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01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02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A. 碘分子B. 碘原子C. 碘离子D. 碘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的形态无关。
    故选D。
    2. 对铟、铱、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化学家是
    A. 侯德榜B. 拉瓦锡C. 道尔顿D. 张青莲
    【答案】D
    【解析】
    【详解】A、侯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原子论,故C不符合题意;
    D、张青莲对铟、铱、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空气成分中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的气体是
    A. 稀有气体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氧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
    故选A。
    4.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A. 硫B. 木炭C. 镁条D. 铁丝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符合题意;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符合题意;
    D、铁丝氧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火线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图为易燃固体的标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为腐蚀品标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为节约用水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符合题意;
    D、该图为有毒品标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量取液体
    C. 点燃木炭D. 过滤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应用坩埚钳夹持木炭点燃,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钒为非金属元素B. 钒原子核内有23个质子
    C.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D. 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O2V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钒的偏旁为“钅”,则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V的原子序数为23,则钒原子核中有23个质子,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单位为“1”,错误;
    D、化学式书写时一般正价元素在左边,负价元素在右边,V为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显正价,O显负价,则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错误。
    故选B。
    8.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个数有:①硅元素——Si;②硫酸根离子——;③氦气——He2;④一氧化碳——C;⑤氧化铝——A12O3;⑥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NaNO3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硅元素写作:Si,书写正确;
    ②硫酸根离子写作:,书写正确 ;
    ③氦气为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He,书写错误;
    ④一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CO,书写错误;
    ⑤氧化铝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铝显+3价,氧显-2价,化学式为:A12O3,书写正确;
    ⑥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化合价应标注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应表示为:,书写错误;
    故选B。
    9.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实验中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参与反了反应,同时生成的氧化镁升华,无法计算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故该实验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该实验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可以测量,故该选项可以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该实验中酒精与水混合,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该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实验是非封闭环境,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无法测量反应后的质量,故该实验不能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择B。
    10. 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汞: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 CaSB. SO3C. SO2D. CaO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等号左边有4个汞原子、4个硫原子、4个钙原子和4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3X外,有4个汞原子、1个钙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3X中含有3个钙原子和3个硫原子,则X中含有1个钙原子和1个硫原子,化学式为CaS,故选A。
    11.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分子的不断运动使水在自然界中形成了天然的循环,故A正确;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B正确;
    C、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且压强增大时分子之间间隙减小,分子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与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12. 酚酞(C20H14O4)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酚酞是混合物
    B. 酚酞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
    C. 酚酞分子中的质子总数不一定等于电子总数
    D. 一个酚酞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酚酞有固定的化学式,其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酚酞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不符合题意;
    C、酚酞分子整体不显电性,故其质子总数=电子总数,不符合题意;
    D、酚酞化学式为C20H14O4,一个酚酞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 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C. 图2装置的实验,可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碳、氧三种元素
    D. 图3实验中燃着的火柴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先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正确;
    C、图2装置的实验现象是烧杯内壁会形成水雾,只能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
    D、白烟是蜡烛颗粒,碰到火柴会复燃,正确。
    故选C。
    14. 某CaO样品中含有CaCO3一种杂质,则28g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可能为
    A. 7.2gB. 18gC. 20gD. 24g
    【答案】B
    【解析】
    【详解】 假设该样品全部是CaO时,则28g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假设该样品全部是CaCO3时,则28g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所以28gCaO和CaCO3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介于20g介于11.2g之间,故选B。
    15.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丁一定是单质
    B. 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1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示可知,t1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6g−8g=8g,故甲是反应物,即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8g;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32g−4g=28g,故乙是生成物,即反应生成乙的质量为28g;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减少了24g−4g=20g,故丁是反应物,即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20g,故该反应为甲与丁反应生成乙。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与丁反应生成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但是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物质类别,故A错误;
    B、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8g:20g=7:5,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g:28g=2:7,故D正确;
    故选D。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6.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①b的名称是_______(举一例),a、c粒子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
    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符号)。
    ③根据_________,可以把分子分成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
    (2)以下为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②写出元素周期表中第9号和第12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③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与氯元素排在同一周期(横行)的理由是________。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答案】(1) ①. 铁、金刚石等(合理均可) ②. 离子 ③. 原子 ④. Na+、Cl-## Cl-、Na+ ⑤.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合理均可)
    (2) ①. 得到 ②. MgF2 ③. 电子层数相同
    (3) ①. ②. 10:9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氧气、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原子、分子和离子,所以b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金属、稀有气体和固态非金属,例如:铁、金刚石等(合理均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再分为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所以a、c粒子的名称依次是离子、原子;
    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Na+、Cl-;
    ③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的物质,属于单质,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根据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可以把分子分成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
    【小问2详解】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第9号和第12号元素分别为氟元素、镁元素,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化学变化中易失去2个电子,通常显+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
    ③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电子层相同,镁元素与氯元素排在同一周期(横行)的理由是电子层数相同;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4×(14+16)]:[6×(1×2+16)]=10:9;
    17. 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其中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填字母序号)。
    A 96.5%B. 71%C. 2.53%D. 0.77%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①明矾作絮凝剂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②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③步骤X________。
    ④取少量净化后的水于试管中,________,则为硬水。
    (3)电解水实验可用来确定水的组成(见图2)。
    ①a管是与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
    ②设计实验验证a管中生成的气体。
    (4)乙醇燃烧产物之一是水。现有13.8g乙醇(C2H5OH)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8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
    【答案】(1)C (2) ①. 吸附 ②. ACD ③. 吸附 ④. 加入肥皂水,振荡,出现较多浮渣
    (3) ①. 正极 ②. 打开管a的活塞,把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放在管a的尖嘴口处(合理均可) ③. 木条复燃(或燃烧的更旺) ④. 气体为氧气
    (4) ①. 设生成水的质量为
    ②. 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是19.8g+4.2g+16.2g-13.8g=26.4g。
    【解析】
    【小问1详解】
    其中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故选:C;
    【小问2详解】
    ①明矾作絮凝剂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
    ②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选项正确;
    B、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选项错误;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选项正确;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选项正确;
    故选:ACD;
    ③如图所示,步骤X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有毒有色有异味的物质,故填:吸附;
    ④加入肥皂水,振荡,出现较多浮渣的是硬水;
    【小问3详解】
    ①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气体积是氢气体积的二分之一,如图所示,a管内气体较少说明是氧气,则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②设计实验验证a管中生成的气体即氧气,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
    步骤:打开管a的活塞,把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放在管a的尖嘴口处(合理均可);
    现象:木条复燃(或燃烧的更旺)
    结论气体为氧气;
    【小问4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乙醇中碳元素质量与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之和相等;乙醇中氢元素质量与反应后水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详解见答案。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18.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选用A为发生装置,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也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分解过氧化氢:________;②加热氯酸钾:_______。
    (4)比较(3)中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 (填字母序号)。
    A. 发生装置相同B.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C. 都只能选择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 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答案】(1)锥形瓶 (2) ①. ②.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③. E
    (3) ①. ②.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选用A为发生装置,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溶于水,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E;故填:;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E。
    【小问3详解】
    实验室也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4详解】
    比较(3)中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
    A.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不相同,错误;
    B. 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都符合“一变多”的特征,都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正确;
    C.氧化铜也可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错误;
    D.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氧气和催化剂二氧化锰,氯酸钾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氧气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不相同,错误。
    故选B。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1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质量就是保护生产力。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_______和_______等。
    (2)利用氢气作燃料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科学家发现甲烷(CH4)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H2,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反应I中,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CO##一氧化碳 ②. O3##臭氧
    (2) ①. O##氧##氧元素 ②. ③. 氧化锌##ZnO
    【解析】
    【小问1详解】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
    【小问2详解】
    ①反应I为甲烷和氧化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锌,甲烷中氢元素显+1价,碳元素显-4价,氧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0,故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氧元素;
    ②反应Ⅱ为锌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图可知,ZnO在反应I中是反应物,在反应Ⅱ中是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
    20. 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是单质,组成A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第四位,B是红色固体,C占空气体积约为21%。D、G是氧化物,G中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8,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提示:H和大理石反应可生成G)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G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C:______。
    ②D→E:______。
    【答案】(1) ①. Cu ②. 二氧化碳
    (2) ①. ②.
    【解析】
    【分析】A、B、C、E、F是单质,组成A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第四位,故A是铁;B是红色固体且A能转化为B,则B是铜;C占空气体积约为21%,则C是氧气;G是氧化物,G中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8,则根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8,因此G是二氧化碳;C能转化为D,D能转化为E,E能转化为铜,故推断D是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E是氢气,氢气能还原氧化铜得到金属铜;F是单质能与氧气反应且能生成二氧化碳,推断F是碳;E能转化为H,H能转化为G,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可生成G(二氧化碳),推断H是盐酸,带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B是铜化学式是:;G的名称是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①A与C即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
    ②D→E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1. 化学兴趣小组借助于压强传感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进行再探究。
    【实验装置】见图甲。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装置,将燃烧匙和压强传感器固定在橡胶塞上,将橡胶塞塞紧集气瓶。
    ②…
    ③打开数据采集器,开始采集数据。
    ④将过量红磷平铺在燃烧匙上,点燃酒精灯,加热燃烧匙将红磷点燃。
    ⑤将连有燃烧匙和压强传感器的橡胶塞迅速塞紧集气瓶。
    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⑦待压强不再变化时,停止数据收集。
    【实验数据】见图乙,相关点的坐标为:A(0,101)、B(20,101)、C(30,114)D(390,82)、E(392,101)、F(400,101)。
    根据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②是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①图象中BC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图象中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4)已知:①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根据图乙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体积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称得B点、D点集气瓶中物质的总质量分别为m1、m2,则两者的关系为m1________m2(填“>”、“=”或“<”)。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3) ①. 反应开始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急剧增大,且远远大于装置内被消耗氧气的体积的压强(合理即可) ②. 燃烧结束后,温度下降至室温,而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导致压强减小(合理即可)
    (4)18.8% (5)=
    【解析】
    【小问1详解】
    做有关气体的实验时首先应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小问2详解】
    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①反应开始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急剧增大,且远远大于装置内被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BC段压强急剧增大,故填:反应开始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急剧增大,且远远大于装置内被消耗氧气的体积的压强(合理即可);
    ②燃烧结束后,温度下降至室温,而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导致压强减小,故填:燃烧结束后,温度下降至室温,而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导致压强减小(合理即可)
    【小问4详解】
    反应前的坐标A(0,101),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的坐标D(390,82),减少了的压强为101KPa-82KPa=19KPa,空气中氧气与空气的压强比为:,又因为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所以空气中氧气含量(体积分数)为18.8%,故填:18.8%;
    【小问5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又因在密闭空间内发生化学反应,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所以m1=m2,故填:=。
    步骤
    现象
    结论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8页。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满分8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