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栏中)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完成1~2题。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下列说法错误的( )
A.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B.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黄海和渤海为我国内海
2.“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因为我国( )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地理源于生活,它反映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读下图,完成3~4题。
3.诗词中涉及到的省区,与其在图中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①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
C.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③
D.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④
4.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B.B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C.C山脉东侧的省简称为冀,其西侧的地形区沟壑纵横,形成特殊的黄土地貌
D.D山脉是地势阶梯界线,此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上
下图为依据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人口数据绘制的全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死亡率(2013—2022年)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5.图中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 )
A.出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B.2022年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C.人口增长缓慢 D.2022年总人口减少
6.针对我国人口现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进国家的城镇化建设 ②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少数民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每四年我国都会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下图是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念邮票。读图完成7~8题。
7.参加图中四个运动项目的少数民族运动员代表,最有可能来自( )
A.①—广西 B.②—西藏 C.③—新疆 D.④—内蒙古
8.玲玲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认识了几位朋友,他们的自我介绍中不可信的是( )
A.维吾尔族的古丽说:“我来自新疆,木卡姆艺术是我们最典型的艺术形式。”
B.回族的小马说:“我来自河北,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藏族的卓玛说:“我们民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雪顿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傣族的小玉说:“我来自云南,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蓬勃的春景,读下图,完成9~10题。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盼望着,东风来了”,“东风”指图中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图中乙地“泥土”为黑土地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该地河流流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
D.“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甲处屋顶的斜度小
10.根据杏花开放日期,A、B两城市杏花开花日期较早的是A,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纬度 D.人口
读下列局部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B.乙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
C.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
D.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
12.下列四幅河流水流量图中,代表塔里木河的是( )
A. B.
C. D.
“阶梯水价”是指对使用的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过定额量的部分加价收费,北京、广州等城市都采用这种计费方法。读北京、广州阶梯水价表,完成13~14题。
13.中国北京、广州等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节约用水 B.增加大气降水 C.调节居民收入 D.净化河流水质
14.广州的水价低于北京,主要原因是广州( )
A.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B.经济欠发达,需水量少
C.农业用水量很少 D.可以大量进行海水淡化
2021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耕地污染 B.后备耕地不足 C.乱占耕地 D.人均耕地减少
16.针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B.加大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C.保护荒地,缓解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农产品主要产区与产品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新疆——畜产、水产 B.黄淮海平原——玉米、甘蔗
C.长江流域——水稻、油菜 D.华南——大豆、棉花
18.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 )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的进口,满足人民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因地制宜,走科技兴农之路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读图,完成19~21题。
19.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盆地 ②青藏高原 ③横断山脉 ④东南丘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关于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横断山脉为分界线,跨越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C.位于湿润和半湿润区,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
D.频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1.川藏铁路沿途修建了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 )
A.增强“过山车”刺激性 B.便于欣赏沿途风光
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D.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
东数西算,“数”的是数据,“算”代表的是算力。东部地区,数据计算需求大,耗能较高。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读国家数据中心布局图,完成22~23题。
22.东部地区数据计算需求大的原因是( )
A.经济发达,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B.交通发达,能源消耗较高
C.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D.人口稠密,水资源紧张
23.西部地区提供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煤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2023年8月29日是第20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今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仍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图为中国疆域简图及邻国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分)
(1)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关于我国四至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海南岛
C.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D.我国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
(2)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和中国海岸相邻的两个国家是越南和_______。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我国的人口大致以_______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地域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是_______。
25.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以长江、黄河为例,探究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长江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以下小题。(7分)
(1)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山走来”赞美长江,说明黄河、长江的源头地势很高,两河均发源于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两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均位于___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2)受东南、西南季风影响,长江、黄河的汛期均出现在_______季;请从气候角度分析长江流量大的原因_______。
依据“黄河流域必须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思想,研学小组绘制了黄河流域协同发展的框架图。
(3)框图中②应填写_______(填“水力发电”或“节约用水”),③应填写_______。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请你为长江中下游治理洪涝灾害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
26.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示意图”和漫画,回答问题。(7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_______(填“南丰北缺”或“北丰南缺”)。根据图示,我省行政中心西安处于_______带。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夏秋季节水资源_______(填“丰富”或“不足”)。
(3)_______能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4)右上漫画说明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右下漫画反映的是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27.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如果在图中阴影①地种植经济作物,应该种植_______;如果在图中阴影②地种植糖料作物,应该选择_______。
(2)我国东部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图中A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
(3)中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图中B处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
(4)如果让你在图中C处,根据其气候特征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葡萄、青稞)中的一种,你会选择种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
28.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系统。根据图文资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号称驰骋我国最北端的“雪国列车”,顶风冒雪,穿行在林海雪原之间。
材料二:兰新高铁示意图和我国主要高铁干线分布示意图。
(1)兰新高铁从甘肃省兰州出发,穿越_______山脉,途经省会城市_______到达乌鲁木齐。
(2)哈大高铁经过中国“汽车城”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经过“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请解释此处“高寒”的原因_______。
(3)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铁路,②_______铁路,④是_______铁路。
(4)12月18日晚23时甘肃省临夏州发生地震,为了尽快支援受灾群众,从广州运输医疗队和医疗器械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应是_______运输。
(5)中国八纵八横的高铁线路中,客货运输量最大的是②高铁,试分析该线路客货运输量大的原因。(试从经济、人口、工业方面等方面进行分析,至少两点)
临渭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1.D 2.B 3.C 4.C 5.D 6.D 7.A 8.B 9.A 10.B 11.A 12.C 13.A 14.A 15.C 16.A 17.C 18.D 19.A 20.D 21.D 22.A 23.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6分)
(1)B
(2)②哈萨克斯坦 朝鲜
(3)黑河—腾冲
(4)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回族
25.(7分)
(1)青藏高原 上游
(2)夏 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流量大(言之有理即可)
(3)节约用水 保持水土
(4)退田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疏通水道;加固防洪大堤等(一条即可)
26.(7分)
(1)南丰北缺 平水
(2)丰富
(3)跨流域调水 时间
(4)水资源浪费 水污染
27.(7分)
(1)棉花 甜菜
(2)旱地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干旱
(4)水稻 C处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言之有理即可)
28.(10分)
(1)祁连 西宁
(2)长春 纬度高,气温低
(3)沪昆 京沪 京广
(4)航空
(5)(2分)京沪高铁连接北京、上海两个省会城市及多个大城市,经过中国东部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沟通了沪宁杭、京津唐工业基地,沿线经济繁荣,客货运输量大。(言之有理即可分) 第一阶梯水价/(元/m3)
第二阶梯水价/(元/m3)
第三阶梯水价/(元/m3)
北京5
7
9
广州1
.98
2.97
3.96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界线,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1):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1),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1万平方千米,5℃B.9℃C.11,5℃,故气温日较差=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1万平方千米,5℃B.9℃C.11,5℃,故气温日较差=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