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展开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6页, 20题, 考试用时 60 分钟, 全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一个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属于原始史料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B.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C. 纪录片《人类的起源》 D. 元谋人的两颗牙齿
2.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 B. 和谐秩序 C. 神话传说 D. 游牧文明
3.《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发现舜很贤能,精于农耕,善于制作陶器,有领导才能,可以托付重任,于是临终前就把权力正式移交给了舜,而没传给自己无德无才的儿子。这反映了
A. 尧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尧舜禹都是治水功臣
C. 尧舜按照世袭的方式传位 D. 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
4.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说明当时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国家特征明显
C. 夏朝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5.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 小篆 B. 金文 C. 甲骨文 D. 火星文
6.“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是指
A. 打制和磨制石器 B. 铁制农具和牛耕
C. 磨制石器和牛耕 D. 铁制农具和青铜器
7. 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上述材料说明的是秦统一中国的
A. 背景 B. 内容 C. 结果 D. 作用
8.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这两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A. 实行残暴统治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实行民族压迫 D. 加强文化专制
9. 给图片拟定标题,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
A. 盐铁专卖想象图 B. 楚汉之争想象图
C. 开凿灵渠想象图 D. “文景之治”想象图
10. 在经历过汉初的“七国之乱”后,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国,“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这反映的是
A. 实行“推恩令” B. 盐铁专营
C. 刺史制度 D. 独尊儒术
11. 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樱桃、杏子等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苜蓿、良种马等传播到中原。这主要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A. 丰富了粮食作物的种类 B. 促进了各地区人口流动
C. 推动了地区间物种交流 D. 扩大了汉朝的统治范围
12.《三国志·吴主传》里记载道:“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书中讲述的战役是
A. 桂陵之战 B. 巨鹿之战 C. 赤壁之战 D. 阪泉之战
13.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状况。这一状况的积极影响是
A. 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 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 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山西南部的羯人,从事农耕,善于织布。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A. 商业繁荣 B. 民族交融 C. 对外交往 D. 国家统一
15. 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女史箴图》发出的感慨,其中表达最准确的是
A. 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 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 线条优美,人物传神 D.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6.《齐民要术·种谷》写道: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要
A. 重视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B. 合理统筹农、林、牧、副、渔等业
C. 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历法
D. 遵循自然的规律和因地制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 如图为我国原始农耕时期一处氏族聚落人们的房屋样式和生产工具。
材料三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入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2分)
(2)材料二图中反映的是哪一处氏族聚落人们的生活? (2分)这一处氏族聚落的房屋有何特点? (2分)他们开创怎样的原始农耕经济? (2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事是谁所为? (2分)“他”是用什么办法解决水患的? (2分)“他”治水终于获得成功的事例,对你的成长有何启迪? (2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
材料三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分)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分)
(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4分)“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北语”指古代哪一个民族的语言? (2分) 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2分)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政策
对外征伐, 修筑豪华宫殿, 征收繁重的赋税, 施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 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1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休……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当年,即宣布废除西周创立并实行了八百余年的封建领主政治体制,推行新的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朝基本沿用了这一制度。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汉武帝是两汉时期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旧史往往将他与秦始皇并举,称为“秦皇汉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周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2分)周王大批封建土地的依据是什么? (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秦始皇、汉武帝在经济和民族关系两个方面采取的相似措施,(4分)并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共同影响。(2分)
20. 文化软实力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和支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史上,他们是第一批最具实力的文化传承群体,他们的著作同样是第一批最具文化传承分量的成果。更为明显的是, 当时取得的比往古多得多的文化成果,其绝大部分自然是诸子创新能力、意识等的结晶。
——董连祥《“百家争鸣”及其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材料二 汉和帝日理万机,每天都要看一大堆竹简或木简。这些竹木简既沉重又占空间,无论搬运还是储存都不方便。市面上也有用大麻和苎麻制成的纸,但大多质地粗糙,只能用来包东西。
——宋时雁《蔡伦改进造纸术》
材料三 公元 462年,祖冲之经过多年查阅、比较和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计算,终于制成了《大明历》。在《大明历》颁行受挫时,他没有放松自己的研究,坚信自己劳动的价值,并把研究志向转向数学。
——何锐《无穷无尽的祖冲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这一“文化传承群体”中任选一个学派的某位代表人物,指出其“创新能力、意识等的结晶”。(2分)
示例:儒家学派的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2)根据材料二,归纳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原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纸术对传播文化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祖冲之“把研究志向转向数学”后在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2分)并谈谈祖冲之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99,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99,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6,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36,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全球通史》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2):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2),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