻堵在喉咙里,我竭力想把它吞下去。我打开窗户,把石灰块扫在一起,用抹布把所有的东西仔细擦一遍,再把抹布浸到水里。擦完三平方米,水已经混浊不堪。
透过镜中那张脸,我仿佛看见了那两个死去的孩子。他们是孪生兄妹,是弗雷德亲手将他们的脐带剪断的。当我在阵痛中喊叫时,他就抚摸我的额头。他是开小差溜回来的。在寒气森森、散发着霉味的地下室里,当我第一次抱起双生子喂奶时,他也在我身边。那时,克莱门斯坐在一张小椅子上看图画书,炮弹从我们家的屋顶上呼啸而过。
水流声又把我从沉思中惊醒,使我回到对尘土的斗争中来。我一次又一次将空桶放到水龙头细细的水流下,眼睛怔怔地望着镜子。透过那层银白色的雾,我看见我那两个孩子被臭虫咬得周身红肿,被虱子叮得体无完肤。是虱子给我的孩子们带来了死亡,他们发着高烧,小小的身体由于注射无效的针药而红肿起来。这些药全都是卫生部长表兄弟开的工厂生产的。我永远不会忘记!
桶里的水早已满了。即使是星期天,我也得做扫除,得与尘土作斗争,多年来,我坚持不懈地与我们仅有的一间房里的尘土搏斗着。
每放满一桶水,我便向镜子投去一瞥。我的目光从镜子深处的远方回到我的脸上,这张僵死的脸冷漠地看着那无形的生活闹剧。今天是星期天,我将同弗雷德会面。从院子的方向传来一个黑人沙哑的歌声:“……他一声也不吭……”
这歌声穿透嘈杂的喧嚣,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节选自长篇小说《一声不吭》)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描写了男主人公寄钱回家的场景,作为收入微薄的小职员,他不得不兼职做家庭教师以增加收入。
B. 小说女主人公“多年的搏斗”局限于打扫一间狭小房间的灰尘,因为这是她对艰难生活的唯一抗争方式。
C. 小说采用双主角的第一人称叙写,赋予男女主人公平等的话语权,逼真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D. 小说情节围绕弗雷德夫妇的周末之约在平行、交替中立体交叉式展开,回忆、现实和联想交织,结构新颖。
7. 关于文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男主人公因小贝萨姆一句话勾起对儿子克莱门斯的回忆,却只用“很好”来评价,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漠视。
B. 男主人公卖力辅导两个孩子学习,却在心里认为都是“徒劳”,折射出他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无力和无助。
C. 女主人公深受丧子之痛折磨,却又“庆幸他们早早地脱离了这苦难的生活”,反映出她对悲惨生活的绝望。
D. 女主人公生活困苦不堪,却为了孩子而选择隐忍坚强,体现了一位社会底层的母亲对子女伟大而深沉的爱。
8. “照镜子看脸”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9. 小说标题“一声不吭”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6. B 7. A
8. ①都从“照镜子看脸”出发延伸开去,使不同章节间情节内容形成呼应,实现小说结构的严谨完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②“照镜子看脸”这一细节,镜前是当下的现实,镜中是往事的追溯,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织拓展了情节内容和情节展开的时空;③“照镜子看脸”这一细节多角度展现了男女主人公艰难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形象。
9. ①指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对战争造成的苦难生活和心理创伤的默默承受;②指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面对苦难生活只能选择隐忍的无望、无助和无力;③是作者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生活的无声控诉,希望通过作品对社会底层小人物面对生活苦难时不同寻常的静默引起共鸣,引发关注和思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局限于”“唯一抗争方式”错,在文中没有依据;“与尘土搏斗”只是女主人公生活的一种状态,并不是她对艰难生活的一种抗争。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A.“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漠视”错,男主人公内心深处是爱自己的孩子们的,也能为养活妻儿努力工作。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结构上,“我一面嚼着香肠,一面往小店后墙上那面大镜子里望去,第一眼差点没认出自己来”“每次到水龙头前来打水,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镜子里自己这张脸:一张瘦削、历尽生活艰辛的女人的脸”“透过镜中那张脸,我仿佛看见了那两个死去的孩子”“,眼睛怔怔地望着镜子。透过那层银白色的雾,我看见我那两个孩子……”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照镜子看脸”使不同章节间情节内容形成呼应,实现小说结构的严谨完整。
内容上,“第一眼差点没认出自己来。看到那顶破旧巴斯克小帽和我那张灰白的瘦脸”“从对面的镜子里,我看到了我的帽子、我那张灰白的瘦脸和一双阴郁的眼睛,我同那些小贩是多么相似啊”“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镜子里自己这张脸:一张瘦削、历尽生活艰辛的女人的脸……”“我把迷失在镜子深处的目光收回来,又看了看我的脸”“透过镜中那张脸,我仿佛看见了那两个死去的孩子”“照镜子看脸”看到的是现实中的自己的形象,又引发对往事的回忆,把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在一起,回忆、现实和联想交织,拓展了情节内容和情节展开的时空。
人物上,“我看到了我的帽子、我那张灰白的瘦脸和一双阴郁的眼睛”“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镜子里自己这张脸:一张瘦削、历尽生活艰辛的女人的脸”,女主人公生活的困苦不堪,通过“照镜子看脸”这一细节表现出来,男女主人公艰难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形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小说通过一对中年夫妇的婚姻悲剧,对小市民们穷愁潦倒的生活和苦闷彷徨的心理描绘得有声有色,从而展示了二次大战后西德人民在废墟中重建家园里一幅阴暗凄凉的景象。
“一声不吭”表层意思是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在这场可怕的吵闹中,母亲几乎总是一声不吭”,母亲在父亲的吵闹中一声不吭,而男主人公作为收入微薄的小职员,他不得不兼职做家庭教师以增加收入,卖力辅导两个孩子学习,折射出他当下生活状态的无力和无助,而“一声不吭”表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面对苦难生活的无望、无助和无力。
女主人公深受丧子之痛折磨,却又“庆幸他们早早地脱离了这苦难的生活”,反映出她对悲惨生活的绝望;女主人公生活困苦不堪,却为了孩子而选择隐忍坚强;“今天是星期天,我将同弗雷德会面。从院子的方向传来一个黑人沙哑的歌声:‘……他一声也不吭……’”,歌声中的“一声不吭”传达出女主人公的心声,即小人物面对苦难生活的无望、无助和无力。
由此可知,“一声不吭”的深层含义指的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对战争造成的苦难生活和心理创伤的默默承受。
“一声不吭”表面上沉默不语,实则通过作品表现社会底层小人物面对生活苦难时的隐忍与坚强,无声地控诉战争,增强了小说表现主题的深刻性。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神宗万历四年十二月,上御文华殿,举袍示辅臣曰:“此何色也?”居正以为青。上曰:“紫也,久而色渝。”居正曰:“紫易渝。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享国长久,未必不由此。愿皇上以皇祖为法,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暖者;轻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上深然之。七年二月,上患疹,慈圣太后命僧于戒坛设法度众。张居正上言:“戒坛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当时僧众数万,恐生变败俗也。今岂宜又开此端?圣躬违豫,惟告谢郊庙社稷,斯名正言顺,神人胥悦,何必开戒坛而后为福哉!”事遂寝。二月,河工成。先是,淮安有水患,河决入淮。上以问张居正,因上言:“故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可使。”乃降玺书,即其家拜都御史,使持节治河。一切假以便宜久任,帑藏不问出入。诸奉行不及事者,下诏狱鞫治之。于是当事者日夜焦劳,盖逾年而堤成,转漕无患。十年二月丁酉,大学士张居正上言:“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乞谕户部,核万历七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将见年正额,责令尽完。在百姓易办,在有司易征,是官民两利也。”上从之。诏下,中外大悦。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B. 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C. 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D. 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袨服,古时既可指黑色礼服,也可指盛装艳服,文中指的是前者。
B. 郊庙,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也指帝王祭拜天地和祖先。
C. 便宜,指便宜行事之权,即官员在外,可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D. 丁酉,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用的是干支纪日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宗在文华殿向辅臣展示袍服,询问颜色,张居正没有认出原本的颜色;他借题发挥,希望神宗效仿皇祖做个好皇上,神宗认为他说得很对。
B. 神宗患上麻疹,慈圣太后开设戒坛为皇上祈福,张居正表示反对,他认为神宗曾开设戒坛,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
C. 淮安发生水灾,经张居正举荐,朝廷重新任用潘季驯为都御史,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一年以后堤防修成,漕路畅通,忧患解除。
D. 张居正向朝廷请求,让户部核实并全部免除万历七年以前的累计欠税,再责令完成每年规定的赋税,这样做对官员和百姓都有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衣敝甚始易,享国长久,未必不由此。
(2)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
14. 司马光在写给儿子的《训俭示康》中说:“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关于节俭的意义,张居正与司马光的看法有何不同?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御衣直到破旧得厉害了才更换,皇祖在位时间长,未必不是因为这个缘故。
(2)不幸碰到年成不好,眼下赋税尚且不能缴纳,哪里还有余力再缴纳连年积欠的赋税呢?
14. 司马光站在家族的角度,认为节俭可以保全身家性命;张居正认为节俭关乎国运民生,可以让老百姓穿得暖,使国运长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况且征收赋税的额度繁多,年份混淆,百姓竭尽脂膏,官吏填饱欲望,更有甚者,还有不肖官员趁机掠夺财物。
“年分淆杂”是主谓结构,“年分”是固定词组,做“淆杂”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
“小民竭脂膏”与“胥吏饱溪壑”是两个对称的主谓宾结构,应分别在其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文中指的是前者”错误,根据原文来看,当今皇帝穿紫色衣服时间久了颜色变了,张居借“紫易渝”来告诉皇帝“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愿皇上以皇祖为法”,应该效仿皇祖,不穿颜色艳丽的衣服,节俭为上,因此应该指后者,即“盛装艳服”。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他认为神宗曾开设戒坛,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错误,原文“戒坛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当时僧众数万,恐生变败俗也。今岂宜又开此端”,可见,“戒坛”从皇祖有命始,至今都处于禁止状态,神宗还没有开设祭坛,谈不上“曾开设”,且在他上言之后“事遂寝”;也不是“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而是当时僧人众多,“恐生变败俗”,是害怕会产生事变。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敝”,破旧;“易”,更换;“由”,因为。
(2)“岁歉”,年成不好;“完”,完成,这里指完成缴纳赋税的任务,译为缴纳,补足;“积逋”,积欠的赋税。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意思是像我现在这么高的俸禄难道能够一直拥有?身躯难道能够一直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死去,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奢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导致无存身之地。
由此看出,司马光站在家族角度,认为节俭可以保全身家性命;
原文“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享国长久,未必不由此。愿皇上以皇祖为法,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暖者;轻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意思是从前皇祖不喜欢盛装艳服,自己穿的衣服直到破旧了才肯更换,在位时间长,未必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希望皇上把皇祖作为效法对象,节俭一件衣服,那么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能够穿得暖了。轻贱一件衣服,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要遭受寒冷,不能够不想到这点啊。
由此看出,张居正认为节俭关乎国运民生,可以让老百姓穿得暖,使国运长久。
参考译文:
神宗万历四年十二月,皇上驾临文华殿,举起袍子展示给辅佐大臣看说:“这是什么颜色呢?”张居正认为是青色。皇上说:“这是紫色,因为穿的时间太久了,所以颜色改变了。”张居正说:“紫色容易改变。从前皇祖不喜欢盛装艳服,自己穿的衣服直到破旧了才肯更换,在位时间长,未必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希望皇上把皇祖作为效法对象,节俭一件衣服,那么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能够穿得暖了。轻贱一件衣服,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要遭受寒冷,不能够不想到这点啊。”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七年二月,皇帝患了疹子,慈圣太后命令僧人在戒坛上举行法事超度众生。张居正进言说:“戒坛奉皇祖的命令,禁止开设直到今天。因为当时僧人有几万之多,害怕生出变化败坏风俗。如今怎么适合又开启这风气呢?圣上因为生病而心情受到影响,只有向郊庙社稷坛告罪,才是名正言顺,令神仙和百姓都喜悦的,何必要开设戒坛然后才能得到福分呢?”这件事便停止了。二月,黄河工事建成。在这之前,淮安有水患,黄河决堤进入淮河。皇帝拿这件事问张居正,张居正于是上奏说:“原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可以任用。”皇帝于是降下玺书,在他家中拜他为都御史,让他持节治理黄河。一切让他便宜行事,并长久任职,使用钱财不问收支。那些执行命令不能完成任务的,就关押进昭狱里审问定罪。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事务的人日夜操劳,大概过了一年而堤坝建成,转运粮饷再没有忧患。十年二月丁酉日,大学士张居正进言说:“使百姓安定的办法,在于要察觉百姓的疾苦。如今还有一件事是百姓的忧患,就是带征税粮(各省应征之钱粮, 凡因故而积欠,即将其匀为数份,分年与各该本年钱粮一同征收者,称为带征)。百姓的财力有限,一年的收入,只能够供一年之用。如果不幸某年粮食歉收,连眼前的税款尚且不能缴纳,哪里还有余力再完成连年积欠的赋税呢!有关部门逃避责任,往往把今年所征的赋税全部用来抵从前积欠的赋税。那么今年所欠的赋税,又成为将来的带征税了。况且征收赋税的额度繁多,年份混淆,百姓竭尽脂膏,官吏填饱欲望,更有甚者,还有不肖官员趁机掠夺财物。请求陛下告谕户部,核查万历七年以前积欠的税款,全部都予以免除。将每年规定征收的税款,责令其尽量征收完毕。在百姓来说容易办理,在有关部门来说容易征收,这是于官于民两方便利的事。”皇帝听从了他的话,下诏后,朝廷内外都非常高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①
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②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③
[注]①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因谏获罪,被贬任睦州(桐庐郡)太守,赴任经过桐庐一带的富春江时,写下了十首绝句。②诗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缨,帽带。③诗出晋代诗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1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日东南行”紧承“爱云水”,仿佛被贬东南之地反而让诗人有得偿所愿的满足。
B. 白鸟飞翔,影子映入如镜的江面,鸟儿的自由自在引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C. “沧浪”这一意象,使得两首诗首尾相连,诗意衔通,意境相谐,颇具构思之妙。
D. 两首诗的语言虽然平实质朴,却因为都能巧妙化用典故,显得清雅而不流于浅俗。
16. 诗人不相信“风尘化客衣”的底气何在?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诗人本性纯朴高洁。诗人怀“素心”,爱“云水”,心地纯朴,情操高洁。②诗人襟怀达观超脱。获罪被贬,诗人却宠辱不惊,坦然“笑”对。③诗人有坚守自我的心志。见“沧浪”水,诗人主动“洗缨”,足见其高洁自守。④诗人所处环境清静优美。桐庐一带仿若画境,正可以涵养情操。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引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分析错误。“白鸟鉴中飞”紧承上句的写景,写出了沧浪之水平明如镜,光可鉴物,鸟儿掠过水面都可以照出影子。景物晶莹澄澈,纤尘不染,这里即景抒情,隐喻着诗人的高尚情操。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作者开篇直写自己原本就有“素心爱云水”之情。“素心”指一种纯朴的心地,一种高洁的情操,之所以“爱云水”,因为“云水”亦纯洁无垢,正与“素心”相契合。易言之,作者在“云水”中能发现精神寄托之所。因此,当作者“此日东南行”于桐庐道上,看到了清澈的富春江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喜悦。体现了诗人本性纯朴高洁。
其次,“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尘缨”指沾满征尘的帽带,“沧浪”指澄碧的江水。一个“笑”字是作者“素心爱云水”的形象化。他高兴地摘下帽子,要借“无限清”之江水洗洗干净,后两句暗用《孟子·离娄上》之典:“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以沧浪之清水濯其缨,亦正寓有尽管遭贬谪,身遭“侮”,但其决不“自侮”,仍要保持自己的高洁节操之意,其“素心”是不会因贬谪而受污染的。体现出诗人襟怀达观超脱以及坚守自我的心志。
再次,“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沧浪清可爱”,看似描写水色清澈可亲,其实是即景抒情,隐喻着诗人的高尚情操;“白鸟鉴中飞”紧承上句的写景,这沧浪之水如何可爱?它平明如镜,光可鉴物,鸟儿掠过水面都可以照出影子,景物晶莹澄澈,纤尘不染,正是服务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最后,“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诗人不相信京洛豪华奢靡的风尘,可以把素衣染成黑色。范仲淹此以喻自己的高洁品格,不会因境遇地位的不同而变化。这两句反用晋代诗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典。陆诗写洛阳羁旅风尘之苦,亦含污浊的环境可改变人的品格之意。而范仲淹则“不信”风尘能染污客衣,即恶劣环境能改变人的忠贞之志,这种忠贞之志就是其于千古佳作《登岳阳楼记》中所推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古仁人之心”,诗人对坚持自己的忠贞之志显示出高度的信心与决心。
从整体上看,这两首诗中所写的桐庐道紧傍富春江,这一带风景绝佳,诗人看到所处环境清静优美如同画境一般,在作者看来,这里正可以涵养情操。由此可见,作者虽遭贬谪,但并无消极颓丧之意,志向高远的作者,已把个人的荣辱升降置之度外,并没有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而是在如画景中涵养情操。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高适的《燕歌行》中则用“_____________”一句赞扬了战士们为国御敌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将领们好大喜功的讽刺。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追怀历史时,用“_____________”的比喻形象地写出建都南京的朝代频繁更迭的史实。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从侧面表现月光皎洁明亮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4)李白《将进酒》中,借曹植的典故劝朋友一尽饮者之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6)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运(节选)》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气吞万里如虎 ②. 死节从来岂顾勋 ③. 六朝旧事随流水 ④. 汀上白沙看不见 ⑤. 陈王昔时宴平乐 ⑥. 斗酒十千恣欢谑 ⑦. 己所不欲 ⑧. 勿施于人 ⑨. 故人不独亲其亲 ⑩. 不独子其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勋”“汀”“谑”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红楼梦》名著阅读(8分)
18.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告诫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盛筵必散”,叫她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
B. 贾珍引着贾政众人入园。一路上佳境叠现,贾政命众客拟写匾额对联。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也颇现才情,奈何贾政始终不合心意,呵斥贬抑不断。
C.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后来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黛玉自比为莺莺。
D. 元春省亲之后,担心贾政使人封锁,便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2)《红楼梦》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贾府众人到清虚观打醮,贾珍来跟贾母回说“神前拈了戏”,三本分别是《白蛇记》(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满床笏》、《南柯梦》。对此,贾母有什么反映?请简析其原因。
【答案】(1)D (2)听了前两本,贾母很高兴,甚至满意地笑了。听到最后一本,贾母没有说话。
这三本戏暗喻贾府从创业到兴盛再到衰败的过程。《白蛇记》借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隐喻贾府以武起家立下功业才有了这般家业。《满床笏》借唐朝大将郭子仪建功立业使整个家族达到鼎盛暗喻贾府声明日盛,至元春封贵妃达到顶峰。《南柯梦》借南柯一梦喻富贵无常,贾家最终落败,荣华转眼成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名著情节内容的作用。
A.秦可卿提醒凤姐“盛极必衰,月满则亏”的道理,指出贾府气数将尽必将衰败,提醒王熙凤居安思危,尽早预备衰败后的事宜,并具体指出了可行的措施。
B.宝玉所题的匾额贾政是满意的。一开始是“点头微笑”数次,后来虽然“冷笑”,或说“也未见长”“无知的业障”,但贾政的几个小厮后来来找宝玉讨赏,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 可见心里是满意的。另外,元春归省部分也有交代:“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
C.“黛玉自比为莺莺”错,宝玉自比张生,比黛玉为莺莺。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内容和的能力。
文中专门通过贾母和贾珍的一问一答告诉我们,第一本《白蛇记》,可不是《白蛇传》,而是讲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这暗含的是贾家的起家历程;
第二本《满床笏》,从字面就能看出,家里做大官的人很多,光上朝面君用的笏板就放满了床。这照应的是贾府现在的鼎盛时期;
而第三本《南柯梦》,写的故事是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这预示着贾家今天的一切富贵都将化为一场梦而烟消云散。难怪贾母听了第三本戏,“便不言语”,因为她知道是“神佛要这样”,所以明知不吉利,但也不能说什么;
总之这三本戏恰恰就是贾家从祖宗创业到鼎盛时期、再到一切幻灭的三部曲。这个《南柯梦》,既照应了第一回甄士隐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又照应了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听到的《红楼梦》的总结曲—“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以贾母听了前两本,很高兴,甚至满意地笑了。听到最后一本,贾母没有说话。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甲)“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身处 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离不开对“势”的认知与把握。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 ,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乙)任何新事物的发端、兴起、壮大,都需要一个过程。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 、不可阻挡。(丙)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上海启航后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丁)当信息化的快车加速到5G时代,以合乎规律的取势、占得先机的顺势,让新事物健康成长,让新动能加速壮大,才能以更多“小趋势”汇聚成磅礴的时代大潮、发展大势。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变动不居 蓄势待发 势如破竹 推而广之
B. 白驹过隙 厚积薄发 破竹之势 上行下效
C. 白驹过隙 蓄势待发 破竹之势 推而广之
D. 变动不居 厚积薄发 势如破竹 上行下效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
B. 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
C.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
D. 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
21. 将下面的句子补回文章原位,最恰当的位置是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19. A 20. D 21. B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第一空,变动不居: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形态。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结合语境,是强调“时代环境”不断变化,使用“变动不居”恰当。可以排除B和C项;
第二空,蓄势待发: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结合语境“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使用“蓄势待发”恰当。可以排除D项。
第三空,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是主谓关系的短语。破竹之势: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是偏正关系的短语。联系前文“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使用“势如破竹”更恰当。
第四空,推而广之: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用于贬义。此处语境“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上海启航后……”,强调将改革推展开来,不含贬义,使用“推而广之”更恰当。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本题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改革的渐进式”“是……过程”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渐进式的改革”。可以排除AC两项;
第二处,“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可以排除B项。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是说“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强调需要蓄积力量。联系乙处前后文“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任何新事物的发端、兴起、壮大,都需要一个过程。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不可阻挡”,强调要“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语境相合。
故选B。
【点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句,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2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填写句子,不超过20个字。
从文化史上,我们不难发现,古希腊人曾遭遇强大而优越的东方文化,他们一度似乎要被这些外来文化压垮了,他们的宗教几乎就是各种东方宗教的一场混战。但是,希腊文化最终并没有成为“机械混合的文化”或“装饰性的文化”,那是因为希腊人牢记着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他们开始弄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没有长久地做东方的追随者。
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化冲突中应坚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题的提问方式是启示,需要概括文意,选材文段通常是故事或者事件,启示就是我们通过故事或者事件得到什么启发。语段紧扣文化冲突展开论述,第一句讲古希腊人曾经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冲击,重点把握转折后面的中心语句,“认识你自己”,他们开始弄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也就是文化自主性,坚定自身文化。故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冲突中应坚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
五、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中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一种防手冻裂的药物)的故事:宋国有一家人善于研制不龟手之药,但他们世世代代却只是用它来做和漂洗丝絮有关的事儿,得到的价值也“不过数金”;后来有一天,有一位客人用百金买下了它的制作技术,用它来服务于吴越交战中受冻的士兵,由此得到的价值是“裂地而封之”。
世世代代以此为事,这是坚持俗见;不以此为事而以彼为事,这是突破俗见。俗见,往往是生活中的常理常情,它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和智慧。突破俗见意味着对此的超越和创新,有时甚至是颠覆。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以“坚持俗见与突破俗见”为主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通过叙述《庄子》中的一则故事,提出了坚持俗见与突破俗见的概念,阐释了二者的内涵。坚持俗见并不是错,《庄子》故事中的宋国人制药而获数金,世代为业,绵延不绝,并不能言其失败;但以百金买下制药技术的客人以此谋利,裂地而封,显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可见突破俗见的思维方式更胜一筹。材料虽并未明确地指出二者之优劣高下,但通过材料中讲述的故事,考生应把握住写作的方向:突破比坚持更能创造收益、凸显价值,相比墨守成规、不谋改变的惯性思维,跳出框架、敢于创新的突破思维显然更有利于时代青年开创事业、践行奋斗。坚持俗见象征着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维定势,在已知、稳妥、被前人证实其可行的道路上行走固然安全舒适,但一味保守、无视机遇、不谋新举的惰性也妨碍着人的发展。而突破俗见则象征着不甘现状、求变求新的思维闪光,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看到其中所隐藏的变量与机会,敢于尝试、勤于思考、乐于挑战,最终冲破桎梏、突破旧局,另辟蹊径。
写作时,围绕题目所给出的主题,考生可以先从正面论证坚持俗见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人格两方面论证“突破”比“坚持”更具价值的原因:再结合材料,联系社会实际,具体阐释怎样做才能跳出“坚持”,实现“突破”;最后强调观点,总结全文。
立意:
1.积极创新,摆脱因循。
2.冲破惯性,另辟蹊径。
3.敢于尝试,大胆践行。
4.坚守自我,敢于突破。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其九)①,《红楼梦》名著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