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展开书写:
全卷书写5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1.(2分)A
2.(2分)D
3.(1)(5分)①鸟鸣山更幽 ②亭亭山上松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 非淡泊无以明志
(2)(2分)示例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示例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3分)示例1:我认为第⑤句最适合。此句大意是看淡名利明确志向,平静学习实现远大目标,语意与“三顾书吧”周边绿树环合的静谧环境相契。示例2:我认为第④句最适合。“三顾”一词有鼓励大家多读书,乐读书之意,而诗文就强调了爱好它的人不如学习时乐在其中的人,两者相契。示例3:我认为第⑤句最适合。此句大意是淡泊名利、平静学习,“三顾”来自“三顾茅庐”,既与诸葛亮相关,又表达希冀同学们静下心多阅读的愿望。
评分细则:
第3(1)题 共5分,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第3(2)题 共2分,选用连续诗句,符合情境即可。不与(1)中诗句重合。
第3(3)题 共3分,诗句解析2分,符合情境1分,合理即可。
4.(1)(2分)示例:“窥我”二句反复写梅花“窥我”,实写我频繁看梅,突出细弱的梅花与贬谪的诗人同病相怜,借以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2)(3分)示例:倒读以“离别残枝”的苍凉意象开头,以“江浅红梅”做结,暗喻自己在困境中保持高洁孤傲,显出豁达洒脱之味。
评分细则:
第4(1)题,从回环中分析诗句意蕴即得2分,合理即可。
第4(2)题,理解前后情感变化2分,结合诗句内容1分。意近即可。
5.(10分)文化区占地共225平米,以“均衡雅致”为主题布置。入口右侧为“三顾书吧”,四面绿树环合,环境优雅。沿长廊漫步,右边是“通达馆”,是校社团活动室,四道门上印小篆汉字“同行同乐”尽显对称之美。长廊尽头分别是“梅园”和“文化石”,是师生怡情休闲的好去处。
评分细则:
评分一:表达5分
评分二:内容5分
抓住文化区特征说明3分,条理清晰2 分。
6.(1)(4分)示例:孤独而坚毅。虽然鄷城百姓对他执意从斑马线上过马路感到“惊讶”,且推断他不敢过马路“一定”是怕死,让我感受到他不被理解的无奈与孤独;但路人鼓励异乡人横穿马路时,他多次强调“绝不”横穿马路,坚定的态度中透出他内心对原则的坚持。
(2)(2分)① 不需要斑马线 ②这里就可以过。
评分细则:
第6(1)题,每点1分,两点即可。结合文中加点词2分。合理即可。
第6(2)题,每点1分。意近即可。
(3)(8分)本题采用层级赋分。每一层次答题有欠缺酌情扣分。
第一层级:7-8分。能针对“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解答理解小说丰富的人物形象,从而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示例1:提问:小说“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为何同中有异? 回答:同中有异的情节既塑造了群像,又烘托出异乡人的形象:文中路人三次告诉异乡人“想从哪里过马路就从哪里过马路”,让读者感受到鄷城百姓以缺乏原则、无视原则、破坏原则为常态的荒诞群像。而这一群像就是鄷城的社会大环境,异乡人哪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遭受一步步愈演愈烈的诱惑和考验,都没有动摇异乡人坚持原则的内心,令人敬佩。小说借群像批社会中道德规则和生活常识被扭曲,且常态化,借异乡人的形象呼唤现实社会中拒绝同化、坚守原则的孤勇者。
第二层级:5-6分。能针对“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解答理解小说丰富的人物形象。
示例2:提问:小说为什么要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 回答:小说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刻画了鄷城百姓的群像——摊主告诉他没有见过斑马线,路人告诉他没有汽车、没有交警且别人也在横穿马路、另一位路人用言语刺激甚至细致地示范如何横穿马路,这组群像让读者感受到鄷城百姓以不遵守原则为常态的扭曲形象;而再这一过程中,异乡人都没有听从他人的意见,而是坚持寻找斑马线,这一过程中也展现出其拒绝被同化、坚守原则的孤勇者形象。
示例3:提问:小说为什么要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 回答:小说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但三类人分别代表不同的形象:摊主告诉他没有见过斑马线,象征社会中无知者;第一位路人告诉他不需要斑马线象征无视规则的野蛮人;第三位示范如何违规过马路是公然的违规者。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异乡人坚持原则的内心,这一过程中也展现出其拒绝被同化、坚守原则的孤勇者形象。
第三层级:3-4分。能针对“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解答理解小说鄷城百姓的形象。
示例3:提问:小说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有何意图? 回答:小说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刻画了鄷城百姓的群像——摊主告诉他没有见过斑马线,路人告诉他没有汽车、没有交警且别人也在横穿马路、另一位路人用言语刺激甚至细致地示范如何横穿马路,作者借这组群像让读者感受到鄷城百姓以不遵守原则为常态的扭曲形象。
示例4:提问:小说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有何不同? 回答:小说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但从这三类人的不同回答中,我读出了丰富的象征意味:摊主告诉他没有见过斑马线,象征社会中无知者;第一位路人告诉他不需要斑马线象征无视规则的野蛮人;第三位示范如何违规过马路是公然的违规者。
第二层级:1-2分,能针对“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但解答与理解小说无关,或没有解答。
梳理5:提问:小说重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有何意图? 回答:复写“三次询问路人”的情节,让我感受到异乡人勇敢的人物形象。
4.(4分)本题采用层级赋分。每一层次答题有欠缺酌情扣分。
第一层级:3-4分,能从小说整体或局部联想到生活或阅读,联想路径合理,且对小说有较深刻的理解。
示例1:这篇小说中的异乡人虽然坚持通过斑马线过马路,的确让人钦佩,但我想最终这样的异乡人只要不走出鄷城这样死气沉沉、无视规则的社会,最终也会被同化为鄷城的一员。这让我联想起阅读《皇帝的新装》时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小男孩,如果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最终也只能成为说假话的大人。
第二层级:1-2分,能从小说整体或局部联想到生活或阅读,联想路径不合理或对小说理解不深刻。
示例2:这篇小说中异乡人过马路的行为让我联想到自己过马路时也会横穿马路,就像文中的鄷城百姓一样不守规则。读了这篇小说,我要改正这样的坏习惯。
第三层级:0分,无法进行合理联想。
示例3:这篇小说中的异乡人让联想到我的一位同班同学,他很热衷帮助别人。
7.(3分)示例:可抓住小说的一些核心内容进行追问——如人物形象、情节反复等,从而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外,要细读文本,关联小说细节来有效解决自己的追问。
评分细则:
第7题,一点2分,两点3分。合理即可。
8.(2分)乱麻作絮的衣服(或差的衣服);絮丝棉的衣服(或昂贵的衣服)
9.(3分)孤陋寡闻、自以为是。他“不知”天底下除了破旧茅屋、破麻絮衣还有高楼深院、丝绵狐袍,还沾沾自喜地认为他人“莫知”晒太阳的温暖,竟想以此献君得到重赏。
10.(1分)示例:愚蠢可笑
11.(5分)宋国国主在战争中死守仁义之礼,一再错失战机,导致大败,他的行为显得机械迂腐、固执己见,这与战国重利轻义、以“诈力和无耻”为争胜基本手段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宋人因此给人愚蠢可笑的印象。此外,宋是先朝战败国和殷商遗民的身份,且国力孤弱,也是时人随意编排嘲笑的原因。
12.(2分)文学群像特征和时代紧密呼应,它来源于时代,又反映时代。
13.(8分)示例:标题:《论<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群像》 论述:祥子梦想凭力气挣钱买车,但希望一次次破灭,绝望使他从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老马拼尽全力买上了车,最终落魄到孤苦一人的地步;还有中途改行、悲剧收场的二强子。书中的车夫群体努力却无法改变命运,折射的是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也是那个时代底层百姓悲剧命运的缩影。
评分细则:
第9题,形象概括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意近即可。
第10题,整体概括且不重复图中已给词语。意近即可。
第11题,结合内容分析宋襄公形象2分,联系社会风俗背景推测理由3分,意近即可。
第12题,围绕“文学群像特征”和“时代”的关系加以概述,意近即可。
第13题,标题2分,结合名著内容概括“文学群像”特征4分,阐述理解2分。合理即可。
14.(4分)示例:材料一的核心观点为“短视频会让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新时代的精神鸦片,带来极大的危害”。资料二内容说短视频也能帮助学习新知识,开辟新的学习路径,并非一无是处。比较两则材料的观点,能帮助小鹿丰富对短视频影响的认知,对材料一的观点展开多角度思考。因此,我认为小鹿查找的资料能达成目的。
15.(4分)示例一:我选【A】。我会查找相关资料,对画线句中涉及主观臆断的内容,如“越来越多的网红”“不断制造内容”“成为整个社会标杆”等进行查验。我会查找现在年轻人最追捧的短视频或网红类型等数据资料,并判断该资料来源是否客观、可靠。示例二:我选【B】。我会查找相关资料,对画线句中涉及主观臆断的内容,如“绝大多数人像宠物一样”“被各种廉价‘食品’填饱”“乐此不疲”等进行查验。我会查找用户对短视频内容喜好度选择或查找动机等数据资料,并判断该资料来源是否客观、可靠。
16.(6分)示例: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宣传修心课程。本文语言极具情绪化,如文中第(3)段作者用“妖魔鬼怪成群出现”等词句来表明对网红们不断去制造三俗丑陋内容去迎合人性的窥私欲和好奇心的鄙夷。作者用极具情绪化的语言表达,营造了消极、焦虑的文本氛围,强烈的情感引导易激起读者的情绪反应,达成宣传课程的目的。
归纳小贴士:分清情绪和事实;摒弃主观情绪的干扰
评分标准:
第14题,推文核心观点1分,资料观点提炼1分,关联目的2分。意近即可。
第15题,理解画线句观点的主观性2分,方式有效2分,合理即可。
第16题,写作目的1分,语言特点分析2分,关联2分。归纳贴士1分。合理即可。
17.作文评分标准。(60分)
评分点
分值
细 则
字形
2分
错别字每满三个扣1分,未满三个不扣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标点
1分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满三处扣1分,未满三处不扣分,扣完1分为止。
语句
2分
语句表达错误每满两处扣1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分类
分数档
文 章
一类
60-55分
○紧扣材料展开思考进行选材。
○立意深刻,能紧扣所写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讲述故事,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有感染力。
○文学创作,形象鲜明,构思精巧,能运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
○发表观点,内容充实,语言真诚,有说服力。
○介绍经历,思路清晰,语言准确。
二类
54-48分
○扣住材料展开思考进行选材。
○立意较深刻,能扣住所写内容进行较深入思考。
○讲述故事,内容具体,感情较真挚,语言较有感染力。
○文学创作,形象较鲜明,构思合理,语言生动。
○发表观点,内容具体,较有说服力。
○介绍经历,思路较清晰,语言明白。
三类
47-42分
○围绕材料展开思考进行选材。
○有一定立意,能围绕所写内容有所思考。
○讲述故事,内容较完整,语言较通顺。
○文学创作,形象基本鲜明,构思基本合理,语言较通顺。
○发表观点,内容较具体,有一定说服力。
○介绍经历,基本有思路,语言较明白。
四类
41-36分
○选材与材料有关。
○立意不清,几无思考。
○讲述故事,内容不完整,语言不通顺。
○文学创作,形象模糊,构思不合理,语言乏味。
○发表观点,泛泛而谈,没有说服力。
○介绍经历,顺序不明,语言不清晰。
五类
36分以下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200。
说明:
评分关注不同文体的特征。
2.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见解新颖、思想深刻、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严密、想象丰富、语言有表现力等,鼓励打高分。
3.套题或抄袭的作文,酌情扣分,扣至0分为止。
4.未写题目扣2分。
5.特定文体出现格式错误,酌情扣1-2分。
6.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扣2分。
7.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
8.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六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六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温州市六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副本参考答案汇总校对12docx、1_2023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