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散文的思路和结构(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散文考什么
散文文体特征
“形散”主要表现在:
(1)时间跨度大。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
(3)事件牵涉多。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手法活。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常常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记叙,说明)等内容综合起来。语言表达灵活自由,长短句式、表现手法变化多样、语言风格多变等。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不散”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即①围绕线索展开②中心思想(主旨)集中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教材典题】
【必修上第七单元《我与地坛》/史铁生】《我与地坛》请赏析本文中由实及虚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①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对母亲的后悔,一个精神家园,以及对生命的感悟。②在实写地坛公园景色时还在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又如“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此中的虚写突出了生命的成熟凝重、从容刚毅、坚强不屈、执著忠诚。
③文章第二部分表现母亲对作者毫不张扬的爱,就运用了设想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 ,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写。这些虚写很好地突出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强以及儿子的懊悔与痛苦。
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对于散文结构或思路知识的建构,一般从三个方面梳理:①散文的线索及作用;②散文的“形”与思路;③散文构思的常见技巧。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变化,还可以是空间、时间等。散文是“形散神不散”的,其“形”(描写、叙事和抒情的灵活)正是靠着线索凝聚为“神”的。因此,线索成为梳理作者思路、文本结构的关键。
梳理文脉,分析结构,要根据文章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阅读时,只有抓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段与段,以及段内层次),才能更准确地读懂文章。高考中考查某句或某段的作用,其实质还是引导我们真正读懂文本。
叶圣陶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作者内在的思路,表现出来就是文章的结构编排。围绕“思路”的考题,一般有以下几个考向:①提炼线索,并分析其在行文中的作用;②分析语句或语段在文中的作用;③赏析并探究作者构思(如开头或结尾)的深刻意蕴或创作意图。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为进一步鉴赏和探究作铺垫的。因此,“思路”本身既是“考点”,也是其他考点的“必经之路”。
散文怎么考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仅仅掌握题型及答题套路,是无法准确、有效解答问题的。没有读懂文本,思考脱离文本,解题就成了缘木求鱼。因此,备考仍要回归文本,多花时间在文本的细读、研读上。
一、 由言及意,由言悟意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而语言形式则是思想内容的外衣,因而学习散文,应该从语言形式入手,进而领悟散文中人、事、物、景的丰富内涵,从而读懂作者在文本中所要抒发的对生命、生活、社会等的独特感受和情感态度。
作者真正的思想和情感都隐藏在文本中,而不是游离在文本外。在阅读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把文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孙绍振《解读语文》),把隐蔽、潜藏在看似平淡的语句中的深层内涵挖掘出来。因此,可以通过文题、文眼、文脉来认识散文的情感及语言形式。
二、 理解景和情、境之间的关系
散文以抒情言志为主,类似于诗歌。散文的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
散文的描写要达到意与境的统一。有境无意,只是生活的照片,是呆板空虚的描写;有意无境,则又流于抽象,只是空荡荡的呐喊,是说教。王国维说:“纯景固不足以谓文,纯情亦不足以称美,善为文者,必在情景交融、物我交汇之际。”
散文写什么景物、从什么角度或截取哪一部分、选择哪一侧面、景物与景物如何安排组合,都是由作者主观感情支配的,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录”或“说明”。
充分展开联想,是散文景、情、境关系融合的重要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所谓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如在《荷塘月色》中,由眼前荷塘里的荷花,想到了“采莲的事情”,又想起《西洲曲》里的句子,再到“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因为故乡一带多水。
展开联想的翅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者就有可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因此,理解散文中景和情、境的关系,就要沿着作者的思路逐层深入,而不是只停留在景物与感情的表层。
三、 理解“形”和“神”之间的关系
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如用了什么标题,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是怎样组织的,又采用了什么线索,还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得怎样等。散文可记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可描写;而且几种方式经常交替出现,夹杂一处。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形”中的情感、思想,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来说,一篇散文的“神”是集中的、凝聚的。这不只是因为散文的篇幅短小,无法容纳更多的“神”,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本的感知和审美作用。
如果什么都想说,那就什么也说不清。要重视散文散的“形”和不散的“神”的和谐统一:许多材料看似很散,但它们都从属于思想,是经过思想的选择并能积极能动地反映思想的;许多材料看似很散,但它们都按照思想的“线”组织在一起,它们的排列有着紧密的联系。
为此,我们要注重分析。分析,就是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并找出每一部分的本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面对一篇散文,选的是什么材料,怎样组织的,采用怎样的基调,以及使用了怎样的语言等,都离不开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准确理解文本。
1. 由言及意,既要有理智的分析,也要有情感的判断。
一方面要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对重要信息进行辨识、筛选及整合;另一方面要注意披文入情,从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散文的主旨。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然后“将心比心”地去领会、揣摩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和鉴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是“由言及意,寻象以观境”的散文阅读鉴赏的思维要求。
2. 整体把握与局部确认要相互对照,比对分析。
“整体把握”是宏观,“局部确认”是微观。没有微观的确认就谈不上宏观的把握。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是相当危险的,在答题时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因此,读文时一定要养成勾画全篇结构图的习惯,这样才能胸有全局,看得透、吃得准,解题才能各个击破。
3. 要懂得散文“由实至虚”的文体思维特点。
明确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这是现代文阅读应试必备的基本功。散文,交汇着叙述、描写与论述、抒情,“形”的铺展往往是“神”的凸显的前提,看似松散,其实多有联系或链接的痕迹。阅读的关键点不在于所记叙、描写的客体(实),而在于记叙、描述中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虚)。
【思维导图】
表1 高考典型散文选材分析表
现代散文,从题材和风格上看,大致有四种类型:
①战斗型、讽刺的杂文,像匕首一样一针见血,如鲁迅的杂文。
②冲淡闲适的,如丰子恺、周作人、郁达夫的散文。它又分两种书写对象:一是风景自然,借景抒怀,如《荷塘月色》;一是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如贾平凹的《秦腔》、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等。
③亲情伦理、温柔敦厚型的,如朱自清的《背影》。
④文化或哲理散文,通常讲讲典故、谈谈读书,类似于文化随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附:
表2 不同类型散文的题材特征
一、 散文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变化,还可以是空间、时间等。散文是“形散神不散”的,其“形”(描写、叙事和抒情的灵活)正是靠着线索凝聚为“神”的。因此,线索成为梳理作者思路、文本结构的关键。
表1 散文中常见线索的作用或效果
二、 散文的结构与思路
梳理文脉,分析结构,要根据文章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阅读时,只有抓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段与段,以及段内层次),才能更准确地读懂文章。高考中考查某句或某段的作用,其实质还是引导我们真正读懂文本。
表2 局部段落在行文过程中的作用
三、 散文构思的艺术
叶圣陶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作者内在的思路,表现出来就是文章的结构编排。
表3 散文行文构思的常见技巧及其效果或作用
围绕“思路”的考题,一般有以下几个考向:①提炼线索,并分析其在行文中的作用;②分析语句或语段在文中的作用;③赏析并探究作者构思(如开头或结尾)的深刻意蕴或创作意图。
1 选择题
涉及作者思路或文本结构的选项,多是对线索的分析和概述,要求能够整体感知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主旨。
表4 选择题的考题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选择题的设问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从表述结构上看,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定向”,指向文本的相关内容,如“开头”“结尾”“线索”等;二是“定性”,即对相关内容的作用分析。
(2) 从设问范围上看,对线索或结构(语段)的作用辨析,往往都是“从整体上”关照,需要结合对全文的整体把握,才能有所判断。
(3) 从“设误陷阱”上看,“误点”常在“细节”上。尤其是对某段内容的作用分析上,或“曲解文意”,或“无中生有”。
附:【类题链接】
提示:分析选项的表述结构和层次,圈出标注考点考向的“关键词”。
2 简答题
简答题,依据考查能力的层级,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提炼线索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②分析开头、结尾、引用或插叙的作用;③赏析作品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④探究作者某项构思的意图。
表5 简答题的考题分析
(1) 分析线索的作用。显性的设问常常明确指出“线索”或“线索的作用”;隐性的设问往往指向作者是怎样构思行文的,以及某种物象的作用或某句、某段在文本中的作用等。
(2) 分析重点句段的作用。不同位置的句段,在行文和语意表达时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考查的实质是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并能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赏析构思,体验审美。艺术的表达不仅体现在艺术形象上,也体现在谋篇布局的构思上。如含蓄的结尾,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附:【类题链接】
提示:对题干进行“定向”和“定量”的分析,归纳试题的类型并梳理每类设问的解答路径。
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为进一步鉴赏和探究作铺垫的。因此,“思路”本身既是“考点”,也是其他考点的“必经之路”。
1 选择题
选择题的本质是检索、提炼、辨析、判断。解答路径:排除干扰,认清本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审读选项,要有“结构分析”的意识,即切分选项,提炼每个“局部”选项的内容要点。如前文所述,选项的设置会有一定的规律,如“内容概述+作用分析”。
第二,对选项陈述的关键词,要有敏感性。尤其对选项中表明结构或思路的“术语”,要充分敏感,如“线索”“开头”“结尾”“照应”“脉络”等。
第三,辨误分析时,由整体观照局部。具体来说,便是通读全文,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注意贯穿全文的事、物、空间转换或情感变化等(建议平时练习时养成“画结构图”的习惯)。
【思维导图】
2 简答题
第一,审准题意,检索信息。循着行文的脉络,勾画文中每段首尾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关键语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在其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答案信息”的词句。
第二,精准加工,规范表达。在检索过重要语句后,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专业知识),依据要求,将答案信息加工为答案要点。组织表达时,依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形成规范的表达思路。
表6 “行文构思”类答题思路
例 阅读散文《比邻而居》,简答: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1) 线索:气味。(2分)(2) 作用:①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②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4分)
通读全文后,依据线索的特征辨明具体线索是什么;然后从写作构思(串联全文)和主旨需要(表情达意)结合散文叙述的具体内容作答。
【思维导图】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原卷如此。应为“朗朗上口”——编者注)。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
“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注],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 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汆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
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汆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
【注】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审题判断:题干中的“全文”“情节的发展”“心理变化”等词表明本题以人物心理变化的形式考查文本的行文思路。
借鉴思考:借鉴教材《荷塘月色》情感思绪变化的提炼过程。
[参考答案]
①兴奋地回家,登船时发觉忘带心爱的盌,固执而任性的“我”执意要取回,不肯妥协。
②等盌时, 心生懊悔,得盌后,心怀感激,“我”有了自省。
③失盌后,“我”觉得难以面对母亲与船夫,既惋惜又自责;母亲的劝慰与教诲,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详解精析: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需要综观全文,抓住文中主要情节的变化发展。
明:本文是写人记事类的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的思路多为“纵向思路”中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常用的也多为时间或情感,本文题干中的“情节的发展”表明是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心理变化”又暗含情感线索
审:通读全文,按照行文顺序圈画并归纳概括与“我”有关的情节,然后抓住本文线索,包括时间线索和情感线索,关键是在时间线索下揣摩分析“我”在每件事情中的心理状态(情感线索)
理:刚离开睡狮庵,是终于回家了的兴奋;发现忘带盌,固执而任性地要拿回盌,不因即将开船和众 人等待而妥协;等盌时,因耽误众人时间和劳烦船夫而心生懊悔;再次拿到盌时,对船夫心怀感激,并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自省;盌飞掉时,则是对盌的惋惜、对母亲和船夫的自责;而母亲的一番劝告,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教材典题】
(一)纵向式
1.时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写人记事散文和文化历史散文,写人记事散文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人记事,文化历史散文特点是追叙史实、联系现实来抒发感慨和思考。这类散文内部结构一般为相承式。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一个消逝山村”的“前世今生”。
2.空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写景类散文和场景变换类叙事散文,写景类散文以移步换景、景变情迁为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一般为相并关系。场景变换类以在场景变换中进行叙事为特点,其内部结构一般是相属式。如《荷塘月色》作者的游踪是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空间顺序);《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凉闲人”“秋日红枣”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3.逻辑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抒情说理类散文。作者以情感抒发或哲理思考统率全文,最能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逻辑顺序通常从事物事理的不同方面展开,彼此之间没有前后关系,有主次联系、因果联系、递进联系、总分联系,或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都可以看作是逻辑顺序。如《荷塘月色》情感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故都的秋》 紧紧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展开描写;《记念刘和珍君》无论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还是“无话可说”,都饱含着鲁迅先生的“悲愤”。
(二)横向式
1.总分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情理类散文。一般结构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是感情基调、或是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层面展开论述或抒情。如《故都的秋》文章开篇将故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对比,点明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然后整篇文章是以“清、静、悲凉”为中心层层递进,逐步刻画了故都的清秋景色。
2.对比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抒情类散文。一般结构是通过时空对比来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由眼前景联想到从前景,在古今对比中体现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3.并列式:如《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把他和五位青年作家的交往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整体中。《我与地坛》第一部分重点写我与地坛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写我对母亲的情感。
二、线索作用
先弄清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答题方法
第一步:找出线索——“4看”定线索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高考真题】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建水记》/于坚】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
【参考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线索,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居》/王安忆】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贯串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教材典题】
(一)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时间的变化推移,如事情的发展、人生经历等,多用于状物类散文。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二)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地点的转移,如游记散文的移步换景等。如《荷塘月色》。
(三)以逻辑顺序(含感情变化、由实及虚)为线索:以情感的脉络或心理状态的变化串联成文,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中。如《故都的秋》 以“清、静、悲凉”统领全文;《荷塘月色》以作者“心情的不宁静—游荷塘排遣不宁静—喜悦与哀愁—惦着江南更添苦闷—回到现实,仍不宁”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四)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赋予某个物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围绕此物象展开行文,在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如《我与地坛》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秦腔》中以“秦腔”为线索。
(五)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以文中人物的所见、所闻作线索,引出其他材料,连缀成文。
(六)以事件为线索:在叙事类散文中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一路写下去,构成文章。
【必修上第七单元《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月色》在构思上特点突出,请从行文线索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本文有两条行文线索(感情和行踪),一正一副相辅相成地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作为抒情散文,感情线索居其正.从“颇不宁静”的心情,到观赏荷香时的恬淡的心境;再由恬淡的心境,到泛起思乡感情的涟漪,如淙淙流水,巧妙地隐伏在美妙的荷香月色之中,那真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行踪的线索为其副,从“坐着乘凉”、“带上门出去”到“背着手踱着”,再从“背着手踱着”到作者归家,随着空间位置的转移。②文章情感宁静而又不宁静,从空间顺序中表现内在的思绪,情景交融,使文章结构缜密细致。
三、构思特色
(一)文章的整体构思:
1、详略安排:详略、主次。
2、行文顺序:倒叙、插叙、平叙。
3、线索设计:单一线索、明暗线索。
4、特殊结构:回环复沓、形散神聚、点面结合。
5、整体布局:总分模式、层层深入、一波三折、虚实结合、蒙太奇法。
(二)文章的局部构思
照应、过渡、剪裁、伏笔(铺垫)悬念、抑扬、衔接、对比(反衬)
优先考虑以下四条:①线索清晰,文脉突出。②结构严谨,层层深入。③选材丰富,现实与回忆交织,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形散神聚。④手法:对比、照应、伏笔、以小见大等
【高考真题】类型
典型选文及题源
风格特征
书信体
散文
《给儿子》(2023年新高考Ⅰ卷)
既有情感、思想交流的作用,又具有文学价值。其内容广泛,天下事、私事、思想话题、情感讨论都可包括。其写法可长可短,叙事、说理、言情、状物无一不可。
文化散文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2016年北京卷)
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文化现象或地域历史),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浑然一体的气度。
写景抒情
《挺拔之姿》(2017年天津卷)
以自然景物为书写题材,具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且意蕴深厚。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之美,而且蕴含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意在展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
写人叙事
《我们的裁缝店》(2017年全国Ⅲ卷)
《母亲》(2016年浙江卷)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饱含感情。
哲理散文
《上善若水》(2009年江苏卷)
从自然或人文场景中,获得哲学的思想。具有哲学思辨的特点,意在揭示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思考。
题材元素
特征解读
自然
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历来是散文书写的重要内容。用审美的笔触描摹自然万物的风情,表达对自然生态世界的深情。如李娟的散文。
乡土
一般通过对乡村的人、事、景、物、情、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俗民情等的描绘,表现作者的故土情结、家园意识和生命思考。如梁鸿、贾平凹的散文。
历史
以历史古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表达自己独特的思考。或借古讽今,或咏古抒怀。如梁衡、余秋雨的散文。
日常
写日常事物、即兴偶感、投注于物和时光的体悟。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虽然题材平常,但饶有趣味。如汪曾祺的散文。
类型
阐释
作用或效果
典型题例
时间
时间的推移,如事件的发展、人生的经历等。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脉络分明;③行文流畅,富于变化;④层次深入,揭示主题。
①(2016·北京卷)作者按时间的顺序写到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表现了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②(2015·江苏卷)文本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体现不同的风格,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比邻而居》)
③(2012·安徽卷)文章叙写作者回忆往事,以“我”“紧张期待—兴奋憧憬—坚定执着—失望无奈”的感情脉络作为线索来组织行文。(《往事》)
④(2012·重庆卷)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以“寻梦—梦的实现—再寻梦”为线索,表达了人们寻梦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太阳梦》)
⑤(2009·江苏卷)以水喻“上善”,由实到虚写了都江堰带给我们的智慧启发。(《上善若水》)
空间转换
地点的转移,如游记散文的移步换景等。
物象、事件
赋予物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围绕物象展开行文。
人物
以人物的变化、更换,或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组织行文。
情理、心理
以情感的脉络或心理状态的变化来组织行文。
虚实变化
按照由景到情、由象到境、由实到虚或由虚到实的逻辑顺序展开行文。
类型
结构成分
作用
典型题例
①“总—分—总”
(或“总—分”
“分—总”);
②双线并进式;
③层层递进式;
④虚实转换式
整体
梳理作者的思路,理清文本的脉络,便于把握文本的主题。
①(2018·浙江卷)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汴京的星河》)
②(2012·全国大纲卷)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听朗诵》)
标题
①点明线索;②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③奠定文本的情感基调;④暗示主题;⑤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2018·北京卷)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水缸里的文学》)
开头
①设置线索,引出下文;②设置疑问,引人深思;③设置悬念,铺垫照应;④点明文章中心;⑤表明文章思路等。
①(2014·山东卷)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浣花草堂》)
②(2012·广东卷)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荷叶》)
中间
①承上启下;②由叙述转向议论;③由写景转向抒情;④由正面转向反面;⑤层层深入;⑥领起下文;⑦概括上文等。
①(2014·天津卷)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枣香醉人》)
②(2012·四川卷)第3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柴禾》)
结尾
①呼应前文,对比照应;②卒章显志,深化主题;③发人深思,给人启迪;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等。
(2013·江苏卷)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何容何许人也》)
技巧
阐释
效果或作用
典型题例
意蕴丰富
的标题
标题的意蕴包括表层义、双关义、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言外之意等。
明确散文的题材,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寄寓文本的主旨等。
(2016·北京卷)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开篇点题
开门见山,或以景开篇,或以故事、引文开篇。
照应标题,引出下文,概述全文的思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09·江苏卷)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上善若水》)
铺垫、照应
前文的描写或叙述为抒情或议论做铺垫;描写或叙述前后勾连为照应。
抒情或议论顺畅自然,符合情理上的逻辑;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2011·四川卷)第6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锈损了的铁铃铛》)
过渡、起伏
承接上文的概括,引出下文的叙写为过渡;叙事的一波三折,或表达方式的转变为起伏。
脉络自然流畅,富于变化,增强文本的变化。
(2010·四川卷)第3段写……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
抑扬结合
先贬后扬或先扬后贬,使上下文形成对比和反差。
突出所写的对象,达到鲜明或出人意料的效果。
(2015·山东卷)作者前文叙写了四堡雕版的历史传承,后文写了其现实窘境,前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四堡雕版的担忧。(《四堡雕版》)
点面结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片段或细节为点,两者相互映衬。
两者结合,既能反映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2014·山东卷)以杜甫草堂为点,写出了作者对杜甫多方面的新认识。(《浣花草堂》)
虚实结合
所谓“实”,即所见、所闻;所谓“虚”,即所感、所想。由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想和想象,借此表达情感或思想。
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2017·全国Ⅱ卷)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窗子以外》)
以小见大
以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深刻的主题。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2015·江苏卷)作者通过叙写日常生活中的“气味”,表达了对生活态度、民俗节日以及传统文化的思考。(《比邻而居》)
富有意味
的结尾
戛然而止,或以景结情,或以议论和意味深长的抒情结尾。
点明主题,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余味悠长,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2015·江苏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比邻而居》)
考题
题项
对应文句
例1:2022年
全国乙卷
第7题
D. 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开头: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
结尾: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
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九一八”致弟弟书》)
解析:选项从结构上(开头与结尾)指出其表达的作用,一方面考查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揭示全文所要表达的主题。结合文意,选项符合文意。
例2:2020年
天津卷
第16题
E. 全文从“物”“人”“理”等方面组织材料,由实入虚,脉络清晰,思路严谨,内容丰富,繁而不乱。
见《线条之美》全文内容。
解析:拆解选项陈述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辨析:一是结合具体内容,梳理全文的结构,提炼行文思路,判断是否为“物—人—理”的行文脉络;二是对“由实入虚”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三是这种构思的表达效果是否为“脉络清晰,思路严谨”。从文本的整体把握来看,三点都符合文意。
例3:2021年
全国甲卷
第7题
A. 文章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记忆开头,既点出了作者与普希金结缘之早,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访问普希金流放地的期待。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解析:拆解选项,包括两个要点:一是指出“相关内容”的定位,即“开头”;二是对“开头”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两个作用。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对两个“点”一一辨析,得知选项符合文意。
类题
选项表述
(2021·全国甲卷)第7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
D. 文章结尾,作者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将“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2017·全国Ⅱ卷)第4题
(《窗子以外》林徽因)
D. 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2019·天津卷)第16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艾平)
A. “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联,是全文的线索。
(2020·天津卷)第16题
(《线条之美》梁衡)
C. 文章引用《洛神赋》文句,意在赞美曹植的艺术想象力,丰富了线条美的内涵,增添了本文的文化韵味。
(2017·全国Ⅱ卷)第4题
(《窗子以外》林徽因)
A. 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2020·新高考Ⅰ卷)第7题
(《建水记》于坚)
C. 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考题
题目设问与评分规则
对应文句
例1:2020年
新高考Ⅰ卷
第9题
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
答案: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6分,每点3分)
见《建水记》全文内容。
解析:很多散文都以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尤其是游记类散文,游的过程,既是空间转换的过程,也是时间推移的过程。而本文的时间线索并不是一般的与空间结合在一起的时间线索,而是叙述者思想的线索,叙述者用思想把建水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例2:2009年
江苏卷
第11题
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①领起全文内容;(1分);②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2分)③激发读者的思考。(2分)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上善若水》)
解析:分析题干的设问,检索隐含的“暗示信息”:“开头”“三个问句”和“内容表达”。第一,结合全文的内容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三个问句”是全文的纲目,是全文结构和思路的集中体现。从内容角度不难答出“领起全文”。第二,从三个问句内部的顺序来看,由“水”到“人”到“文化精神”,可以概括出“由实到虚”。第三,从问句本身效果看,有设疑的作用,吸引读者、启发思考,这是基本常识。
类题
题干表述
(2018·浙江卷)第12题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5分)
(2015·江苏卷)第14题
(《比邻而居》王安忆)
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2016·天津卷)第16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013·福建卷)第14题
(《瓦》王剑冰)
“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15·山东卷)第19题
(《四堡雕版》冯骥才)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简答类型
答题规范
线索题
首先指明线索(有的已指明线索,要求结合具体内容阐释如何贯穿全文);然后从结构和内容表达上分别阐释具体的作用。组织表达要规范,如结构上“串联全文”“脉络清晰”等。
作用题
语段或线索的作用题,主要是分析其在上下文之间或内容上的关联;其次是表达效果的需要。分析时,先区分语段的特征,再关注其在文中的位置。组织表达要有逻辑,如“承上启下”“照应”“铺垫”等。
赏析题
运用相关的文体知识储备,结合具体文本,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赏析。组织表达要规范,如“由实至虚”“卒章显志”“强化主题表达”等。
看标题
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如《白杨礼赞》标题所揭示的对白杨树的赞美就是文章的情感线索。
看时空
词语
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有空间线索。
看“物”
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复出现,很可能就是线索。如《小狗包弟》就是以“小狗包弟”这一常出现的“物”为线索的。
看议论
抒情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表明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
结构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别提示: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
结构技巧
方式作用
铺垫
为了表现主要内容提前做基础性描写,通过叙事、写人、描景,以引出重要内容,烘托人或事,使形象突出,主题深化。
伏笔
交代含蓄,在文章的前面将要表现的对象预先作出暗示,不至于产生突兀。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内容发展合理的效果。
照应
文章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前面提到的内容,后面有着落,作用是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
悬念
文章设置疑问或冲突,使人产生强烈的关注心理,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让读者收获到想象不到的结果,激起其阅读兴趣。
抑扬
结合
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点面
结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片段或细节为点,相互映衬,既能反映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虚实
结合
“实”,即所见、所闻;“虚”,即所感、所想。以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为基础进行联想和想象,借此来表达思想感情,使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以小
见大
用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深刻的主题,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进而更充分地表达主题。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写景:直接描绘景物,直观具体,简洁明了。
叙事:直接描写事件,切入场景,引人入胜。
议论:直接表明观点,明确态度,一目了然。
在全篇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10 理清散文结构思路(讲义+词组训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10 理清散文结构思路(讲义+词组训练),文件包含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10理清散文结构思路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doc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考点10理清散文结构思路讲义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探究散文的丰富意蕴(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14+探究散文的丰富意蕴(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主旨意蕴“四要求”,探究意蕴挖掘“2层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13+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