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57份)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三章细胞代谢课时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三章细胞代谢课时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4北京模拟]H2O2溶液常用于伤口及环境消毒,会引起细菌等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CAT是一种过氧化氢酶,可用于去除消毒后残余的H2O2。关于CAT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能提供分解H2O2所需的活化能
C.去除残余H2O2的效果与反应温度、pH有关
D.只能催化H2O2分解体现出CAT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解析 CAT是一种过氧化氢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CAT是一种过氧化氢酶,可用于去除消毒后残余的H2O2,其去除残余H2O2的效果受温度和pH等的影响,C正确;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只能催化H2O2分解体现出CAT的专一性,但不能体现CAT的高效性,D错误。
2.[2023沈阳三模]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参与钙离子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Ca2+泵)是一种可催化ATP水解的酶,核酶被称为“催化性小R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
A.Ca2+泵和核酶都具有专一性
B.Ca2+泵与核酶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与核酶相比,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种类更多
D.Ca2+与Ca2+泵相应位点结合才能激活Ca2+泵的催化活性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核酶的化学本质为RNA,其不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蛋白质彻底水解最多产生21种氨基酸;核酶的化学本质为RNA,RNA的彻底水解产物为磷酸、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U、G、C),C正确。
3.如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 )
A.a+b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图中b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C.若曲线Ⅱ为最适条件下的酶促反应曲线,改变反应条件后,a值将变大
D.若将曲线Ⅰ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的该反应,则b值将变大
解析 曲线Ⅰ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则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是a+b,A正确;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分析可知图中b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B正确;若曲线Ⅱ为最适条件下的酶促反应曲线,改变反应条件后,酶活性将降低,酶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的能力减弱,使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增加,所以此时a值将变大,C正确;无机催化剂也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若将曲线Ⅰ改为用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值将变小,D错误。
4.[结合日常生活实际/2024江西大联考]乳糖不耐受患者的肠道中不含乳糖酶,饮用的乳汁或牛乳中的乳糖经肠道细菌分解成乳酸后,会破坏肠道的碱性环境,导致患者发生轻度腹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
A.乳糖酶催化和保存的最适温度是37 ℃
B.可以通过直接口服乳糖酶治疗乳糖不耐受
C.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D.乳糖是一种存在于人和动物乳汁中的多糖
解析 酶应在低温下保存,A错误;乳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B错误;乳糖酶能够分解乳糖,故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C正确;乳糖是二糖,D错误。
5.[2024全国100所名校联考]酶活性可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为准确测定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酶的活性,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C )
A.使用过量的底物
B.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C.反应过程中适时补充酶制剂
D.测定前分别预保温酶和底物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准确测定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酶的活性,不需要在反应过程中补充酶制剂,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应使用过量(充足)的底物,还需多次测定取平均值以及测定前分别预保温酶和底物,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6.[2024浙江大联考]为研究淀粉酶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
A组:1%淀粉溶液+蒸馏水
B组:1%淀粉溶液+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
C组:2%蔗糖溶液+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
A.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酶的高效性
B.可用碘液来检测底物是否完全分解
C.为了增加实验的严谨性,应增加一组:2%蔗糖溶液+蒸馏水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0.3%氯化钠溶液以利于实验结果的出现,这属于对自变量的控制
解析 分析题意知,A组与B组的自变量是淀粉酶的有无,可用于研究酶的催化作用,B组和C组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可用于研究酶的专一性,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蔗糖不能与碘液发生反应,故不能用碘液来检测C组的底物是否完全分解,B错误;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为了增强实验的严谨性,应增加一组:2%蔗糖溶液+蒸馏水,C正确;向淀粉溶液中加入0.3%氯化钠溶液可以提升实验的效果,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D错误。
7.[2023豫北名校大联考]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对淀粉酶A和淀粉酶B活性的影响,在10~100 ℃等温度梯度设置了10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
A.pH、酶的种类、反应时间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B.60 ℃时,酶A和酶B的空间结构都受到了不可逆的破坏
C.90 ℃时,相同时间内酶A组和酶B组淀粉的剩余量不同
D.实验结果表明:酶A和酶B的最适温度分别是50 ℃和70 ℃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pH和反应时间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A错误;60 ℃低于酶B的最适温度,酶B的空间结构未被破坏,但高于酶A的最适温度,酶A的空间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B错误;90 ℃条件下,酶A完全失活,无法继续分解淀粉,酶B有活性,仍在继续分解淀粉,C正确;由于各组的温度梯度较大,故酶A和酶B的最适温度分别是50 ℃左右和70 ℃左右,并非50 ℃和70 ℃,D错误。
8.[2023遂宁模拟]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H2O2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从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B.若将实验一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C.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量不同
D.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为7的条件
解析 实验一的两条曲线是比较萝卜提取液和Fe3+催化H2O2产生O2的量,主要目的是研究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A正确;O2产生总量取决于底物过氧化氢的量,与酶无关,B错误;实验二处于最适温度下,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剩余量不同,最可能是酶的量不同,C正确;低温和中性环境不会破坏过氧化氢酶分子的结构,有利于酶制剂的保存,D正确。
9.[2023青岛调研]酸性α-淀粉酶被广泛应用于淀粉工业中,其在酸性条件下能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科研人员为研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三组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体积相同,pH都为酸性
B.该实验中三种浓度的组别都为实验组,相互对照
C.10min后0.6mg/mL组产物量基本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底物浓度的限制
D.该实验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改变淀粉酶的空间结构
解析 由题图可知,淀粉溶液的浓度、时间是自变量,淀粉溶液的体积、pH等均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A正确;三种浓度的组别都为实验组,三组实验相互对照,B正确;10min后0.6mg/mL组的产物量基本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已基本被消耗完,即产物量基本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底物浓度的限制,C正确;该实验说明适当增大底物浓度可以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但不能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改变淀粉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
10.[结合生产实践/2024河北部分高中联考]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能使茶多酚氧化,形成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就是利用适当的高温钝化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制止由酶引起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绿茶绿叶绿汤的品质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A.多酚氧化酶只能催化茶多酚氧化是因为酶具有高效性
B.绿茶能保持绿色与短时间内高温破坏多酚氧化酶空间结构有关
C.杀青后,多酚氧化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多酚氧化酶为茶多酚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过程提供能量
解析 多酚氧化酶只能催化茶多酚氧化,是因为酶具有专一性,A错误;据题意可知,绿茶能保持绿色与短时间内高温破坏多酚氧化酶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暴露出的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杀青后,多酚氧化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提供能量,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24河南部分学校联考,10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能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有序地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与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酶能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酶的作用机理是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2)多酶片是肠溶衣(不溶于胃液,易溶于肠液)与糖衣(可溶于胃液)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肠溶衣包裹的胰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外层为糖衣包裹的胃蛋白酶,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请从影响酶活性的角度分析,多酶片使用肠溶衣包裹胰酶的目的是 保护胰酶免受胃液的破坏 。
(3)已知胰酶发挥作用的液体环境呈弱碱性。为进一步验证胰酶在强酸性条件下会丧失生物活性,某同学利用pH为2的盐酸、pH为10的NaOH、多酶片、蛋白块、弱碱性缓冲液等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补充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取等量的多酶片内层的胰酶分别加入两试管中,编号为甲、乙,甲试管加入弱碱性缓冲液,乙试管中先加入 pH为2的盐酸 ,一段时间后再滴加pH为10的NaOH,调节pH至弱碱性,再向甲、乙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大小的蛋白块,保持适宜的温度一段时间,预期结果为 甲试管中蛋白块变小,乙试管中蛋白块基本无变化 。
解析 (1)消化酶是胞外酶,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酶起催化作用,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2)胃液的pH为0.9~1.5,胰酶在该pH下会变性失活,丧失催化功能,肠溶衣可保护胰酶免受胃液的破坏,使胰酶进入小肠后发挥作用。(3)为证明强酸使胰酶变性失活,可通过设计如下实验:一组在弱碱性环境下只用胰酶处理蛋白块,另一组先用pH为2的盐酸处理胰酶,再调节pH至弱碱性,最后加入蛋白块,观察两组蛋白块的变化。由于强酸使胰酶变性失活,则甲试管中胰酶处理后蛋白块变小,乙试管中强酸处理后胰酶的活性丧失,蛋白块基本无变化。
一、选择题
12.[2023河南TOP二十名校联考]已知氯离子和铜离子可以改变唾液淀粉酶活性位点的空间结构,为探究氯离子和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注:“+”代表加入,“-”代表不加,各组同一步骤中加入物质的浓度和量都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
A.为证明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设置的第4组需加入淀粉、蒸馏水、碘液
B.若第2组加碘液检测后颜色比第1组浅,说明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C.仅凭第3组检测后颜色比第1组深,得出铜离子抑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D.本实验还需要设置一组加入淀粉、唾液淀粉酶、Na2SO4、碘液的对照组
解析 为证明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还应设置不加唾液淀粉酶的对照组,因此第4组需加入淀粉、蒸馏水、碘液,用碘液检测淀粉是否水解,与第1组形成对照,A正确。若第2组加碘液检测后颜色比第1组浅,说明第2组淀粉的水解量多,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但只能说明Na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能排除钠离子的影响,B错误。第3组检测后颜色比第1组深,能得出CuSO4抑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结论,但无法确定是铜离子的作用,C正确。本实验还需要设置一组加入淀粉、唾液淀粉酶、Na2SO4、碘液的对照组,以排除Na+、SO42-的作用,D正确。
1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2024岳阳质监]鱼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导致鱼肉鲜味下降。研究者通过实验来探究鱼肉鲜味下降的外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
A.本实验的自变量只有pH和温度,因变量是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对活性
B.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结构不同
C.pH低于3.8、温度超过60 ℃条件下,对鳝鱼肌肉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影响的机理不同
D.由图可知,宰杀后放置相同的时间,鮰鱼在pH6.0、温度40 ℃左右的条件下,鱼肉鲜味下降最快
解析 由题意和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鱼的种类、pH和温度,因变量为ACP相对酶活性,A错误;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控制合成ACP的基因不同,B错误;温度超过60 ℃(高温)、pH低于3.8(过酸),鳝鱼肌肉ACP都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而失去活性,影响机理是相同的,C错误;由图可知,鮰鱼在pH6.0、温度40 ℃条件下ACP相对酶活性最高,导致鱼肉鲜味下降最快,D正确。
14.[2024天津模拟]图1所示为酶作用模型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模型。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是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温度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为两种不同的PPO,各组加入的PPO的量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A.由图1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其机理与高温抑制酶活性的机理相似
C.图2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酶的种类和抑制剂的种类,PPO用量是无关变量
D.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图2中相同温度条件下酶B催化效率更高
解析 据图可知,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A正确。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两者的作用机理相似,B正确。图2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酶的种类,因变量为酶的剩余量,PPO用量是无关变量,C错误。由图2可知,各温度条件下酶B剩余量都最少,说明酶B与底物结合率更高,所以相同温度条件下酶B催化效率更高,D正确。
15.[情境创新/2023张家口二模]将过氧化氢酶固定于海绵块,利用海绵上浮法可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根据浮力原理给固定了过氧化氢酶的海绵钉上纽扣(加重力),给纽扣绑上细线,并把细线另一端统一绑定在同一根数据线上,在最适温度下将海绵分别置于盛有过氧化氢溶液但pH不同的烧杯中,观察、记录海绵上浮的时间,实验操作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C )
A.海绵上浮法的原理是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从而使海绵上浮
B.据图可知,pH约为7时过氧化氢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最强
C.给海绵钉上纽扣的目的是使海绵的上浮速率加快,更利于观察
D.若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的曲线形状基本不变,但曲线可能会上移
解析 由图可知,pH约为7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高,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最强,B正确;给海绵钉上纽扣的作用是加重力,目的是使海绵的上浮速率减慢,更利于观察,C错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适当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上浮时间增加,因此图乙中的曲线形状基本不变,但曲线可能会上移,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12分]已知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酶在高温下会变性失活,为探究高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新配制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乙试管中加入1mL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将两支试管分别置于100 ℃恒温水浴锅中5min;
③将乙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甲试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 ℃恒温水浴锅中5min,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
① 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 ;
②高温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
(3)验证实验:请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断(实验材料自选)。
①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 ℃,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 2 mL 体积分数为3%新配制的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方案二: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 ℃,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 1 mL 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 ,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②结果预测:
若方案一 无气泡产生 ,方案二 有气泡产生 ,则原因①成立;
若方案一 有气泡产生 ,方案二 无气泡产生 ,则原因②成立;
若方案一 无气泡产生 ,方案二 无气泡产生(方案及结果预测合理即可) ,则原因①和原因②都成立。
解析 分析可知,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有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高温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若是高温导致底物全部分解,则在37 ℃条件下再次加入过氧化氢后应该有气泡产生,若是高温导致酶失活,则温度降低后酶不会恢复活性,若加入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酶),则会产生气泡。故实验方案一可为: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 ℃,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新配制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方案二可为: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 ℃,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mL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若酶在高温条件下失活,则方案一无气泡产生,方案二有气泡产生;若底物在高温条件下被全部分解,则方案一有气泡产生,方案二无气泡产生;若两种原因都成立,则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无气泡产生。
17.[说明检测原理,9分]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某研究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 。
(2)图示实验的自变量为 温度和铜离子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脲酶的活性 逐渐降低 。图中显示,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40~60 ℃。为了进一步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不加入铜离子的情况下,在40~60 ℃温度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测定铵根离子的质量浓度(合理即可) 。
(3)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该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脲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该微生物合成脲酶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C-13呼气试验检测系统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的“金标准”,被测者先口服用13C标记的尿素,然后向专用的呼气卡中吹气留取样本,再将呼气卡放入专用的检测仪内,就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被测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请简要说明C-13呼气试验检测的原理: 幽门螺杆菌会产生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和CO2,被测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后,如果检测到呼出的气体中含有13CO2,则说明被测者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
解析 (1)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由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铜离子浓度和温度。观察图中的曲线,在铜离子浓度为0ml·L-1时,40 ℃和60 ℃条件下酶的活性相同,且都低于50 ℃时酶的活性,由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可知,最适温度在40~60 ℃,为了进一步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应该在40 ℃和60 ℃之间设置较小的温度梯度,设置系列实验,实验条件除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3)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由题干可知,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当口服用13C标记的尿素后,如果胃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则其产生的脲酶可以将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13CO2,故可通过呼气进行检测,判断被测者胃部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加入试剂
淀粉
唾液淀粉酶
NaCl
蒸馏水
CuSO4
碘液
组别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7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细胞的代谢课时规范练10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0讲 烃-【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文件包含第40讲烃讲义-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40讲烃分层练习-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40讲烃分层练习-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第40讲烃讲义-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