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基础﹒运用(共13分)
二十四节气作为古老中国的文化血脉之一,被称为“时间里的中国智慧”。班级围绕二十四节气出了一期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应任务。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感文化之韵 品节气之美”作为报头。(1分)
第一板块: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历法,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发挥了不折不挠的巨大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无处不在。它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里,这些诗句巧妙绝伦,都是诗人妙手偶得的佳作。它在“雨水宜吃甜、立夏应食苦” 的养生食谱里,这些有关节令饮食的谚语有助于我们顺应自然规律,调理好身体。
总之,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蕴含在时令饮食、诗词文化、农耕文明之中,在今天依然焕发着光彩。
2.请你检查文段中加点的词语,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A.不折不挠 B.巧妙绝伦 C.妙手偶得 D.博大精深
3.根据语境,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
第二板块:小寒、大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是与大寒相比较而言的,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之为小寒【甲】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蜡/腊)月的代表节气。在物候上,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乙】 “鸡乳”即母鸡孵化小鸡;“征鸟厉疾”指猛禽需强力捕食,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预)严寒;“水泽腹坚”则是说湖泊表面的冰已经坚实地一直冻到水面中央了。古人一直把大寒当作是一年最冷的时节,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往往比大寒冷,因为小寒节气正处在“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寒天。
小寒、大寒节气 = 1 \* GB3 ① 十分寒冷,但毕竟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 2 \* GB3 ② 这段时光是充溢着喜悦、欢乐气氛的,这气氛足以(融/熔)化冬末的寒意。
4.文中括号内字形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腊月 抵御 熔化 B.蜡月 抵预 熔化
C.腊月 抵御 融化 D.蜡月 抵预 融化
5.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6.根据语境,在文中画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 1 \* GB3 ①所以 = 2 \* GB3 ②所以 B.①所以 ②但是
C.①虽然 ②但是 D.①虽然 ② 所以
7.同学准备在第三板块出一些关于节气的对联,请你帮他选出不恰当的一联。(2分)
A.上联:端午午时人赏午 下联:立春春日客游春
B.上联:节气最分明夏至三庚初伏到 下联:农时须准信春光一寸万金来
C.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D.上联:春声贺岁节前归 下联:腊味盈怀家里暖
二、古诗文阅读 (共19分)
默写,完成8-12题。(共6分)
8.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1分)
9.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 (1分)
10.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1分)
1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富贵不能淫》) (1分)
12.《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 = 1 \* GB3 ① , = 2 \* GB3 ② 。 (2分)
(二)阅读《春望》,完成13-14题。 (共6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选出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首联中“草木深”表面是描写城市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荒凉的景象,实际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慨叹。
B.颔联中无论是花香还是鸟语,都使诗人在无限的伤感中感受到了一丝的慰藉。
C.颈联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争持久和音书难通。
D.尾联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忧国伤时的真切。
14.《望岳》《春望》两诗中都出现了“鸟”的意象,请分别结合“决眦入归鸟”和“恨别鸟惊心”的内容,说说诗人借此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完成15-17题。(共7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甲】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与“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中的“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举箸提笔 B.举世瞩目 C.言行举止 D.举贤任能
16.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甲】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历经磨难,才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
【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侵 扰,国家常常会灭亡。
理解:这句话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理解:这句话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的中心论点。
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思想的相似之处,并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说明。(3分)
【链接材料】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三、名著阅读 (5分)
18.鲁迅评价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学巨著《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请结合这本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有趣”和“有益”的理解。(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9-21题。(共7分)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多以身口相传而延续。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公布的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 ① 的发展趋势,但整体结构依然呈现“老年型”格局。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消失。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
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
材料二
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非遗的生命力”,因此,保护非遗更要传承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
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并将新编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带上猴年春晚舞台,张猛看后才终于开了窍。
京剧是国粹艺术,但在传承上也依然面对着社会需求与传统艺术隔膜的困境。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践。他说:“艺术要摆脱匠气,没有火气,流淌人气。”
但是,像华阴老腔、京剧流派面对的传承困境是当今普遍现象,我们需要有更多思考和更多探索,不断赋予其 ② 。
材料三
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当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对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遗形成致命冲击,城镇化进程和传统村落的消失使一些地方民俗和技艺濒临灭绝,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多种文化观的现代人对非遗产生文化需求的距离感。2012年底被撤销非遗资格的黎族纹身,虽被称为海南黎族的“敦煌壁画”,但因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中断了活态传承,其消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播非遗。6月10日抖音发布《2023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同时,濒危非遗也几乎全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借助短视频与直播,濒危非遗内容在抖音被更多人看见。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萍乡东傩面具、长汀公嫲吹、恩施扬琴在抖音的播放量位居前三。
19.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年轻化 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B.①年轻型 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C.①老年化 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D.①老年型 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20.依据三则材料,当今非遗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可以概括为 。(限8个字以内)(2分)
21.依据三则材料,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3分)
(二)阅读《祖父·节气》,完成22-24题。(共10分)
祖父·节气
魏霞
= 1 \* GB3 ①春天,回了趟老家。【A】打开西厢房,祖父曾用过的农具一个个蓬头垢面地挤在房间的一角:生锈的镰刀嵌入了土墙斑驳的肌体,豁了牙的锄头老态龙钟地歪躺在地上,那把曾被祖父粗糙的大手打磨得锃亮的䦆[jué]头黯然无光。看见它们,我仿佛看见多年前从农田里干活归来,没来得及洗把脸的祖父。
= 2 \* GB3 ②雨天,农家小院的廊檐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依偎在一位老人身旁。老人说一句,小女孩鹦鹉学舌地跟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打记事起,祖父就开始教我诵读《二十四节气歌》,跟着祖父念得遍数多了,就背了下来,但并不明其义,渐渐长大,对其才有所了解。
= 3 \* GB3 ③祖父说,他这一辈子从没有与命抗争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老了的祖父还说,他离不开土地,他这一辈子注定是土命。
= 4 \* GB3 ④祖父与土地相亲相爱相知相守了一辈子。【B】年滚着年,月滚着月,祖父埋头在黄土地上耕种,不疲,不倦,不厌,不休……在那个农耕文明的时代,也许年轻时的祖父最初并没有太在意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也许为此而使庄稼歉收,全家饿过肚子。渐渐地,祖父掂量出了节气对耕种的厚重分量,由此,祖父对节气开始充满敬畏。祖父带着对土地的迷醉与敬重,穿梭在节气与节气之间,握着锄头镰刀,扶着犁铧,迎东南的风,冒西北的雪,在土地上任劳任怨地消耗着一生中的一天又一天。
= 5 \* GB3 ⑤祖父是一辈子用农历计算日子的人。祖父人生的日历,不仅仅是挂在堂屋南墙上的一页页纸张,更是怀揣着一个个节气,扑在黄土地上劳作的一帧帧画像。
= 6 \* GB3 ⑥祖父说,节气不等人,误时没收成。
= 7 \* GB3 ⑦祖父说,春分风多雨水少,冬麦返青把水浇。
= 8 \* GB3 ⑧祖父说,立夏地里拔根草,秋后就能吃个饱。
= 9 \* GB3 ⑨祖父说,头伏萝卜二伏菜,临秋末伏撒白菜。
= 10 \* GB3 ⑩祖父说……
⑪祖父有关节气的话语,和他脚下耕种的黄土地一样朴实厚重。祖父依着节气的节律和土地的脾性播种生活,他对节气和土地的熟悉,胜过熟悉自己的孩子。
⑫对醉心于土地的祖父来说,一天不下田,就像生了病一样萎靡不振。老了的祖父仍不肯让自己劳动惯了的手脚闲下来:清晨的微光中,步履蹒跚的祖父拎着水桶摇摇晃晃走向菜园;傍晚的霞光里,满头银丝的祖父低着头蹲在地里拔草……祖父说,看着庄稼、蔬菜一天一个样地生长,即使累得浑身酸痛也是快乐的。土地是医治祖父病痛的灵丹妙药,劳作已嵌入了祖父的皮肉和灵魂!
⑬岁月的黑洞吞噬了祖父的青年、壮年和暮年,如镰刀的月牙一月月割去了祖父的白发,如同祖父收割土地上的一茬茬庄稼。最后,祖父气定神闲地任岁月收割了自己。踩着节气的鼓点在黄土地上劳作了一辈子的祖父,像把犁都耕坏了的老牛一样,再也迈不动那双衰朽的老腿,在2003年寒露即将来临,正是播种小麦的时节,祖父卸掉了生活沉重的担子,融入了泥土——安顿祖父身体和灵魂的最好的归宿——血和肉成为了他所热爱的土地的一部分。
(选自《阅读时代》有删改)
22.文章回忆了关于祖父的五件事,请阅读文章,将下面内容填写完整。(3分)
①
②
③祖父一辈子用农历计算日子。
④
⑤祖父在播种小麦的时节去世。
23.请按要求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A】【B】两个画线句子。(4分)
【A】从修辞角度赏析
【B】从句式角度赏析
24.文学社准备在校报上刊登这篇文章,编辑们在审定稿件时,有两个备选结尾。你认为用上文13段的结尾好,还是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结尾好?请说明理由。(3分)
祖父坐在廊檐下,教我诵读《二十四节气歌》的声音,一直响在我的生命里。每每想起他,日子就不仅仅是日历上冰冷的数字,而是带有他老人家温情般的温暖。祖父已把节气的霓裳披在了我的身上,让我步履笃定地走在他曾耕种过的黄土地上。人会一代代老去,节气无限循环不止,土地永远年轻。我的骨子里流淌着祖父的血液,我不会忘记:祖父,土地,还有节气。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5-27小题。(共6分)
= 1 \* GB3 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如何助益当代人的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开展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尤其近年来,伴随中华传统文化升温,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增强,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 2 \* GB3 ② 【甲】 。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可以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每到立秋,湖南省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赶秋活动丰富多彩,周边群众也纷纷聚集在“秋场”,观赏和参与舞龙舞狮、八人秋千、上刀梯、武术等活动。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 3 \* GB3 ③ 【乙】 。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可以和当下日常生活有机交织。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传承创新“送春迎夏”仪式,对传统立夏仪式展示内容进行选择提取;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 4 \* GB3 ④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通俗晓畅、朗朗上口的童谣中,深受欢迎。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编织等,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 5 \* GB3 ⑤而今,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还可以用更加创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继续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5.阅读全文,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题目。(2分)
26.请结合上下文内容判断【甲】【乙】处分别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 1 \* GB3 ①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 = 2 \* GB3 ②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
A.【甲】① 【乙】② B.【甲】② 【乙】①
27.下面的链接材料适合放在文中的哪一段,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2分)
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
五、作文(40分)
28.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1)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每个人的成长都会伴随着无数次的尝试:大胆的尝试,让人磨练胆量;有趣的尝试,使人欣喜若狂;失败的尝试,令人刻骨铭心;而成功的尝试,则让人受益匪浅。请以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在节日里人们与亲人团聚,与爱人相依,与朋友相会。节日不仅是我们美好感情的寄托,也可能会发生许多奇妙的故事。请你以“节日”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1. 感文化之韵 品节气之美(1分)
2.D (2分)
3.它蕴含在农耕文明、诗词文化、时令饮食之中,在今天依然焕发着光彩。(2分)
4.C (2分)
5.B (2分)
6.D (2分)
7.D(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8.塞上燕脂凝夜紫,
9.学诗谩有惊人句。
10.东风不与周郎便,
11.居天下之广居,
12.①采菊东篱下 ②悠然见南山 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13.B (2分)
14.示例:《望岳》中“决眦入归鸟”写出了诗人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看见飞鸟归林。这句诗蕴藏着诗人对雄伟壮丽的泰山(祖国山河)的热爱。
《春望》中“恨别鸟惊心”听到鸟鸣也觉得心惊不已,表达了诗人怨恨别离,思念家人、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共4分 《望岳》2分 《春望》2分)
15.D (2分)
16.乙 (2分)
17.示例: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孟子认为治国要知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或“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道理;
唐太宗认为治国要居安思危,慎重对待“守成之难”。(3分 每点1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8.示例:①有益:《昆虫记》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对科普的深刻省思,激发起人们的科学探究精神。②有趣: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详细、深刻地描绘了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以及它们为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等内容,十分有趣。
评分标准:结合内容谈到 “趣”2分,结合内容谈到 “益”2分,语言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19.A(2分)
20.后继无人(传承人难以为继)(2分)
21. = 1 \* GB3 ①非遗的传承需要年轻力量的加入。
= 2 \* GB3 ②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要与时代同行。/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
= 3 \* GB3 ③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每点1分)
22.①祖父教我诵读《二十四节气歌》;
②祖父遵循节气,埋头劳作;
④祖父老了仍坚持劳作 ;
23. 【A】“蓬头垢面”“豁了牙的锄头老态龙钟地歪躺在地上”等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把祖父曾用过的农具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具的磨损程度,也写出了农具曾经陪伴祖父的时间之长,可是现在却被随意的堆放,写出这些农具也随着祖父的离开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和价值。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祖父的思念。
【B】长短句相结合,短句对仗工整,“不疲,不倦,不厌,不休”四个短句构成排比,很有节奏,韵律和谐,体现了祖父辛勤劳作不间断,不停歇。
24. 示例一:本文结尾更好。理由:语段写了祖父在寒露这个节气将来临时去世,完整地记录了祖父的一生,点出祖父与节气的密切关系,卒章显志,点明了文章主旨,丰富了祖父热爱土地、勤劳能干的形象,照应题目,结构严谨。
示例二:材料作为结尾更好。理由:语段写了“我”回忆祖父教我诵读《二十四节气歌》的情景,以及祖父对“我”的影响,抒发了“我”对祖父的怀念、依恋之情,揭示了人、土地、节气之间的联系,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与文章的标题和开头呼应,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25. 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
26.A
27.放在第4段合适。链接材料和第四段都是“从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这一角度谈如何传承和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的。
(选段1分理由1分共2分)
五、作文(40分)
25.评分标准
说明:
①不将题目填写在答题纸上,从总得分中扣2分。
②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③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2分。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批次项目
80岁以上
70-79岁
60-69岁
50-59岁
50岁以下
第四批
19.3%
29.9%
25.1%
15.8%
9.8%
第五批
9.8%
21.9%
26.5%
21.1%
20.7%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 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4)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33—29)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28—24)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以1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2020-2021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在横线处选择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30公里,其中桥梁长度2,古代诗词中“雁”的意象非常丰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延庆区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