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第1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极星位于地轴北极的延伸方向附近。某天文爱好者在当地(72°N,78°W)时间(区时)22:00观测北极星及附近恒星的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约为( )
A. 18°B. 36°C. 54°D. 72°
2. 该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北极星附近恒星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
A. 15°/小时、顺时针B. 15°/小时、逆时针
C. 1°/天、顺时针D. 1°/天、逆时针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由材料可知,当地地理纬度为72°N,所以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2°。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观测到北极星附近的恒星在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动,由于观测方向为仰视方向,所以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运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为15°/小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周期:1、地球绕地轴自转;2、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3、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恒星日或太阳日)。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时),恒星日是真正的自转周期。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20时(举办日期为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会)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图1)主体育场开幕。图2示意某摄影爱好者8月13日拍摄的大运会主火炬塔和落日同框景观。完成下面问题。
3. 位于纽约(西五区)的中国留学生观看大运会直播开幕时,当地日期和区时为( )
A. 28日7点B. 28日9点C. 27日7点D. 27日9点
4. 大运会举办期间( )
A. 南京昼渐变短,夜渐变长B. 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C. 南通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D. 北京日出越来越早
5. 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所在位置最有可能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答案】3. A 4. A 5. C
【解析】
【3题详解】
纽约位于位于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小时,则北京时间28日20时,纽约应为28日20时-13小时=28日7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当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京昼渐短夜渐长,A正确;地球公转刚刚经过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变快,B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通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的昼渐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8月1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成都昼长夜短,日落方位为西北。根据照片中落日、火炬塔位置,可判断摄影爱好者应位于火炬塔的东南方。结合图中甲乙丙丁与火炬塔相对方向可知,只有丙位于火炬塔的东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金沙江自攀枝花三堆子转向南流后,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龙街乡处又折向东流。研究人员对金沙江龙街乡附近的河流阶地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发现该段河谷中发育了5级河流阶地,该河流阶地形成于数万年前,其中,T3以灰岩为基座,T4—T1均以湖相沉积物为基座。下图为龙街乡附近金沙江的河谷横断面及阶地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 阶地之上普遍覆盖的一层黄土最可能来自( )
A. 河流搬运堆积B. 枯枝落叶腐化C. 风力挟带堆积D. 岩石冻融风化
7. 该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构造运动②人类活动③气候变化④岩浆活动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8. 阶地T1—T3基座为湖泊沉积物,最可能是因为该处曾经经历过( )
A. 河流被袭夺,流向改道B. 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
C. 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D. 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
【答案】6. C 7. A 8.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河流阶地因河流下切侵蚀及地质运动而形成,但构成阶地的物质却不—定是河流搬运而来的。读图可知,T1阶地表层被黄土覆盖,推测其黄土层不是河流搬运堆积而成,A项错误;枯枝落叶腐化多为黑色物质,且二者的成分不同,自然颜色不—,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黄土可能是因为局地环流(如山谷风)挟带的岩土及河流沉积物等较为轻质的黄土物质在此堆积,C项正确;当地海拔较低,岩石冻融风化概率不大,D项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地貌,主要由地壳抬升及河流(下切)侵蚀等共同作用而成。地壳抬升,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强,易形成阶地,①正确;该河流阶地形成年代较早,受人类活动影响小,②错误;因气候变化,流域降水量和植被覆盖率会发生变化,继而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最终使得阶地构成物质有所不同,③正确;岩浆活动对该河流地貌的形成影响较小,④错误。综上可知,A项正确。
【8题详解】
湖相沉积物形成于湖泊环境中,由此可见,当地应经历过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进而形成湖相沉积物,B项正确;河流袭夺与该阶地湖相沉积物关系不大,A项错误;T1,阶地形成年代较早且形成于陆上,该地由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的可能性较小,C项错误;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是湖相沉积的—个过程,并非出现湖相沉积物的原因,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炸弹气旋”,又称爆发性气旋,是指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的温带气旋,其形成过程是冷空气快速南下,迫使暖湿空气抬升,空气进一步升温,进而加剧抬升。2022年12月下旬,美国多地迎来近40年最冷的圣诞节,下图为2022年12月23日美国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本次“炸弹气旋”造成华盛顿( )
A. 供电压力陡增B. 洪涝灾害严重C. 河流结冰期延长D. 春小麦遭受冻害
10. 在本次“炸弹气旋”发生期间,下列城市降温幅度最小的是( )
A. 旧金山B. 华盛顿C. 奥斯汀D. 奥兰多
11. 由于①锋运动速度快,当①锋面追上②锋面后,锋面结构应为( )
A. B.
C. D.
【答案】9. A 10. A 11. B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本次炸弹气旋发生在冬季,降水形式以降雪为主,且气温低,积雪短时间内难以融化,不会引发洪涝灾害,B错误。本次“炸弹气旋”使美国多地迎来近40年最冷的圣诞节,人们取暖需求增加,电力供应压力陡增,A正确。“炸弹气旋”,是指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的温带气旋,持续时间短,不会使河流结冰期延长,C错误。春小麦春种秋收,本次炸弹气旋爆发时还未播种,不受影响,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炸弹气旋”发生在美国中东部区域,则中东部区域的华盛顿、奥斯汀和奥兰多均在冷锋前后,受“炸弹气旋”的影响大,BCD错误。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与炸弹气旋爆发地之间有高大的山系阻挡,基本上不受“炸弹气旋”的影响,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①锋面为冷锋,②锋面为暖锋,当①锋面追上②锋面后,应该出现两个锋面而不是一个,AC错误;冷锋追上暖锋后,后面的冷空气主动前移,锋前的冷空气被迫后退,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锢囚锋,B对,D错。故选B。
【点睛】美国五大湖西部的小麦区有两个,北部是春小麦,春种秋收,本次炸弹气旋爆发时还未播种,不受影响;南部的小麦区是冬小麦,冬季为休眠期,受其影响也较小。
海雾是在海洋影响下出现在低层大气中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海域某次海雾形成过程及大气水平和垂直温度变化,图中海洋锋是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北部雾区相比,南部雾区有层云的原因可能是( )
A. 有上升运动的气流B. 逆温层厚度小但强度强
C 气流下沉运动更强D. 海洋冷水团降温效应强
13. 除利于海雾形成外,图示海洋锋附近海域( )
A. 海水较周围海区稳定B. 渔业资源贫乏
C. 表层海水温度差异小D. 营养盐类富集
【答案】12. A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云的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和较强的上升气流。材料显示该地区为我国东部海域,图示信息显示南部雾区温度高,蒸发强烈,且大气密度小,加之海洋锋附近逆温层之下的大气下暖上冷,暖湿空气容易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层云,A正确,C错误;与北部相比,南部逆温层厚度小且强度弱,海洋水温高而降温效应弱,下沉气流弱,B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图中海洋锋为冷、暖海水交汇处,等水等温线稠密,表层海水温差较大,C错误;海水扰动加强,营养盐类富集,浮游生物多,A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某大学教授的研究团队在我国某河流域进行野外考查,绘制了途中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如图),当地表层为质地细、保水性好的黄棕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
A. 向斜山B. 背斜谷C. 向斜D. 背斜
15. 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西北B. 华北C. 华南D. 东北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中地层分布来看,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应为背斜,D正确,B错误。向斜山和背斜谷为构造地貌,AB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可知,该地海拔不高,土壤为质地细、保水性好黄棕壤,因此可推知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B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以棕漠土为主,A错误;华南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C错误;东北地区为黑土,D错误。故选B。
【点睛】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第2卷:非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
16. 读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图,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存在会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出现什么现象?利用二分二至日四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加以说明。
(3)若黄赤交角变为,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五带的范围会如何变化?
【答案】(1)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地轴保持倾斜,赤道平面与地轴保持垂直,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呈水平方向,导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出现交角,即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纬度位置不断变化,即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如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北回归线),秋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南回归线)。
(3)太阳直射点将在—之间移动,太阳直射范围将变大;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图为背景,涉及黄赤交角形成、影响、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不变,因此地轴保持倾斜,赤道平面与地轴保持垂直,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34′)基本不变,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呈水平方向,导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出现交角,即黄赤交角(23°26′)。
【小问2详解】
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纬度位置不断变化,即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如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26′(北回归线),秋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3°26'(南回归线)。
【小问3详解】
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而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即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的直射范围也会扩大,直射范围会在南北纬24.5°之间来回移动;黄赤交角变大,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17.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沿A—B线调查发现,岩层形成年代A、B两处最早,C处最晚。
(1)从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C处地形的成因。
(2)说出图中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答案】(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中间新,两翼老),此处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表河流流经,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谷地。
(2)聚落沿河分布。水源较充足,土壤较肥沃,地势较低平,利于农业生产及聚落建设。
【解析】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等高线分布状况可知,C处两侧海拔高度大于中心,为谷地。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判断,C处岩层年龄中新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谷地易发育河流,受流水侵蚀作用,谷地较为典型。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当地的聚落均分布在河流沿岸,故聚落的分布特点为沿河流分布。河流所在地的地形较为平坦,便于人类活动;且河流为两岸带来泥沙,土壤肥力较高,利于农业生产,农业的发展为聚落分布提供物质基础。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哥斯达黎加不仅拥有多元的文化,并且汇集了野生动植物、阳光海滩、热带雨林、神秘火山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在世界上享有“中美洲花园”的美誉。
材料二 哥斯达黎加的国土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03%,但却拥有50万种不同的生物,占全球已知生物物种的4.5%,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26%的国土面积为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52%。图左为哥斯达黎加地形分布图,图右为利蒙和蓬塔雷纳斯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形特征。
(2)判断利蒙和蓬塔雷纳斯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利蒙气候的成因。
【答案】(1)以山地为主,沿海有平原(或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东部海岸线平直,西部海岸线曲折或;地势中部高,两侧低;多火山地貌。
(2)利蒙为热带雨林气候,蓬塔雷纳斯为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利蒙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丰富水汽,遇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
【分析】本题以哥斯达黎加地形分布图、利蒙和蓬塔雷纳斯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中等高线可知,中部海拔超过一千米,多火山,以山地为主,沿海海拔低,等高线较为稀疏,为平原;且中部海拔高,东西两侧海拔低,地势中间高,东西低;属于沿海国家,读图可知,东部海岸线平直,西部海岸线较为曲折破碎;多火山地貌。
【小问2详解】
根据图可知利蒙和蓬塔雷纳斯分别位于该国家的东部和西部,由利蒙和蓬塔雷纳斯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利蒙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蓬塔雷纳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为热带草原气候。利蒙气候的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多方面考虑,读图可知,该国位于赤道与30°N之间,属于东北信风带;该国中部多山地,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来自海洋的信风受到地形的抬升降水多;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水热条件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澳大利亚寒流是流经南印度洋东部的一支洋流,其自南向北沿澳大利亚西海岸流动,最后汇入南赤道暖流,是世界主要寒流中最弱小的一支。下图为世界局部洋流示意图。
(1)分析西澳大利亚寒流是世界主要寒流中最弱小的一支的原因。
(2)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区域渔场规模很小,说明理由。
【答案】(1)大陆对西风漂流阻挡作用较小,西风漂流分支较少,北上海水规模小,洋流势力弱;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温暖的西北季风,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流向相反,减弱了寒流的强度;澳大利亚西海岸陆地中部向西凸出,阻碍了洋流的流速和减少了洋流的流量;赤道逆流等暖流南下,与西澳大利亚寒流交汇,海域水温增加,寒流势力减弱。
(2)西风漂流北上支流量小,且陆地面积小,陆地上的东南信风(离岸风)势力弱,难以搅动底层海水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抑制了海水运动,底层上涌的营养物质更少;沿岸河流稀少,河流携带入海的营养物质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澳大利亚寒流为背景材料,考查洋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侧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同时侧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大陆是全球最小的大陆,大陆对西风漂流阻挡作用较小,西风漂流分支较少,北上海水规模小,洋流势力弱;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季风,所以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温暖的西北季风,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流向相反,减弱了寒流的强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西海岸陆地中部向西凸出,阻碍了洋流的流速,减少了洋流的流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有赤道逆流等暖流南下,与西澳大利亚寒流交汇,使得该海域水温增加,导致寒流势力减弱。
【小问2详解】
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