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展开1.(3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数据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1.1m/s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 1次的时间约为 4s
2.(3分)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A.前 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 20米每秒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 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3.(3分)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
4.(3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C.教室周围植树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5.(3分)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 47000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超声波和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6.(3分)“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
7.(3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图中的()
A. B.
C.D.
8.(3分)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下列现象中与日晷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光污染C.潭清疑水浅D.池水照月明9.(3分)光从空气射向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光路正确的是()
A.B.
C.D.
10.(3分)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C.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 0
分。
(多选)11.(3分)如图为某同学沿直线先骑车然后步行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同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B.该同学步行的路程为1440mC.该同学骑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6m/s D.该同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1.2m/s
(多选)12.(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为气态B.乙为固态
C.从甲变为乙的过程是升华 D.从甲变为乙的过程是凝华
(多选)13.(3分)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4.(4分)图甲中的物块长度为cm;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15.(4分)四季分明的天津有很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春天,冰雪消融;
夏天,薄雾缥缈;
秋天,露珠晶莹;
冬天,雾凇簇簇。
在这些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三个现象是 (填序号),
其中“露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6.(4分)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m/s;“天
眼 FAST” 第一次发现了一颗距地球 4000光年的毫秒脉冲星, 其中“ 光年” 是的单位。
17.(4分)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选填
“①”、“②”、“③”或“④”)。
①使音叉振动时间减少
②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
③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④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8.(4分)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19.(4分) 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 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小芳平均步长为
m,步行速度为 m/s。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7小题,共 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要有公式和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2分)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21.(3分)阳光与水平面成 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镜使阳光竖直射入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2.(6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 1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
a=dc=dd<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
若选择琴弦a 和b,则是为了研究 。
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是否可行?答:;
原因是:。
如图2甲、乙、丙、丁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
23.(7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达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
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
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而形成的。
(3)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选填“丙”或“丁”)所示;
由如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4.(6分)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 5.4×104km),一秒可以翻一个跟斗,可他却想与光比比谁快
谁更快,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若你在地球上向某星体发射激光,经过 10min 收到星体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则此星球与地球间距离为多少?
25.(7分)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反射形成的(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
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
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未点
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 B 跟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
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
大”)。
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 A的像,小彤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 A
的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6.(6分)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同组的小涛和小洁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对于斜面的坡度大小进行了讨论,最终他们认为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些,以便于实验。请你简要分析
理由:;
他们将实验器材组装调试好之后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用(以上两空均填写测量工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②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仿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 s2及所用
时间 t2;
③根据实验原理 ,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v2,再推导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请
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表格中。
1.(3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数据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1.1m/s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 1次的时间约为 4s
【答案】C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6.5℃;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1.6m/s,故 C正确; 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 1 次的时间约为 1s。故选:C。
2.(3分)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A.前 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 20米每秒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 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B
【分析】(1)分析前 300m 内甲车和乙车运动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分析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利用速度公式 v=求出甲车的速度;
分析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
根据甲、乙两车在2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
【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车到达 300m处所用的时间也等于 15s、乙两车前 300m
内所用时间相等;
B、由图可知,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车的速度:v==,故B 正确;
C、由图可知,说明乙车在做变速运动;
D、甲在 20s内通过的路程 s甲=400m,乙在 20s内通过的路程 s乙=450m,即甲,则根据v=,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故选:B。
3.(3分)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
【答案】D
【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
动频率有关;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解答】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 B 错误;
C、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故选:D。
4.(3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C.教室周围植树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答案】A
【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分析解答: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故 A符合题意; B、机场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故 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周围植树,故 C 不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3分)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 47000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超声波和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答案】C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和信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结合具体实例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可以在固体,故 B 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超声波和人耳可听到的声波在同种情况下传播的速度相同。故选:C。
6.(3分)“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
【答案】D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据此解答。
【解答】解:学生在煮菜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发生汽化现象,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ABC 错误。
故选:D。
7.(3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图中的()
A. B.
C.D.
【答案】C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
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解答】解:已知金属钛是一种晶体,
A、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故 A错误;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 D、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故 D 错误。
故选:C。
8.(3分)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下列现象中与日晷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光污染C.潭清疑水浅D.池水照月明
【答案】A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影子、激光准直、日食、月食等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海市蜃楼、池水变浅都属于光的折射。
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光污染是由于镜面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日晷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计时的。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符合题意; B、光污染是由于镜面反射形成的;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池水照明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A。
9.(3分)光从空气射向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光路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B
【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同一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分居法线两侧;在不同种介质中;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由题知,光从空气斜射向水表面;
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故 C 错误;
D、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故选:B。
10.(3分)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C.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
【答案】C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解答】解: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不管小鸟向哪个方向飞,因此在小鸟靠近水面的过程中,故 ABD 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 0
分。
(多选)11.(3分)如图为某同学沿直线先骑车然后步行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同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B.该同学步行的路程为1440mC.该同学骑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6m/s D.该同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1.2m/s
【答案】BC
【分析】(1)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图象读出 0~5min和 5~25min行驶的路程该同学步行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该同学在这两段的速度,然后比较做出判断;
根据图象读出该同学整个过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BC、由图可知,5~25min行驶的路程是 3240m﹣1800m=1440m;
则0~7min该同学的速度v1===6m/s6===1.2m/s,因为 v7>v2,
所以,该同学全程做变速直线运动,5~25min 该同学步行,
故该同学步行的路程为 1440m,该同学骑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2m/s,BC正确; D、由图象可知,总时间 t=25min=1500s,
则该同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2.16m/s。故选:BC。
(多选)12.(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为气态B.乙为固态
C.从甲变为乙的过程是升华 D.从甲变为乙的过程是凝华
【答案】AC
【分析】(1)气态转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液态转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液态转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叫升华;
(2)三态变化中,气态能量最高,放热液化成液态,然后再放热凝固成固态。由此判断甲、乙、丙的状态。
【解答】解:从图中信息可知,乙到丙,丙到甲放热,乙为气态;由乙转变成丙是液化现象,故 AC 正确。
故选:AC。
(多选)13.(3分)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亮
【答案】AD
【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解答】解:A、由图可知,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B、由图可知,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镜面反射;
C、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对面无车时,故 C 错误;
D、由于光射到干燥的路面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因此有较多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对面无车时,故 D 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4.(4分)图甲中的物块长度为2.90cm;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8℃。
【答案】2.90;﹣8。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
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解答】解:(1)图甲中刻度尺 1cm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 1mm;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5.00cm,物体长度为 4.90cm﹣2.00cm=8.90cm;
(2)图乙中温度计 10℃又分成 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 1℃,说明是零下。故答案为:2.90;﹣8。
15.(4分)四季分明的天津有很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春天,冰雪消融;
夏天,薄雾缥缈;
秋天,露珠晶莹;
冬天,雾凇簇簇。
在这些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三个现象是 (2)(3)(4)(填序
号),其中“露珠”是 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2)(3)(4);液化。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1)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
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雾凇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在这些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三个现象是(2)(3)(4)。故答案为:(2)(3)(4);液化。
16.(4分)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天眼 FAST”第一次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00 光年的毫秒脉冲星,其中“光年”是长度的
单位。
【答案】3×108;长度。
【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光年是光传播一年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故答案为:6×108;长度。
17.(4分)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③(选填
“①”、“②”、“③”或“④”)。
①使音叉振动时间减少
②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
③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④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振动;③。
【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小球的跳动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小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解答】解:(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这个现象能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通过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小球被弹开,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所以小球的作用是将物体的振动现象变得更明显。
故答案为:振动;③。
18.(4分)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0.8m;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6m。
【答案】0.8;4.6。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由图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 2.5m;人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7.5m﹣0.2m=2.1m;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为 4.5m+2.7m=4.6m。故答案为:4.8;4.6。
19.(4分)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小芳平均步长为 0.625
m,步行速度为1.1m/s。
【答案】0.625;1.1。
【分析】(1)知道步行的距离和步数,可以求出每一步的长度;
(2)利用步行的距离除以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步行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步行的距离s=3km=3000m,则步长约L=;由图可知,步行用时t=45min=2700s=≈1.8m/s。
故答案为:0.625;1.5。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7小题,共 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要有公式和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2分)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答案】见解答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虚像、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 AB 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 AB端点 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用虚线连接 A′B
′即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21.(3分)阳光与水平面成 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镜使阳光竖直射入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见解答图;75°。
【分析】首先根据反射光线的方向(竖直向下)作出反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法线与平面镜垂直的关系画出平面镜,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解答】解:因为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所以反射光线竖直向下,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的垂线;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 6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60°+90°= 150°、反射角为 75°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75°。
22.(6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 1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
a=dc=dd<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a、d。
若选择琴弦 a 和 b,则是为了研究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关系。
某同学选择琴弦 b和 c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是否可行?答:不可
行;原因是: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
如图2甲、乙、丙、丁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甲、乙,响度相同的图是 乙、丁。
【答案】(1)a、d;(2)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关系;(3)不可行;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4)甲、乙;乙、丁。
【分析】(1)(2)(3)弦乐的音调跟弦的长度、材料、松紧、粗细有关,在探究音调的高低和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量不变。实验中琴弦的松紧一定,要探究音调高低跟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时,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
(4)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
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四幅图,可找出振动频率相同的图即为音调相同。
【解答】解:(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粗细相同,由图和题意可知;
选择琴弦 a 和 b,材料和长度均相同,是为了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
选择琴弦 b 和 c,长度相同,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
对比甲、乙可知,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对比乙,波的幅度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1)a、d;(2)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关系;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乙;乙、丁。
23.(7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达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
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减少实验时间。
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8℃,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丙(选填“丙”或“丁”)所示;
由如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的温度计。
【答案】(1)减少实验时间;(2)遇冷放热液化;(3)98;小于;(4)丙;(5)水银。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分析】(1)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及是否加盖等;
液化的概念: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
要掌握沸点的概念,知道液体沸腾时温度叫做沸点;掌握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掌握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的温度在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保证测温物质是液态,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进行工作。
【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石棉网的高度;在实验中,向烧杯内倒入热水,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看到的“白气”是由大量小水珠组成的,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98℃时,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沸点是 98℃,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所以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 1标准大气压;
丙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是因为水沸腾时,水内部不停的汽化,气泡变大,是因为水沸腾之前,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变小;
由表格中数据知,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应选择水银温度计;故答案为:(1)减少实验时间;(2)遇冷放热液化;小于;(5)水银。
24.(6分)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 5.4×104km),一秒可以翻一个跟斗,可他却想与光比比谁快
谁更快,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若你在地球上向某星体发射激光,经过 10min 收到星体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则此星球与地球间距离为多少?
【答案】(1)光速大于孙悟空的速度;
(2)此星球与地球间距离为 3×1010m。
【分析】(1)根据公式v=计算出孙悟空的速度,再和光速进行比较,判断它们的快慢;
(2)根据公式 s=vt计算此星球与地球间距离。
【解答】解:(1)孙悟空的速度:
v孙===5.4×108m/s,v光=3×108m/s,v孙<v光;所以孙悟空的速度小于光速。
(2)在地球上向某星体发射激光,经过 10min收到星体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故此星球与地球间距离为:
s=vt=5×108m/s×5×60s=7×1010m。答:(1)光速大于孙悟空的速度;
(2)此星球与地球间距离为 3×1010m。
25.(7分)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薄(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
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
形 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将点燃的蜡烛 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
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 B 跟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
当蜡烛 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不变(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选填“虚”或“实”)像。
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 A的像,小彤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 A
的像的位置 不变(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答案】(1)薄;位置;相同;(2)未点燃;(3)不变;(4)虚;(5)不变。
【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而若是点燃后方蜡烛则无法分辨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影响实验效果;
(3)(4)(5)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相距较远的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像;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 B,平面镜则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 B 的烛焰,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像的大小不变;
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 A的像;
由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将玻璃板沿玻璃板位置向左平移;故答案为:(1)薄;位置;(2)未点燃;(4)虚。
26.(6分)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同组的小涛和小洁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对于斜面的坡度大小进行了讨论,最终他们认为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选填“大”或“小”)些,以便于实验。请你简要分析
理由:若斜面坡度太大,小车下滑就会很快,不利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他们将实验器材组装调试好之后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用 秒表 (以上两空均填写测量工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
②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仿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 s2及所用
时间 t2;
③根据实验原理v=,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1、v2,再推导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
示)。
【答案】(1)小;若斜面坡度太大,小车下滑就会很快,不利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①刻度尺;秒表;③v=;。
【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
(2)①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③小车下半段的路程等于全程减去上半段路程,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等于通过全程的时间减去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平均速度的导出式。
【解答】解:(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2)①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③小车下半段的路程等于全程减去上半段路程,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等于通过全程的时间减去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时间计算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小;若斜面坡度太大,不利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秒表;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