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不是蛋白质
B. 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植物细胞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
C.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因为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
D.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不是蛋白质,A正确;
B、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植物细胞膜不含胆固醇,B错误;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细胞的边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C正确;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B。
2. 下图中的野生型酵母菌能正常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甲、乙两种突变体的某些细胞器异常。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野生型酵母菌中分泌蛋白质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的
B. 甲型突变体的内质网中的蛋白质积累,不能运输至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
C. 乙型突变体中的高尔基体异常,不能将其中的蛋白质运向细胞膜
D. 分泌蛋白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2、题图分析,甲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但不能形成囊泡,所以是内质网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乙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了高尔基体,说明内质网是正常的,所以是高尔基体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详解】A、野生型酵母菌中分泌蛋白质的过程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的,如分泌蛋白通过内质网到高尔基体再到细胞膜都是通过囊泡实现的,A正确;
B、由图观察可知,甲型突变体由于内质网异常,所以内质网中积累蛋白质,不能运输至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B正确;
C、乙型突变体由于高尔基体异常,导致蛋白质在高尔基体堆积,因而不能将其中蛋白质运向细胞膜,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D错误。
故选D。
3. 如图为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②和⑥组成的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组分中最丰富的脂质
B. 提取了图中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是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
C. 图中③表示蛋白质,其含量和种类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D. 科学家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①是糖链,②是磷脂分子头部,③是蛋白质,④是糖蛋白,⑤是磷脂双分子层,⑥是磷脂分子尾部。
【详解】A、②是磷脂分子头部,⑥是磷脂分子尾部,由图中②和⑥组成的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组分中最丰富的脂质,A正确;
B、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提取图中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是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B正确;
C、图中③表示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C正确;
D、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可见荧光蛋白均匀分布于细胞表面,从而说明膜中的蛋白质能够运动,D错误。
故选D。
4. 已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合成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关于该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由内质网继续合成B. 该蛋白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 该蛋白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D. 该蛋白可以被加工成熟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详解】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而后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高尔基体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最后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P肽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若P肽段缺失,则肽链无法进入内质网,也就无法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
故选C。
5.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A. 不同生物膜的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B.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杜绝有害物质的侵入
C. 蓝细菌具有生物膜系统
D. 细胞内生物膜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化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不同生物膜的结构相似,功能不完全相同,A错误;
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相对性,一些有害物质也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错误;
C、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无生物膜系统,C错误;
D、生物膜将细胞质区室化,避免多种生化反应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故选D。
6. 用含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某真核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结构或物质中出现放射性的情况是( )
A. 细胞核有而叶绿体没有B. 核糖体有而中心体没有
C. 蛋白质有而核酸没有D. 细胞膜有而线粒体没有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详解】A、核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细胞核和叶绿体中都存在核酸,因此都会出现放射性,A错误;
B、核糖体含有RNA,中心体没有核酸,则核糖体有而中心体没有放射性,B正确;
C、蛋白质不含核酸,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所以蛋白质没有而核酸有放射性,C错误;
D、细胞膜和线粒体都含有核酸,所以细胞膜和线粒体都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B。
7. 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支持该“推测”的是( )
A. 蓝细菌和叶绿体内的核糖体都是70s核糖体
B. 蓝细菌和叶绿体内的DNA都呈环状
C. 蓝细菌的细胞膜与叶绿体的内膜比较相似
D. 蓝细菌的细胞壁与叶绿体的外膜都不含纤维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若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则叶绿体和蓝细菌应该具有共性,核糖体、DNA、膜结构的共性都可支持该假说。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为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B、核糖体都是70s核糖体、DNA都呈环状是蓝细菌和叶绿体的共性,可以作为支持上述“推测”的证据,AB不符合题意;
C、据图可知,蓝细菌的细胞膜与叶绿体的内膜比较相似,也能作为支持上述“推测”的证据,C不符合题意;
D、蓝细菌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叶绿体的外膜是一种生物膜也不含纤维素,但不可以作为支持上述“推测”的证据,D符合题意。
故选D。
8. 研究表明,细胞主要通过蛋白质执行复杂的调控和信息传递功能,在执行前,往往首先需要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外来的分子,这称为蛋白质的修饰。“乙酰化修饰”是指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一个乙酰基分子,这是蛋白质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蛋白质的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
B. 将修饰过的蛋白质去乙酰化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C. 蛋白质修饰后分子量一般会增大,修饰的场所是核糖体
D. 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可能与蛋白质的修饰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直接原因:①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②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③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④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2)根本原因:DNA分子的多样性。
【详解】A、蛋白质的修饰是指在蛋白质链上“接种”外来分子,并不改变肽键的数量,A 错误;
B、由于蛋白质乙酰化后才具有某种功能,所以去乙酰化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错误;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并非修饰场所,C错误;
D、由于蛋白质的修饰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所以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可能与蛋白质的修饰有关,D正确。
故选D。
9.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是研究膜流动性的一种方法。首先用荧光物质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照射某一区域,被照射区域荧光淬灭变暗,最后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亮度逐渐恢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只能检测膜蛋白的群体移动,而不能观察单个蛋白的移动
B.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以推算出细胞膜蛋白扩散速度,且扩散速度均比膜脂快
C. 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而对荧光恢复速度没有影响,则说明细胞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线粒体供能
D. 若用荧光抗体标记特异的细胞膜蛋白,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示踪原理相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是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的某种组成成分结合。某区域荧光斑点消失后能够恢复,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详解】A、因荧光标记膜蛋白群体,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只能检测膜蛋白的群体移动,而不能观察单个蛋白的移动,A正确;
B、根据荧光恢复速度可推算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和膜脂分子运动速度,并且膜蛋白扩散速度均比膜脂快,B正确;
C、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抑制线粒体功能)处理细胞而对荧光恢复速度没有影响,则说明细胞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线粒体供能,C正确;
D、用荧光抗体标记特异的质膜蛋白,利用的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是因为蛋白质含有某种元素,二者原理不同,D错误。
故选D。
10. 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生物催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部细胞的质膜上具有新冠病毒S蛋白识别的受体蛋白
B. 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上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丰富
C. 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需要生物膜上受体蛋白的参与
D. 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结合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唯一形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A、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的肺部,肺部细胞是其靶细胞,其质膜上具有新冠病毒S蛋白识别的受体蛋白,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上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丰富,B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需要识别相关的受体,故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需要膜上受体蛋白的参与,C正确;
D、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形式之一,如成熟的植物细胞利用胞间连丝传递信息时不需要受体蛋白的识别作用,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关于细胞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黑色美西螈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去核美西螈卵细胞,该卵细胞发育成白色美西螈
B. 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
C. 将受精卵用头发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两半都能分裂
D. 将伞形帽伞藻的假根和菊花形帽伞藻的柄嫁接,将长成菊花形帽伞藻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而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详解】A、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结果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A错误;
B、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细胞核的部分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正确;
C、无核的一半不能分裂,C错误;
D、将伞形帽伞藻假根和菊花形帽伞藻的柄嫁接,将长成伞形帽伞藻,D错误。
故选B。
12. 《细胞》杂志刊登了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核苷酸
B.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 “分子垃圾袋”边界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能水解蛋白质,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A错误;
B、根据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可知,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中心体不能形成囊泡,B错误;
C、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生物膜流动性的特点,C正确;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13.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核的结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B. 由图可知核膜具有4层磷脂分子
C.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说明核仁可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D. 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A、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质彻底水解产物是氨基酸、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错误;
B、由图可知,细胞核具有双层膜,所以有4层磷脂分子,B正确;
C、核仁可能与核糖体中的RNA合成有关,因此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C正确;
D、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正确。
故选A。
14. 胆固醇在C-7位脱氢即得到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变成维生素D3,在动物体内胆固醇可转变为性激素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在血液中有运输功能,胆固醇还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P的吸收
B. 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胆固醇转变成性激素过程有生物大分子参与
C. 胆固醇、维生素D3、性激素的元素组成为C、H、O,其都可用苏丹Ⅲ进行检测
D. 动植物细胞中的胆固醇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有利于调节膜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P的吸收,A错误;
B、物质之间的转变属于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胆固醇转变成性激素过程需要酶的催化,酶是生物大分子,B正确;
C、胆固醇、维生素D3、性激素的元素组成为C、H、O,胆固醇、维生素D3、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而苏丹Ⅲ是用来检测脂肪的,C错误;
D、动物细胞膜中有胆固醇,植物细胞膜中没有胆固醇,D错误。
故选B。
15. 研究发现,游离核糖体能否转变成内质网上的附着核糖体,取决于该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多肽链上是否含有信号肽(SP)。 SP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结合,进而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合成、加工,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均不含SP,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基因中有控制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
C. 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聚集在内质网腔
D. SRP-SP-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体现了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A、由唾液淀粉酶基因控制合成的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而这类蛋白质需要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唾液淀粉酶基因中有控制“信号肽”(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正确;
B、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上均不含“信号肽”,说明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除,进而说明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酶), B正确;
C、SRP与SP结合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 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不会合成 SP,因此不会进入内质网中,C错误;
D、SRP-SP-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SRP-SP-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膜上的复合体SR识别、结合,即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
A. 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成的
B. 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D. 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并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于是他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
C、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C错误;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二个及以上正确选项,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多选得0分,共12分)
17. 细胞自噬在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其局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噬体的膜来源于内质网膜
B. 降解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C. 溶酶体是水解酶合成及加工的场所
D. 细胞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2、分析图解可知,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的细胞器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后其与溶酶体结合,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详解】A、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的细胞器从杯口进入,形成自噬体,自噬体的膜由内质网膜转化而来,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外或细胞内利用,B正确;
C、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C错误;
D、细胞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18. 膜流是细胞的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下图即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的细胞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B. 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质壁分离过程中发生了膜流现象
C. 细胞内,有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是h
D. 在腺泡细胞中注射日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标记可从f传到h
【答案】CD
【解析】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a核膜,b细胞器膜,c细胞膜,d叶绿体膜,e线粒体膜,f内质网膜,g囊泡膜,h高尔基体膜,m类囊体薄膜,n叶绿体基质,p线粒体内膜,q线粒体基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生物膜,所以没有膜流,A错误;
B、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质壁分离过程中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
C、细胞内,有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是h高尔基体,C正确;
D、在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标记可从f(内质网)传到h(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CD。
19. 溶酶体的形成途径有多种,M6P(甘露糖—6-磷酸)途径是溶酶体分选的主要途径之一。M6P分选途径是通过对一类称为溶酶体贮积症的遗传病的研究发现的,此类遗传病是由于溶酶体中缺少一种或几种酶所致。下图是溶酶体形成的M6P分选途径的主要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泌到细胞外的溶酶体酶被回收的过程体现了选择透过性
B. M6P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溶酶体酶在内质网内积累
C. 细胞质膜上的M6P受体可减少溶酶体酶不正确地分泌到细胞外
D. 若溶酶体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
【答案】C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内质网中形成溶酶体水解酶,内质网形成小泡,小泡膜和高尔基体膜融合,溶酶体水解酶进入高尔基体,水解酶被磷酸化,然后和M6P受体结合,水解酶去磷酸化,进而形成溶酶体,即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看图可知: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分拣和运输。
【详解】A、溶酶体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溶酶体酶被回收的过程属于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
B、M6P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且溶酶体来自于高尔基体,因此M6P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导致M6P受体不能正常合成,则会导致溶酶体水解酶在高尔基体积累,B错误;
C、M6P受体蛋白主要存在于高尔基体的反面网络,但在一些动物细胞的质膜中也有存在, 据图可知,细胞质膜上的M6P受体可将偶尔分泌到细胞外的磷酸化溶酶体酶回收进细胞内,减少了溶酶体酶不正确地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
D、内吞物质和溶酶体结合,进而内吞物质被水解酶分解,看图可知,若水解酶磷酸化过程受阻,会影响溶酶体的形成,进而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20. 如图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1)不同的物质X在结构上的区别为______;物质X与核酸共有的组成元素是______;物质X进入细胞后,依次经过______结构,最后分泌到细胞外。
(2)从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脂质、核酸的角度分析,a、b、c、d共有的成分是______;b、c不含有而a、d含有的成分是______。
(3)图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填图中字母);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 ①. R基不同 ②. C、H、O、N ③.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 ① 蛋白质 ②. 核酸
(3) ① b、c、d ②.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由题图可知,该图是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物质X为氨基酸,a核糖体,b是内质网,对肽链进行加工,c是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d是线粒体,提供能量。
【小问1详解】
物质X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表示氨基酸,不同的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区别为R基不同;X氨基酸(元素组成是C、H、O、N等)与核酸(元素组成是C、H、O、N、P)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在核糖体上合成肽链,接着转移到内质网上进一步合成和加工,之后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再加工,成熟后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所以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经过的结构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a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线粒体,a、b、c、d共有的成分是蛋白质(凡是具膜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a核糖体含有RNA,d线粒体含有少量DNA和RNA,故b、c不含有而a、d含有的成分是核酸。
【小问3详解】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图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线粒体;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1. 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内填数字)
(1)囊泡膜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一样,都有________。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
(2)以分泌蛋白——胰岛素为例:首先在______合成一段肽链后,转移到[③]______上继续合成,如甲图所示,包裹在囊泡_______(填X或Y)中离开,到达[_____]_______使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折叠。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最后经过乙图所示过程,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中能量主要是由________提供的。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胰岛素)运送到细胞膜,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膜上的蛋白A可以和细胞膜上的______特异性织别并结合,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和______的功能。
(4)已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细胞器⑤是________。
(5)人体能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
【答案】(1) ①. 脂质和蛋白质(磷脂和蛋白质) ②. 生物膜系统
(2) ①. 核糖体 ②. 内质网 ③. X ④. ④ ⑤. 高尔基体 ⑥. 线粒体
(3) ①. 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②. 控制物质进出 ③. 信息交流
(4)溶酶体 (5) ①. 细胞壁 ②. 液泡 ③. 叶绿体
【解析】
【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分析题图: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其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溶酶体;
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表示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机制。
【小问1详解】
囊泡膜的主要成分和细胞膜相同,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小问2详解】
首先在核糖体合成一段肽链后,囊泡X由③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④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囊泡Y是高尔基体形成。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小问3详解】
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小问4详解】
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溶酶体。
【小问5详解】
人体能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2. 溶酶体在细胞裂解和细胞自噬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发现,结核分歧杆菌(TB)感染肺部细胞,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如图1所示的过程,激活BAX蛋白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肺部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如图2为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称为细胞自噬,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2中具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结构有______,TB与巨噬细胞在细胞结构方面的区别是后者______。
(2)研究表明,若抑制肝癌发展期大鼠的细胞自噬,其肿瘤的体积和数量都比没有抑制细胞自噬的对照组小,说明在肝癌发展期,细胞自噬会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内的pH为行左右,若有少量溶酶体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通过降低线粒体内的Ca2+浓度或者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活性使BAX蛋白复合物水解,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这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思路,请根据题中信息从细胞器的角度为药物开发人员提出其他思路_____。
【答案】(1) ①. 细胞核、线粒体、自噬体(泡) ②.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①. 促进 ②. 细胞内的pH大于溶酶体内的pH,溶酶体酶失活
(3)抑制内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RyR)开放、抑制线粒体内活性氧组分(ROS)的水平
【解析】
【分析】1、自噬作用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真核细胞通过形成“自噬体”用于清除细胞内聚物及受损细胞器,进而维持细胞内稳态的一种途径。
2、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TB感染巨噬细胞后,导致噬细胞裂解的机制为:TB感染巨噬细胞→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激活溶酶体内的BAX复合物→促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线粒体自噬→巨噬细胞裂解。
【小问1详解】
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即两层生物膜是线粒体和细胞核和自噬体(泡)。结核分歧杆菌(TB)是原核细胞,巨噬细胞是真核细胞,细胞结构方面的区别是后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抑制肝癌发展期大鼠的细胞自噬,则理论上肿瘤的体积和数量会减小,但没有达到预期结果,说明肝癌发展期细胞自噬并没有抑制肿瘤的发生,有少量溶酶体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细胞内的pH大于溶酶体内的pH,溶酶体酶失活。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激活BAX蛋白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肺部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结核病的产生,为药物开发人员提出其他思路为抑制内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RyR)开放、抑制线粒体内活性氧组分(ROS)的水平。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1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