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叙事视角就是讲述故事发展的眼光和角度,也是带领读者走进小说中构建世界的一扇门,犹如摄像机的镜头角度,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的故事内容呈现给观众。视角对故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不同视角观察同样的一件事,就会显现出几个不同的故事表达效果。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关于叙事视角的叙述中,根据视角的不同,将视角分为外聚焦、内聚焦和零聚焦三种类型。
外聚焦视角是一种戏剧化的叙述,指“叙述者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即叙述者小于人物。叙述者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其所见所闻,这种视角的特点是仅限于描写人物外在言谈举止,以冷静的态度描述其所见所闻,不介入到故事中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去,对其中反映出的深层次含义不加任何解释。外聚焦仅仅描述事件的外在表现,对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谈举止不作引导和评价,而把人物语言、动作、行为联系的深层次含义交由读者去推测、去猜想。
《红楼梦》中有着不少外聚焦视角的桥段,在第十八回中元春省亲的内容采用外聚焦叙述。叙述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元春在入风藻宫后回家省亲的一幕幕场景: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
元春把牌坊上的“天仙宝境”改为低调的“省亲别墅”,几个字的差异透露出元春的心思缜密,不免让人猜测元春虽位份尊贵,但在深宫中是处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不敢有一刻的松懈,生怕招摇过市,带来灾祸。外聚焦叙述者与故事中的人物保持一定距离,呈现出“疏离”“冷漠”的旁观者姿态,需要读者对故事“留白”进行填补和再创造。
内聚焦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只知道其中某个人物知道的事情,即叙述者等于人物。内聚焦一般借助某个人物的视野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事情,读者能够透过这种视角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内聚焦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叙事手法。以全知叙事为主的小说,巧妙地利用内聚焦将纷繁的信息牵引至一处,既形成了丰富的叙事张力,为作者打开了另一扇窗,又增强了故事的表达效果。但内聚焦有一定的局限性,只知道某个人物知道的事,对这个人物没有看到的事就一无所知,不利于客观、全面把握事件的真相。因此,内聚焦一般是以辅助性的视角而存在。
《红楼梦》第三回叙述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作者采用了内聚焦展开叙述。林黛玉承担了观察者的角色,作者利用林黛玉的眼光来审视在贾府的所见所闻,从她的视野中描写了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初见,从林黛玉眼中认识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从黛玉的视角自然而然地介绍人物出场,让读者同黛玉一样好奇这个传说中的“混世魔王”是怎样一个人,为故事情节制造了陌生感与悬念感。贾宝玉在反复渲染后隆重登场,借林黛玉陌生的眼光打量贾宝玉的着装、容貌,解了林黛玉和读者的“心中疑惑”。
零聚焦指的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又称上帝视角,叙述者通晓全局,即叙述者大于人物。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视角,可以从任何角度叙事:叙述者既可以通晓全局,对故事中的事件鸟瞰全貌,也可以了解人物的每一面特征,透露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还可以洞悉不为人知的秘密。例如,第二十六回运用了零聚焦叙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的误会始末: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回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
在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夜晚敲了贾宝玉的房门,却被正在气头上的晴雯关在门外,惹得一肚子委屈。而贾宝玉对此毫不知情,二人产生了误会。零聚焦叙述让读者知晓二人误会事件的整个过程,向读者解释事件的细节以及剖析二人的内心世界。零聚焦的优势是便于讲清事件的过程、发展态势和复杂的心理活动等。从整体上来看,《红楼梦》延续了传统的零聚焦叙事视角为主的叙事方式。
在叙述角度上,《红楼梦》创造性地以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叙述,充分调动了文本中的叙事视角的灵活转变,进一步撼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以此推进故事的发展进程,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极高的艺术表达效果。
(摘编自王韬钰《以热奈特叙事视角探究<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叙事视角是讲故事的眼光和角度,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视角叙述。可呈现不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B.采用外聚焦视角叙述,叙述者小于人物,即叙述者仅仅描述事件和人物的外在表现,不带有主观色彩。
C.采用内聚焦视角叙述,叙述者等于人物,即叙述的是某个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利于呈现事件的全貌。
D.采用零聚焦视角,叙述者大于人物,便于讲清事件全貌和细节,但缺少留白和悬念,表达效果不如其他视角。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元春改“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的叙述采用外聚焦视角,能不能读出背后的深意,取决于读者的阅读能力。
B.黛玉与宝玉虽是初见,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采用内聚焦视角叙述,使得读者不能推测黛玉“眼熟”的原因。
C.《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如果只用黛玉的视角叙事,读者就不会明白误会的缘由,也无法了解误会的整个过程。
D.《红楼梦》的叙事方式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不同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有助于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主要用零聚焦视角叙事的一项是 ______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B.《雷雨》
C.《百合花》
D.《装在套子里的人》
4.请根据材料内容,指出下列文段运用了哪种叙事视角,并简要分析其好处。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这是天山深处的一个矿区,一个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的地方。满山的砾石在西部烈日的灼烤下,散发出铁锈的气味。这儿属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集结到了这里。
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跟随着父母上了山。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我们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教语文的胡老师正领读《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
我们更喜欢作文课,因为胡老师有满肚子的故事。他以前是一个大学教授,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老师。他在命题作文前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启发我们。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
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
于是,在第二周的作文讲评中,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有坝子上的黄桷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
课上,老师讲到一个叫左宗棠的清朝人收复新疆的故事,还有左公柳的故事,当然还讲到了胡杨树……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想到了山下胜利渠边的一棵孤独的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
“山前该有一棵树!”
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
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
胡老师的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同学们面面相觑,都有些内疚,也许我们的要求有些过分,在这寸草不生的地方非要一棵树,这不是给老师出难题吗?
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在第二周就有了结果。那应该是春天,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消息树,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
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它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没有夏天的雄壮和秋天的美丽。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
从此,我们开始每天关注着胡杨树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它能发出嫩芽,长叶,然后一树绿荫,到了秋天一树金黄。可是,都万物生长了,它那原本似是而非的萌芽还没一点变化,更不用说生叶了。
一直到夏天,胡杨树还不见绿荫。胡老师说,人挪活,树挪死呀,越是大的树越不容易挪活。那一次,胡老师让我们围绕胡杨树站好,他教会了我们一首诗,是当时课本上没有的,说是给胡杨树精神鼓励。在他的引领下,我们面对胡杨树诵咏: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胡老师再一次给我们上作文课时,他让我们写一写眼前的胡杨树。他启发我们,不要再纠结胡杨树是否发芽、长叶的问题,因为胡杨树是一种伟大的树,它“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胡老师还说,胡杨树即便死了,也会在我们山前耸立千年。
胡老师的这段话让我们震撼。这时候,开山的炮声又响了,有石头落在了我们的屋顶,犹如战鼓。听到房顶的咚咚声,大家都会心一笑,齐声背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就在大家认为“三而竭”时,只听“轰”的一声,第四下来了,声音巨大而又沉闷。我们眼前的讲台灰尘四起,有女生吓得尖叫。灰尘散去,我们发现胡老师躺在地上,鲜血从讲台上流了下来……
一块碗口大的飞石击穿教室的屋顶,直击胡老师的头部,老师死在讲台上。
胡老师后来被埋在胜利渠边那个巨大的胡杨树坑里。下葬那天我们围着那个树坑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们没有哭,感觉胡老师也没有死,他变成了一枚巨大的胡杨树种子。那种子会发芽、长叶,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胡老师死后,我们发现那些似是而非的树芽完全枯萎了,胡杨树也死了。我们没有忘记那棵死去的胡杨树,那是故乡树,我们坚信它死后一千年不倒。细枝已经被风掳去,胡杨树只剩下粗壮的枝干,像一尊神秘的树雕。像正在给我们上课的胡老师,被取走了一层石头的平滑如砥的山坡像一块巨大的黑板。胡老师正指着黑板给我们讲解那段《诗经》。
我们也没忘记去胜利渠边看望胡老师。让我们惊喜的是,在胡老师的孤坟边真的长出了一棵胡杨树。我们围成一圈坐在树下,回忆胡老师,背诵那段《诗经》。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选自 2021年第3期《收获》,有删改)
5.下列对胡老师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细节描写表现了胡老师的风趣和在恶劣环境中的从容。
B.“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语言描写很好地塑造了胡老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富有教学艺术的师者形象。
C.“胡老师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体现了胡老师对孩子们生存状况的无奈与不忍。
D.胡老师为孩子们讲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左公柳、胡杨树的故事,既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也展现了他的精神境界。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学校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写出了孩子们求学环境的艰苦,也为后文飞石击穿教室的屋顶埋下伏笔。
B.“似是而非的树芽”寄托着希望,胡老师死后,树芽枯萎了,胡杨树也死了,象征着希望的破灭和生命的脆弱。
C.小说结尾对胡杨树和山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了胡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虚实结合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蕴。
D.小说围绕“人和树”的关系,讲述了“盼树”“移树”“救树”“恋树”的故事,儿童视角的应用使叙述自然、有童趣。
7.小说两次引用《诗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8.有评论认为,《山前该有一棵树》蕴含了“人生如树”的感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尝读六国世家, 窃怪天下之诸侯以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 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选自苏辙《六国论》)
(二)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选自苏洵《六国论》)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窃怪天下之[A]诸侯以十倍之众[B]发愤[C]西向[D]以攻山西[E]千里之秦[F]而不免于灭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世家,《史记》中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的传记。
B.山东,崤山以东,与《鸿门宴》中“沛公居山东时”的“山东”意思相同。
C.区区,小、少,微不足道。文中的“区区”用于形容韩魏两国国力弱小。
D.先祖父,“先”用于后辈对死者的尊称,文中的“先祖父”,指诸侯已去世的祖父。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苏辙认为,六国自以为深思远虑,觉得有可以自保的办法,实际上是目光短浅,不了解天下的形势。
B.苏辙认为,秦国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关键在于韩、魏两国,韩、魏的存在之于秦国犹如人有心腹之患。
C.苏洵认为,六国面对强大的秦国,为了保一时平安,争相以土地贿赂秦国,这是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D.韩魏附秦从而六国受祸,六国赂秦而招致灭亡,苏辙苏洵论证的角度不同,但都折射出六国的不团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注】作者于公元1196年徙居铅山(今属江西),此词作于他居住瓢泉寓所期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面对山的消失,浮云感到很奇怪,认为是有人趁半夜把山推走了。
B.西风起,浮云散,青山耸立,“瞥起”“忽见”写自然景观须臾间的变化。
C.青山依旧,老僧拍手笑着夸赞,憨态可掬,情趣盎然,丰富了词境。
D.这首词写浮云遮山、云散山现的现象,构思新巧,语言生动,格调清新。
15.青山“失”而复“得”,诗人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表达自己治理国家的志向,认为可用三年的时间,达到“ ______ ”的成效,“ ______ ”,就要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2) 《谏太宗十思疏》中,以“舟”为喻,把国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联系起来,提醒统治者要戒慎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3)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为了推行变法而“ ______ , ______ ”,这不是“拒谏”。
(4) 《六国论》中,作者用“苟以天下之大,下面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来告诫后人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阿房宫赋》中能起到类似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5) 《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恢宏气象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 Ⅱ为我们讲述了屠呦呦的故事。她“用一世执一事”,专注科研。与此不同的是,当下也有很多人选择做一名“斜杠青年”,实现多重职业人生。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 /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斜杠不只是身份的叠加,还体现了他们追求多彩人生的积极态度。
你更欣赏“用一世执一事”的专一职业人生,还是“斜杠青年”的多重职业人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了《论语》等经典之后,切实体悟到了书中所蕴含的深邃智慧,真正体察到古代智者的良苦用心,读下来感觉妙不可言,于是甲 手舞足蹈,这是读经典的第四种境界。事实上,读到某部经典时欣喜若狂或者涕泪悲泣,那是一个人读书生涯当中极为宝贵的时刻,是精神之旅中非常美妙的体验。如果一个人读书一旦到了这种境界,(①)张载曾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阅读古代经典,最好能够安住当下、沉浸其中,仿佛乙 ,孔孟之教诲,如同对我所说。如此读书,自然有得,假以时日,就可以涵养成生机活泼的气质。 我们学习古代经典,不是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沉闷,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越来越枯萎,(②)来滋养自己的生命,让这棵生命之树更加丙 。所以,阅读经典,不仅是要理解经典的文字含义,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将经典中的智慧活出来。这意味着,不仅要从文字上来阅读这些经典,(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B.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C.我们似乎总看不清自己,但总能从他人的行为中挑出毛病。
D.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疟疾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从谈“疟”色变到实现无疟疾,中国的消除疟疾之路离不开青蒿素以及它的发现者屠呦呦。她毕生只致力于一件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发,如今依然潜心于此。
每一分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付出,都能够收获幸福。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上世纪六十年代,恶性疟疾横行。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带领科研团队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进行筛查,反复摸索,第191次实验才获得成功,终于提纯出青蒿素。
如果说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那么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研制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屠呦呦善始敬终,不断探索,用一世执一事,专注科研。“虽然发现青蒿素快半个世纪了,但其深层机制还需要继续研究。”屠呦呦盼望后辈有所突破。
21.画横线的句子也可以表述为:努力和付出不会被辜负,都能收获幸福。从语义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D、B、A、
【解析】(1)D.“表达效果不如其他视角”错,不同的叙述视角各有优劣,原文没有零聚焦视角与其它视角的效果比较。
故选D。
(2)B.“使得读者不能推测黛玉‘眼熟’的原因”错,内视角叙事主要是让读者同黛玉一样对宝玉产生好奇,而不是使得读者不能推测黛玉“眼熟”的原因。
故选B。
(3)零聚焦视角叙事,指的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又称上帝视角,叙述者通晓全局,即叙述者大于人物。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视角,可以从任何角度叙事。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整体上采用的是这种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即零视角叙事。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B.《雷雨》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的舞台剧,主要是外聚焦视角。
C.《百合花》是第一人称“我”叙事,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是内聚焦视角。
D.《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我”是故事的见证人,主要是内聚焦视角。
故选A。
(4)首先明确:选段采用内聚焦视角叙事。
结合“内聚焦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只知道其中某个人物知道的事情,即叙述者等于人物。内聚焦一般借助某个人物的视野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事情,读者能够透过这种视角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内聚焦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叙事手法”“巧妙地利用内聚焦将纷繁的信息牵引至一处,既形成了丰富的叙事张力,为作者打开了另一扇窗,又增强了故事的表达效果”可知,内聚焦一般借助某个人物的视野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事情,读者能够透过这种视角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选段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段描写,从刘姥姥的视角,描写她对大观园的观察、感受,带给读者新鲜感。可见是内聚焦视角。
刘姥姥从未来过大观园,这里的一切对她充满新鲜感,所以从刘姥姥的视角去描写能突出大观园不同地方的显著特征。在这样一个视角下,通过对大观园不熟悉的刘姥姥对大观园的观察、感受来对其环境、建筑、用具、器物进行描写,一下子抓住大观园的特征,让人生出新鲜之感。
答案:
(1)D
(2)B
(3)A
(4)内聚焦视角。内聚焦一般借助某个人物的视野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事情,读者能够透过这种视角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选段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段描写,在刘姥姥的视角下,通过对大观园不熟悉的刘姥姥对大观园的观察、感受来对其环境、建筑、用具、器物进行描写,一下子抓住大观园的特征,让人生出新鲜之感。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作品叙述视角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相关内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作品,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语段,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5~8.【答案】C、B、、
【解析】(1)C.“体现了胡老师对孩子们生存状况的无奈与不忍”错误。原文“胡老师的眼眶有些红”可看出老师对于学生想要移树想法的感动,并无对孩子们生存状况的无奈与不忍。
故选C。
(2)B.“象征着希望的破灭和生命的脆弱”错误。原文“我们没有忘记那棵死去的胡杨树,那是故乡树,我们坚信它死后一千年不倒”可知,胡杨树虽死,但它包含了美好的愿望,是精神导向的坐标并未改变。
故选B。
(3)原文“从此,我们开始每天关注着胡杨树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它能发出嫩芽,长叶,然后一树绿荫,到了秋天一树金黄”,第一次引用《诗经》内容是在我们盼着胡杨树发芽,长成绿荫,胡老师为我们朗诵的《诗经》,既体现胡老师一面教给学生知识,一面教给他们做人的境界,凸显胡老师形象特征;
原文“我们也没忘记去胜利渠边看望胡老师。让我们惊喜的是,在胡老师的孤坟边真的长出了一棵胡杨树。我们围成一圈坐在树下,回忆胡老师,背诵那段《诗经》”,可知胡老师死后我们对胡老师的怀念,深化文章的主题,胡杨树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精神导向的坐标,指引着我们前进;
两次引用《诗经》内容增加文本的意蕴,丰富文章内容,让文本更有文学色彩。
(4)先看父母心中的“树”。结合“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可知,在这些远离故乡的父母的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承载着他们的乡愁。在远离故乡的父辈眼中,树是故乡的代表,是终身难舍的乡愁的寄托。
再看孩子眼中的树。结合文中“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来看,在这些逐渐长大的孩子眼中,这些树木是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精神导向的坐标,指引着我们前进。
而从全篇来看,文中提到那棵最茁壮的胡杨树,“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这棵胡杨树给我们带来绿荫,之后又把这胡杨树移到了山上,而在这寸草不生的荒山野岭,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绿荫,更是生机与希望。
答案:
(1)C
(2)B
(3)凸显胡老师形象特征,既体现胡老师一面教给学生知识,一面教给他们做人的境界;
深化文章的主题,对胡老师的怀念胡以及杨树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精神导向的坐标,指引着我们前进;
两次引用《诗经》内容增加文本的意蕴,丰富文章内容,让文本更有文学色彩。
(4)①在荒山野岭寸草不生的地方,树应该能给人们带来绿荫,带来生机,带来希望;
②在远离故乡的父辈眼中,树是故乡的代表,是家乡的记忆,是终身难舍的乡愁的寄托,应该有一棵树去承载思乡之情;
③在逐渐成长的孩子及所有人的眼中,树包含了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精神导向的坐标。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内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引用作用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引用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语境从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9~13.【答案】B、D、A、、
【解析】(1)B.“弊”,同“蔽”,遮蔽,掩护。句意: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
故选B。
(2)句意: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诸侯”是“天下”的中心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发愤西向”是“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山西”和“千里”都是“秦”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E。
故选BDF。
(3)D.“文中的‘先祖父’,指诸侯已去世的祖父”理解错误,“祖父”在这里是两个词,指祖辈和父辈。文中的“先祖父”,指诸侯已去世的祖辈和父辈。
故选D。
(4)A.“六国自以为深思远虑,觉得有可以自保的办法,实际上是目光短浅,不了解天下的形势”理解错误,原文(一)第一段“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意思是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可知,深思远虑,觉得六国有可以自保的办法的是苏辙,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5)①“拒”,抵挡;“乘”,偷袭,“拒之于前”“乘之于后”,状语后置句;“危道”,危险的途径;“此危道也”,判断句。译文: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②“以”,因为;“丧”,灭亡;“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独完”,独自保全。译文: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③“然则”,既然这样;“厌”,满足;“繁”,多;“急”,急迫。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答案:
(1)B
(2)BDF
(3)D
(4)A
(5)①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②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③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参考译文:
(一)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二)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去世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14~15.【答案】A、
【解析】(1)A.“浮云感到很奇怪,认为是有人趁半夜把山推走了”错误。“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意思是:什么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头看四面都是浮云,猜想是浮云干的。应是作者猜想浮云趁半夜把山推走了,突出了青山被浮云遮盖的特点。
故选A。
(2)开头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运用设问手法,提出自己疑惑。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写青山被浮云遮覆的忧虑;
接着两句相对而视的几座山峰,而今走遍河边却找不到它们,写出诗人寻不到山峰的惆怅;
过片两句笔锋一转,景象突然一变:西风乍起,浮云飘散,忽然看见平时与之相亲相爱的青山像擎天巨柱一样,岿然耸立在东南天际。这两句说是写词人重睹青山的喜悦,可又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上句的“瞥起”和下句的“忽见”,来表现作者在刹那间的感情变化;
最后两句宕开笔墨,描写了一个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东南天际时的欢快举止和情态,通过老僧之喜来映衬词人之喜。
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尽管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屡屡遭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像浮云毕竟遮不住青山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擎天柱。这首小词的格调明快疏朗,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落职闲居期间积极乐观的一面。
答案:
(1)A
(2)全词写云山“失而复见”的变化,也写出了词人从疑问到惆怅、从惊喜到乐观的情感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像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译文:
什么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头看四面都是浮云,猜想是浮云干的。平常相对而视的几座山峰,现找遍河边却寻不到它们在哪里。
西风猛然吹起,浮云飘动,忽然看到东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老僧拍看手笑着夸赞,还在高兴青山依旧在这里。
赏析:
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而且,由于用了拟人手法,还大大密切了物我关系,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词人那种翘首凝望、喃喃自语的情态。起句用典,《庄子•大宗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庄子这段话是为抒发他有藏必亡的虚无观点立论的。
以作者的词句同黄氏的诗句相比较,黄氏的“持”字径从《庄子》语中“负之而走”的“负”字而来,稍显得拘泥朴实;而词人的“推”字,则显得空灵巧妙,更切合青山被浮云所笼罩的景象。可见,用典的巧拙,不在于能否师其字面,而在于能否即景会心,缘事而变化。而“四面浮云猜是汝”句,何以用“猜”而不用“知”?盖“知”字判断的意味太浓,和起句的诘问语气不相搭配,且使此句也显得呆滞;而著一“猜”字,不仅和起句的诘问语气相吻合,而且还使全韵灵动活泼,声情若掬。歇拍一韵紧承前韵,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词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寻觅“常时相对”的青山?因为青山是他闲居瓢泉期间的知音,也是他光明磊落的人格的真实写照。“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可见词人对青山的感情是多么深厚,怪不得他要殷勤寻觅呢。
词的上片写青山被浮云遮覆的忧虑,下片则写重睹青山的喜悦。下片两句笔锋一转,景象突然一变:西风乍起,浮云飘散,忽然看见平时与之相亲相爱的青山象擎天巨柱一样,岿然耸立在东南天际。说写词人重睹青山的喜悦,可又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上句的“瞥起”和下句的“忽见”,来表现作者在刹那间的感情变化。如果说下片一韵着重写浮云散而青山见的自然景观须臾间的变化的话,那么结拍一韵还不该直接抒写重睹青山的喜悦心情吗?作者偏不这样,而是宕开笔墨,描写了一个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东南天际时的欢快举止和情态,通过老僧之喜来映衬词人之喜。这样写不仅多一层曲折,而且还丰富了词境,说明热爱青山、关心青山是否依旧的,正大有人在,那老僧即其一例也。
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词人对他吟咏的对象并未作十分精细的描绘和刻划,而是抓住自然界客观景物的顷刻变化,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寓意深刻,并非平淡之叹。这首小词的格调明快疏朗,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落职闲居期间积极乐观的一面。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6.【答案】【小题1】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小题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小题3】辟邪说,难壬人
【小题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解析】 故答案为:
(1)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重点字:礼)
(2)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重点字:覆)
(3)辟邪说 难壬人(重点字:壬)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哀)
(5)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重点字:坼)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17.【答案】执一事守一世乃余心所向 随着世界与时代的多元,“斜杠青年”逐渐风靡,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职业领域,向往更多的自由与可能性。而余以为,执一事守一世乃余心之所向,况且,若人人斜杠,何以精专?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如是说。这是一个人们对生命充满追求的多元时代,这也是一个需要执一事守一世而精专的时代。一个无所坚守之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面对“斜杠青年”的潮流,我不禁心生凉意,再难产生一生专一事而一技通神的匠人,再难产生在冷板凳上寂寞几十年而坐视千古的学者。
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正如马斯洛所言:“人的最高需求便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难以同时在每个岗位每个领域都有一番成就。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从九科兼顾到文理分科到术业专攻,都正不断地引领我们精专于一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法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雷杜德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玫瑰花,他只执画笔,任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血流成河,他只画他的玫瑰,不问潮流,那169种楚楚动人的玫瑰也成为传世经典。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行走在技艺深处的工匠,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执着于一艺的智者。在单一的职业领域坚持到底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勇气、一种道义。与“斜杠青年”们不同,他们担起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守着或裱画或雕刻或刺绣此种不为金钱名利之艺,高举着民族精神的火把,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他们挑起了国家富强繁盛的奋斗责任,专于或航天或农业或国防此种不为个人自由之技,毅然在尖端科技的道路上踽踽前行。战后的日本采取“终生聘用制”,不也是为国之富强谋出路吗?如此种种执一事守一世的工匠学者科学家,他们风姿不改,光芒万丈。
诚然,“斜杠”多了一份抉择,多了一份对自由的向往追逐,多了一种生命的体验。但是,如果说“斜杠”是自我情怀的自由追寻,那么执一事守一世便是一份大我的国家情怀。所谓“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们就是那样的一群人,不问人群所趋,不顾众人所指,自己做自己的阳光。执一事守一世更多了一点智慧,多了一份铿锵有力的坚定,多了一腔热血激情,多了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富强的担当、期盼与义不容辞。
吾愿与他们同行,专一心,抱一诚,执一事,用一世,不问人群,不顾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了屠呦呦专注科研,“用一世执一事”的人生经历。然后指出当下也有很多人选择做一名“斜杠青年”,接着阐述了“斜杠青年”的内涵,是指那些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这体现出了他们追求多彩人生的积极态度。
题干中“你更欣赏‘用一世执一事’的专一职业人生,还是‘斜杠青年’的多重职业人生”“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这一提示语明确了写作方向。“用一世执一事”体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需要心无旁骛、砥砺深耕。“斜杠青年”体现出的是一种自由、多元、丰富的人生状态。考生可以选择认可“斜杠青年”的做法,也可以选择欣赏在专一职业领域坚持到底的做法,但必须做出选择,同时要在文章中写出自己思考、权衡的过程以及选择的理由。
如果选择成为“斜杠青年”,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斜杠青年”的内涵,“斜杠青年”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成为“斜杠青年”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北京冬奥会滑雪冠军谷爱凌除了运动员之外,还有高材生、模特等多重身份,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个人风采的事例,论证青年一代需要“斜杠化”,开启多元人生。
如果选择“用一世执一事”的专一,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专注的内涵,专注的重要性,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用一世执一事”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可以列举“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为敦煌的保护工作献出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推出“数字敦煌”等项目,为保护敦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就人生价值的事例,来论证新时代青年需要远离喧嚣,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走向成功。也可以引用陶行知“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名言,论证青年一代应砥砺深耕,择一事终一生,践行工匠精神,成就自我。
立意提示:
1.划下斜杠,拥抱可能。
2.以一笔斜杠,宕开多元人生。
3.践行工匠精神,成就人生价值。
4.人人斜杠,何以专精?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18~20.【答案】C、、
【解析】(1)甲处,语境形容阅读经典时手舞足蹈,是感情自然流露,可用“情不自禁”。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乙处,语境形容阅读经典时沉浸其中的感觉,可用“亲临其境”。亲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2)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我们”是泛指,指任何一个人。
A.是特指,指小说中的人物;
B.是特指,指阿Q;
C.是泛指,指任何一个人。
D.是特指,指说话双方。
故选:C。
(3)①语境“精神之旅中非常美妙的体验”“变化气质”强调读书使人精神气质发生变化,“一旦”表假设,应填:那么他的精神气质将发生巨大变化。
②学习古代经典,是用智者的教诲滋养自己,“不是……而是”呼应,应填:而是要借助古代智者的教诲。
③前文说“将经典中的智慧活出来”就是要把经典中的智慧在生活中运用落实,“不仅……还”呼应,应填:还要将经典中的智慧运用于人生中。
答案:
(1)甲:情不自禁 乙:亲临其境
(2)C
(3)①那么他的精神气质将发生巨大变化;
②而是要借助古代智者的教诲;
③还要将经典中的智慧运用于人生中。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结合语境读懂句段的意思,根据前后联系,选用意思相符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要结合语境读懂文中词语含义,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分析选项词语含义,最后进行对比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要依据文体确定中心,理清层次确定类型,在进行筛选整合遣词造句,最后再读文段查漏补缺。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1~22.【答案】(1)画线句子是“每一分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付出,都能够收获幸福”,从句式上看,原文结构对称,读起来更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从表达效果上看,原文对“每一分”反复强调,突出说明了努力和付出不会白费,能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更有说服力;
从修辞上看,原文使用互文修辞手法,意思是“每一分努力和付出,都不会被辜负、都能够收获幸福”,互文的使用,使前后内容交错呼应,互相补充,表达更具文采。而改句是“努力和付出不会被辜负,都能收获幸福”,缺少了“每一分”的反复强调也没有使用互文修辞手法,句式也不对称,表述生硬,苍白,明显缺少灵气,。
(2)“无人开垦的领地”比喻无人涉足的科学领域,“开满花朵的田野”比喻屠呦呦已经提纯出青蒿素,取得研究成果的科研领域。
“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表明在无人涉足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勇气;“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这一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指出屠呦呦在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之后,进行更深的探索,这不仅需要她的勇气,还需要她的耐心,高度赞扬了屠呦呦善始敬终,用一世执一事,专注科研,不断探索的精神。
答案:
(1)①原文是结构对称的整句,读起来更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②原文对“每一分”反复强调,突出说明了努力和付出不会白费,能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更有说服力(或号召力);
③原文使用互文修辞手法,前后内容交错呼应,互相补充,表达更具文采。
(2)“无人开垦的领地”比喻无人涉足的科学领域。表明在无人涉足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勇气。“开满花朵的田野”比喻屠呦呦已经提纯出青蒿素,取得研究成果的科研领域。该比喻高度赞扬了屠呦呦在已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依旧凭借勇气和耐心进行更深的探索,赞扬了屠呦呦善始敬终,用一世执一事,专注科研探索的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要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再结合句子的语言特色,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2)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时,要仔细读画线句子,结合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结合上下文文意综合分析表达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应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比成……,形象、生动形象地写下了+目标+特性,表现了……的……情感。
2、拟人:应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3、夸张:应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事物xx的特征,烘托xx气氛,加强渲染力,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排比句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土虑患之疏
咎:责怪
B.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弊:使疲惫
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名著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