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2022年2月4日20点,万众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冬奥会开幕盛典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
A. LED屏幕发光B. 点燃火炬C. 雕刻会徽D. 升起国旗
2.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就此说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获得结论
3.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 分子大小可以改变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应饮水1500∼1700mL,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B.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C. 长期大量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D. 电解水时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的pH
6.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 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包括计算,称量,量取,装瓶存放
C.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 配制溶液用量筒量水时,如俯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7.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s,是一种金属元素
B. 砷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3
C. 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D. 砷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参加化学反应时易得电子
8.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C. 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D. 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
D. CO2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0.“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用酒精在新冠肺炎的防疫过程中充当了杀菌消毒的“先锋”,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C2H6O)。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乙醇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下表是所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奶和鸡蛋清均呈碱性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C. 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D. 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
12.新家具和新装修的房屋会产生甲醛,对人体有害。使用一种催化剂后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酫,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即为甲醛,则甲醛的化学式为CH3OH
B. 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均未发生改变
C. 反应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D. 生成物中丙、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4.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待测数值是5B. 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参加反应的M与Q的质量比是1:4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洗洁精除油污属于乳化,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
B.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C. 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 ______ ;
(2)空气中能供生物呼吸的气体 ______ ;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_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与图中 ______ 元素(填元素名称)化学性质相似。
(3)当x的值不同时,微粒结构示意
图可表示不同的微粒。下列符号中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原子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阳离子 ______ 。
①Na+
②Mg2+
③Ne
④Ar
⑤Cl−
⑥O2−
19.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液氢在分类上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氢气燃烧时除了具备充足的氧气外,还需要其 ______ 才能燃烧。
(2)宇航服可采用氢氧化锂(LiOH)去除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3)东风着陆场做了各种准备工作,公共场所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了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0.如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
(1)E是 ______ (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是① ______ ;② ______ 。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需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若要检验CO2,需把气体通入 ______ 。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______ (填“能”或“不能”)选择A做为发生装置。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忽略指示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 ______ 不合理,其理由是 ______ 。
【设计实验】
【拓展应用】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______ (答一点即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3.将足量的碳酸钙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在以后的8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表:
(1)由以上数据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 g;
(2)表中有一个数据是不合理的,该结果的测得时间是第 ______ 分钟;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LED屏幕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点燃火炬,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雕刻会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升起国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LED屏幕发光、雕刻会徽、升起国旗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此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故选:B。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打开盛有浓氨水的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氨水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则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杂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则不能降低水硬度,故B说法错误;
C、蒸馏水中不含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则长期大量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故C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来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硬度来分析判断;
C、根据蒸馏水中不含人体需要的矿物质来分析判断;
D、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来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依据已有知识进行解答。
5.【答案】B
【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凉茶水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选项说法错误。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常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s,砷是石字旁,是一种非金属元素,A错误;
B.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砷的原子序数为左上角数字33,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4.92−33≈42,B错误;
C.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单位应为“1”,不是“g”,C错误;
D.据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砷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5个电子,参加化学反应时易得3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D正确。
故选:D。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
B.为了防止触电,家用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错误;
C.腐蚀性药液对人体具有腐蚀性,所以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故正确;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B.根据电器着火的处理方法进行解答;
C.根据腐蚀性药品的特点判断;
D.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进行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气体的爆炸极限时,遇明火发生爆炸以及有关正确处理实验事故的知识,都与生活紧密联系,是个重点.
9.【答案】C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得到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答案】C
【解析】解:A、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乙醇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乙醇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牛奶的pH小于7,呈酸性,鸡蛋清的pH大于7,呈碱性,故选项A错误;
B、因为苹果的pH小于7,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用苹果,故选项B正确;
C、柠檬汁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C错误;
D、西红柿的pH比苹果的pH大,其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弱,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根据已有的p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与分析解答,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
12.【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A、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涉及物质为甲醛、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涉及2种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可知,生成物中丙、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再根据方程物质的意义、物质的构成和构成、微粒的变化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正确。
D、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CO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的数值为:18+1+2+32−26−2−12−13,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P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M和Q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N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M、Q的质量比为(18g−13g):(32g−1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5.【答案】C
【解析】解:A、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而汽油除油污的原理是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推理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是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故选项推理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A、根据溶解原理和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带电的微粒,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6.【答案】A
【解析】解:A.水电解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A正确;
B.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随着硝酸钾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该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正确;
C.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反应完全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无限接近于7,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D不正确;
故选:A。
A、根据水电解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
B、根据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随着硝酸钾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进行分析。
C、根据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无限接近于7,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2CuO2 Fe+32O3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铜原子可表示为2Cu。
(2)空气中能供生物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Fe+32O3。
故答案为:
(1)2Cu;
(2)O2;
(3)Fe+32O3。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空气中能供生物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答案】A 氧 ③ ①②
【解析】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为硫元素,与图中氧化学性质相似。
(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0,表示的是氖原子,原子符号为Ne。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x可以是11、12、13,可表示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Mg2+、Al3+。
故答案为:
(1)A;
(2)氧;
(3)③;①②。
(1)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纯净物 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H2O+1
【解析】解:(1)液氢是液态氢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故氢气燃烧时除了具备充足的氧气外,还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才能燃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Li、O、H、C的个数分别是2、4、2、1,生成物中含Li、O、H、C的个数分别是2、3、0、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O、2个H,故X的化学式为:H2O;
(3)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x=+1。
故答案为:(1)纯净物;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H2O;
(3)+1。
(1)根据液氢是液态氢气,由同种物质组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0.【答案】H2 CH4+2O2CO2+2H2O分解反应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E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反应①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3)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H2;
(2)CH4+2O2CO2+2H2O;
(3)分解反应。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是甲烷;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能通电分解,则B是氧气,D是水,C是二氧化碳;电解水生成的E可以作燃料,则E是氢气;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酒精灯 锥形瓶 2H2O22H2O+O2↑BFE澄清石灰水 不能
【解析】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需将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收集,则需选用的装置是:BFE;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要检验CO2,需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需要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则不能选择A做发生装置。
故答案为:
(1)酒精灯;锥形瓶;
(2)2H2O22H2O+O2↑;
(3)BFE;澄清石灰水;
(4)不能。
(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分析;
(2)根据B装置的特点,以及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装置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制取的制取、收集和检验,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二 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而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提出猜想】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显中性或酸性,则猜想二不合理,其理由是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而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成立,即验证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因为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盐酸,说明猜想三成立(合理即可)。
【拓展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提出猜想】二;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而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设计实验】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合理即可);
【拓展应用】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即可)。
【提出猜想】根据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显中性或酸性,进行分析解答。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成立,即验证溶液中含有稀盐酸,进行分析解答。
【拓展应用】根据中和反应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熟练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酸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2.25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以上数据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2.0g−89.8g=2.2g;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故随着反应的进行,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逐渐减小,由表可知,当质量减少到89.8g时,不再减少,说明此时完全反应,故第5分钟的数据不合理;
(3)设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50gx2.2g
7344=50gx2.2g,
x=7.3%,
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
故答案为:
(1)2.2;
(2)5;
(3)7.3%。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物质
柠檬
鸡蛋清
苹果
西红柿
牛奶
pH
2.3
7.9
3.1
4.2
6.5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A
氢氧化钠
Na2CO3
烧碱
B
氧化钙
CaO
熟石灰
C
氯化钠
NaCl
食盐
D
二氧化碳
C2
干冰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
中,加入 ______
______
猜想三成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质量/g
92.0
91.0
90.5
90.1
89.8
90.1
89.8
89.8
89.8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