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1
    2023-2024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2
    2023-2024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
    测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国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果说在20世纪上半叶,拉美文学主导性的体裁是诗歌,那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篇小说就成为拉美文学最有力的代表。诗歌能抒怀咏志,唱出个人的声音,而小说则能讲述民族的寓言。在拉丁美洲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一种新的拉丁美洲共同体意识逐渐成形,这种意识影响到文学,同时也被文学所塑造。
    拉美新小说讲述的不仅是一地特有的故事,更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故事。例如在《百年孤独》中作为拉丁美洲象征的小镇马孔多,第一次见到火车的居民只能以“一个吓人的东西,好像一间厨房拖着一个镇子”来形容这一现代发明,它既是进步的许诺,又似不祥之兆。对于他们来说,火车如同神话般魔幻。从这个意义上说,“魔幻”意味着欠发达,意味着尚未祛魁的状态。马尔克斯和他的同行们讲述的,就是当时生活在欠发达状态中的拉丁美洲人经历的欢欣与苦难,他们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被浇灭的希望。
    当然,“魔幻现实主义”不等于当时拉美小说的全部。这些拉美故事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或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邀请读者一起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它们意味着新的结构、新的语言。富恩特斯的《最明净的地区》读起来就像在观看墨西哥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巨幅壁画;科塔萨尔的《跳房子》更为大胆,让读者自己去选择章节的阅读顺序。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作家无穷的创造力和拉丁美洲人民不竭的生命力。这些力量的积聚,要突破小说国有的边界,要释放太多的能量。
    从20世纪70年代起,拉美文学就难以复制那种划时代作品集中诞生的热闹场面了,但其余波仍久久未平。在文学后辈们如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中,能明显看到《百年孤独》的影子,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也带有《跳房子》的痕迹。60年后回看,这就是拉美文学的“走出去”,是拉美作家以饱含原创性的精神、跨越国界和大洲的眼光和气度,尝试了小说创作的新的可能性,实现了拉美小说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这也是拉美“文学爆炸”在热闹过后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经验遗产。
    (摘编自张伟劼《六十年后,拉美“文学繁荣”再回首》)
    材料二:
    新时期作家对马尔克斯大规模的学习借鉴带来新时期文学魔幻写作的繁盛,也必然带来“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这使作家们对亦步亦趋的“魔幻”写作心怀警惕,并极力追求魔幻创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获得文学创作的超越与突破。
    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认为诗人对其先驱者的态度,是一种爱与恨相交织的焦虑,感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已经被前人表达过。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魔幻写作也始终伴随着这种“影响的焦虑”;面对悠久而深厚的中国魔幻文学写作的历史与传统,面对成就巨大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中国新时期作家的魔幻写作还有创新的可能吗?作家又如何才能超越双重的“影响的焦虑”,实现创新与突破?
    莫言早在80年代就曾表示要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他并不因为“影响的焦虑”而排斥中外经典的影响,而是在接受中外影响之后通过纳入现代意识与中国经验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最终,莫言通过拉美文学经典的技法与中国经验。现代意识的融汇整合,创造出融鬼怪故事与超验感觉为一体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魔幻写作不仅一直处在“影响的焦虑”中,也日益面临着同质化危机,一些批评家认为,“中国文学过度‘马尔克斯化’”。这种说法表露了人们对于同质化创作的警惕和担忧,也表达了人们对中国文坛的“马尔克斯模仿秀”的不满。
    那么,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如何才能保持自我个性而不被同化?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该如何应对同质化危机?
    中国作家在魔幻写作中要保有自我,创作要自成一格,就必须与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保持一定距离,特别要警惕跟风式的写作。只有当作家怀着高度的创作自觉性。才有避免魔幻写作同质化的可能。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思想匮乏、为“魔幻”而魔幻的文学写作,当代文学的魔幻叙事应该注重文学的精神内涵与形式技法的统一,否则,必然“跑偏”走入创作困境。
    我们要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尽力保持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区别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有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我们深信,只有在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之间、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保持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的魔幻写作才能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
    (摘编自曾利君《马尔克斯与中国文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文学的价值而言,小说能够书写一个民族的心灵寓言,而诗歌只能抒发个人的情怀,因而小说的价值要高于诗歌。
    B. 在拉美一些作家看来,受近代文明的冲击,拉美人民在民族觉醒独立的过程中充满艰辛,魔幻文学能展现他们的心灵历程。
    C.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刻影响了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创作,而不约而同的模仿又间接导致人们对作品同质化的忧虑。
    D. 中国作家想要去同质化,就不能对马尔克斯等大师亦步亦趋,而是要保持适当距离,必须要对自己的创作保有自觉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一些拉美作家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无穷的创造力和拉美人民的生命力,这力量突破并挑战着小说传统的阅读方式。
    B. 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充分借鉴了《百年孤独》。这足以表明60年代的拉美经典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划时代意义。
    C. 莫言注重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他摒弃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进而创造出“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D. “魔幻”是一种文学创作技法,有利于作品更好地展现相应的思想内容,但是只重“文”而忽略“质”的创作容易走入困境。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时间为轴线,详细地阐释了拉美文学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指出拉美文学与拉美民族独立斗争有紧密的联系。
    B. 材料一通过列举《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小镇居民对火车看法的例子,指出“魔幻”的内涵就是欠发达、尚未祛魅的状态。
    C. 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析了中国新时期作家受马尔克斯影响进行魔幻写作时出现的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D. 材料二指出,中国作家要学习国外的写作经验,也要从传统经典文学中汲取创作的营养,两者兼顾必然会创造出大量佳作。
    4.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小说的主要特征。
    5. 根据材料解释“和而不同”创作理念的内涵,并分析其对中国魔幻文学创作的启示。
    【答案】1. A2. C
    3. C4. ①以整个拉丁美洲的庞大视野讲述拉丁美洲人的欢欣与苦难。②不断突破传统小说自身的界限,具有新的结构和语言。③20世纪70年代起,拉美小说实现了现代化与国际化。
    5. 内涵:“和而不同”指我们既要重视中外文学的交流与融合,也要保持自身的创作个性。
    启示:①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要保持高度的创作自觉性,警惕跟风式写作。②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要注意精神内涵和形式技法的统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因而小说的价值要高于诗歌”错。由材料一“诗歌能抒怀咏志,唱出个人的声音,而小说则能讲述民族的寓言”可知,材料中对诗歌和小说的特点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并未比较二者的价值高低。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他摒弃传统”错。由材料二“莫言早在80年代就曾表示要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创造出……‘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可知,莫言用现代意识覆盖传统,而非摒弃传统。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A.“详细地阐释了拉美文学产生的原因和特点”错。由材料一“在拉丁美洲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一种新的拉丁美洲共同体意识逐渐成形,这种意识影响到文学,同时也被文学所塑造”可知,材料只说了一种新的拉丁美洲共同体意识成形,这种意识影响到拉美文学,并非拉美文学的产生。
    B.“指出‘魔幻’的内涵就是欠发达、尚未祛魅的状态”错。由材料一“例如在《百年孤独》中作为拉丁美洲象征的小镇马孔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魔幻’意味着欠发达,意味着尚未祛魁的状态”可知,作者通过该事例,指出“魔幻”在“这一意义上”的内涵,并非“魔幻”的全部内涵。
    D.“两者兼顾必然会创造出大量佳作”错。由材料二“我们要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尽力保持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区别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有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可知,原文并未提到两者兼顾必然出现大量佳作的结论,且“必然”一词说法绝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拉美新小说讲述的不仅是一地特有的故事,更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故事”“‘魔幻’意味着欠发达,意味着尚未祛魁的状态。马尔克斯和他的同行们讲述的,就是当时生活在欠发达状态中的拉丁美洲人经历的欢欣与苦难,他们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被浇灭的希望”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的拉美新小说以拉丁美洲为描写对象,描写了拉丁美洲人经历的欢欣与苦难。
    ②由材料一“这些拉美故事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界限、或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邀请读者一起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它们意味着新的结构、新的语言”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的拉美新小说不断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固有限制,在结构和语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
    ③由材料一“但其余波仍久久未平。在文学后辈们如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中,能明显看到《百年孤独》的影子,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也带有《跳房子》的痕迹”“尝试了小说创作的新的可能性,实现了拉美小说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的拉美新小说对其后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作家尝试小说创作新的可能性,最终实现了拉美小说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1)分析“和而不同”创作理念的内涵:由材料二“我们要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尽力保持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区别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有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只有在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之间、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保持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的魔幻写作才能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可知,“和而不同”指的是既要重视中外文学间的交流与融合,互相学习,也要保持中国文学的异质性因素,保持自身的个性特点。
    (2)分析“和而不同”创作理念对中国魔幻文学创作的启示:
    ①由“中国作家在魔幻写作中要保有自我,创作要自成一格,就必须与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保持一定距离,特别要警惕跟风式的写作。只有当作家怀着高度的创作自觉性。才有避免魔幻写作同质化的可能”可知,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要保有自我,具有独特风格,保持高度的创作自觉性,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保持距离,警惕跟风式的写作。
    ②由“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思想匮乏、为‘魔幻’而魔幻的文学写作,当代文学的魔幻叙事应该注重文学的精神内涵与形式技法的统一,否则,必然‘跑偏’走入创作困境”可知,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应同时关注精神内涵和形式技法,不能只流于表面。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桥边的老人
    (美)海明成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啊。”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郡。”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旱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有删改)
    【注】①埃布罗河: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②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③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成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战争前夕,很多人和车在竞相涌过浮桥,老人却坐在桥头不愿离去。表现了他对战争的无奈和怨愤。
    B. 小说多次写到老人唠叨故乡的几只动物,担心它们的安危,表现出老人对动物的关心、不舍。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C. 提到故乡“老人便高兴起来”,因为那里有他惦记的动物们。这时候的他内心充满希望,期待战争结束后回家。
    D. 小说中“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暗示了老人最终的命运可能是凶多吉少。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人称的视角给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
    B. 在情节安排上,小说在对话中采用插叙,把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让人不禁担忧老人的安危,也更深刻地突出了主题。
    C. 文章主体部分两人交谈,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其形象闪耀着普通人人性的光辉,与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D. 文章构思巧妙,它以战争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里、一个孤身老人逃亡时的内心世界为媒介,同接揭示出战争的残忍。
    8. 不同于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文中多次提及老人始终“坐在那里”,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老人“坐在那里”的原因。
    9.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请结合这一观点,指出文中画线的语句里所隐藏的语言和情感内涵。
    【答案】6. C7. B
    8. ①战前的逃离让老人疲惫不堪,又不忍心远离那些动物们。
    ②战争导致老人无家可归,不知去向何方,只能枯坐。
    ③没有希望的生活导致老人变得木然。
    9. ①隐藏的语言: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②情感内涵:交织着“怨”与“冤”的情感,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能力。
    C.“这时候的他内心充满希望”错,由原文“他太累,走不动了”“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可知,老人对战争已经木然,而非“充满希望”,“高兴起来”是因为他对故乡充满热爱和怀念。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小说在对话中采用插叙”错,由原文中二人的对话可知,文章采用顺叙,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情节,并非插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老人已经七十多岁,走了那么远的路,而且还要再走,他走不动了,逃离生涯使他疲惫,只能坐在那里休息。
    “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表面看是老人舍不得离开动物们,担心它们的安危,其实老人是舍不得离开家乡。
    “‘你没家?’我问……。‘没家’,老人说”,老人无家可归,是战争导致的,他无处可去,所以只能坐在那里。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木然”是老人的精神状态,无尽的战争使老人变得麻木,对生活失去希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叙事特征的能力。
    画线句“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我”与老人交谈时,他告诉“我”他曾在圣卡洛斯照看动物,他最后一个离开,很惦念那些动物。当“我”催促他赶紧离开这里时,他说“那时我在照看动物”,强调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只是在照看动物”写出了老人的无辜,他只是一个普通老人,做着很普通的工作,而且他那么友善,对待动物很细心,直到战争爆发他还在惦记他的动物,“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他和他的动物不应该承受这一切,不应该受到这样的摧残。而这一切是谁造成的?他不知道,只能无奈地悲叹“我只是在照看动物”。他内心隐藏的语言应该是: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只是”一词含着一种无奈的悲哀和委屈,也隐藏着对打破他平静生活的战争的控诉。因此这句话的情感内涵是:交织着“怨”与“冤”的情感,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漠北,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国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马数十匹,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B. 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C. 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D. 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郎是古代官名,古代大概为中郎、侍郎等官员的统称。本为君主的侍从之官。
    B. “竟不能得”的“竟”指终究,与“有志者事竟成”的“竟”相同。
    C. “赍金币帛”的“赍”指携带,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贲”相同。
    D. 持节,文中是官职名。晋称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唐时以节度使代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宛人先前已经听说汉朝资财富足,想与其互通使者,因此见到张骞之后非常高兴,不仅为他安排向导和翻译,还护送他到康居国、大月氏国。
    B. 张骞回归途中被年奴扣留了一年多,趁着匈奴的内乱得以逃回,出使时间长达十余年,出使队伍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此次出使可谓艰难异常。
    C. 在漠北打败匈奴后,汉朝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张骞建议应当趁机去结交乌孙,然后可以让大夏等国都成为汉朝的附属国,皇帝同意了此事。
    D. 张骞到达乌孙后并未得到明确答复,转而派遣副使出使西域其它国家,部分使者与西域各国的使臣一起回到长安,开始了与汉朝的往来交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
    (2)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
    14. 张骞出使大月氏和乌孙,两次结果相同,都“不能得其要领”。请简要概括造成同一结果的不同原因。
    【答案】10. B11. C
    12. D13. (1)经过匈奴所控制的地区,被匈奴单于俘获;扣留在匈奴十多年,张骞找机会偷偷逃脱,向月氏国西边逃去。
    (2)乌孙如果能向东回到故地居住,汉朝就把公主许配(给昆莫)做夫人,并与乌孙结为兄弟之国,共同抗拒匈奴,则匈奴不能不破败。
    14. 出使大月氏:大月氏占据了大夏国,无心复仇。出使乌孙:①乌孙不了解汉朝的实力,对汉朝没有信心。②乌孙靠近且畏惧匈奴,不想迁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祁连山之间,是个强国,匈奴冒顿将其击败。老上单于杀了月氏国王,其余的月氏人逃到远方,心中怨恨匈奴,却没人愿意和他们共同攻打匈奴。
    “为”作谓语,“强国”作宾语,故应在“为强国”前后停顿,排除AC;
    “遁逃”为同义复词,不分开,且“遁逃远去”意为“逃到远方”,句意完整连贯,故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终究未能知道月氏人的打算。/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
    C.错误。持有,携带;/送给,付与。句意:携带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与布帛。/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D.“部分使者与西域各国的使臣一起回到长安”错,由原文“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可知,张骞派出的副使都与各国的使臣一起回到长安,不是部分使者。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径”,经过;“间”,偷偷地;“乡”,同“向”,面向、朝着。
    (2)“东”,名词作状语,向东;“遣”,使、令,此处意译为“许配”;“距”,抗拒、抵御。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由“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殊无报胡之心”可概括出:大月氏太子占领了大夏,得以定居,无复仇之心;
    由“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可概括出:乌孙不了解汉朝的实力,对汉朝没有信心,不敢依附;
    由“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可概括出:乌孙靠近且畏惧匈奴,不想迁徙。
    参考译文:
    起初,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祁连山之间,是个强国,匈奴冒顿将其击败。老上单于杀了月氏国王,其余的月氏人逃到远方,心中怨恨匈奴,却没人愿意和他们共同攻打匈奴。”皇上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使者,汉中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经过匈奴所控制的地区,被匈奴单于俘获,扣留在匈奴十多年,张骞找机会偷偷逃脱,向月氏国西边逃去。经过几十天,到了大宛国。大宛人听说汉朝物产丰富,想通使结好,却一直未能实现,见到张骞,非常高兴,为他安排向导和翻译,送他到康居国,又转送到大月氏国。月氏国的太子当了国王,进攻大夏国以后,占领了它的土地定居下来,没有向匈奴复仇的想法。张骞停留了一年多,终究未能知道月氏人的打算,于是返回汉朝,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适逢匈奴国内混乱,张骞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一起逃回长安。皇上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张骞刚出发时有一百多人,离开十三年,只有(他们)两人活着返回。汉武帝元鼎二年,(匈奴)浑邪王归降汉朝之后,汉军将匈奴驱逐到沙漠以北,从盐泽以东见不到匈奴的踪迹,去往西域的道路可以畅通了。于是张骞(向汉武帝)建议说:“乌孙王昆莫本来臣服于匈奴,后来兵力逐渐增强,不肯再事奉匈奴,匈奴派兵攻打他,不能取胜而远去。现在匈奴单于刚刚被我军击败,而过去的浑邪王辖地又空无人烟。现在如果把丰厚的财物赠送给乌孙,招引他们向东扩张(领土),与我国结为兄弟,依据形势(他们)会听从我朝调遣。与乌孙联合后,它西面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来成为我国的藩臣。”汉武帝认为(他)说得有理,便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数以万计,随身携带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与布帛,又任命多名持符节的副使,(只要)路途方便就派他们出使其他各国。张骞到达乌孙国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了他。张骞(向他转达汉武帝的)谕旨说:“乌孙如果能向东回到故地居住,汉朝就把公主许配(给昆莫)做夫人,并与乌孙结为兄弟之国、共同抗拒匈奴,则匈奴不能不破败。”乌孙王认为离汉朝太远,不知汉朝大小;且长期以来一直臣服于匈奴,又靠近匈奴,朝中大臣都畏惧匈奴,不想迁徙(到东面去)。张骞在乌孙国滞留了很久,一直没得到明确的答复,于是便分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附近的国家。乌孙派翻译和向导送张骞回国,又派使节数十人,马数十匹,随张骞(到汉朝)答谢,并趁机令他们了解汉朝的大小强弱。这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任他为大行。一年多后,张骞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与各国的使臣一起回到长安,于是西域各国开始与汉朝联系往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裴十四①
    李白
    朝见裴叔则②,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③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十四:当是裴政,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②裴叔则:晋朝裴楷,人称裴令公,仪容俊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③《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鼋(yuán)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白鼋,白色的大鳖。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使用了关于裴叔则的典故,由此可推测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
    B. 高比南山的金银,也换不来裴十四的一顾,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物与众不同的风骨。
    C. 尾句以景结情,诗人借“浮云”写友人西去的状态,表达了对友人前途人生的担忧。
    D. 本诗一改赠别诗抒写离情别绪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对友人的形象和品格的刻画上。
    16. 同样写黄河,请比较本诗三、四句与《将进酒》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异同。
    【答案】15. C16. ①本诗写奔腾万里的黄河之水,意在象征裴十四的襟怀,以此表达对友人宽阔宏大胸怀的赞美。
    ②《将进酒》开篇写黄河奔流到海,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人类生命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尾句以景结情”错误。尾联意思是: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出句中,“六合”泛指天下,指裴十四游历的地方;对句“浮云”是比喻的修辞,把裴十四飘忽不定的行踪比作浮云。两句都没有写到景色。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本诗三四句的意思是: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黄河水从西部飞流直下流向中原,一泻万里,奔流入东海。而结合本诗最后两句“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可知,裴十四君徘徊于六合之中,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以飘若浮云状其人,为裴十四涂上了灵异脱俗的光彩。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万里奔流的黄河,不仅仅指裴十四宽广的胸怀,也指其行踪,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襟怀。而第四句“万里写入胸怀间”,直接点名黄河水被纳入裴十四的胸怀当中,可见其胸怀之宽广,诗人倒插喻意在前,一笔点醒于后,手法变幻矫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思是: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黄河之水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尝不是呢?这是诗人以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2)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手法,感叹个人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②.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 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 寄蜉蝣于天地 ⑥.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萧”“摧”“蜉蝣”“沧”“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的诗大多豪迈奔放,富有想象力。他以无比的热情歌颂着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并将内容与艺术极其完美地统一起来。他的好友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描写的是壮丽的山山水水和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他的很多诗都具有一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迷人魅力,
    李白的诗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表达的是一种 ① 、一泻千里的情感趋势。李白常常在自己的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比如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 ② 营造出一种神奇奔放、瑰丽动人的心理意境,这就是李白的诗作之所以能够给人以飘逸若仙之感的真实原因。
    李白诗歌的语言多种多样,有的清新,有的豪放,有的则近于散文,但都会给人以_____③的自然之美。他的歌行打破了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达到了任意随性而又变幻多端的神奇境界。他的绝句给人以自然明快、潇洒飘逸之感, ④ 还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李白是一个诗歌高手,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排山倒海 进而 超然不群 而且
    B. 波澜壮阔 从而 超凡脱俗 况且
    C. 排山倒海 从而 超凡脱俗 而且
    D. 波澜壮阔 进而 超然不群 况且
    19.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黄河近两千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B. 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
    C. 假期前7日全国电影票房近37亿元,创国庆“黄金周”票房新纪录。
    D. 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C19. B
    20. 他被好友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描写的是壮丽的山山水水,抒发的是内心的真情实感。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第①处,排山倒海: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波澜壮阔:江河湖海的波涛宽广浩淼。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依据后文“一泻千里的情感趋势”可知,此处想要表达的是李白抒情的一种强大而不可阻挡的气势,故此处应选“排山倒海”。
    第②处,进而:连词,表递进关系,侧重于继续往前,更进一步,用于后一分句。从而:连词,表目的和因果关系,从而侧重于表示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依据。此处强调的是“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是“营造出一种神奇奔放、瑰丽动人的心理意境”的方法和原因,故此处应选“从而”。
    第③处,超然不群: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超凡脱俗:形容非常高洁,不沾一丝庸俗之气。依据后文“他的歌行打破了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可知,此处想要表达的是李白诗歌的不落俗套,故此处应选“超凡脱俗”。
    第④处,而且:连词,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常和“不但”“不只”“不光”等连用,强调更进一层的意思。况且:连词,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此处表达的意思比前句更进一层,故此处应选“而且”。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
    文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双引号作用表示引用。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引用。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讽刺。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不合逻辑。“好友贺知章称为‘谪仙人’”不合逻辑,应是他“被”好友贺知章称为“谪仙人”;
    二是搭配不当。“描写”和“真情实感”不搭配,应改成“描写的是壮丽的山山水水,抒发的是内心的真情实感”。
    故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修改为:他被好友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描写的是壮丽的山山水水,抒发的是内心的真情实感。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炽热岩浆, ① ?原来火山爆发时就像地球打了一个“饱嗝儿”,烟尘会裹挟着矿物粒子及颗粒物形成庞大的蘑菇云, ② ,便会瞬间穿透对流层,进入相对稳定的平流层。其中一部分颗粒物很快会随风雨降落到地面,而另一部分以硫化物为主的物质在平流层中长期无法沉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迅速扩散,像遮阳伞一样反射太阳光,也被称为“阳伞效应”。
    这些气溶胶颗粒又是形成云层冰晶的凝结核,这也导致火山灰波及之处多为阴雨天气。而水汽在向液态、固态水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吸收大量太阳辐射。正是因为太阳辐射被大量反射或吸收,在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有时这一效应会持续数年,便会形成“火山冬天”,进而引发所谓的“无夏之年”。
    这种“阳伞效应”的降温作用能否帮助我们抵消全球变暖呢?火山爆发带来的危害远大于积极效益,靠火山爆发去解决全球变暖,不仅不靠谱, ③ 。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析火山爆发可能引发“无夏之年”的主要原因,要求表达清晰流畅,不超过80字。
    【答案】21. ①. 为什么会导致气温变低呢 ②. 如果爆发的强度足够大 ③. 反而会适得其反
    22. 火山喷射出的一些物质形成的气溶胶会反射太阳光,水汽转化成雨雪时要吸收太阳辐射,因为太阳辐射被反射和吸收,所以热度减弱,地面温度下降,就可能引发“无夏之年”。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后文“……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迅速扩散,像遮阳伞一样反射太阳光,也被称为‘阳伞效应’”“这种‘阳伞效应’的降温作用能否帮助我们抵消全球变暖呢”以及该句句末的问号可知,此处是在提问火山爆发会引起气温变低的原因,故填“为什么会导致气温变低呢”。
    第二空,由后文“便会瞬间穿透对流层,进入相对稳定的平流层”可知,此处指火山爆发强度非常大,故填“如果爆发的强度足够大”
    第三空,由前文“火山爆发带来的危害远大于积极效益,靠火山爆发去解决全球变暖,不仅不靠谱”可知,依靠火山爆发去解决全球变暖的途径行不通,还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故填“反而会适得其反”。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文中有“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迅速扩散,像遮阳伞一样反射太阳光”,据此可总结出“火山喷射出的一些物质形成的气溶胶会反射太阳光”。文中还有“……而水汽在向液态、固态水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吸收大量太阳辐射。正是因为太阳辐射被大量反射或吸收,在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有时这一效应会持续数年,便会形成‘火山冬天’,进而引发所谓的‘无夏之年’”,据此可总结出“水汽转化成雨雪时要吸收太阳辐射,因为太阳辐射被反射和吸收,所以热度减弱,地面温度下降,就可能引发‘无夏之年’”。整合时要注意清晰流畅以及字数要求。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华丽的苗族服饰,简直把繁复之美演绎到极致:复杂多样的图案,鲜艳夺目的色彩,华贵亮丽的装饰,织、绣、挑、染的技法,让服饰花团锦簇,流光溢彩。
    材料二:现代社会有不少人主张极简主义,主张“断舍离”。对人对事对物,舍弃掉那些没用的,才会更加专注,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上述材料给予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综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繁复之胚,百炼成简
    俗话说:“大道至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世界。许多人提倡简约,是因为很多东西被添上了不实用或纯粹装饰的一面,为我们的生活无故增加了很多负担。但有些时候,很多复杂的东西却又给我们带了意想不到的益处。在我看来,真正有用的东西,背后的原理和设计一定不是简单,但它却又足够简约,便利我们生活。以繁复之胚,百炼成简。
    当今社会,手机是几乎无处不见的东西,甚至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审美和需求下,手机的样貌也一直在朝简约的方向进化。从十几二十年前的板砖似的大哥大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从黑边框到现在越来越极致的全面屏,手机的形象一直在变得简约。但这一点一点进步的背后,又消耗了科技工作人员多少复杂的图纸设计,承载了多少小如米粒的元件精密的组装。繁复的价值,就体现在手机通过不断地更新换代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上。一部小小的手机,凝集了各行各业的精华,吸收了各种领域的知识。看似简约的背后,正是繁复的价值在熠熠生辉。
    让人讨厌的不是繁复,而是看似光鲜,实则多余的“过度包装”和俗不可耐的无端设计。没有一个足够繁复的内在,所谓的简约也如一张纯白的纸,无法吸引人。那些大国工匠,制作工艺品时看似简单随意的动作中,蕴合的是无数次的重复和老道的理论经验。只有经历过繁复的锤打,那简约的动作才能恰到好处地赋予那些工艺品以栩栩如生的姿态。
    各行各业,皆是如此。那些外表朴素,平和可亲的作家,皮囊下是一个深刻的灵魂,眼中蕴合的是刺人灵魂的目光,笔下文字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学习上的真正强者,会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让你理解一道题目,举重若轻的背后是重复不断的练习和思考。
    我们追求的简约,可不仅是针对外表,而是那能将复杂事物简单展现、为我们所用的简约。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不停去重复那繁复,才能做出简约又好用的东西,才能把复杂的生活过得简单,做到“大道至简”。
    将繁复之胚,百炼成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主要讲苗族服饰以繁复为美,这些服饰把繁复之美演绎到极致;材料二主要讲现在社会有不少人主张极简主义,主张“断舍离”。
    两则材料从内容上来看是相对的,一个主张繁复,一个主张简约。审美上,简约留白,蕴藉含蓄,富于意味;繁复浓墨重彩,铺陈渲染,也具有特别的意蕴;二者甚至可以并存于一篇之中,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关键看一个“度”的问题。生活中,简约意味着做减法,简单朴实,心境平和;繁复似乎是贬义,意味着做加法,追求更多,欲望更多;生活本身就是繁复的,简约有时是一种痴望,但在繁复中保持简约的心态,却是值得提倡的。
    首段要表明观点:当我们被繁复包围着的时候,拨开重重迷雾,去寻找至简的理念,更显得犹为重要。分论点一,古代无数仁人志士花费毕生精力去追求他们心中“至简”的理念。分论点二,至简,能让我们在闹市中享受一份清静与安宁。分论点三,至简不仅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态度,更是我们很多人毕生所向往和追求的事物。结尾再次表明观点:去寻找我们心中的至简,它将为我们指明前路的方向。
    立意:
    1.大道至简
    2.删繁就简三秋树。
    3.简约重要,但繁复亦有可取之处。
    相关试卷

    2024银川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银川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6页。

    2020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缺答案: 这是一份2020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缺答案,共9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