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2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第31讲 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第31讲 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下图为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 )A.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B.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C.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2.从a到d(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图中区域的划分指标主要是单一的气候,但在各区域内部仍存在因纬度、地形等因素造成的特征差异;各区域的分布范围有一定差异,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第2题,从a到d,纬度逐渐降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现代建筑的楼间距减小;气温逐渐升高,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同时传统建筑的窗户逐渐增大,便于通风;现代楼房的高度变化和气候关系小。崇明岛是中国最大的沙岛,成陆历史已有1 300 多年,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永隆沙、兴隆沙两岛与崇明岛合为一体,其后崇明岛分属江苏省和上海市管辖。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和轮廓。据此完成3、4题。3.推测在永隆沙、兴隆沙与崇明岛合为一体前,苏、沪间ab段行政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天然河道 B.山脊线C.耕地边界 D.交通线4.原崇明岛属上海市,现一小部分归江苏省管辖,主要是由于( )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②岛屿面积的逐渐扩大③行政区属划分界线未变④可共享两省优势资源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永隆沙、兴隆沙才与崇明岛合为一体,合为一体之前被长江河道隔开,可推出上海、江苏两省市之前曾以长江口北河道为界,苏、沪间ab段行政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天然河道。第4题,永隆沙和兴隆沙原本就属于江苏省,与原崇明岛之间的长江河道是江苏省和上海市的行政界线,即图中ab段界线;虽然现在崇明岛因为沉积逐渐向北扩展与永隆沙和兴隆沙合为一体,岛屿面积扩大,但沪、苏两省市行政界线并未调整改变,②③正确。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共享两省优势资源关系不大,①④错误。目前,广东省区域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板块,这对分类指导、推动各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发展,有人建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为“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区”、“山区”三个板块。读图,完成5、6题。5.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新划分方案中的三个板块主要考虑( )A.区域面积大小 B.历史沿革差异C.经济发展状况 D.自然和交通条件6.关于三个板块以及广东省实施的发展策略,不正确的是( )A.珠三角板块优先发展,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B.沿海板块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沿海经济带C.山区板块保护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生态屏障D.广东省内各板块发展策略不同,将导致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珠三角”是经济发达地区,“沿海欠发达地区”和“山区”是广东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故新的划分方案主要考虑经济发展情况。第6题,广东省“珠三角”经济发达,优先发展,发展措施是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沿海板块交通便利,发展措施是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沿海经济带;山区板块以农业为主,发展措施是注重生态保护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生态屏障;广东省内各板块发展策略不同,才能因地制宜,利用优势因素,克服限制因素,合理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消除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2023·浙江杭州质检)芬兰(位置见下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人口增长缓慢,种植业产值较低。读图,完成7、8题。7.芬兰三大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 B.植披C.热量 D.人类活动8.芬兰人口增长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社保体系完善B.气候环境条件影响生育能力C.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D.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芬兰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热量越少。芬兰的农业生产类型从种植业向林业及狩猎业过渡,这是典型的纬度地带性规律,以热量为基础。第8题,芬兰为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气候环境条件不会使生育能力低下;芬兰没有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芬兰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2023·江苏苏州模拟)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巴拿马于1948年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的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转型发展了以运河航运为基础的金融、保险、通信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9、10题。9.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的自贸区,这主要体现了( )A.区域内部整体性减弱B.区域间差异性加强C.区域的层次性减弱D.区域间关联性增强10.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新太平洋自贸区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中我国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 B.劳动力价格C.政策 D.自然资源【答案】9.D 10.A 【解析】第9题,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的自贸区,整体性增强;区域间差异性会随着发展转口贸易、区域经济联系加强而减弱;各个区域之间没有级别差异;不同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加强,使商品贸易、文化交流频繁,从而促进了各国自贸区的产生。第10题,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促进各国互通有无,加强联系,特别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在合作中我国的优势在于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经济发达、资金充足,能够推动投资和产业合作;相比巴拿马,我国劳动力价格高,不具有优势;新太平洋自贸区为了发展贸易,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来吸引高端制造业,所以政策不是我国的优势;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对自然资源依赖小。(2023·山东枣庄高三期末)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下图为1999和2010年中国区际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据此完成11、12题。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有( )A.西北、华南 B.东北、黄淮海C.东南、华北 D.长江中下游、西南12.从虚拟水角度推测,在粮食对外贸易中,对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贡献最大的是( )A.小麦 B.水稻C.玉米 D.大豆【答案】11.B 12.D 【解析】第11题,虚拟水的流动,即农产品的流动。根据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是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第12题,在我国粮食进口结构中,大豆进口量居首位,玉米进口量次之,口粮(小麦和稻米)居第三。所以,从虚拟水角度推测,在粮食对外贸易中,对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贡献最大的是大豆。(2023·江西南昌·高三统考开学考试)区域差异是造成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前提条件。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在要素流动中的地位。下图示意3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流动关系,图中箭头代表不同类别要素的流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代表工业制成品的箭头是( )A.a b B.b c C.c d D.d e14.图中f代表的区域要素是( )A.技术 B.原料 C.劳动力 D.农产品【答案】13.B 14.A【解析】13.日本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应为工业制成品流入地,a、f不代表工业制成品的流动方向,A错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大,在日本、中国、越南三个国家中,中国应为工业制成品供应方,故b、c表示工业制成品的流动方向,B正确。越南经济落后,虽然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制成品产量较少,出口量较少,de不能表示工业制成品的流动方向,应为矿产、农产品等初级产品,C、D错误,故选B。14.f由日本指向越南,应为日本的优势要素,同时又是越南急需的要素。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优势明显,A正确。原料、劳动力、农产品应是发展中国家越南的优势要素,BCD错误,故选A。【点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工业基础好,生产能力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的工业制成品。(2023·浙江温州·高三阶段性考试)下表为2022年江苏、湖南、云南、辽宁四个省区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15.甲、乙、丙、丁分别是( )A.江苏 云南 湖南 辽宁 B.江苏 辽宁 湖南 云南C.云南 湖南 辽宁 江苏 D.辽宁 云南 湖南 江苏16.四个省区中( )A.甲省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丁省 B.乙省区域发展差异最小C.丙省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主导 D.丁省的城镇化水平最低【答案】15.B 16.D【解析】15.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省区产业产值最高,且城镇人口比重大,说明其经济发达,应为江苏省;丁省区产业产值最低,且城镇人口比重小,说明其经济欠发达,应为云南省;乙省区常住人口远小于丙省,且常住人口数减少较多,应为辽宁省,丙为湖南省。综上所述,甲、乙、丙、丁分别是江苏、辽宁、湖南、云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甲省的第一产业比重为4.7÷(4.7+51.7+59.8),低于丁省3.8÷(3.8+9.5+13.6),A错误;图中信息无法体现各省区域发展差异,B错误;丙省为湖南省,技术水平比江苏省差,不是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省区,C错误;丁省为云南省,四省区中,云南省城镇人口的比重最低,城镇化水平最低,D正确。故选D。【点睛】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2023秋·安徽·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这里被誉为清洁能源的“聚宝盆”,风能、太阳能理论蕴藏量分别占全球的32%和40%,但目前开发比例很低。下图为非洲大型新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非洲风能电力基地主要分布在( )A.经济发展较快地区 B.沿海和低纬信风带C.非洲北部和南部 D.高原和沙漠地区18.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但大型水电站数量极少,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A.雨林生物资源丰富 B.能源开发技术落后C.人烟稀少,电力需求较少 D.环境恶劣,开发难度大【答案】17.B 18.C【解析】17.由图可知,非洲大型风能电力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和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B正确,排除ACD。故选B。18.根据所学知识,电力基地一般布局于能源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经济发展需求大的地区。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但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主要是当地电力市场小,远距离输电成本过高,C正确;雨林生物资源数量对其开发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该地能源开发技术和自然环境对其限制较小,排除BD。故选C。【点睛】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2019·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答案】1.D 2.B 3.D【分析】该组题以我国新疆独库公路为背景,考查影响公路运输线的地理位置,沿线的自然景观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公路的科学使用与管理等。试题紧密结合地理学科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1.读材料可知,材料中“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且山脉有冰川分布,排除AB选项;“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排除公路位于西藏,C错误,新疆地区符合材料中的“绿洲”与“多冰川的山脉”条件,D正确。故选D。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说明该公路禁行时段是该地一年中的低温时段,故路面积雪严重,B正确;该时段新疆处于冬季,气温低,不会在此时段出现路面冻融沉降,D错误;此时段积雪冰川难以融化,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不合实际,A、C错误。故选B。3.由(1)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与题干,公路长500多千米,南端海拔约1 070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北端海拔约750米,说明公路南北两端海拔较低,中间穿越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沟通了南疆与北疆。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应位于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错误;山地草原带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错误。故选D。【点睛】新疆独库公路的贯通,使南北疆路程缩短了近一半,沟通了南疆与北疆两地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在促进民族繁荣与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7·全国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5.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6.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答案】4.C 5.D 6.D【解析】4.在区域特征中,区域之间界线有实有虚,秦岭-淮河线是一个虚拟的界线。区域的划分总是有划分依据的,或单一,或综合,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D两侧地理差异只能是过渡体现差异,不可能差异显著,所以也是错的;由于19世纪50年代黄河夺淮,使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实际洪泽湖以东并无淮河干流,所以B选项是错的。正确选项为C,虽无对应的实际河流,但表达的是一个大致的位置。5.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实际两地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区域一致(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不存在人文地理区域上的显著差异,因为长江在历史上(桥梁较少时期)成为阻断南北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划分了南北,所以正确选项为D。6.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所以交通是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所以选D。【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结合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于理解交通的主导作用。7.(2021·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它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根据上述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答案】(1)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分析】本题以祁连山冰川的图文信息为材料,涉及影响冰川分布的因素、冰川的生态价值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图文信息和地理常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题意表明,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应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推测。图中显示,蔬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大,冰川呈片分布,而材料信息表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此推测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图中显示,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冰川呈碎片化分布,由此推测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分散破碎。(2)本题审题关键是注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由此推断,冰川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应向降低气温方面进行分析。冰川表面的镜面效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弱,从而减少地面辐射,使得气温降低,缓解气候变暖;升温过程中,冰川消融大量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3)根据材料信息表明,冰川服务价值减幅与冰川面积变幅密切相关。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转换一下就是,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面积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这样再分析自然原因就相对简单了。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冰川面积较小,则平均海拔较低,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容易退缩,加上基数(冰川面积)小,因此退缩率较高,从而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8.(2020·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交通运输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国计划在现有铁路网络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造。(1)说明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中伊两国签订了渔业协议,共同开发伊朗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实现了互惠共赢。(2)中伊开展渔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且湖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3)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的原因。【答案】(1)加强对外运输联系;完善本国交通网络,提高运力(促进本国客货运输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2)伊朗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3)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丰水期水位升高;甲湖湖水顺河道流向乙湖,带走盐分。乙湖只有河流汇入,但无河流流出;湖水蒸发强烈,使盐分积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修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和湖泊水文特征的成因等相关知识。【详解】(1)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对外联系、提高运力和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据材料可知,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可以加强对外运输联系;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可以完善本国的交通网络,促进被本国客货运输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2)在中伊开展渔业合作中,伊朗具有的优势条件是,伊朗渔业资源丰富,可以提供丰富的原料。中国具有的优势是,中国人口众多,可以提供广阔的市场;而且中国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等。(3)读图可以看出,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淡水汇入量大,丰水期水位升高;而且,甲湖湖水顺河道流向乙湖,可以将盐分带走,因此,甲湖为淡水湖。读图可以看出,乙湖只有河流汇入,但没有河流流出,导致盐分无法排出;而且该区气候干旱,湖水蒸发强烈,盐分积累,盐度升高,因此,成为盐湖。省区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常住人口增长数(万人)产业产值(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甲85156335104.751.759.8乙41973064-32.22.410.814.2丙66043983-184.318.123.6丁4693242733.89.513.6
第31讲 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31讲 区域认知和区域发展(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热点应用,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5讲 流域内协调发展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35讲 流域内协调发展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5讲流域内协调发展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原卷版docx、第35讲流域内协调发展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4讲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34讲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4讲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第34讲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