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4 古诗词专项 -练习.zip
展开学习目标
1.了解考情,了解考查的类型与特点。
2.掌握诗歌专题的基础知识,了解分类、表达技巧等知识。
3.掌握鉴赏诗歌的主要方法与技巧。
考情分析
基础知识
(一)诗歌的分类与结构
(二)表达技巧
主要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作为古诗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有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三种形式。但在平时的赏析活动中,不作如此专业的区分,都统称“借景抒情”。
(1)“借景抒情”中的景既可以是实景,也可以是虚景,“虚景”部分也可叫想象、虚写。
(2)景情关系不一致,手法名称不同。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才叫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很少)不叫借景抒情,而叫“反衬”(乐景写哀)。
(3)当尾联(尾句)是写景句,判断时是交叉的,可以是融情于景,也可以是以景结情(结构技巧),如是虚景,也可以是想象、虚写。
2.虚实结合
所谓“实”,就是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想象中的、梦中的、回忆中的、仙界中的。虚实相生,拓宽了诗歌的表达空间,避免了写法上的刻板平直,更加准确、鲜明地传情达意。
3.联想想象
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在赏析活动中不宜把二者分开。借助联想,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的内蕴,丰富诗歌的思想与情感。借助瑰丽的想象,触发读者产生无限的联想。
4.衬托
衬托指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衬托分为正衬、反衬两种。运用衬托,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
5.用典
用典是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内容和思想。根据用典目的,可分为正用典(表意与典故意一致)和反用典(表意与典故意相反);根据用典形式,可分为明用典与暗用典(多指语典)。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对比
方法点拨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有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其作用是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以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方法一:整体阅读
1.标题切入。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标题常蕴含以下信息:
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
④表明诗歌的题材。
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2.注释助读。
注释,蕴含了诗歌的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通过注释挖掘诗中的隐含信息,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注释的内容与作用有: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
③解释重点词语,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意境或用的典故。
⑤链接他人评价,暗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
3.诗句解读。
①关注诗歌语言的“变形”。
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类活用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归浣女”应为“浣女归”,“下渔舟”应为“渔舟下”,“浣女”和“渔舟”分别是“归”和“下”的主语。因平仄的限制,谓语提前,主语后置,使诗句读来更富有韵味。
②关注意象。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就是诗歌中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
③关注内涵丰富的典故。
通过挖掘典故的内涵来探寻诗人的写作意图。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孙权“亲乘马射虎”的典故,作者以孙权自喻,可见其英雄豪气。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 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这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于 。
(2)这两首诗都以 作为描写对象,但描写角度却不相同:欧诗对其进行 描写,并对比“ ”和“ ”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文诗着眼于诗人听觉感受,对其进行 描写。
(3)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
(1)七言绝句
(2)画眉鸟 直接(正面) 金笼 林间 挣脱羁绊、向往自由 侧面(间接)
(3)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方法二:抓住“诗眼”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全篇“诗眼”和句中“诗眼”两种形式。
“诗眼”具有以下特点:①最生动,最具活力;②最能营造意境;③最易统摄全篇;④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诗歌主旨。
考题常见问法有以下几种:
(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有人认为,某某词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方法归纳】
赏析“诗眼”题答题步骤:
(1)找“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明地位。即整体点明“诗眼”在全诗中的地位,如:“××”是这首诗的线索,“××”为全诗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承上启下,等等。
(3)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4)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特殊的语法现象及其他表达技巧。
(5)点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及结构作用。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全诗或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词。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点拨】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字,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列举围绕“诗眼”写的内容,最后分析“诗眼”在诗歌主旨、意境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第二联是写景,可从表现景物特点的角度筛选精练传神的字,可确定“诗眼”为“摇”“滴”,然后具体解释“摇”“滴”两个动词用得精彩的理由。
城是不会摇的,但秋风吹动,水摇动了,影摇动了,城也摇动起来了,这是水中的城给人的感觉;露珠是不会从月亮上滴下来的,但作者独上高楼,开阔的江面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空中,整个天空显得极其明亮洁净,仿佛被露水洗过一样,这些露水又仿佛是从月亮上滴下来的一样。“摇”与“滴”,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令人浮想联翩,心向往之。“摇”“滴”二字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故起着化静为动的作用,把云、水、城、露、月等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十分传神。
参考:
“诗眼”分别是“摇”“滴”。①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②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活泼;又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状,异趣横生。
(2023上·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岳阳楼
杨基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①青。
空阔鱼龙舞,娉婷帝子②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注]①九疑:指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史记》记载,舜南巡逝葬于此。②帝子:指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二人同嫁舜为妃。《山海经》记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洞庭湖的无边春色,也写出了岳阳楼的气势。
B.诗中“阑干”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阑干”语意相同。
C.颈联极言洞庭湖气象万千,以空灵的笔法描绘出了洞庭的古老壮阔。
D.全诗以乐景开始,以愁意结局,急转收束,余味如笛音,悠悠不尽。
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答案】1.B
2.“吞”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极写湖面之开阔(写出了洞庭湖一览无垠,水波浩淼似与楚地相吞吐,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浩浩汤汤,横无涯际,浑然莫辨)。“接”字,化静为动,表现了青翠山峦重重叠叠,和谐浑成,一派生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B.“语意相同”错误,诗中的“阑干”同“栏杆”。《琵琶行》里“梦啼妆泪红阑干”中“阑干”指纵横散乱的样子。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颔联的意思是水势浩荡,三楚大地辉映在银光之中,山色青翠,将远处的九嶷高峰连成一片。
“吞”和“接”二字用得很奇妙。“吞三楚”把水人格化,水波浩淼似与楚地相吞吐,“吞”和“白”写出了春水漫涨中的声势与光泽。诗句呈现出浑阔冲融而又缥缥渺渺的意境。
“接九疑”是动态描绘,把青山化静为动,造成生动的气韵。“接”和“青”在一片青翠中写出了春色的葱茏和蔓延。并同青白的颜色效果相结合,诗人在洞庭山水的刻画中也融入了浓郁的春色。
(2023上·山东·高一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十一
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注]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注]荣公:荣启期,春秋时期的隐士,《列子·天瑞》记载其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至九十而亡。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生称为仁”和“屡空不获年”是讲颜回虽贫寒短命却为人所称道。
B.颜回、荣公虽美名流传却一生憔悴清贫,死后无知,活着称心如意为好。
C.本诗运用诸多典故,极其含蓄表达了作者所持的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D.作者以议论入诗,由贤者隐士至尊客上宾,情至论随,并无生硬之感。
4.诗人在末尾表达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与其《归园田居·其一》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3.D
4.相同点:都表现了对返归自然的渴望。不同点:①本诗更倾向于生活要称心适意、逍遥自任,不为死后的名声和身体的享乐而活;②而《归园田居·其一》更倾向于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和喜悦。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由贤者隐士至尊客上宾”说法有误,本诗典故没有“尊客上宾”。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说自己“性本爱丘山”,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以及在诗歌结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返归自然的渴望。本诗末尾中,根据诗人对裸葬的态度可以看出,诗人同样崇尚自然。由此可见,两者都表现了对返归自然的渴望。
本诗中,根据诗句“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可看出,诗人认为生活要称心适意、逍遥自任。此外,本诗最后四句还体现了诗人对身体、生命的一种思考。寄养人间的身躯虽然千金难抵,但一旦死归彼界则躯化宝亡,无所珍惜了。诗人认为一旦生命了结,亦已无“宝”可言,因此对于汉代杨王孙裸葬引起的风波,诗人以自己的精深理解,指出裸葬根本不是什么不仁不孝的坏事,这是杨王孙个人情性的外在表现,人们应当予以理解。从中,也可看出诗人自己不为死后的名声和身体的享乐而活的人生态度。
《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园田的缘起。“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极端厌恶的心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表达身在宦海心系园田的心情。“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而直到最后“返自然”句,诗人终于表示自己长久的愿望到今天才真正成为现实,即使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大自然的一切都令人神往。从中可以看出,《归园田居·其一》更倾向于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和喜悦。
(2023上·山西晋中·高一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对比。
B.这首诗前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种景物,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种颜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C.“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欲”字,在拟人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D.最后两句笔路陡转,慨而叹之,“看又过”直点写诗时节,“何日是归年”可见诗人羁绊于他乡,抒发的是羁旅异乡之愁。
6.有人认为这首诗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协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5.A
6.这首诗的色调与全诗感情乍看似不协调,但实际上很协调。碧江白鸟青山红花色彩艳丽明媚,但实际上恰恰是对羁旅思乡之愁的有力反衬。春光越融洽,越显出漂泊的感伤,越感到思归不得的无奈。这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对比”错,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这是映衬的手法。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首诗艳丽明媚的色调与全诗的感伤感情乍看似不协调,但实际上很协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碧江白鸟,青山红花,色彩艳丽明媚,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春光越融洽,越显出漂泊的感伤,越感到思归不得的无奈。这是以乐景衬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2023上·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①。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②篠:细小的竹子。③裛:通“浥”,滋润。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草堂位置和诗人的居住环境,传达出“有此清潭,何必沧浪”的知足意味。
B.颔联虽然分咏风雨,但是第三句的“净”字体现风中有雨,第四句“香”字体现雨中有风。
C.颈联两句写诗人与故人音书断绝,家人长期饱受饥荒折磨,突出诗人此时处境的艰难。
D.尾联直抒胸臆,用凄凉的笔调写出诗人远离仕途、穷苦潦倒中的痛苦、无奈之感情。
8.简要分析诗歌颔联中“娟娟”“冉冉”的妙处。
【答案】7.D
8.运用叠词:“娟娟”意为姿态柔美的样子,“娟娟净”更突出了翠竹秀美光洁之态。“冉冉”本意为慢慢地、渐渐地,“冉冉香”突出了微风过处,红蕖丝丝缕缕的清香,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同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用凄凉的笔调写出诗人远离仕途、穷苦潦倒中的痛苦、无奈之感情”说法错误。诗中尾联一句“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生活态度来对待打击的生活信念。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颔联“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两句的意思是: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其中“娟娟”“冉冉”两词,运用叠音词,“娟娟”就是美好的样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冉冉”本意为渐进地、慢慢地、缓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冉冉香”突出了微风过处,红蕖丝丝缕缕的清香,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同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极具艺术感染力。
(2023上·山东日照·高一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次公子①之官安仁监税
杨万里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关征岂得已,龙断②欲何为?
【注】①次公子:杨万里的次子杨次公。②龙断:垄断。龙,同“垄”。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认为次子做官稍微晚一些,此次前往安仁任职,不要被离家之情牵绊。
B.诗人不满官府苛捐杂税的繁重,期望儿子为官后有所作为,减轻百姓负担。
C.诗中运用了“非”“只”“岂”等虚词,加强语气,强化情感,表现力强。
D.从全诗来看,诗人的送别之语不仅有耳提面命,谆谆告诫,更有平安祝愿。
10.诗中谈到哪些为官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9.D
10.①做官的学问应该在处理公务的实践中获得。②切忌把廉洁当作哗众取宠的手段。③不要争名夺利。④要爱护百姓。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更有平安祝愿”错误,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更多地表达了对公子的鼓励和劝告。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学须官事了”,诗人希望儿子能够努力学习,完成官职的责任,做官的学问应该在处理公务的实践中获得。
“廉忌世人知”,诗人希望他能够保持廉洁,避免被世人所知,此为官的道理是切忌把廉洁当作哗众取宠的手段。
“争进非身福”,诗人认为争取进步,官职晋升,不一定能够给自己带来福气,告诫儿子不要争名夺利。
“临民只母慈”,写当官对待百姓要如母亲般慈爱,即爱民如子,嘱咐儿子做官要爱护百姓。
(2023上·安徽合肥·高一合肥一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太原早秋①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太原秋季花草树木枯萎的萧瑟秋景,与《沁园春·长沙》中生机勃勃的秋景截然不同。
B.颔联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末尾的“早”“秋”两个字不仅突出了景色的特点,还巧妙地照应诗题。
C.颈联写诗人虽身在异乡,做的梦也在边城月中萦绕,但他的心却飞往千里之外的“故国”意境广阔。
D.这首诗将诗人对季节变幻的感受与渴望施展抱负的壮志融为一体,充满了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1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
【答案】11.D
12.①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太原秋季萧瑟秋景,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②颔联中“出”“渡”及颈联中“绕”“飞”,运用比拟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作者思乡之情。
③尾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思归之心比作汾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渴望施展抱负的壮志”错误,结合注释内容可知,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及思乡之情;“充满了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错误,整首诗情感较为低沉。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结合“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可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升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太原秋季萧瑟秋景,色调黯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
颔联“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是说“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云色飞渡黄河,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颔联中的“出”“渡”采用了比拟手法,赋予秋霜和云色人的行为特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作者思乡之情;颈联“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是说“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尾联“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是说“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思归之心比作汾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
(2022上·辽宁锦州·高一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下面小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吴淞”,江名。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中的“叶正飘”“天寒”“雁声急”“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深秋。
B.首联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细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景色,营造了感伤的离别氛围。
C.颔联写诗人天寒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一年将尽,归家路程却还遥远。
D.“鸟避征帆却”写水鸟们“啾啾”鸣叫着跟在船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
14.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13.B
14.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和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B.“营造了感伤的离别氛围”错误,首联“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写雨中江上晓行,应该是“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诗中没有离别之意。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孤舟”这一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线索。首联写雨中江上晓行,颔联写岁暮旅途遥远,颈联写江上漂泊孤单,尾联想象夜晚孤舟停泊;这首诗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霜月系枫桥”都是作者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孤舟将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联结,把全诗贯穿在一起。
“孤舟宿何许”,表面上诗人在问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呢?其实一个“孤”字表明了作者的孤寂之情,这句话何尝又不是作者的心声?孤舟不知宿何处,人也漂泊无所依,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023上·安徽亳州·高一亳州二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节选)
刘学簧
农夫楫楫清波阔,秧稻茸茸森石发,
父儿呼唤手拔齐,千把万把根连泥。
四更乘月躇陇陌,晓烟渐散东方白。
归来吃得饭一盂,担到田头汗似珠。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诗和杨诗都描绘了劳动场景,都洋溢着家人一起参与劳动的生活气息。
B.刘诗前两句将农夫的动作描写和秧苗的形象描写有机结合,生动逼真。
C.杨诗颈联描写农妇隔着沟渠招呼农夫小憩用餐的情境,农夫却置若罔闻,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
D.杨诗的尾联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16.杨万里自成一家,创立了“诚斋体”,“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请结合诗中三、四两句对这一特点进行赏析。
【答案】15.C
16.①诗的颔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比喻新鲜,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写得生动活泼。
②“雨从头上湿到胛”是言雨势之猛,朴素自然、明白如话。
③这两句描写的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和吃苦耐劳的形象生动新鲜,让人如临其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隔着沟渠”错误。“唤渠朝餐歇半霎”,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是农妇招呼农夫休息。“渠”,即他。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
“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诗句极言雨势之猛,朴素自然、明白如话。“农时不饶人”固然是其冒雨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藉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描写的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和吃苦耐劳的形象生动新鲜,让人如临其境。
年份
卷别
篇目/体裁
作者/朝代
题材
特点
2023
新课标I
《答友人论学》/七律
林希逸/宋代
酬唱诗
①从朝代和作者看,所选作品均为唐宋名家诗 词,且不回避学生熟悉的诗人,兼顾唐诗的意趣 和宋诗的理趣。 ②从体裁看,以诗为主,以词为次;有古体诗也有 近体诗,近体诗中律诗又是考查重点。 ③从题材看,偏向于送别、赠友类的源自真实生 活情境的诗作,这些诗歌有着特定的写作对象、 话题和明确的写作目的。 ④从诗作的思想情感看,选材注重对学生人生观 和价值观的引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和乐融洽的伦理关系、珍 贵深厚的友谊之情、自由淡泊的精神追求等,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值得学习和传承。
新课标I
《湖上晚归》/七律
林逋/宋代
山水田园诗
2022
新高考I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 刑懋之》/词
魏了翁/宋代
哲理诗
新高考I
《送别》/古体诗
李白/唐代
送别诗
2021
新高考I
《寄江州白司马》/七律
杨巨源/唐代
赠友诗
新高考I
《示儿子》/七律
陆游/宋代
教子诗
2020
新高考I
《赠别郑炼赴襄阳》/五律
杜甫/唐代
赠别诗
新高考I
《赠赵伯鱼》(节选)/古体诗
韩驹/宋代
赠友诗
【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8 综合检测-练习.zip: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8 综合检测-练习.zip,文件包含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8综合检测-练习原卷版docx、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8综合检测-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7 散文阅读-练习.zip: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7 散文阅读-练习.zip,文件包含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7散文阅读-练习原卷版docx、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7散文阅读-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7 古诗词通读-练习.zip: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7 古诗词通读-练习.zip,文件包含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7古诗词通读-练习原卷版docx、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7古诗词通读-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