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循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亮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1.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B. 海鲜过敏可使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造成组织水肿
C.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D. 神经递质、胃蛋白酶、氨基酸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
B、海鲜过敏可使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血浆渗透压减小,血浆中的水大量进入组织液中,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各种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pH的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
D、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故胃蛋白酶(位于消耗液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2. 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的形成存在共用神经元时,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为传出神经,c为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B. 牵涉痛的产生共用了神经纤维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脊髓
C. 牵涉痛的形成过程中,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
D. 牵涉痛的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作为结构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a、c均为传入神经,b位于神经中枢。
【详解】A、a和c含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而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A错误;
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B错误;
C、皮肤或内脏产生的兴奋都可以传到b,牵涉痛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是内脏产生的兴奋传至b,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C正确;
D、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痛觉的产生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C。
3. 如图为将枪乌贼巨大神经放置在①②③三种不同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刺激时的膜电位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点时Na+内流,膜内Na+含量短暂高于膜外
B. 图中b点时K+外流,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溶液①中的K+含量高于溶液②③中的K+含量
D. 三种溶液中的比值的大小顺序为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与K+的外流有关(协助扩散);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与Na+的内流有关(协助扩散)。
【详解】A、a点处于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Na+内流,但膜外Na+含量始终高于膜内,A错误;
B、b点时发生静息电位的恢复,虽然为K+外流,但此时膜电位仍为外负内正,B错误;
C、溶液①中的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绝对值小于②③,静息电位绝对值与K+外流有关,膜外K+浓度越高,外流的K+量越小,静息电位绝对值越小,故溶液①中的K+含量高于溶液②③中的K+含量,C正确;
D、动作电位峰值与Na+相关,膜外Na+含量越高,动作电位峰值越大,溶液①的Na+含量高于溶液②,溶液②的Na+含量高于溶液③,而溶液①中的K+含量高于溶液②③,综合分析无法比较Na+/K+比值,D错误。
故选C。
4. 当你进行考试时,需要充分调动你的大脑,下列有关大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多数人左半球负责形象思维,右半球负责逻辑思维
B. 你临时记住了题干中的某个信息用于推理属于感觉性记忆
C. 你用手拿笔书写答案时,主要是中央前回的下部在发出指令
D. 当你安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V区和W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1、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详解】A、大多数人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右半球负责形象思维,A错误;
B、你临时记住了题干中的某个信息用于推理,时间有数秒至几分钟,属于第一级记忆,B错误;
C、中央前回的下部主要控制头部器官的运动,C错误;
D、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V区(看)和W区(写),D正确。
故选D。
5. 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在b点因反馈调节减少TRH的分泌
B. 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在c点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C. 若X代表Na+,则在b→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会增加
D. 若X代表血糖,则b→c可表示人体饱腹时血液流经肌肉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A、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图中b点时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则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因此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TRH会减少,A正确;
B、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点时抗利尿激素含量低,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则c点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较弱,B正确;
C、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能分泌醛固酮等,若X代表Na+,则在b→c段Na+浓度下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会增加,C错误;
D、如果X是血糖,c→d时段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促进肝脏细胞中肝糖原分解和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转化导致的,故在c→d可表示人体空腹时血液流经肝细胞,D正确。
故选C。
6. 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4种
B. 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为非条件反射
C. 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⑤迅速
D. 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最简单的反射弧也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详解】A、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4种,分别是胃泌素、神经递质、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受体,A正确;
B、调节过程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为非条件反射,而②过程引起的分泌胰液为条件反射,B错误;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为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所以比过程⑤神经调节要慢一些,C错误;
D、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此时胃窦是效应器的一部分,D错误。
故选A。
7. 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狗切除神经的小肠内,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调节
B. 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化学物质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C. 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治疗狗的糖尿病
D. 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应用的是“减法原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减少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狗切除神经的小肠内,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说明存在神经调节以外的调节方式,不能排除胰液分泌受神经调节,A错误;
B、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B错误;
C、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治疗狗的糖尿病,C正确;
D、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减少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给公鸡摘除睾丸应用的是“减法原理”;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应用的是“加法原理”,D错误。
故选C。
8. 自然杀伤(NK)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分化、发育依赖于骨髓及胸腺,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脾、肺和淋巴结。NK 细胞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并通过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迅速杀死靶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K细胞的起源与成熟场所均与B细胞相同
B. NK细胞识别靶细胞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NK细胞识别并杀死靶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NK细胞释放的颗粒酶和穿孔素属于抗体类的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黏膜是 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 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 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 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
【详解】A 、NK细胞的起源与成熟场分别是骨髓和胸腺,B细胞起源和成熟的场所都是骨髓,A错误;
B、据题可知,NK 细胞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所以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
C、据题可知,NK 细胞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并通过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迅速杀死靶细胞,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
D、NK细胞释放的颗粒酶和穿孔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但是不具有特异性,而抗体是具有特异性的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故选C。
9. 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制成类毒素。如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初次注射外毒素引发了强烈的过敏反应
B. 丙组中的类毒素刺激机体通过细胞免疫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 乙组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抗外毒素抗体
D. 丙组比乙组起效慢,但获得的免疫能力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破伤风外毒素和类毒素均为抗原,前者有毒,后者无毒,两者均会引起免疫反应,诱发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2、分析题图可知,甲组:注射外毒素,小鼠死亡;乙组:注射外毒素后,及时注射免疫血清,由于血浆中有抗体,小鼠存活;丙组:注射类毒素,小鼠体内会产生相应抗体,经过1-3周后,注射外毒素,小鼠存活。
【详解】A、甲组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外毒素有毒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发生的,A错误;
B、丙组中的类毒素刺激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
C、免疫过的小鼠血清中含有抗体,乙组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抗外毒素抗体,C错误;
D、丙组注射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属于免疫预防,是主动免疫,起效慢,但是获得的免疫能力可以保持较长时间,D正确。
故选D。
10. 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和辅助性T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TV在细胞外液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曲线cd段的初期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C. ef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上升是记忆T细胞快速增殖分化的结果
D. HIV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随着HIV浓度增加,辅助性T细胞逐渐减少,并伴有一些症状出现,如淋巴结肿大,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详解】A、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在内环境中不能增殖,A错误;
B、HIV进入人体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会将一部分病原体吞噬,同时需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来杀死HIV,故曲线cd段的初期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B 正确;
C、曲线ef段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是淋巴T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初次接触HIV不存在二次免疫,即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T 细胞,C错误;
D、HIV没有细胞结构,HIV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不能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B。
11. 图1表示不同种类植物或不同植物器官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曲线I、Ⅱ可以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茎生长的影响
B. 若图1中的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m,则b点对应的浓度大于e
C. 把植物水平放置,若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的2m,则远地侧浓度大于0小于m
D. 若胚芽鞘背光侧浓度是图2的2m,则向光侧浓度应大于m小于g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器官种类和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
(2)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详解】A、根对生长素浓度比茎敏感,图1中曲线Ⅰ、Ⅱ可以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茎生长的影响,A正确;
B、图1中的a点为促进、b点为抑制,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 2 中的 m,则 b点对应的浓度大于 e,B正确;
C、把植物水平放置,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生长较快,对应图2的2m,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生长较慢,对应图2的生长素浓度大于0小于m,C正确;
D、在单侧光的刺激下,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且两侧均表现为促进生长的作用,故若胚芽鞘背光侧浓度是图 2 的 2m,则向光侧浓度应大于0小于m,D错误。
故选D。
12. 如图是A、B、C、D四种植物激素调节幼苗生长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D是乙烯,乙烯能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
B. 激素C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
C. 激素B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
D. 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激素A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A是细胞分裂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B是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C为生长素,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D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详解】A、C为生长素,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的伸长,因此D为乙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B、C为生长素,一般由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称为极性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B错误;
C、B是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而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前体物质是色氨酸,C错误;
D、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激素A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D正确。
故选D。
13. 隐花色素(CRY1)是植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种能吸收蓝光的分子。为研究蓝光通过CRY1对植物下胚轴的生长产生的影响,研究人员用野生型、突变体A(无法合成CRY1)、突变体B(CRY1过量表达)三种不同品种的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蓝光强度,因变量为下胚轴伸长长度
B. X是突变体A,其无法合成CRY1,能接受蓝光的刺激
C. Y中的CRY1过量表达,导致蓝光对拟南芥下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
D. 该实验的结果说明蓝光能通过CRY1促进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蓝光强度的增加,野生型和Y下胚轴伸长生长受到抑制,X基本不受影响。
【详解】A、结合题图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蓝光强度和CRY1的含量(可通过不同类型的拟南芥进行控制),因变量为下胚轴伸长长度,A错误;
BC、随着光照增强,野生型和Y的下胚轴伸长长度减小,且Y的下降程度更大,而X基本不变,说明X是突变体A(无法合成CRY1,不能接受蓝光的刺激),Y中的CRY1过量表达,导致蓝光的抑制作用更强,B错误,C正确;
D、该实验可以说明蓝光通过隐花色素对拟南芥下胚轴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蓝光强度越强抑制作用越强,D错误。
故选C。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适当浓度的2,4-D可以促进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根
B. 使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喷洒已长足的西瓜,可促进西瓜成熟
C. 用适宜浓度膨大剂喷施草莓浆果,可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
D. 生产啤酒时常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因为赤霉素可催化种子中淀粉水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工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施用生长调节剂时,要综合考虑施用的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在施用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等。
【详解】A、2,4-D是生长素类似物,适当浓度的2,4-D可以促进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根,A正确;
B、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成熟,B正确;
C、膨大剂可以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C正确;
D、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但是不能催化种子中淀粉水解,D错误。
故选D。
15.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为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数目
B.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C.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结构。
【详解】A、丁为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A错误;
B、由图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B错误;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C错误;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D。
16.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缔增长
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种群个体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
【详解】A、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最终还是符合“S”型增长,只是增长速率有所增加或减少,A错误;
B、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加,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仍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B正确;
C、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C正确;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也是围绕K值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D正确。
故选:A。
17. 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 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响
B. 春季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主要是光照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C. 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 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气温降低的影响,A错误;
B、春季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主要是温度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错误;
C、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天敌等生物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
D、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无反馈作用,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C。
18.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了下图1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mm×0.1mm,计数室为16中格 小格型)进行计数,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绘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图2所示。图2中在a点对应的时间,将培养液稀释了100倍,经过一系列操作,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2、26、24、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统计
B.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滴加一滴稀释后的培养液于玻片中央,再从一侧缓缓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产生
C. 此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密度约为:8×108个/mL
D. 图2中a点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增大稀释倍数后再计数。
【详解】A、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进行统计,A错误;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B错误;
C、在16中格×25小格中计算,图2中在a点对应的时间,此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22+26+24+28)/100] ×25×16×104×100=4×108个/mL,b点为环境容纳量,其种群密度为a点的2倍,因此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密度为8×108个/mL,C正确;
D、图2中a点斜率最大,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而不是增长率最大),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继续增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错误。
故选C。
19. 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 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
C. 森林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态位可随季节更替而变动
D. 热带雨林中以风媒花植物为主,而落叶阔叶林多数是虫媒花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1、荒漠生物群落:
(1)环境特点:①分布在极度干旱地区;②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2)群落特点: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
(3)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
(1)环境特点:①分布在半干旱地区;②分布在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2)群落特点: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3)生物与环境的适应:①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抗抵干旱;②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
(1)环境特点: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2)群落特点: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3)生物与环境的适应:①动物: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②植物:阳生植物多居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
【详解】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A正确;
B、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B正确;
C、生态位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由于森林中不同季节食物种类会有所变化,因此森林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态位会随季节更替而变动,C正确;
D、热带雨林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植物很少,大多数虫媒花植物,而落叶阔叶林多数是风媒花植物,D错误。
故选D。
20. 科研人员为研究江苏近海食物网的季节性变化,采用测量生物不同组织中稳定性同位素14C、15N的含量,按公式计算获得了部分生物的平均营养级,结果如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生生物的分层与阳光、溶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B. 图中所有生物不能组成生物群落,也不能组成完整食物网
C. 春季三梭蟹的营养级高于夏季,说明其拥有的能量比夏季多
D. 不同季节小黄鱼的营养级差异较大,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改变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则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详解】A、在垂直方向上,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水体温度、盐度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A正确;
B、图中纵轴上的生物缺乏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既不能组成完整生物群落,也不能构成食物网,B正确;
C、春季三梭蟹的营养级高于夏季,其拥有的能量可能少于夏季,C错误;
D、由于某种生物在不同季节生态系统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因气候、光照等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小黄鱼食物来源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统计结果中不同季节营养级发生较大差异,D正确;
故选C。
21. 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将某水稻田均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等密度的水稻苗和3种杂草,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对照小区除外)。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狐尾草固定的能量不能直接流入福寿螺体内
B. 低密度小区中水稻种群最可能呈“J”形增长
C. 若去除杂草,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减弱
D. 与高密度小区相比,对照小区中水花生和鸭舌草的种间竞争可能更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1、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从坐标图中可知,随着福寿螺密度的增大,水稻 (水花生、鸭舌草)日均密度增长率下降,说明福寿螺与水稻 (水花生、鸭舌草)是捕食关系。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详解】A、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与对照小区相比,低、中、高密度小区中狐尾草的日均密度增长率没有变化,表明福寿螺不取食狐尾草,狐尾草的能量不会直接流入福寿螺体内,A正确;
B、低密度小区空间有限,且存在其他植物,水稻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种间竞争,所以低密度小区中水稻种群最可能呈“S”形增长,B错误;
C、除去杂草,该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可能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将减弱,C正确;
D、水花生和鸭舌草存在种间竞争,据图可知,对照小区中水花生和鸭舌草的日均密度增长率均明显高于高密度小区,由于初始密度相同,可推测对照小区中水花生和鸭舌草密度都增加得更快,两者的种间竞争可能更强,D正确。
故选B。
22. 一般来说,群落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称为顶极群落,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大体要经历如图所示的5个阶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湖泊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群落演替均会到达森林群落
C. 裸底阶段沉水植物无法生长是因为缺乏充足的氧气条件
D. 因缺少光照导致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的沉水植物逐渐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裸底阶段没有植被覆盖,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
B、只有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演替出森林群落,B错误;
C、裸底阶段缺乏土壤条件,沉水植物无法扎根生长,C错误;
D、浮叶根生植物植株体高,叶片浮于水面遮挡光照,导致浮叶生根植物阶段的沉水植物逐渐减少,D正确。
故选D。
23. 古诗词中也蕴含着大量的生物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中该区域中所有桃树构成了一个种群
B.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体现环境不同对于植物的表型有较大影响
C. “燕燕于飞,参差其羽”体现了燕子通过传递物理信息来调节生命活动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鸟类的迁徙,体现出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种群。
【详解】A、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该区域中所有桃树构成了一个种群,A正确;
B、“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体现环境影响了橘子果实的性状,即对于植物的表型有较大影响,B正确;
C、“燕燕于飞,参差其羽”体现了燕子参差展翅是通过传递行为信息来调节生命活动,C错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鸟类在冬季向别处的迁徙,体现出群落的季节性变化,D正确。
故选C。
24. 在煤燃烧、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铅会以微小颗粒被排放进入大气,然后沉降在土壤和植物表面,而铅进入植物和动物体内后将不易被排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铅能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B. 铅随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生态系统中铅循环具有全球性
C. 铅最终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和燃烧等返回非生物环境
D.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可减少大气中铅的来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详解】A、铅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能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铅含量越高,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铅会以微小颗粒被排放进入大气”可推知,铅随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生态系统中铅循环具有全球性,B正确;
C、铅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不能最终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煤燃烧、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铅会以微小颗粒被排放进入大气”可知大气中铅的来源之一是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可减少大气中铅的来源,D正确。
故选C。
25. 为研究气温升高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学家开展了水体增温实验,发现水体增温4℃时,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均下降,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体增温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的原因是其呼吸速率下降
B. 水体增温可能会引发水体中O2含量减少和CO2含量升高
C. 水体增温持续可能会导致水体中顶级消费者最先消失
D. 水体增温导致呼吸速率加快是能量传递效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下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详解】AB、水体增温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的原因是其呼吸速率加快,消耗有机物的速率加快,所以水体增温可能会引发水体中O2含量减少和CO2含量升高,A错误、B正确;
C、因为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的,故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较少,故水体增温持续可能会导致水体中顶级消费者最先消失,C正确;
D、水体增温导致呼吸速率加快,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增加,则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减少,则能量传递效率明显降低,D正确。
故选A。
2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各组分关系之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未必都是植物
B.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D.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详解】A、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未必都是植物,比如一些光合细菌,A正确;
B、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正确;
C、食物网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C正确;
D、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D错误。
故选D。
27. 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资源缺乏的不利地段或者往其它地方迁移,从而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行为调节学说,种群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B. 种群密度较大的阶段,种群的死亡率和迁出率通常较高
C. 不利地段的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
D. “行为调节”能更好地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群中弱势个体将位于不利地段生活或迁往其它地方,从而造成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和迁出率上升,使得种群中个体数目减少。种群密度维持稳定。
【详解】A 、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密度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资源缺乏的不利地段或者往其它地方迁移,即可以利用增大死亡率和迁出率,维持种群密度的稳定,种群密度过高时降低种群密度,进行负反馈调节, A 正确;
B、种群密度较大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资源缺乏的不利地段或者往其它地方迁移,故种群的死亡率和迁出率通常较高,B正确;
C、不利地段的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导致种群密度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
D、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维持在10%到20%之间,不会因为种群密度保持稳定而提高,D错误。
故选D。
28. 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 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
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要高于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 任何外来物种的引入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有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而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A正确;
B、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间接价值是在无形中体现出来的,比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从对自然界的作用来看,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错误;
D、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一定都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如果是盲目不当的引入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丧失,D错误。
故选A。
29.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时,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因此作物种植需“不违农时”
B. “数罟不入湾池”可保证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保证各树木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以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
D. 孟子的观念体现了现代生态工程建设需遵循的协调原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年龄组成的类型: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②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保持稳定。③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详解】A、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等条件存在差异,“不违农时”即在适宜的季节种植作物,光照、温度等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A正确;
B、“数罟不入湾池”可避免捕捞过小的鱼类,其目的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
C、欲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应使树木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水平,C错误;
D、孟子的观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适时适当捕捞,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生态环境,体现了现代生态工程建设需遵循的协调、整体等原理,D正确。
故选C。
30. 生态金字塔可用来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等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
B. 生态金字塔的最下层塔基越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一定越高
C. 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不一定都属于同一食物链
D. 在紫外线辐射强的高海拔地区容易出现能量金字塔的倒置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可以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详解】A、生态金字塔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故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A正确;
B、生产者(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生态金字塔的最下层塔基越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一定越高,B正确;
C、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食物网的同一营养级,不一定属于同一条食物链,C正确;
D、因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型,不可倒置, D错误。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要求的。漏选得1分,多选、错选均得0分,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31. 下图表示若干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甲、乙为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含有三个突触,信号在突触间的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若e和d点间有抑制神经递质分解的药物,刺激f点,d点将持续兴奋
C. 适当降低周围环境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将减小
D. 给e点一个适宜刺激,甲、乙两个电流计的指针都不会发生偏转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详解】A、图中含有三个突触,突触处,信号的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A正确;
B、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若e和d点间的递质不能分解,则会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刺激f,d点会持续兴奋或抑制,B错误;
C、钠离子内流会产生动作电位,故降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会造成动作电位减小,不影响静息电位,C错误;
D、刺激e点,甲电流计下面一极会兴奋,上面一极不会兴奋,故甲偏转一次,乙的两极均不能兴奋,故乙不偏转,D错误。
故选BCD。
32.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肠道中的葡萄糖
B. 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上升
C. 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给雌、雄亲鱼的饲料里添加促性腺激素类药物,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
D. 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胰岛素缺乏都会导致多尿,但二者原理不相同
【答案】AC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详解】A、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而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A错误;
B、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回升,B正确;
C、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蛋白类,添加到饲料里被鱼食用后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多尿;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升高,肾小球滤过后的葡萄糖不能完全重吸收,随尿液排出,导致多尿,二者原理不相同,D正确;
故选AC。
33. 杜仲种子由于有胶质果翅包裹而不易出芽。为解除杜仲种子的休眠,提高其发芽能力,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两种培养条件下的杜仲种子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浓度和不同的培养条件
B. 本实验中,土壤培养条件下,赤霉素可能抑制杜仲种子萌发
C. 培养皿培养条件下,促进杜仲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 300mg⋅L⁻¹
D. 杜仲种子的萌发受赤霉素等多种激素的影响,但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在土壤中的培养条件下,和对照组(赤霉素浓度为0)相比,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于杜梨种子的影响只体现了促进,没有体现抑制,故不能体现两重性;而在培养皿培养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对种子的发芽率的促进作用增强,但浓度达到500mg/L,反而抑制种子的发芽。
【详解】A、实验中人为控制的变量为赤霉素的浓度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浓度和不同的培养条件,A正确;
B、在土壤中的培养条件下,和对照组(赤霉素浓度为0)相比,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于杜梨种子的影响只体现了促进,没有体现抑制,B错误;
C、由图可知,在培养皿培养的条件下,赤霉素处理的最适浓度在300-400mg/L范围内,C错误;
D、杜仲种子的萌发受赤霉素等多种激素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BCD。
34. 某种矮化后的植物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培育矮化植物时,除了进行摘除顶芽等一些修剪工作外,还要控制光照等条件才能达到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探究2,4-D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可以使用沾蘸法,该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
B. 矮化过程中,摘除顶芽的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从而促进侧芽生长
C. 光合色素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D. 植物的矮化可能是由赤霉素受体异常或赤霉素合成受阻造成的
【答案】BD
【解析】
【分析】1、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植物能够对光作出反应,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整生长发育;
2、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的方法很多,以下两类方法比较简便。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详解】A、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s),深约1.5cm。浸泡法是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所以使用较低浓度溶液,处理时间较长的是浸泡法,A错误;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抑制侧芽生长,顶芽优先生长,矮化过程中,摘除顶芽的目的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B正确;
C、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能接受光信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做出调节,C错误;
D、为了探究某矮化植物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不能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应该选择该植物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因为使用幼苗生长变化比较明显,实验结果容易观察,D正确。
故选BD。
35. 科学家通过如下方法调查了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数量:采集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粪便,共500份。分析粪便中残存细胞的微卫星 DNA,鉴定出这些粪便来自200个个体。一定时间后再次以相同的方法采集白头叶猴的粪便,共470份,经检测这些粪便来自190个个体,其中38个个体是第一次采集中出现过的。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估算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为1000只
B. 若调查期间有同种白头叶猴迁入,则调查结果比实际结果偏小
C.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两次采样的范围应保持一致
D. 微卫星 DNA 具有个体特异性是该调查统计依据的原理之一
【答案】ACD
【解析】
【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标志)重捕法等,此外也可采用红外线调查法和粪便分析法等。
【详解】A、题意分析可知,第一次收集到的动物粪便个体数是200只,第二次收集到的动物粪便总个体数为190个,其中38只个体与第一次收集的相同,因此可利用公式估算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为200×190÷38=1000只,A正确;
B、若调查期间有同种白头叶猴迁入,会导致检测出的个体数偏多,即调查结果比实际结果偏大,B错误;
C、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两次采样的范围应保持一致,是遵循实验的无关变量一致原则,C正确;
D、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不同,故微卫星 DNA 具有个体特异性是该调查统计依据的原理之一,D正确。
故选ACD。
36. 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虫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种群的瞬时增长量大于0时,其种群数量将增加
B. 种群瞬时增长量最大时种群数量达到K/2
C. 据图可知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100万个
D. 该种群数量超过K值后,种内竞争最剧烈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种群瞬时增长量可表示增长速率,由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20万个~80万个),随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先升高后降低,超过一定数量(80万个)后,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会减少并稳定在该数值,由此可知,该种群数量变化符合“S”形增长曲线。
【详解】A、种群瞬时增长量可表示增长速率,该种群瞬时增长量大于0时,种群数量将上升,在种群数量为20万-80万时种群数量增加,A正确;
B、图中种群数量为80万个时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为0,此时达到K值,种群瞬时增长量最大时(即20/100个)种群数量达到K/2(即40万个),B正确;
C、图中种群数量为80万个时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为0,此时达到K值,C错误;
D、曲线表示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80万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80万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K值,据图可知,该种群数量80万-100万时,种内斗争比80万时更剧烈,D正确。
故选ABD。
37. 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
B.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 研究某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D. 觅食环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就完全一样
【答案】ABC
【解析】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近的种群之间,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
【详解】A、若不同物种使用同一种资源,则会出现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的现象,A正确;
B、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B正确;
C、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所以,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C正确;
D、由生态位的概念分析可知,生态位包括物种种类,物种在种群中的位置和关系等,故觅食环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D正错误。
故选ABC。
38.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白色箭头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黑色箭头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B. 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则碳在③④⑤过程中以CO2的形式传递
C. 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D.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图中①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②为呼吸作用,伴有能量的散失,③④为摄食过程,能量也流入相应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详解】A、图中白色箭头表示物质循环过程,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黑色箭头表示能量流动过程,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A正确;
B、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则碳在③④摄食过程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B错误;
C、过程①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过程②表示热能散失的过程,C正确;
D、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正确。
故选ACD。
39. 生态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下列有关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物种丰富度和食物网复杂程度能提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B.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需要较短时间
C.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等特征
D. 封山育林,合理开发利用,缩短食物链长度均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详解】A、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和食物网复杂程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进而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不会提高,A错误;
B、热带雨林物种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故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需要很长时间,B错误;
C、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衡和收支平衡的特征,C正确;
D、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呈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缩短食物链长度并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错误;
故选C。
40. 某城市通过铺设生态浮床,利用浮水植物(如凤眼莲,能吸收重金属离子)和挺水植物(如芦苇,能作为造纸等工业生产的原料)来治理“水华”、净化水质,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凤眼莲和芦苇的使用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自生原理
B. 该水域中凤眼莲收割后适合作为家畜饲料,从而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畜产品
C. 生态浮床使得水体净化污染的能力提升,从而使得该城市的生态足迹减小
D. 生态浮床的植物通过遮光和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使得浮游藻类大量减少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详解】A、凤眼莲和芦苇的使用实现了不同组分之间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了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遵循自生原理,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原理,A正确;
B、由于重金属沿食物链传递,会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造成危害,故该水域中凤眼莲收割后不适合作为家畜饲料,B错误;
C、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而生态浮床使得水体净化污染的能力提升,从而使得该城市的生态足迹减少,C正确;
D、生态浮床的植物在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资源方面占有优势,故生态浮床的植物可以通过遮光和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使得浮游藻类大量减少,D正确。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请仔细审题,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认真作答。)
41.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影响毛囊细胞数量;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其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G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据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会导致毛鬓细胞数量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在过程①中,NE属于_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类信息分子。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G的分泌量是否正常,原因是________。
(3)通过过程②使McSC异常增殖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调节。相比过程①,NE通过过程②作用于McSC的特点有:作用途径足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时间短暂。
(4)研究表明抑郁症与NE(去甲肾上腺索)含量过低有关,下图为某些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理.三环类化合物和MAO酶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从而_________(“增加”或“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在突触间隙中的含量,进而缓解症状。
【答案】(1) ①. 分级调节 ②. 减少
(2) ①. 激素 ②.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G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3) ①. 神经 ②. 反应迅速 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
(4) ①. 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被降解 ②. 增加
【解析】
【分析】激素的调节机制一般是分级调节机制,由下丘脑分泌相关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关的腺体,在这个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根据题意激素最后作用的腺体是肾上腺皮质,所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糖皮质激素,再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调节过程属于分级调节;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成纤维细胞分泌Gas6蛋白,再通过一系列途径最终导致分化出的毛囊细胞减少,因此发量减少。
【小问2详解】
过程①是传出神经先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NE再作用于MeSC细胞,该过程中NE作为激素起作用,因此属于激素类信息分子;由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G的分泌量是否正常。
【小问3详解】
过程②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NE,使McSC异常增殖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过程①是激素调节,过程②是神经调节,②过程中NE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相比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三环类化合物是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MAO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被降解,从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在突触间隙中的含量,进而缓解症状。
42. 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免疫(填“体液”或“细胞”),该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名称)。
(2)细胞B、C、D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A、B、C、D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DC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1) ①. 体液 ②. 细胞因子和抗体
(2) ①. D ②. B、C
(3) ①. 巨噬细胞 ②. B细胞 ③. 免疫防御
【解析】
【分析】图甲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A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抗原呈递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图乙表示树突状细胞(DC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并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的过程。
【小问1详解】
图甲表示的免疫主要由B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物质Ⅱ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为体液免疫过程,该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细胞因子和抗体。
【小问2详解】
细胞B和细胞C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细胞D由细胞C分化而来,三者中细胞D的分化程度最高。细胞B是辅助性T细胞,能接受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并将信息传递给细胞C即B淋巴细胞,所以细胞B和细胞C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A即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细胞D即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小问3详解】
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的受体相结合,传递抗原信息,因此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此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抗原呈递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能力,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图中除DC细胞(树突状细胞)外,还有巨噬细胞和B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43. 忍冬又名金银花,其花和茎枝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是常用的中药,请结合资料一和二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自然条件下,金银花种子休眠特性较强,不经处理时发芽率仅有19%。对金银花种子低温层积处理(将种子与湿沙混合,置于4℃)后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在室温下的萌发率。为确定低温层积作用机制,某科研人员测定了低温层积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
(1)金银花种子的萌发主要与赤霉素(GA)、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有关。GA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______.GA的主要作用除促进种子萌发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ABA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等.ABA的主要作用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低温层积60天并不能发挥最大作用,他提出这一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也可给种子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萌发,而不直接施用植物激素,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资料二:金银花的茎不能直立生长,需要缠绕支柱上升(如图所示),缠绕现象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4)茎缠绕生长的原因最可能是缠绕茎内侧由于支柱接触的刺激导致内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填“>” “<”或“=”)外侧浓度,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较_________(填“高”或“低”),所以外侧生长较_______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1) ①. 未成熟的种子 ②. 促进细胞伸长 ③. 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 ④. 根冠、萎蔫的叶片 ⑤. 促进气孔关闭
(2)60天后虽然脱落酸含量下降缓慢,但赤霉素含量仍在增加,延长低温层积时间仍可能提升发芽率
(3)效果稳定 (4) ①. < ②. 低 ③. 快
【解析】
【分析】1、赤霉素的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的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2、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3、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小问1详解】
赤霉素(GA)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主要作用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的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脱落酸(ABA)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小问2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随着低温层积天数的增加,赤霉素的含量增加,脱落酸的含量下降,之所以有人提出,低温层积60天并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其原因主要是:60天后虽然脱落酸含量下降缓慢,但赤霉素含量仍在增加,延长低温层积时间仍可能提升发芽率。
【小问3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植物激素自身所不具有的优点。
【小问4详解】
茎的缠绕生长是由于内侧生长素浓度小于外侧,而茎这个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低,所以外侧生长较快。
44. 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会改变种间关系并影响植物入侵的最终结果。科研工作者对入侵植物豚草和本地植物鬼针草施加不同浓度的酸雨模拟溶液探索酸雨对植物入侵的影响。
(1)研究者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混栽实验,施加不同浓度的模拟溶液(pH=3、4、5、7),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植株在生长季结束时的株高。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
(2)单栽组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_________(填豚草或鬼针草)对高浓度酸雨的耐受能力更强。
(3)混栽实验结果采用相对邻株效应指数(RNE)衡量该植物受到的生存压力,RNE越高意味着生存压力越大,结果如图2所示。
依据结果分析,在_________的条件下,鬼针草的生存压力最大。
(4)综合以上研究,分析豚草在酸雨严重的地区更易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混栽比例(豚草和鬼针草比例)、不同浓度的酸雨模拟溶液(pH值)
(2)豚草 (3)pH=3,豚草和鬼针草比例为3:1(鬼针草比例为0.25)
(4)豚草对酸雨的耐受能力更强;生存压力小(或RNE值低),种间竞争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更容易入侵成功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种间关系包括原始合作、种间竞争、寄生、捕食和互利共生等。
【小问1详解】
分析图1可知,每个圆圈中的豚草和鬼针草的数量不同,且施加不同浓度的模拟溶液,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混栽比例(豚草和鬼针草的比例)、不同浓度的酸雨模拟溶液(pH值),因变量是株高。
【小问2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同一pH值下,豚草株高普遍高于鬼针草株高,且随着pH值7→3,豚草株高仍然高于鬼针草株高,所以豚草对高浓度酸雨的耐受能力更强。
【小问3详解】
分析图2可知,RNE越高意味着生存压力越大,在pH=3,豚草和鬼针草比例为3:1(鬼针草比例为0.25)的条件下RNE高,鬼针草的生存压力最大。
【小问4详解】
当pH越大时豚草的耐受能力更强,在高浓度酸雨的环境中,豚草的耐受能力强于本地种;生存压力小(或RNE值低),种间竞争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更容易入侵成功。
45. 科研人员对北方某人工林区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林区一个由甲、乙、丙3个物种组成的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分析,结果如下表.表中GP表示生物体同化量,NP表示生物体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R表示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KJ·m-2·a-1)。
(1)该人工林区生物群落的季节性体现在群落的_______________发生了规律性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据表分析,由甲、乙和内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乙和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若这个数值不在10%-20%范围内也是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已知表中甲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20%,则甲营养级的GP值为________________ KJ·m-2·a-1。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答案】45. ①. 外貌和结构 ②. 阳光,温度和水分
46. ①. 甲→乙→丙 ②. 3.15% ③. 乙和丙两种生物并不是相应营养级的全部生物,两种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率不一定在10%-20%之间
47. 2.50×1011
48. 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解析】
【分析】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②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
【小问1详解】
群落的季节性是指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阳光、温度、水分等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因此该人工林区生物群落的季节性体现在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发生了规律性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水分等。
【小问2详解】
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再结合表格可知,由甲、乙和丙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c=3.3×106+2.47×107-4.8×106=23.2×106KJ·m-2·a-1,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3.2×106)/(7.36×108)×100%≈3.15%。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而乙和丙两种生物并不是相应营养级的全部生物,两种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率不一定在10%-20%之间,因此这个数值不在10%-20%范围内也是合理的。
【小问3详解】
已知表中甲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20%,即甲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80%,因此甲营养级的GP值为(2×1011)/80%=2.50×1011KJ·m-2·a-1。
【小问4详解】
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类
豚草株高(cm)
鬼针草株高(cm)
pH
3
4
5
7
3
4
5
7
株高
70.6
73.5
80.5
85.7
51.6
52.3
65.6
70.4
未利用
GP
NP
R
人工输入
甲
1×1011
a
2×1011
b
0
乙
2×105
7.36×108
2.5×107
7.11×108
1.7×107
丙
c
3.3×106
2.47×107
4.8×106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生物(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生物(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Word版附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