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上学期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上学期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无可避免地置身于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两大传统的阴影”之中。在看待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系问题上大致有三种观点和态度:一种观点认为新诗对古典诗歌造成了“断裂”,“和传统及历史相呼应的品质在新诗创作中消失了……是新诗显得单薄、落寞、无传统支撑的原因”;另一种观点刚好与此相反,论者提出“从现代性的角度看,新诗的诞生不是反叛古典诗歌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新的审美空间的必然结果”;还有一种观点持调和论,认为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具有某种共通性,研究者甚至从具体的元素如词汇、句法、意象乃至情调入手,看到了新诗在某些方面对古典诗歌的“继承与改造”。
摘编自张桃洲《如何重返新诗本体研究》
材料二:
从胡适的“两只蝴蝶”、郭沫若的“天狗”开始,中国新诗已有了相当数量的积累和各种艺术尝试。但总的说来,作为汉语诗歌,中国新诗仍处在寻找自己的阶段。它已经告别了古典诗歌,走出古典汉语的家族,在不停地流浪。它不希望自己与几千年的家族血缘有什么联系,更不希望在形体、五官上与家族成员有什么遗传上的相似。
回顾这近百年的新诗的足迹,我们发现它到过下列几个世界诗歌圣地:第一站是美国,在那里它采集了美国意象主义;第二站是伦敦,它采集了浪漫主义;第三站是巴黎,它采集了象征主义;第四站是柏林,它采集了歌德、里尔克。至此,在短短约30年(1920一1950)内,新诗匆匆走过西方19、20两个世纪的主要流派: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50年代后,新诗转向莫斯科取经,主要遵循革命英雄主义的信条,一直延续到70年代。80年代初改革开放,几个年轻诗人在翻阅上半世纪的现代主义诗集时,发现了灰尘覆面、劫后余生的40年代的诗作。他们以此为效法对象,培育出一个稚嫩的新品种:朦胧诗。
平心而论,朦胧诗的崛起是一次心灵的苏醒和精神的抗争,突破了假、大、空的封锁,吐出新诗的新声。但如果将80年代的朦胧诗与上半世纪新诗各派大师的力作对比,就可以看出,朦胧诗实是40年代中国新诗库存的种子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重播与收获。它仍是以西方诗歌为原型的汉诗,从诗歌艺术上讲并没有多少崛起。由于没有重视朦胧诗崛起与现代新诗的源由关系,朦胧诗的崛起被夸大了,后来的诗人总是以“揭竿而起”的心态推动当代汉诗的发展,形成各代都以为新诗从我开始的浮躁心态。如某派诗人曾公开宣布:中国当代新诗,每五年一换代,PASS前一代。
诗歌不是流行歌曲,它不是消费文化,不能追求畅销,岂能以每月每季每年来排名次?
诗人不是诗星,它不是青春的事业,乔丹35岁就算是老球星了,而诗人35岁恐怕才握熟诗笔,才从青春期的本能写诗走出来,有望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诗人不是鲜花嫩草,只能展览几周;诗人是一棵松树,他的成长需要时间。
世界诗歌的几百年的路,我们在几十年间就都飞驰了一遍。但我们还是不清楚,中国新诗究竟向哪里走?究竟是什么样的形态?有什么汉语文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于西方诗歌之处?西方新诗诚然走在我们的前面,比我们进入诗歌艺术要深、尝试要广,自然有不少我们可以学习参照的。但如果不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心态,不能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只是急于搬弄某些技巧,就会误入歧途误导自己宝贵的才华。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诗歌文学的目光一直停在欧美与前苏联的诗歌上。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采风阶段应当变为辅助的,而非主要的诗歌建设活动。经过世纪下半的几十年的实践,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前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向西方借鉴成了依赖性的借债行为。在近一个世纪告别汉诗自己的古老传统后,向拼音语言的诗歌文化借债,显然遇到了语言与文化双重的困难。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语言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拼音文字转化,而借贷来的西方诗歌文化与诗歌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土、本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很自然地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土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强大的秦汉以来建立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使之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没有了自己的汉文化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汉语及汉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症状。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理处置与古代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关系,是中国新诗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
B. 胡适和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开创者,研究中国新诗史时要阅读到他们的作品。
C. 中国新诗在几十年间走完了世界诗歌几百年的路,学习了世界诗歌的所有流派。
D. 一些80年代后的诗人缺少对于新诗发展历史的清晰认识,显得浮躁和狂妄。
2. 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系上,郑敏先生支持第一种主张,即二者出现断裂。
B. 比起中国古代诗歌和西方诗歌,中国新诗只有百年历史,尚不成熟不足为怪。
C. 中国传统文化与汉字不可能“西化”,这决定了我们学习西方诗歌理论是无效的。
D. 秦汉以来强大的文化传统是唐朝能吸收西域文化但又没有失去自我的重要基础。
3. 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回顾中国新诗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新诗存在的问题,立论有据。
B. 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分析了中国新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C. 作者以体育明星乔丹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诗人的成长和成熟需要时间和耐心。
D. 作者善用比喻,如“积食病”“他文化”“向西方借债”等,使理论文章通俗易懂。
4. 材料一列举了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系的三种主张,你认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各能支持哪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两首加以简要分析。
5. 汉语新诗要走出眼前的困境,需要作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1. C2. C3. B
4.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用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是对古典诗歌造成了“断裂”。
《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与古典诗歌之间具有某种共通性。
《峨日朵雪峰之侧》内涵丰富,蕴含了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新的审美空间的必然结果。
5. ①要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心态,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不能急于搬弄某些技巧。
②要找回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增强对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的记忆和感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学习了世界诗歌的所有流派”错误。由原文“在短短约30年(1920一1950)内,新诗匆匆走过西方19、20两个世纪的主要流派”可知,中国新诗并没有学习了世界诗歌的所有流派,而是学习了西方19、20两个世纪的主要流派。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学习西方诗歌理论是无效的”错误。由原文“在近一个世纪告别汉诗自己的古老传统后,向拼音语言的诗歌文化借债,显然遇到了语言与文化双重的困难。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语言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拼音文字转化,而借贷来的西方诗歌文化与诗歌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土、本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很自然地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可知,“我们学习西方诗歌理论是无效的”文中无依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错误。材料二后半部分分析了中国新诗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用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写到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写出了力的破坏力和创造力。赞美了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所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古典诗歌造成了“断裂”。
《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赞美了红烛以“烧腊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作者借助与“红烛”的对话表达青春的困惑和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所以《红烛》等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具有某种共通性。
《峨日朵雪峰之侧》内涵丰富,“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在锈蚀的岩壁”中“雄鹰”“雪豹”有象征意义,象征着那些伟大的、具有力量的事物。“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中“蜘蛛”想着着那些弱小却不放弃的事物。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本诗蕴含了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所以《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新的审美空间的必然结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如果不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心态,不能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只是急于搬弄某些技巧,就会误入歧途误导自己宝贵的才华”可知,要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心态,耐心钻研西方新诗的过去与今天,不能急于搬弄某些技巧。
由原文“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土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当代新诗不但没有了自己的汉文化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汉语及汉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症状”可知,要找回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增强对本民族的汉文化诗歌传统的记忆和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新 娘
契诃夫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一轮明月照着花园。娜佳看见大厅里饭桌上正在摆小吃,祖母穿着华丽的绸衫在忙这忙那。隔着窗子望过去,母亲在傍晚的灯光下,显得很年轻。
花园里安静,凉快,宁静的黑影躺在地上。人可以听见远处有些青蛙呱呱的叫声。现在有五月的气息了,可爱的五月啊!你深深地呼吸着,热切地想着:眼下,不是在这儿,而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在天空底下,在树木上方,远在城外,在田野上,在树林里,春天的生活正在展开,神秘、美丽、丰富、神圣。
娜佳,已经二十三岁了。她从十六岁起就热切地盼望着出嫁,现在总算做了安德烈·安德烈伊奇的未婚妻,这个青年现在正站在窗子里面。她喜欢他,婚期已经定在七月七日,可是她并不高兴,夜里也睡不好,兴致提不起来⋯⋯不知什么缘故,她觉得整个生活似乎会永远像现在这样过不下去,没有变化,没有尽头!
有一个人从正房走出来,在门廊上站住。这人是萨沙。他是从莫斯科来到她们家里做客的。很久以前,祖母的一个远亲,常到她们家来请求周济。她有个儿子名叫萨沙。不知什么缘故,大家都说他是出色的画家。
“我正坐在这儿,瞧着妈妈,”娜佳说,“从这儿看过去,她显得那么年轻!”
“是的,她很好⋯⋯”萨沙同意道,“可是⋯⋯怎么跟您说好呢?这儿的人什么事都不做。您母亲一天到晚走来走去,奶奶也什么事都不做,您也一样。您的末婚夫也是什么事都不做。”
等他们走进大厅,大家已经坐下来吃晚饭了。祖母长得很胖,相貌难看,说话很响,凭她说话的声音和口气可以看出她是一家之长。她的财产包括集市上好几排的商店和这所有圆柱和花园的旧式房子,可是她每天早晨祷告,求上帝保佑她别受穷。娜佳的母亲,尼娜·伊万诺芙娜,生着金黄色头发,腰身束得很紧,戴着夹鼻眼镜,每个手指头上都戴着钻石戒指。安德烈·安德烈伊奇,娜佳的未婚夫,是一个丰满而漂亮的青年。他们三个人正在谈催眠术。
晚饭以后,安德烈·安德烈伊奇拉小提琴,尼娜·伊万诺芙娜弹钢琴为他伴奏。十年以前,他从大学毕业,可是从来没在任何地方做过事,也没有固定的工作。
后来,钟敲十二下,大家开始告辞。
娜佳醒来的时候,大概是两点钟。娜佳在床上坐起来,想心事。
“滴克搭克,滴克搭克⋯⋯”守夜人懒洋洋地敲着,“滴克搭克⋯⋯”
“我的上帝啊,为什么我这样苦恼!”也许每个新娘在婚前都有这样的感觉吧。谁知道呢!要不然这是萨沙的影响?
时间过得很慢。下午两点钟,他们坐下来吃午饭。萨沙说:“您要出去念书才好!只有受过教育的、神圣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因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你们这种游手好闲的生活是多么不干净,多么不道德。您的母亲,您的祖母,什么事也不做,那就是说别人在为你们工作,你们在吞吃别人的生命,难道这样干净吗,不肮脏吗?”
娜佳想说:“不错,这话是实在的。”她还想说她自己也明白,可是眼泪涌上她的眼眶,她就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将近傍晚,安德烈·安德烈伊奇来了,照例拉了很久的小提琴。
如同前一天夜里一样,天刚刚亮,娜佳就醒了。她睡不着,心神不宁。她坐起来,把头抵在膝盖上,想到她的未婚夫,想到她的婚礼⋯⋯她想起母亲并不爱她那已经去世的丈夫,现在她一无所有,完全靠她婆婆,也就是奶奶过活。她其实是个普通的、平凡的、不幸的女人。
“不过,还是不想的好,还是不想的好⋯⋯”她小声说,“我不应该想这些。”
“滴克搭克⋯⋯”守夜人在远远的什么地方打更,“滴克搭克⋯⋯滴克搭克⋯⋯”
时间过得很快。“昨天萨沙责备我什么事也不做,”安德烈·安德烈伊奇说,“他的话对极了!我什么事也不做,而且也做不了。这是什么缘故?就联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也许会在额头上戴一枚帽章,去办公,我都会觉着那么厌恶,这是为什么?啊,俄罗斯母亲!啊,俄罗斯母亲,你至今还驮着多少游手好闲的、毫无益处的人啊!”他对他什么事不做这一点,得出一个概括的结论,认为这是时代的特征。
娜佳心里觉着气愤,身子也不舒服。
早晨喝完茶以后,娜佳走进萨沙的房间。“我忍不下去⋯⋯”她说,“以前我怎么能一直在这儿生活下来的,我真不懂!我在这儿连一天也过不下去了。明天我就离开这儿。”
等到她在车厢里坐定,火车开动,过去就缩成了一小团,同时以前她不大留意的广阔未来,却铺展开来。欢乐忽然使她透不出气来:她想起她在走向自由,去念书,这就跟许多年前大家所说的“出外做自由的哥萨克”一样。一时间,她又笑,又哭。
五月间,考试完结以后,娜佳动身回家去,身体很好,兴致很高。她从车站坐着马车回家,觉着房子又小又扁,街上没有人。所有的房子都好像盖满了灰尘。祖母已经十分苍老,仍旧肥胖、相貌难看。尼娜·伊万诺芙娜也老多了,丑多了,可是仍旧像以前那样束紧腰身,钻石戒指仍在她手指头上发亮。
娜佳走上楼去,看见先前那张床,先前那些挂着素白窗帘的窗子,窗外也仍旧是那个花园。傍晚,她上床睡觉,盖好被子,不知什么缘故,她觉着躺在这暖和的、很软的床上有点可笑。
“滴克搭克⋯⋯”守夜人打更,“滴克搭克,滴克搭克⋯⋯”
五月过去,六月来了。娜佳在家里已经住惯,她在花园里和街道上溜达,瞧那些房屋和灰色的围墙,她觉得这城里样样东西都早已老了,过时了,只不过在等着结束,或者在等着一种年轻的、新鲜的东西开始罢了。眼前,虽然奶奶的家里搞成这样:四个女仆挤在一个房间里,住在地下室里,住在肮脏的地方⋯⋯
这时在她面前现出一种宽广辽阔的新生活,那种生活虽然还朦朦胧胧,充满神秘,却在吸引她,召唤她。
她走上楼去,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收拾行李,第二天早餐向家人告辞,生气蓬勃、满心快活地离开了这个城,她觉得,她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
1903年(有删改)
文本二:
当她正在逃离的时候,也就是此刻,克拉克仍在她的生活中占据着一个位置,可是等逃离结束,她自顾自地向前走了自己的路时,她又用什么来指他的位置呢?
她把他看作是二人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她自己则甘于当俘虏,她的顺从既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心悦诚服的,又能有什么别的东西,别的人能成为如此清晰鲜明的一个挑战呢?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见过:
自己十分渴求一件事,或许是一次考试的成功,或许是一次事业上的突破,但是这种幸福和满足感只会存在一刹那,之后就怅然若失,不知道自己该去干什么了。
那种巨大的空虚感会吞噬你,感觉自己缺了一角,你甚至想回归到那种旧有的生活节奏中去,最好每天都是这么一成不变的,这种感觉会持续到你找到下一件让自己拼尽全力的事为止。
卡拉就是这样,只不过,她将克拉克视作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她的所有一切都围绕着克拉克转,而当有一天失去了他,她的生活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了。
(节选自爱丽丝·门罗《逃离》)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萨沙这一人物虽笔不多却至关重要,他的感慨震撼了娜佳的心灵,他是娜佳的亲戚,也是娜佳的精神导师。
B. 娜佳十六岁起盼望出嫁,七年后正式订婚,婚期临近时却对未婚夫安德烈非常失望,于是她选择离家出走,借读书之名来逃避这桩婚事。
C. 吃晚饭时,祖母、母亲和娜佳的未婚夫安德烈讨论催眠术;晚饭后,安德烈拉小提琴,母亲弹钢琴伴奏。生活看似丰富,实际上单调、空虚、无聊。
D. 娜佳乘火车离家,直到五月考试结束才回到家乡,她在外地的生活文章虽未描绘,但应该是她所向往的崭新生活。
7.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塑造了祖母、母亲、安德烈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为我们描绘了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人物风貌,展现了真实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B. 小说结尾“灰色的围墙”“这城里样样东西都早已老了”与开篇“一轮明月照着花园”形成鲜明对比,以人物对环境的不同感受,反映人物思想的转变。
C. 小说几次写到守夜人懒洋洋的打更声,既暗示了家乡生活的一成不变、枯燥乏味,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变的心情。
D. 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场景变换,推进娜佳思想情感裂变的演进过程,留下足够的空白,让读者想象。
8. 请简要概括娜佳的心理变化过程。
9. 安德烈和娜佳都对现有生活感到不满,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娜佳向往的“宽广辽阔的新生活”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6. B7. C
8. ①对生活感到乏味,没有兴致;②怀疑人生,反思生活;③对无所事事、浮华的生活深感憎恶;④奔向新生活,满心快活。
9. ①不同:安德烈把无意义生活归结为大时代和俄罗斯的问题,与他本人无关;而娜佳则反思人生,改变自我,追求自我,追求有意义的生活。②内涵:人要过有意义的、自由的、充实的生活,而不是碌碌无为、不劳而获的生活。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借读书之名来逃避这桩婚事”理解错误,由文中“欢乐忽然使她透不出气来:她想起她在走向自由,她又笑,又哭”可知,她是去追寻有意义的生活。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反衬出主人公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变的心情”分析错误,由文中第十二段“我的上帝啊,为什么我这样苦恼!”可知,在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下,娜佳的内心十分苦恼,烦躁不安;由最后两段可知,在奔向新生活时娜佳内心是快活的。主人公前后的心情是有变化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由原文第三段“可是她并不高兴,夜里也睡不好,兴致提不起来……没有变化,没有尽头”可得出对生活感到乏味,没有兴致;
由原文第十六段“她睡不着,心神不宁……平凡的、不幸的女人”可得出怀疑人生,反思生活;
由原文第二十一段“以前我怎么能一直在这儿生活下来的,我真不懂!我在这儿连一天也过不下去了。明天我就离开这儿”可得出对无所事事、浮华的生活深感憎恶;
由原文第二十八段“她走上楼去……生气蓬勃、满心快活地离开了这个城,她觉得,她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可得出奔向新生活,满心快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由“安德烈·安德烈伊奇说,‘他的话对极了!我什么事也不做,而且也做不了。这是什么缘故?’‘啊,俄罗斯母亲!啊,俄罗斯母亲,你至今还驮着多少游手好闲的、毫无益处的人啊!’“他对他什么事不做这一点,得出一个概括的结论,认为这是时代的特征”可概括出安德烈把无意义生活归结为大时代和俄罗斯的问题,与他本人无关。
由“想到她的未婚夫……不幸的女人”“以前我怎么能一直在这儿生活下来的,我真不懂!我在这儿连一天也过不下去了。明天我就离开这儿”“等到她在车厢里坐定,火车开动,她想起她在走向自由,去念书,这就跟许多年前大家所说的出外做自由的哥萨克一样”“这时在她面前现出一种宽广辽阔的新生活,那种生活虽然还朦朦胧胧,充满神秘,却在吸引她,召唤她”“她走上楼她觉得,她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概括出娜佳不满于现有生活,开始真正地反思人生,改变自我,追求自我,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内涵:从文中的一些相关情节分析,萨沙的话“这儿的人什么事都不做。您母亲一天到晚走来走去,奶奶也什么事都不做,您也一样。您的未婚夫也是什么事都不做”,让娜佳真正地去看了一下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生活。而“萨沙说:‘您要出去念书才好!只有受过教育的、神圣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你们这种游手好闲的生活是多么不干净,多么不道德。”则是告诉她要选择一种有意义的活法,要使自己的生活充实。因此“她想起她在走向自由,去念书”表现了她追求自由的做法。因此由娜佳发现自己对现有生活不满后的做法可知,娜佳向往的“宽广辽阔的新生活”应该是有意义的、自由的、充实的生活,而不是碌碌无为、不劳而获的生活。据此概括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①,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选自刘开《问说》)
【注】①求放心:寻求、找回丧失的本心。这是孟子所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圣心备焉问焉以破其疑
B. 无以成江海非学无以致疑
C. 登高而招好学而不勤问
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审问而明辨之也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广识:丰富的知识
B. 所谓就有道而正也就有道:就有办法
C. 所谓交相问难问难:问倒对方。
D. 审问而明辨之也审问:详细地问
12.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有相同之处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 何陋之有?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甚矣,汝之不惠。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荀子善于用浅显贴切的比喻来阐述深奥的道理,选文用多个比喻形象地阐明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即要注重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
B. 刘开重点从“问的对象”来论证“问”之不可轻视,认为超过自己的人、不如自己的人、与自己相差无几的人都有其值得请教之处。
C.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与刘开都运用了排比、对比、比喻等手法进行说理,使文章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D.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说明、议论,《问说》属于通过发表议论来说明某个道理。
1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10. B11. D
12. C13. C
14. (1)道理明白了,但是,有的人却不能把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小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2)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焉”,句末语气词,了。/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句意: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了。/向他请教以便求得一种收获。
B.两个“无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没有用来……的办法。句意: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不学习不能发现疑难问题。
C.“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句意:登上高处招手。/喜欢学习却不勤问。
D.“之”,结构助词,的。/代词,它。句意:(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详细问难从而清楚地分清是非真假。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广识:扩大知识面。句意:不学习不能发现疑难问题,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
B.就有道:靠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句意:这就是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纠正错误。
C.问难:究问辩驳。句意:这就是所说的相互究问辩驳。
D.正确。句意:详细问难从而清楚地分清是非真假。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陋。句意:有什么简陋的呢?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句意: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千里马。句意:(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D.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句意:你太不聪明了。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荀子与刘开都运用了排比、对比、比喻等手法”分析错误。刘开《问说》中没有用比喻手法。有对比,如“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有排比,如“贤于己者……不如己者……等于己者……”是排比。但没有比喻句。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或”,有的人;“大”,大道理;“细”,小道理;“奚”,怎能。
(2)“寄托”,托身;“用”,因为;“……者……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甲】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乙】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学习一定喜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不能发现疑难问题,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欢学习却不勤问,不是真正能够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但是,有的人却不能把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小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比自己高明的人,向他请教,来解决那些疑难问题,这就是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纠正错误。比不上自己的人,向他请教以便求得一种收获,这就是所说的以有能力的向无能力的人请教,以知识丰富的向知识少得人请教。知识水平与自己相等的人,向他请教,以有助于相互切磋,这就是所说的相互究问辩驳,详细问难从而清楚地分清是非真假。《书》不是说过吗?“喜欢问就知识丰富。”孟子讲“收回放纵散漫之心”,是把“学”和“问”并称为“学问之道”,强调学了紧接着去问。子思也谈到“重视品德”,是将它归结到经由好问勒学上,问还摆在学的前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注】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辛弃疾自投南宋以来,从未获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屡遭权奸弹劾,一贬再贬,直至削职闲居,无法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
15.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与李商隐的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
C. “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D. “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16. 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16. ①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②欲诉无门的郁愤。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③自我宽慰的洒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错误,“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写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是回忆过去生活的怡然自得的心情。而“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即使眼前有花有月,可惜没酒又没人,是一种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凄凉之情。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一剪梅·中秋无月》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中秋之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今宵中秋无月之遗憾。起笔入题,回忆先年中秋之夜,碧霄无云,皓月当空,桂影婆娑,桂花飘香,伴桂倚花,把酒赏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怡然自得的情景。“今宵”三句,折转写今宵中秋楼台赏月,人酒依旧,却不见明月。原因是“云湿纱窗,雨湿纱窗”,今晚是个雨夜。曲笔写出赏月而不得月的沉闷而遗憾之情。
欲诉无门的郁愤。“浑欲”三句,写企盼中秋之月的心情。“浑欲乘风问化工”写出盼月心情之急切,倍见其遗恨之深。此句暗中透出词人被朝廷闲置不用,报国无门之恨,他要“浑欲乘风”去质问皇上,为何如此对待他。“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写出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之情状,其怨恨之情显而易见。
自我宽慰的洒脱。词人在无奈之下,只得以红烛为伴,借酒浇愁,慢歌独饮,聊以自慰,以此来打发这个无月的漫漫长夜。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乡村中常有的声音,彰显了田园生活的和谐安乐。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了周瑜作为儒将的便装打扮,接着以“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他在赤壁之战时的英姿勃发。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对人生失意的深沉感慨后,写到“______,______”,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为快意的。
(4)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哀婉凄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激越雄壮。二者风格迥异,俱为佳作。
(5)《劝学》中,作者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中的“假于物”在文中分别是指“______”和“______”。
【答案】 ①. 狗吠深巷中 ②. 鸡鸣桑树颠 ③. 谈笑间 ④. 樯橹灰飞烟灭 ⑤. 且放白鹿青崖间 ⑥. 须行即骑访名山 ⑦. 梧桐更兼细雨 ⑧. 气吞万里如虎 ⑨. 假舆马者 ⑩. 假舟楫者(假舟楫者、假舆马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吠、颠、樯橹、崖、须、即、舆、楫。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是文明的痕迹,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①________。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②________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的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③________了。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所以人们不应漠视旷野,忽略旷野,而要创造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8. 请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百战百胜、所向无敌、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百战不殆)②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璀璨夺目、光辉灿烂)③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手足无措、惊慌失措、无能为力、不知所措、措手不及)
19. 但是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
20. 拟人(比拟)。此句把“旷野”当做人来写,赋予其“统治着苍穹”的行为和“傲视人寰”的神态,使之具有人格化的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旷野与天相接,独立于繁华城市之外的情状,同时传达出作者对旷野的关注与尊重。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是说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感觉自己非常强大,没有什么能摧毁自己。强调城市文明力量强大,故可填“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百战百胜、所向无敌、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百战不殆)”。无坚不摧:能够摧毁任何坚固东西,形容力量特别强大。战无不胜: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善于作战。比喻善战,所向无敌。所向无敌:形容军队等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所向披靡: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势如破竹:形容气势强大,如同破竹一般不可阻挡。形容某种力量、势头或人的行动十分顺畅,势不可挡。百战不殆:指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第二处,此处是形容文明,人们以城市为据点,顽强地繁衍后代,创造出绚烂的文明。故可填“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璀璨夺目、光辉灿烂)”。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一般用于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的色彩艳丽。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通常形容一个人光芒万丈。光辉灿烂: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第三处,此处是说一旦旷野反扑,人就会没有应对的办法,或者人们就慌张不知怎么办,故可填“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手足无措、惊慌失措、无能为力、不知所措、措手不及)”。一筹莫展: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没有任何进展。束手无策:手被绑住,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手不及: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二:
第一处,关联词“所以”使用错误,不合逻辑。下文人们对旷野的应有态度与上文旷野日益退缩的情况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而是转折关系,故应把“所以”改成“但是”;
第二处,“漠视旷野,忽略旷野”语序不当。“忽略”有无意性,“漠视”有主观故意性,从“忽略”到“漠视”,存在态度上的递进关系,因此顺序应为“忽略旷野,漠视旷野”;
第三处,“创造出……间隙”搭配不当。应把“创造”改为“寻觅”或“探寻”。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一句中“统治”是人的行为动作;“傲视”是人的神态情感,这两处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旷野”以“人”的动作、神态,生动形象;
“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写出旷野的广大与空阔,似乎与天相接;而“统治”“傲视”则写出旷野在城市之外的独特地位和生存状态,写出其独立于繁华城市之外的情状,同时传达出作者对旷野的关注与尊重。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2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如此,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民间流传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 )”,刻画了读书人对人生的理想与追求。______;同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1. 文中括号内填入的诗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D.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22. 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答案】21. B22. 示例: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创造了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意连贯的能力。
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该诗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苏轼非常喜欢竹子。他宁愿不吃肉也要住在有竹子的房屋,表达了古代文人对居住环境具有非常优雅的品味,也代表了他们对高贵精神品格的追求。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意思是:早些时候只是普通的农田村夫,晚些时候却登堂入室,成为天子臣下。
C.“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意思是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鼓励人民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D.“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意思是说:文采卓绝薄命遭忌恨,山精水怪喜吞过路人。这两句诗揭露了李唐王朝摧残人才的严酷现实——好文章像是跟命运敌对,文学家大都命运坎坷;那些奸邪小人,时时都在一旁窥伺,喜欢文人失意,这才达到了他们阴谋陷害的目的。
所选文段的中心是第一段第一句话:“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依据所要填写文句后面的文句分析,所填诗句应该能体现解决温饱问题之后通过读书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依据后文“同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同时”提示可知,所要填写文句与后面文句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
依据“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的提示可知,所填内容是和中国农业对传统文化的长盛不衰有着重要意义,故可填“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创造了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引体向上”,一个是“低姿匍匐”。青春本来的属性是向上的,就像沐浴着阳光生长的幼苗,有一种力量拔着自己向上生长,可以热烈,可以张扬,可以逆风飞翔,可以破障奔跑,这是引体向上的青春。
但有时青春也可以不必那么张扬,不必总在追求高光时刻。青春可以蓄势待发,可以韬光养晦,可以贴近大地、丈量大地,可以匍匐前进,这是低姿匍匐的青春。
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对于“青春”这一话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材料,结合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认知和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青春姿态最“向上”,适时“匍匐”也孤勇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珞,编织你们。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王蒙先生的《青春万岁》早已为青春贴上“向上”的标签,但我们深知诗句里的“眼泪深思”是一种“匍匐”和沉潜。青春没有固定的姿态,在我看来,青春姿态最“向上”,适时“匍匐”也孤勇!
年处弱冠,正当芳华的我们,心态上定要持续向上,以昂扬之姿,绽放青春的热烈与张扬!都说青春少年,一贯快马扬帆,道阻且长不转弯。要盛大,要绚烂,要哗然。要用理想的泰坦尼克,去撞现实冰川,要当烧赤壁的风,而非借箭草船,要为一片海,就肯翻万山。告诉年少的我们要不畏艰险一路向前。自叹“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的少年王勃锐意向前,在滕王阁当仁不让写下“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以弱冠的终军,少年的宗悫自比,昂扬奋进,痛哉快哉!
我辈有向上心态,让青春有昂扬之姿固然值得肯定,但在策略上还应适时“沉潜”,有时变“向上”为“匍匐”,调整青春的动作,蓄势待发,以期更好地绽放。“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的“耶鲁村官”秦玥飞,本可以凭借世界名校博士头衔跻身所谓上流社会,他却在青春最美的年华选择脚踩大地,到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去,一腔孤勇,匍匐前进,为一方百姓做实事,让一身才学为黎民。就像“感动中国”颁奖词写的那样: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我相信,“孤勇者”秦玥飞的青春定将迎来沉潜后的绽放。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不加调整的青春也必会有残缺。也许我们的青春姿态,不能像王勃那样“昂扬向上”,不能如秦玥飞那般“孤勇匍匐”,但要记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青春姿态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适时调整的,无论如何调整,积极向上的心态与适时沉潜的策略缺一不可。每一位向上成长的少年也许都要有对弈平凡的孤勇,在疫情阴霾还未散去的当下,在面临人生大考的关键学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我辈青年最不能丢失的也许就是“向上”和“孤勇”。
青春姿态最“向上”,适时“匍匐”也孤勇,愿我们始终值得,青春万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首先指出人们一种观点:青春无非两个动作——“引体向上”和“低姿匍匐”。然后运用形象的比喻分析引体向上的青春的内涵:向上生长,张扬热烈。第二的文字指出青春不必总是那么张扬,并分析了低姿匍匐的青春的内涵: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匍匐前进。提示语暗示了考生思索的方向。
可见,材料给出两个有关青春内涵的比喻性术语“引体向上的青春”“低姿匍匐的青春”,点拨考生展开联想,延伸思考,阐发自己的感悟与体验,表达自己的启迪与感悟,具有思辨性。青春属性的基调应是向上的,表现为张扬、奋发、敢于自我挑战,敢于直面竞争,敢于突围超越;同时,青春也应该有蓄势待发的沉潜,刻苦磨砺的笃定,应该踏实奋斗,低调沉稳,坚韧、孤勇……至于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可以见仁见智,但须体现青春的朝气、血性,而绝非暮气沉沉、萎靡不振。“引体向上的青春”和“低姿匍匐的青春” 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更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而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人因事因时因势而异。从心态的角度来说,引体向上的青春是最值得过的。因为,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段,风华正茂,热情奔放,若能在这个黄金时段中,积极向上,志向远大,追求高远,大胆尝试,突破自我,逢山过山,遇水架桥,那么这样轰轰烈烈的积极向上的青春就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也是年轻人最应该有的样子,是最有价值的。从行动的角度来说,低姿匍匐的青春是最值得过的。因为,年轻人虽然不缺青春的激情和干事的动力,但毕竟是处在人生的上坡阶段,学识、阅历、经验等人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靠单纯的张扬和盲目的乐观能够获得的,它需要年轻人俯下身子,沉潜下来,平静下来,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担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青春才是最实用的。总之,青春年华,正是打基础、学本领的时候,要有低姿匍匐的沉稳坚笃;青春正是朝气蓬勃之时,更应“引体向上”,敢于挑战,奋发进取。
从“思考和感悟”“认知和理解”可知,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如写记叙文,可以写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开始觉得青春应该张扬而向上,通过一个人物的点拨,或者一次失败的打击,认识到青春也应有低姿沉潜的时刻。如写议论文,可以分析“引体向上”和“低姿匍匐”的含义,举出相应人物事例加以论证。再思考为何要“引体向上”和“低姿匍匐”,它们对于青年的意义是什么。最后应论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引体向上”,什么情况下要“低姿匍匐”。
立意:
1.张扬“向上”体能,讲究“沉潜”战术。
2.向上与匍匐都是青春最美的姿态。
3.心态持续向上,策略适时沉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3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B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