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2024.01
高三地 理
(本试题卷共6页;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 卷 (选择题 共 48分)
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溧阳市位于苏浙皖边界,是一座千年古城。2013年,连接南京和杭州的宁杭高铁开通运营,带动溧阳市产业发展。如今溧阳市加快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国家级生态城市。图1示意溧阳市空间结构。据此完成 1~3题。
1.影响明清古城及现代城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 C.交通 D.政策
2.宁杭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溧阳市获益最大的产业是
A.白茶产业 B.旅游产业 C.钢铁产业 D.新能源产业
3.溧阳市政府将高新区规划布局在城区以北,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v.背离山区 保护生态 B.远离城区 地价便宜
C.距南京近 受辐射强 D.人口密集 市场广阔
沙窝萝卜口感脆嫩多汁,其生长期适宜温度10~25℃,半耐寒喜光照 天津是沙窝萝卜主产区,过去农民只能秋季种植。 随着设施农业发展, 形成四种模式种植,可周年供应。 冬季当地农户利用反光幕进行补光增温. 以横幅粘接垂悬方式悬挂(图2) ,悬挂高度每月一调。表 1示意天津某地沙窝萝卜四种模式对比。据此完成4~6题。
表 1
4.早春需暖棚种植,是因为当地
①土壤肥力低下 ②低温冷害较多 ③病害发生频繁 ④土壤水分不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农户大面积采用模式④,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萝卜品质高 B.生长周期短,上市时间早
C.温度可调控,采收期延长 D.暖棚造价低,生产投入少
6. 同一个大棚里,反光幕悬挂高度最高的日期是
A.11月22日 B.12 月 22 日 C.1 月 22日 D.2月22日
种植模式
面积(公顷)
播种日期
收获日期
农业设施使用
①
40
4月5~25 日
6 月 10~30 日
早期暖棚, 后期露地生长
②
35
8月 8~10 日
10月 15~20 日
全过程露地生长
③
35
8月 10~20 日
11月 15日~12月 5 日
早期露地生长, 后期冷棚
④
265
8月 15~25 日
1 月 15~2月 25 日
早期露地生长, 后期暖棚
黄河下游多有藕节形态河道分布(河道的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形状) ,河道的“藕身”常有較大面积河滩。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考察黄河下游一处藕节形河道时发现,该河段主河道近十年发生位移。 图3示意该河段2013年枯水期和2022年半水期主河道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藕节处河道位置变化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地形 ②岩性 ③水量 ④含沙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2013-2022年, 该河道“藕身”段
A.河床不断淤积变浅
B.右岸更易冲刷崩塌
C.凹岸侵蚀更严重
D.凸岸堆积更显著
海洋锋是指海洋中不同性质的水团之间形成的交界面。 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称为黑潮延伸体,其北侧存在明显的海洋锋区。海洋锋区附近的海气相互作用十分强烈。 图4示意海域黑潮延伸体的位置。据此完成9~11题。
9. 与海洋锋区比,黑潮延伸体分布的海域
A.渔业资源较多 B.海水盐度较低 C.海水蒸发较弱 D.污染扩散较快
10. 影响黑潮延伸体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密度 B.海陆轮廓 C.盛行西风 D.西北季风
11. 图示海域海洋锋区两侧海水温度差异较大的时段是
A.2~3月 B.5~6月 C.8~9月 D. 11~12月
T
东雨是指过冷雨滴落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地面上,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 云贵准静止修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 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主要存在于冬半年。 云贵准静止锋对我国西南冻雨有较大影响。 图5示意云贵准静止锋的 3 种典型位置。 据此完成12~13题。
12. 东西型准静止锋发生频次远低于其他两种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强度、植被覆盖 B.季风强度、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13. 最易形成冻雨的地点及准静止锋类型是
A.昆明 南北型 B.贵阳 南北型 C.昆明 西北-东南型 D.贵阳 西北-东南型
距今3300-2300 万年前, 南美洲西北部沉降增强,形成安第斯前陆盆地河流系统,河流主要从东部流向西部,从南向北注入加勒比海。距今700万年前,该河流系统发生转向,形成东流的现代的亚马孙河水系。 图6示意南美洲北部距今3300-2300万年前和近250万年以来的海陆分布。 据此完成14~16题。
14.促使安第斯前陆盆地河流系统向东转向注入大西洋的主导地质作用是
A.板块碰撞挤压 B.东部地壳下沉 C.前陆盆地堆积 D.河流溯源侵蚀
15.与阶段Ⅰ的安第斯前陆盆地河流流域相比,阶段Ⅱ的亚马孙河流域
A.年输沙量更少 B.土壤肥力更高 C.雨林气候区更小 D.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16.在甲地科考过程中,能够作为安第斯山前陆盆地河流系统发生反转的有力证据是
A.河流裁弯取直 B.沉积地层特征 C.海洋生物化石 D.多级河流阶地
第Ⅱ卷(综合题 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泰国地处热带季风区,某地泥岩地区的土壤遇水易形成泥浆,干燥时则迅速硬实结块。当地人们利用多年生根系发达的粗壮草本植物培地茅来改良土壤:第一阶段,在雨季来临之前,密集种植培地茅; 第二阶段,待培地茅长成后,在种植果树之处挖出培地茅,再植入果树树苗,果树成活率高。图7示意泰国某地培地茅之间种植果树。
(1) 从土壤质地角度,说明该地泥岩地区土壤干燥时迅速硬实结块的主要原因。 (4分)
(2) 在长成后的培地茅中挖坑种植果树成活率高,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00年5月,宁波首台乘用车整车下线,此后20年间,宁波大力引进了上海大众等整车生产线, 同时结合宁波具有优势的模具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生产基地。近年来,宁波逐渐形成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2023年,宁波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推动自动驾驶、 充电桩等新技术、新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应用。图8示意宁波汽车企业空间分布。
(1) 说明宁波北仑区汽车企业数量较多的地理位置优势。 (4分)
(2) 分析宁波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的有利条件。 (6分)
(3) 说明入选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对宁波汽车产业的促进作用。 (6分)
(4) 简述宁波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对区域工业发展的启示。 (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印度河流域北部多高大山地,中部和印度洋沿岸地区为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科考队员考察发现,印度河流域的中游平原地区风成黄土广泛分布(图9) 。黄土质地均一、疏松多孔、易耕又宜耕,且适合穴居。考古发现印度河流域的黄土分布区与古文明分布区高度一致,该区域成为推动古印度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1) 推测印度河流域中游平原风成黄土的主要来源区,并说明理由。 (9分)
(2) 说明印度河中游平原黄土层堆积和保存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3) 从黄土的特性分析印度河流域黄土分布区成为古印度文明源地的主要原因。 (7分)
2024届检测检(二)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C 2.B 3.A 4.D 5.C 6.D 7.A 8.B 9.D 10.C 11.A 12.B 13.B 14.A 15.D 16.B
二、非选择题:
17.(1)从土壤质地角度,说明该地泥岩地区土壤干燥时迅速硬实结块的主要原因。
土壤遇水成泥浆状(1分)说明土壤颗粒细小(1分),空隙细微(1分),质地黏重(1分),因此干燥时容易板结。
(2)在长成后的培地茅中挖坑种植果树苗成活率高,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培地茅根系发达、粗壮(1分),果树周围的培地茅能在雨季稳定地表(1分);
长成后的培地茅为土壤提供更多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雨季不成泥、旱季不板结)(1分),提高土壤肥力(1分);
长成后的培地茅可以涵养水源(提高土壤含水量)(1分),缓解旱季果树水源不足(1分)。
18(1)说明宁波北仑区汽车企业数量较多的地理位置优势。
临近上海(1分)、杭州,具有承接产业与信息沟通的地缘优势(1分);
位于港口(1分),货运交通运输便利,促进该区企业发展(1分)。
毗邻宁波汽车产业发展核心区(1分),便于生产联系(1分)。【三选二】
(2)分析宁波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试点城市的有利条件。(6 分)
宁波城市化水平高(1分),资金雄厚;(1分)
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规模大)(1分),推广市场广阔;(1分)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产业生产协作条件好(电动汽车产业基础好)(1分),技术水平较高(实验条件完备);(1分)
(3)说明入选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对宁波汽车产业的促进作用。(6 分)
全面电动化为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汽车产业提供更广阔市场(电动汽车产业规模扩大);(2分)
先行试点城市提供试验场,积累技术经验,促进技术创新;(2分)
新技术、新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应用极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拓展延伸)发展。(2分)
(4)简述宁波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对区域工业发展的启示。(4 分)
抓住机遇结合区域产业优势主动转型升级(1分),发展产业集群; (1分)
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并举(1分),完善产业链;(1分)
政府政策合理导向与大力支持。(替代答案,给1分)
19.(1)推测印度河流域中游平原风成黄土的主要来源区,并说明理由。(9 分)
来源一:西北(北)高原、高山区域(1分)。该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沙源丰富;
冬季西北风搬运风沙至黄土区堆积(黄土区堆积区位于冬季西北风的下风向)(2分);
来源二:上中游裸露河滩沙地(1分)。印度河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河流枯水期,河滩裸露,冬季风势力较强,扬沙搬运堆积(2分)。
来源三:塔尔沙漠地区(1分)。该区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将塔尔沙漠的表层的黄土搬运至该区堆积(黄土区堆积区位于夏季西南风的下风向)(2分)。【来源区1分,理由2分】
(2)说明印度河中游平原风成黄土堆积和保存的有利自然条件。(6 分)
中游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1分),提供足够沉积空间(1分);
西南季风带来降水少(1分),流水侵蚀作用弱(1分);
植被较稀疏(1分),不易被改造成其他土壤(1分);
沉积物质来源充裕(范围广)(1分),沉积时间长,厚度较大(1分); (【四选三】)
(3)分从黄土特性分析印度河流域黄土分布区成为古印度文明源地的主要原因。(7 分)
黄土疏松多孔,质地松软(1分 ),有利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利于作物生长(2分),便于古人简陋农具开垦(2分),宜早期人类开凿洞穴定居生活;(2分)
黄土分布广泛,有利古人较大面积开垦(提供较充足的土地资源);(替代答案,给1分)
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二地理试卷pdf、地理答案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8月质量监测(一)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8月质量监测(一)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卷分第I卷两部分,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 2009年以来图示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