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1
    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2
    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的情趣随时随地而异,各民族各时代的诗都各有它的特色。拿它们来参观互较是一种很有趣味的研究。我们拿中国诗和西方诗来说,它们在情趣上就有许多有趣的同点和异点。
    先说人伦。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拿去屈原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他的诗的精华便剥丧大半。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近来人却又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的徽帜。看过西方诗的学者见到爱情在西方诗中那样重要,以为它在中国诗中也应该很重要。他们不知道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来不同。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
    西方社会表面上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中国社会表面上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忻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的地位较低。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乐趣颇不易得。加以中国社会理想侧重功名事业,“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是一件耻事。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
    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总观全体,我们可以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次说自然。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诗经》是最好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其对于人生是不可或缺的,兴趣由人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说诗的人常常颇鄙视六朝,这是一个最大的误解。六朝是中国自然诗发轫的时期,也是中国诗脱离音乐而在文字本身求音乐的时期。从六朝起,中国诗才有音律的专门研究,才创新形式,才寻新情趣,才有较精妍的意象,才吸哲理来扩大诗的内容。就这几层说,六朝可以说是中国诗的浪漫时期,它对于中国诗的重要亦正不让于浪漫运动之于西方诗。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媚眼似的湖水。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只就其大概说,并不是说普遍如此,绝无例外,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
    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可分三种。最粗浅的是“感官主义”,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声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于视官愉快。这是健全人所本有的倾向,凡是诗人都不免带有几分“感官主义”。近代西方有一派诗人,叫作“颓废派”的,专重这种感官主义,在诗中尽量铺陈声色臭味。这种嗜好往往出于个人的怪癖,不能算诗的上乘。诗人对于自然爱好的第二种起于情趣的默契诉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诸诗所表现的态度都属于这一类。这是多数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第三种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觉到超于人而时时在支配人的力量。自然的崇拜于是成为一种宗教,它含有极原始的迷信和极神秘的哲学。这是多数西方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中国诗人很少有达到这种境界的。
    (摘编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采用“总一分”结构,第一段为总起,然后分别从人伦和自然两个角度阐述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B. 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是他们不知道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来不同。
    C. 中西方诗人不同的恋爱观,反映在诗歌上是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而中国诗人往往不是这样。
    D. 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描写怒涌的白云、狂暴的太平洋等,展现出刚性美的胜境。
    B. 程颢的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最能体现“感官主义”的审美特点。
    C. 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出柔性美的胜境。
    D. 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对自然的爱好与抛却世俗纷扰之情契合。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相关论述的一项是( )
    A. 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篇看成讽刺时事的作品。
    B. 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士不遇之作”。
    C. 有人认为屈原的《离骚》《远游》等诗篇都属于爱情诗。
    D. 有人认为李白的《长相思》《春思》都是“怨”的胜境。
    4. 简要分析第五段的论证思路。
    5. 造成“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归纳。
    【答案】1. B 2. B 3. C
    4. ①总说中外自然诗的基本情况,并举《诗经》的例子印证。
    ②然后阐述自然诗兴起的原因,即“人事广大,其对于人生是不可或缺”。
    ③最后肯定了六朝自然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5. ①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来不同,导致恋爱诗在中国诗歌传统里不太受到重视。
    ②中国人侧重兼善主义,文人关注点在仕宦羁旅等家庭以外的情感和事物。
    ③中国传统女性地位低下,男女之情受到伦理的限制,其中的乐趣被抹杀。
    ④中国人重视功名,轻视婚姻爱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次动人的“解说”
    蒋殊
    那天上午,我们一起走进了山西平陆的傅相祠。
    还在大门外时,我们便听到锣鼓喧天,进去之后才发现是一些村民在偏殿门前演练锣鼓,为即将到来的傅相祠庙会做着准备。我们直奔大殿,遇到两个人正往外走,加上我们一行四人,就是当时傅相祠的所有来客。
    ①一组塑像,两墙壁画,就是大殿的全部。当然,这不是唐大历年间的傅相祠,而是从1992年起历时三年重新修建之后的。“钦承殿”三个字高高悬挂在大门的正上方。
    傅说,原本只是一个做苦役的奴隶。可是,他遇到了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武丁。武丁启用傅说,本就才华出众的傅说如鱼得水,助力武丁实现了“武丁中兴”。傅说也因此被尊奉为与伊尹齐名的商朝名相。
    钦承殿内,左右两面墙上绘制有满满的壁画。正当我们研究壁画内容时,一个男子走向我们。他的一只手急急指向壁画中我们眼神所停留之处,随即便开了口。
    ②然而,他却不能说话,他也说不了话。
    细看,他正是刚刚出门的两人之一。此刻我才明白,他是看管殿堂的人,刚送别了一位来参观的客人。
    他主动来到我们面前,连比带画,急切又激情地当起了“解说员”。确实,这里没有其他的解说员。很快反应过来的我们,便跟着他进入了角色。他比画着,我们应和着。他用手势,我们用声音。在他的引领下,我们从左墙到右墙,一一解读了壁画上的故事:从傅说出生,到当奴隶版筑护路;从武丁梦到傅说,到通过一张画像找到傅说,再到傅说助力武丁将国家推向兴盛……
    眼前的这位“解说员”,无论是他嘴里偶尔发出的“吧”“啊”这些字眼,还是他较为形象的手势,以及极富神态的表情,都能看得出,他非常了解这些壁画里的故事,也非常了解傅说这个历史人物。
    或许是因为我们极其的配合,整个解说过程他都非常自信。他不停歇地“说”,我们不间断地点头,让他热烈而顺畅地完成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讲解”。
    当殿内再没有内容可讲时,他又把我们一个一个拉到一块已经看不清字迹的牌匾前,示意摄影老师帮我们留影。
    这个殿堂的参观,也因此延长了几倍的时间。
    之后想想,如果不是他突然加入进来,我们绝不会如此认真地将两墙壁画完整地研读一遍。
    要离开时,他默默地站着,双手轻轻地捏着衣角,双眼静静地看着我们。我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不舍。而我此刻也有想进一步了解他的意愿,我想了解一些关于他的事情。门口桌子上,一张信纸和一支笔适时映入我的眼帘。我急忙走过去,写下第一个问题:“您叫什么名字?”
    他非常开心地拿起笔,认真而专注地写下“焦杰鹏”三个字。抬头看了我一眼后,低下头紧跟着又写下另外三个字——聋哑人。
    我心里一惊,原来刚才我们的一系列附和,他根本就一句话也听不到。
    我又问:“今年多大了?”
    “47。”一算,他是1976年生人。这时,同行的一位朋友冲他一笑:“我们同龄!”③然而从黝黑而粗糙的面相上看,焦杰鹏却要大出很多。
    “你们是好人。”没想到,在我准备提下一个问题时,他写下这五个字。一瞬间,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我明白,他并非是说我们做了什么善事,而是觉得我们耐心听完了他的“讲解”。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听懂的我们,谁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疑惑或者不耐烦。
    我们与他,彼此取得了信任。于是,他将这五个字捧出来,回报给我们。
    作为回馈,我很快写下了“您更是好人”几个字,我们几人同时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眼角带着笑意,双手合在胸前,向我们弯腰鞠躬。而我们也连忙双手合在胸前,向他弯腰鞠躬。
    一来一往,与他在一张纸上对着话,我得知他原来曾经在太原一所学校读过三年书,多年来并无固定职业,一直从事门卫这样的工作。
    他到傅相祠,只有一年时间。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已经把自己深深融了进去。他将自己了解的所有知识,传递给了每一位进入傅相祠的游客。
    这是他主动给自己增加的工作量。他原本只是一个门卫。也许这是他的爱好,也许他是想用这样的努力赢得信任,那样便可以长久地留在这个地方,留在这个地方当门卫,留在这个地方继续向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讲解”。
    他的内心,该是很热爱这个地方。他何尝不是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心目中的美好,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一段古老历史?
    我很好奇,他用什么办法知道傅说以及壁画上的故事?
    他又提起笔:“没有别的办法,看书。”
    一个聋哑人,一个读书人,一个身体力行传承文化的人。
    殿堂中,依旧没有客人进入。但确实,到平陆看看傅说,值得;看看守护傅相祠的聋哑人焦杰鹏,也值得。他不仅在无声无语的世界里读懂了傅说,更用自己的方式将前贤的故事努力传递。
    要离开时,他把我俩刚刚对话的那张纸拿起来,要撕掉。一直盯着这张纸的我急忙阻止了他,拿过来工工整整叠好,然后拉开背包的拉链,轻轻地放进包里。
    他惊讶了一下,接着便笑了,笑得更加开心。
    ④走出大殿,与焦杰鹏告别时,阳光正洒在他满含笑容的脸上。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作者对于傅说生平的简要介绍,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B. 身为聋哑人的焦杰鹏“急切又激情”地给我们“解说”壁画上的故事,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工作的主动与热爱。
    C. 要离开时,“我”通过焦杰鹏一系列的表现看出了他的“不舍”,而这恰恰就是“我”想要进一步了解他的原因。
    D. “我”把焦杰鹏想要撕掉的纸“叠好”“放进包里”等动作描写,体现了“我”对焦杰鹏的认可、尊重以及对这段经历的珍视。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就是大殿的全部”体现了大殿中陈设的简单以及环境的冷清与凄凉。
    B. 句子②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写他给我们做动人的“解说”。
    C. 句子③中“黝黑而粗糙”的肖像描写,是“我”感觉焦杰鹏年龄大得多的依据。
    D. 句子④语言虽然简短,却饱含着深意,读来令人心头不禁感到一阵暖意与温情。
    8. “一个聋哑人,一个读书人,一个身体力行传承文化的人”这个段落,写出了焦杰鹏的多重身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从内容上加以分析。
    9.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苦难·责任·守护。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6. C 7. A
    8. 此段话是作者对焦杰鹏的人生经历的高度概括,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特殊的“讲解员”克服身体的障碍,坚持读书,并且身体力行传承文化的赞美。
    9. ①苦难:傅说,原本只是一个做苦役的奴隶。“黝黑而粗糙的面相”的焦杰鹏是一位聋哑人,经历过很多艰辛与苦难,通过读书了解傅说其人,并将傅说的故事“讲解”给无数游客,同时他也有和傅说一样坚忍顽强的品质,将这种阳光的力量传递给他人。
    ②责任:焦杰鹏作为一位聋哑人。他不仅在无声无语的世界里读懂了傅说,更用自己的方式承担起传递先贤故事的责任。焦杰鹏的努力与坚持令人佩服,他对工作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值得称赞。
    ③守护:焦杰鹏焦杰鹏是聋哑人,但他通过读书了解傅说其人,并用聋哑人的方式——打手势将傅说的故事讲解给无数游客。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心目中的美好,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一段古老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悬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见子产,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称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也,吾未谕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块佩,妇女舍珠填,巷哭三月,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德。’季孙曰:‘善。”悬子曰:“其然!”。
    (节选自《孔丛子·杂训》)
    材料二:
    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①曰:“此又是躯壳②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什么,可哀也已!”
    (节选自《传习录》)
    【注】①先生:指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②躯壳:身体,此意为表面。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便能A大B以成大C小D以成小E不假F外慕G无不具H足。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谕,明白,了解,与《唐雎不辱使命》中“寡人谕矣”的“谕”意思相同。
    B. 然,对的,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诚有百姓者”的“然”意思相同。
    C. 若,如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的“若”意思相同。
    D. 所以,“……的缘故”,与《石钟山记》中“此世所以不传也”的“所以”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悬子问子思孔子与子产谁更伟大,子思没有直接回答悬子的问话,只讲了子游回答季孙疑问的故事。
    B. 在与季孔的对话中,子游以“浸水”比不上“膏雨”来说明孔子比子产更为伟大,说理生动而形象。
    C. 按照王阳明的意思,一万镒就是九千镒,九千镒就是一万镒,一万镒和九千镒等值,不必人为分出高低。
    D. 后世儒生不明白圣人的根本,不知道从自己心体的良知良能上去体会、认识与拓展,王阳明对此是反对的。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奚故哉?
    (2)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
    14. 悬子之问和德章之疑有相通之处,设若悬子问王阳明,王阳明最可能怎样回答?请从材料二里找出一句话,代替王阳明作答。
    【答案】10. CEG
    11. C 12. C
    13. (1)而孔子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听说鲁国人像这样做,这是什么原因呢?
    (2)受到霖雨滋润的作物也能生长旺盛,而且面积非常广,人民受到的恩赐也是很广泛的,但人们却难以知晓它的来源。
    14. 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悬子问子思说:“我听说志趣相同的人会互相吸引聚合,志向相同的人之间亲密友好。您先祖孔子见子产的时候,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世人都说子产有仁爱之心,把孔子称为圣人,这就是说具有圣道的人侍奉有仁爱之心的人,我不明白他们两人谁更伟大,所以来问问您。”子思回答说:“是啊,你的问题很有道理。以前季孙氏也向子游问过同样的问题。子游回答说:‘以子产的仁爱之惠来譬喻孔子的圣道之教,这不就是如同灌溉之水与霖雨的差别吗?’康子说:‘子产去世的时候,郑国男人不再佩戴玉饰,妇女们也无暇用耳珠装扮自己,都在里巷中痛哭三个月,不再奏乐玩乐。而孔子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听说鲁国人像这样做,这是什么原因呢?’子游这样回答他:‘灌溉之水所能达到的地方作物就生长旺盛,达不到的地方就会枯死,所以人们都容易知道它的重要。受到霖雨滋润的作物也能生长旺盛,而且面积非常广,人民受到的恩赐也是很广泛的,但人们却难以知晓它的来源。具备上德的人其德行并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这是因为形式上的德无法体现真正高尚的德行。’季孙氏说:‘说得好啊,’”悬子说:“确实如此。”
    (节选自《孔丛子·杂训》)
    材料二:
    刘德章说:“听先生用精金比喻圣人,以金的分量比喻圣人才智的大小,用金的锻造提炼比喻学者的修养功夫,真是深刻呀!只是先生把尧、舜比作万镒重的金子,而把孔子比作九千镒的金子,我怀疑不太妥当。”
    先生说:“这又是从表面上去考虑的,这才替孔子争分量。如果是从心上起来的念头,即便说尧舜是一万镒也不算多,说孔子九千镒也不为少。尧舜的一万镒也相当于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相当于是尧舜的,本来也不分彼此。之所以称为圣人,只看心体是否‘精一’,而不论才智的大小。只要他们内心的纯粹天理是相同的,便统称他们为圣人。若是论及他们的才智气魄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来的儒生思想意识总是停留在分量的较量层面上,是他们流于功利之心的缘故。如果去掉了比较分量的心思,每个人尽自己所能,只在存养天理上下功夫,即会各有收获,就能素质好的成就大,素质一般的也小有成就,不需要凭借外力,自可修成正果。此乃实实在在明德修身的事。后世儒生不明白圣人的根本,不知道从自己心体的良知良能上去体会、认识与拓展,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地好高骛远,爱慕虚荣,全不知自己这已经是桀、纣的心体,却动不动就想做尧、舜的事业,这怎么能做到?终年碌碌无为,直到终老死去,都不知道到底成就了些什么,真是悲哀呀!”
    (节选自《传习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净端①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①净端:宋僧。归安人,俗姓丘,字明表,号安闲和尚。住湖州西余山,佯狂不羁,而辩才猛锐。有《吴山集》。
    15. 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词“斗转星移”句点出天色渐明;“蓦然”句紧承前句,写听到“鹈鹕叫”。
    B. 第二首词写的是渔人在白鹭翻飞、桃花随水而流的美好春天里,披箬戴笠垂钓。
    C. 两首词都写到了渔人,第一首词“钓得”句,写渔人在江中垂钓,有所收获。
    D. 两首词的语言都活泼、轻灵,营造的意境淡远而富于生活情趣,景中寓有深意。
    16. 两首词都写了渔人垂钓,但情感不完全相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相同点:两首词都表现了钓鱼时愉快的心情,对渔人悠闲自适生活的羡慕、向往。
    ②不同点:
    《渔家傲》中作者的情感是变化的,既有钓鱼至晓,突闻声音喧扰的烦躁,又有换地添饵重钓的无奈还有钓的鱼儿船里跳的兴奋,思量渔家好的满足。词中也暗含了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也能获得旷达的胸怀和充分的心理满足的人生哲理。
    《渔歌子》描写了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诗人自身高远、悠然脱俗的意趣理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运用设喻,展开论证,从生活经验说起,表达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尖看得更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统治者治理国家须善始善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仿用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答案】 ①. 吾尝跂而望矣 ②.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 有善始者实繁 ④. 能克终者盖寡 ⑤. 山不厌高 ⑥. 海不厌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新打开田间先生1953年7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板门店纪事》我感慨良多。这本书页略有发黄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穿越岁月风雨,仿佛带我重新回到了70年前的那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的烽烟岁月。
    第一个故事是《在谈判桌上》,他说:“和平展示的意志,将要把这一座帐篷,变成一幅图画,挂在历史教科书上。”“我相信,中朝的和平战士,会把光荣与勇敢,永远留在板门店,会把保卫和平的赤胆忠心,写在帐篷上。”经历了70年的峥嵘岁月,山河无恙,这些铿锵的话语依然能唤起我的深深共鸣。
    他亲身奔赴朝鲜前线,详实记录下历史前沿的风云激荡,留下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时代报告。回眸他的创作实践,也让我对写作者如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双脚深入到第一现场,扎根在生活深处,眼中才能分辨美丑是非,脑中才能更透彻,笔下才能呈现真情实感。
    田间在《板门店纪事》中自豪地说:“历史已经一页一页地在写着。在这个时代,历史的执笔人不是海盗,不是侵略者,而是人民,是和平战士。时间和历史,好像是一只船,在这只船上,和平战士驾驶着它,冲过狂风暴雨,走向胜利的彼岸。我们向前迈进一步,人类的历史就写成了一页。”人民交到我们手中的彩笔,也正应该激情描绘和记录我们所亲身经历的历史图景和时代铿锵啊……
    18.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与文中加点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们都在漫长的时光里学会长大,都在蹉跎的岁月里独自消亡。
    B. 去年春天,我们一行五人去海边看日出。
    C. “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戍边战士说。
    D. 谢谢你们,为我们全班制造了一个童话,我们还了你们美好的结局。
    19.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引号,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货币政策要坚决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不要让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
    B. 有人贬杂交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C.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孩子时候,斜对门的豆腐店确乎终日坐着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双脚深入到第一现场,扎根在生活深处,脑中才能更透彻,笔下才能呈现真情实感,眼中才能分辨美丑是非。”比不上原文表达效果,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18. A 19. B
    20. ①先用眼睛看,分辨美丑是非,才能在脑中构思,原句符合思维逻辑关系,更符合创作实践的过程;
    ②原句照应了上句中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普遍认为,当灾难发生时,只有亲身经历灾难的人才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之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仅仅是看与灾难相关的报道,人们也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A 。替代性创伤是由同理心引起的创伤体验,即人们通过看、听、读相关新闻报道或讨论该事件等方式,间接暴露于严重创伤性事件下,出于对他人遭受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产生了仿佛亲历现场的创伤反应。
    既然越看越难受,那么为了保护自己,为何人们 B ?这是因为人脑具有能即时感应他人苦难并感同身受的神经元网络——镜像神经元。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对负面信息更为敏感,对负面情绪记得更牢。这或与人类进化有关,当我们的祖先遇到危险(负面事件)时,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情绪、记忆,以避免死亡、延续自我和种族。①远古人类遭遇的危险当代人类多得多,②而没有负性偏向基因的那些祖先,③或许早就带着正性偏向基因在危机四伏的进化之路上消失了。
    为此,我们要有适度的抽离心态,不要过度沉浸于悲痛之中。此外,还要有家人和朋友的相互陪伴与支持。替代性创伤这一现象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深处最纯朴的善良,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适当抽离出来, C ,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照顾、帮助他人。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答案】21. A.是由替代性创伤导致的。
    B.不主动拒绝负面消息呢。
    C.照顾好自己。 22. ①修改为:远古人类遭遇的危险远比当代人类多得多。
    ②修改为:而那些没有负性偏向基因的祖先。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心中有榜样 脚下有力量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有大写的人,才有大写的中国。”在当下这个时代,一大批“大写的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成就“大写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它是一个坐标,引领我们勇往直前。从古至今,无数先辈志士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有的胸怀理想,奋发图强,在专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的品学兼优,乐观向上,成为了身边无数人学习的楷模;有的舍生忘死,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让我们靠近心中的光,感受榜样的魅力,择善而行。榜样带来力量,榜样引领梦想。从为国修建“地下钢铁长城”的钱七虎,到致力推广菌草技术、带领农民种菇致富的“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到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我看到了他们用毕生的坚守和奉献践行初心使命,学习到了他们对崇高理想坚定和执着的高贵品格。他们是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成为时代的精神高度,可谓“明明如月”。我愿意不仅仅是“心向往之”,更要让自己一点点地靠近他们,让自己的青春也可以像他们般五彩斑斓。
    让我们成为心中的光,笃行不怠,践行榜样精神。以榜样为旗帜,要在示范上有带动。“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从矢志不渝把毕生献给献给种子事业的钟扬,到放弃高薪重回大山、发展产业脱贫的“大学生村官”翁新强,到“顽强坚韧,向梦出发”的罕见病“庞贝病”患者王唯佳……这些优秀的榜样为我们树立一面旗帜。“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不仅要观榜样,更需学榜样、做榜样,学习他们踏实拼搏、不畏挑战的精神,成就不一样的青春风采;学习他们勇担责任、努力进取,书写不一样的青春故事;学习他们将个人理想,与人民、家国的发展兴衰融合在一起,立志报国,心系人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有了榜样,我们就有了追求和动力。学习榜样,赶超目标,让我们从榜样中接受鼓舞,汲取营养,走向充实,以实际行动谱写壮美的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时代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试卷

    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

    2023届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届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