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一、积累·运用(30 分)
1.(12 分)(1)(3 分)nǐ衍摩(2)(2 分)B(3)(2 分)C
(4)(2 分)C
(5)(3 分)细心观察认真揣摩捕捉精彩
2.(6 分)(1)(3 分)示例:①杨二嫂生活的磨难,使她由“豆腐西施”变成了颧骨凸起的“圆规”。她自私、尖刻、伶牙俐齿、泼辣放任。只要于自己有利,什么都满不在乎。是“辛苦恣睢”的人物代表。
②闰土 成年后的闰土贫困潦倒,麻木、卑微、木讷。他代表了当时中国农民的普遍状况,他们在封建社会中被压迫、剥削,没有了独立思考和反抗的能力。
③于勒 年轻时行为荒唐;后来有所醒悟,挣钱后想弥补之前的过失,不失善良;破产之后,在贫困线上挣扎;能够自食其力,不愿拖累家人,不失良知。
④诸葛亮 他智计超群、持守谨慎、满腹经纶、彬彬有礼。诸葛亮通过对局势的深刻分析和对刘备的个人特点的了解,预见到了刘备即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他不仅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还能够从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他的智慧让人佩服。(写出人物 1 分,性格特点 1 分,小说内容 1 分)
(2)(3 分)示例:①“扯”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胡屠户对中举后的范进的态度, 再现他前倨后恭、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的市侩嘴脸,令人可鄙可憎。
②在为母守丧期间,范进坚决不用镶银和象牙的筷子,以示自己谨守礼制,是恪守孝义之人。“拣”这一细节描写,揭开了他说一套做一套,放纵私欲,虚伪做作的嘴脸。(写出细节 1 分,分析性格 2 分)
3.(3 分)A
4.(9 分)千里共婵娟 戍鼓断人行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年谪宦此栖迟蒹葭杨柳似汀州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3 分)D
6.(4 分)(1)陈列,摆开(2)尽兴地喝酒(3)注意,照管(顾及)(4)害处,毛病(弊病)
7.(2 分)以荒远小邑 /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8.(6 分)(1)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伛偻提携”“绝” 判断句式各 1 分)
(2)(你)治理地方那么宽松简明,但是事情没有松弛荒废,这是为什么呢?(“为”“弛废”“何”各 1 分)
9.(3 分)滁人出游之乐;众宾宴饮之乐;太守与民同乐之乐
10.(4 分)①旷达乐观,率真洒脱。贬谪中寄情山水,离别时旷达洒脱。②性格刚强,见义勇为。即使前面有陷阱,仍然奋不顾身。③坚韧执着,多次被贬,志气如常不衰。④遇事不苟且,反复阅览案卷,以此为鉴。⑤不追求私利,以民为本,为政宽简,与民同乐。(答出四点即可)
11.(4 分)改守草料场 草厅被压塌,改投山神庙(风雪巧至,草厅倒塌)(2 分)为下
文埋下伏笔,林冲偶遇在此地开店的李小二,这一巧合既为下文窃听陆虞候等人密谋陷害林冲做了铺垫,又侧面刻画了林冲见义勇为的侠义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草厅被大雪压倒,天黑无处住宿,想到路上的山神庙,便往山神庙去,这一巧合推动了情节向高潮发展;造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审美愉悦。(答出两点即可)(2 分)
12.(3 分)刺配沧州途中,面对董超薛霸的折磨和暗害,林冲安分隐忍,委曲求全;听得陆谦等人来到沧州,林冲买刀寻仇,显示出他的冲动易怒,暴躁刚烈;雪大塌厅时,林冲检查了火盆与火种,往山神庙投宿,可见他的小心谨慎,随遇而安;山神庙中看到草料场起火, 听得仇人的奸计,林冲奋起反抗,残酷杀敌,绝不留情。(答出三点即可)
13.(3 分)动作描写,“提”“丢”“搠”“踏”“取”“阁”这些动词写出了林冲杀敌的勇猛决绝,体现了林冲由隐忍求全到丢掉幻想,奋起反抗的思想转变。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14.(2 分)示例:宋江为人正直善良,有正义感,他有时也表现出犹豫和举棋不定的一面。
鲁智深的性格豪爽表现粗鲁,但是他眼光敏锐,办事利落,有精细的一面。(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即可得分)
15.(3 分)C
16.(3 分)短视频上内容丰富,可以获取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短视频上的知识内容以视频化形式展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更贴合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让学习更轻松易懂; 学习时间灵活,通过短视频可以聆听专家权威或高手名人的指导,便于交流互动;通过短视频可以共享名校资源,打破学术壁垒;通过短视频可以结识同龄人、大学生等可以给予自己情感上的支持和人生的指引。(答出三点即可)
17.(3 分)家长用接纳的眼光看待短视频,以陪伴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正向的用网习惯;设置“青少年模式”,限制短视频使用时间;学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充盈精神生活;短视频平台加强短视频的优化建设,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提高知识的准确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图书内容,繁荣社区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答出三点即可)
18.(4 分)萝卜记载的历史,萝卜的吃法,萝卜的性情,萝卜的民俗意义。
19.(3 分)①萝卜是平民家中常见的东西,是贫寒人家的家常味。②萝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吃法丰富。③萝卜的性情温和,虽有小脾气,但是可以和其他菜水乳交融,刚柔兼济。
④萝卜浑身是宝,不因自己得意的某一处而骄傲自矜。⑤萝卜身上代表了中国人吃得了苦的韧劲。⑥萝卜既可入馔也可入文入诗入画,雅俗共赏。(答出三点即可)
20.(3 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萝卜根泡水开的黄花比作是萝卜的精魂,回眸一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萝卜的温情,体现了萝卜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萝卜的喜爱之情。
21.(3 分)引用《酌中志》中的记载再现了当时“咬春”的风俗,引出萝卜的民俗意义, 突出了萝卜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化内涵,使文章读来饶有趣味。
22.(4 分)文学创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文学创作带有作者的生活印记,是记忆中的生活。在文中老北京沿街叫卖萝卜的小贩,扯开嗓门的吆喝声,写出了老北京的生活图景。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遣词造句,还原了生活的真实。写吃萝卜皮时,“滚刀块”“皮略带些肉”,拌调料,浇花椒油的“刺啦一声”生活化的描写,“齐活儿”口语化的表述,还原了做萝卜皮时的过程,写出了老北京的烟火气。(写出理解 2 分,举例 2 分)
23.(60 分)
(一)试题呈现: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 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 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二)解题
从材料来看,材料说的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包括对人的决定性影响、非决定性影响、不影响等。即可以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角度立意,论述环境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角度论述环境对人有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还可以论述环境对人没有任何的影响。只要鲜明亮出观点,并有理有据证明观点即可。题目可以自拟。
文体要求是议论文,要符合议论文的一般要求,即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结构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理有据证明自己观点,要叙议结合,不能是仅仅的事件和观点的简单相加,议论的话语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适当运用论证方法,有议论文的样子即可,凡是没有样子的,分值在43分以下。
(三)评分参考:
1.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完3分为止。
2.不得少于600字,每少50字扣2分。具体见后面的个案处理。
3.书写工整规范、文面整洁的,加1—3分。
4.凡思想感情很不健康或观点有严重错误的、有抄袭嫌疑的应提请阅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具体见后面的个案处理。
5.评分标准见下表。
6.几点说明
(1)切入分45分。切入分,不是“打赏分”或“平均分”,切入分是指在考生作文虽无明显亮点,但在书写、语言、结构、选材、立意等方面基本符合作文要求,在45分的基准上,酌情浮动。
(2)写成议论文,必须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运用具体的论证手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凡是不合要求的,最高不超过43分;若文体不合,书写、表达等语文素养又较差者,视为五类卷(0~35分)。
(3)严禁只看书写而不管内容的错误做法,每篇作文需要停留一定的时间(作文阅卷人数足够多),至少了解作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不能仅仅凭借题目或者书写定优劣。严禁出现瞬间批改大量作文的“秒杀”式批阅,阅卷后台会记录批阅每篇作文的用时,发现以上行为将处理。作文分数要有区分度,要勇敢打高分,把优秀作文推出来,把抄袭阅读、胡言乱语、欲蒙混过关的作文揪出来,严禁搞平均主义,促进作文教学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4)作文评分应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维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五类卷。
7.个案处理
(1)内容、立意与题目几乎无关联,文不扣题的作文,(0—20分)。
(2)字迹不清,文理不通,结构混乱的作文,最高不超过15分。,
(3)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请教师阅卷前查看试卷上的阅读短文,防止学生抄袭前面文章而不被发现。
(4)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2分;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2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以上正常评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5)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正常评分之后,没有分成5段及以上的扣3分。标点符号不规范(尤其是把逗号句号写为小黑点的),扣3分。篇末不点题的扣3-5分。
(6)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36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基本内容
(20 分)
完全符合题意,观点鲜明,立意深刻,论据充实,思想健康,能写出独特的感悟与思考。发表议论,理由充分,得 16-20 分。
符合题意,观点明确,论据较充实,思想健康,能写出感悟与思考。发表议论,理由较充分,得 11-15 分。
基本符合题意,观点基本明确,内容单薄,缺乏感悟与思考。理据不足,得
6-10 分。
偏离题意,观点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胡编乱造,得 0-5 分。
语言表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简洁得体,富有感染力,得 16-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语言通顺,有一定的感染力,得 11-15 分。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语言基本通顺,较为连贯,但存在刻板生硬或不简洁现象,得 6-10 分。
不符合文体要求,语言不通顺,不简洁,词不达意现象严重,得 0-5 分。
结构安排
(14 分)
紧密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得 11-14 分。
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思路较清晰,结构完整,层次基本分明,得 7-10 分。 基本能围绕观点展开论述,结构基本完整,思路不够清晰,层次不分明,得4-6 分。
不能围绕观点展开论述,结构不完整,思路混乱,没有条理,得 0-3 分。
书写和标点(6 分)
书写:3 分。整洁 1 分;端正 1 分;美观 1 分。
错别字与标点误用:3 分。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扣满 3 分为止,不重复计
分;标点误用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扣分,如一逗到底,扣 1 分;点号定格频繁,
扣 1 分等。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