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作答时,请将选择题答案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以往一些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之所以流于形式或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乡村。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农耕文明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在理解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越俎代庖,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
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农家院落及其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亲缘关系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摘编自朱启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材料二: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乡村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文化建设项目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是因为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
B.乡村文化由农耕文化、乡村手艺、乡村景观文化、乡村节日与习俗组成,缺一不可。
C.乡村文化存在于乡村空间形态中,而村落空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感化或教育作用。
D.乡村文化建设只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其首要任务是弄清乡村文化的类别、内涵等。
B.只有坚持让农民成为乡村的主人,尊重农民的创造,才能建设好乡村和乡村文化。
C.作者运用史禄国先生所述例子,证明了中国人不管条件如何也要坚持种地的乡土性。
D.土地是种地人赖以生存的资本,但它的不可流动性,也会使之成为种地人的束缚。
3.下列选项,不能完全视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有效举措的是(3分)
A.梅李镇收集村民旧房改造剩下的砖瓦木料及老式门窗等材料建设“美丽乡村”。
B.蒋巷村改造村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吸引众多远近游客。
C.虞山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老城、新城大面积圈地划块,建单元楼。
D.沙家浜党员群众修缮革命旧址,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材料二中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体现其乡土性。(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有些耳熟,没等我怀疑它是不是真的在描述秋天,就下巴发懒地一蹭粗软的毛衣领口,两只手搓一搓,让干燥的凉手背和湿润的温热手心舒服地摩擦,整个身心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甜醉的感受里。
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挺凉,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片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刚生了婴儿的母亲,躺在开阔的晴空下,幸福地舒展着丰满而柔韧的躯体!从麦茬里裸露出的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色;所有树林都在炎夏的竞争中把自己的精力膨胀到头,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任秋风翻动,夸耀着秋天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一只鸟儿随着一串轻扬的小提琴旋律腾空飞起,它把我引向无穷纯净的天空。任何情绪一入天空便化作一片博大的安寂。这愈看愈大的天空有如伟大哲人恢宏的头颅,白云是他的思想。有时风云交汇,会闪出一道智慧的灵光,响起一句警示世人的哲言。此时,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天的松弛里。它高远,平和,神秘无限。大大小小、松松散散的云彩是他思想的片段。这些精美的片段伴随着空灵的音乐,在我眼前流过。那乘着小提琴旋律的鸟儿一直钻向云天,愈高愈小,最后变成一个极小的黑点儿,忽然“噗”地扎入一个巨大、蓬松、发亮的云团……
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采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即使一湾河水强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刺目,也凄凉。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的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篱笆后一朵迟开的小葵花,像你告别时在人群中伸出的最后一次招手,被轰隆隆往前奔的列车甩到后边……春的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都销匿而去,无可挽回。不管它曾经怎样辉煌,怎样骄傲,怎样光芒四射,怎样自豪地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毕竟过往不复。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缘故,我的心境陡然一变,刚才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
它不过是在寒潮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在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远远山坡上,坟茔,在夕照里像一堆火,神奇又神秘,它那里是不是埋葬着一具尸体或一个孤魂?既然每个生命都会在创造了另一个生命后离去,那么什么叫做死亡?难道,死亡不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
秋天的音乐己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天的音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作者戴上耳机所听到的音乐,二是指作者听音乐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秋天景色。
B.“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的意思是,眼前的景色不如先前的景色美丽,作者想让列车倒回去以欣赏原来的景色。
C.“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一句,意在表明秋天的景色对“我”产生的巨大感染力。
D.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秋天给人的感受是清、静、悲凉;在冯骥才的笔下,秋天给人的感受则有所不同。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火车为观察点,随着火车的前行描写了多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秋天景象,由于观察点的限制,所描写的景象都属于远景。
B.文章写了“一株垂死的老树”,和下文描写的充满生机的“葱绿的幼树”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作者发表人生感悟作了铺垫。
C.文章以“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篇,逐层描写,以“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结尾,首尾呼应,层次清晰。
D.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对秋天的景色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而议论则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8.下面这段文字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文字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9.在文中,作者的心绪经历了“陶醉﹣忧伤﹣豁达”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种变化过程。(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游灵岩记
姚 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叠石为城墉,高千余雉①,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在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趋,帷张而军行。岩尻②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中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注:①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②岩尻:山岩的末端。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B.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C.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D.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和《登泰山记》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支纪年法等。文中“乾隆四十年”中的“乾隆”即帝王年号纪年法。
B.姚鼐,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集为《惜抱轩诗文集》。
C.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登泰山记》中“泰山之阳”就是指泰山的南面,“其阴”指的是泰山的北面。
D.“戊申晦”的“晦”指的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古人称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农历十五称为“望”,“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
12.下列对游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灵岩寺为中心,先写寺庙位置及景色,再交代浏览经过及寺院与朗公谷的关系,最后寄信朱子颍,条理清晰,散而不乱。
B.本文语言精练,如“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寥寥数笔便把柏树遍山、寺隐林中的景象表现了出来,语言简洁,富有层次。
C.本文写景富于想象,如“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将群山想象成奔驰的万马和移动的军队,赋予其动态美。
D.本文是姚鼐自京师返乡途中尽兴游览灵岩之后所作,全文真实再现了亲临胜景之所见,意境幽清,言辞“雅洁”,内容上重学问和考据。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4分)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
姚鼐主张“以考证助文之境”,即通过对历史、古迹的考证丰富文章内容。请概括这篇游记有哪些“考证”。(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①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②。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陆游与时任县尉的朱景参感情甚笃,他们一同游览北岭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词。②凌烟像: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建凌烟阁于长安,将开国文武功臣魏征、尉迟恭等二十四人的肖像画于阁中,以资褒扬纪念。凌烟阁图象,被视为士人建功立业所获得的至高荣誉。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由自然界的风雨写起,“声翻浪”从听觉角度突出了风雨来势之猛烈。
B.随着黄茅瘴气被秋风秋雨一扫而光,压抑在词人心头的愁绪也暂时得以消除。
C.“老惯人间齐得丧”,是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
D.“千岩高卧”以下三句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看破了世俗名利,过起了隐居生活。
16.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乐声已停,听众却仍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女》中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喜爱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写出物是人非之感,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16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__的故事出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们通过海岸线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辨析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辨别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辨识方向。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C.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在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跳下床来打开窗子,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2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有“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的记述。有人认为“大风扬积雪击面”太严酷了,知难而退才是智者的选择;也有人认为这恰能彰显人的伟大,迎难而进才是勇者的选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A.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枣庄三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模拟检测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1.答案:C。A.“原因是因为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错误,表述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B.“乡村文化由……组成,缺一不可”错误,材料一原文为“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说的是乡村文化的分类。D.“乡村文化建设只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误,表述绝对化。材料一原文为“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选项“只要……就……”的表述过于绝对。
2.答案:A。A.“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提”错误。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而不是前提,见材料一原文“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
3.答案:C。C.“强力推进”“在老城、新城大面积圈地划块,建单元楼”不符合材料一中提到的“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即坚持民主原则和保护村落原则,不能完全视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有效举措。
4.答案:首先,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出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
接着,“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从乡村文化的种类的角度加以论述。
然后,“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乡村”,从乡村文化的载体的角度加以论述。
最后,“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从乡村文化的建设原则的角度论述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5.答案:①坚持农民主体原则。保证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创造,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的主人。②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遵循乡村发展规律,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解析】根据材料二“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可概括出:“乡土性”指的是农民和我们的民族离不开泥土。
根据材料一“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可概括出: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即保证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创造,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的主人。
根据材料一“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可概括出: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即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遵循乡村发展规律,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二)现代文阅读Ⅱ
6.答案:B。B.对句子的意思理解有误。结合上下文可知,“列车”指时光列车,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想让时光回转、生命永恒。
7.答案:A。A.“所描写的景象都属于远景”错误,依据关键语句“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可知,文中所描写的景象既有远景,也有近景。
8.答案:①比喻。冯文把“大地”比作“母亲”,把“大地的红褐色”比作“母亲健壮的肤色”;朱文把“出水很高的叶子”比作“舞女的裙”,把“白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②通感。冯文用“钢琴明亮的音色”描写阳光,以听觉来写视觉;朱文用“渺茫的歌声”来描写“缕缕清香”,以听觉来写嗅觉。③拟人。冯文用“躺”“幸福”“自在自如”“夸耀”等词语描写秋天的景色,朱文用“袅娜”“羞涩”等词语描写白花,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动作、神态,形象生动。
9.答案:①作者看到了秋天辉煌灿烂以及静谧安详的景象,联想到富有属于真正的创造者,只有收获过的人生才拥有生命的静谧、安详等人生感悟,于是陶醉在秋景之中。②作者看到了秋天清冷凄凉的景象,认识到生命的死亡结局,生命的一去不复返,于是心生忧伤。③最终作者看到秋天依然葱绿的幼树,认为死亡是生命庄严的再生与转换,于是转为豁达。
【解析】①分析“陶醉”的心绪,文本第二段作者先描写秋天的自然景物,写大地的静谧安详,树林的辉煌灿烂,由树林“夸耀着秋天的富有”联想到“真正的富有,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作者此时陶醉在秋景之中。
②分析“忧伤”的心绪,文本第四段写一株垂死的老树,写萧疏的万物、迟开的小葵花,表现“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也清冷,也刺目,也凄凉”,作者联想到人生是一次性的,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内心散开浓重的忧伤。
③分析“豁达”的心绪,文本第五、六段,作者看到葱绿的幼树,意识到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联想到每个生命都会在创造了另一个生命后离去,死亡是生命庄严的再生与转换,内心转为豁达。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答案:C。句意:据传说,晋代名僧佛图澄的徒弟竺僧朗,曾住在琨瑞山,时常到灵岩寺讲说佛经,所以琨瑞山的山谷叫朗公谷,而灵岩则有一块大石叫朗公石。
“竺僧朗”为“佛图澄之弟子”的名字,不需要断开,排除AB。
“说”的宾语为“其法于灵岩”,不需要断开;“琨瑞之谷”即为“朗公谷”,“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不需要断开,排除D。
11.答案:B.“是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有误,桐城派的创始人为方苞,姚鼐为集大成者。
12.答案:D.游览未必“尽兴”,“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一憾好友不得同去,“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二憾未能亲见琨瑞山的幽邃岩谷;“全文真实再现”不当,琨瑞山的幽美景致并非亲见,而是听闻。
13.答案:①“初”,起初,开始;“值”,恰好,正赶上;“乃”,就;“俾”,使,让;“偕”,一起,一同。译文:我最初与朱子颍约好来游览灵岩,恰好朱子颍有公事,他就让泰安人聂剑光同我一起(游览)。
②宾语前置句;“或”,有的;“小”“大”,小的方面和大的方面;“明”,明智之处。译文:不懂得句子停顿,有疑惑解决不了,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之处。
14.答案:①对“甘露之泉”的介绍;②对寺庙立石及刻字的介绍;③对泰山北谷溪流的介绍;④对朗公谷、朗公石的介绍;⑤对庙宇兴废历史的介绍。
【解析】“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是对“甘露之泉”的介绍。
“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中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是对寺庙立石及刻字的介绍。
“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是对泰山北谷溪流的介绍。
“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是对朗公谷、朗公石的介绍。
“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是对庙宇兴废历史的介绍。
参考译文:
泰山以北大山石很多,而灵岩最有名,我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从泰安来灵岩游览。灵岩的形状像石砌的城墙,高千余丈,周围环抱着的群山像个玉环,南面为群山的缺口。缺口南面有重迭的山岭遮蔽着,条条的溪流环绕着。从山岩到溪流,凡有一点平地都种植着柏树,柏树覆盖着高高的山岭,塞满了深深的岸谷,而灵岩寺就在这荫翳蔽空的柏林中。当时大地布满了积雪,初升的太阳,显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阳光照在寺院的墙壁上,光影慢慢地移动。在灵岩寺后的山崖上开凿岩石做了个石龛,用来供奉佛像。估计它的高度,大约是灵岩高度的十分之九,陡峭壁立,不可直上。只有有时横行,有时侧身攀援才能上去。登上灵岩山山顶眺望,只见四周的群山竞相奔驰,姿态非常奇异,又像军队移动,搭起了行军的帐篷。山崖脚下有泉,乾隆皇帝来巡游时,命名为“甘露泉”。寺里的和尚拿出碗勺,让我们尝尝甘露泉的水。扭头去看寺院左右的石碑。大多是宋代以后建立的,有的镶在墙上,有的用石块砌成,上面有字,刻着北宋末年徽宗政和的年号。
原来我打算与泰安知府朱子颍一块来游灵岩,恰好子颍有公事,他派泰安人聂剑光陪我。聂剑光指着灵岩山的北谷说:“迎着(逆着)山谷流水东行,越过一道山岭,可达琨瑞山。灵岩诸山的溪水西流,汇集中川,流入济水,琨瑞山山水西北流,也流入济水,都属泰山北谷的溪流。据传说晋代名僧佛图澄的徒弟竺僧朗,曾住在琨瑞山,有时到灵岩寺讲说佛经,所以琨瑞山的山谷叫朗公谷,而灵岩则有一块大石叫朗公石。当前秦苻坚时期,竺僧朗在琨瑞山大建殿阁楼房,十分壮丽,后来逐渐倒塌废弃。而灵岩寺自宋代以来,庙宇修建更加兴盛。”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靠大路,来游玩的人一天多似一天。然而至于琨瑞山,岩谷更加幽深,景色更加奇丽。我来不及去。写信告诉朱子颍。子颍以后来游,可沿泰山的西坡,观赏灵岩,北至历城,然后沿朗公谷东南行,到达东长城岭下,由泰山的东坡返回泰安,这样山的四面都可游赏了。夜晚住在长清县的张峡。姚鼐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答案:D.“过起了隐居生活”错误,选项对诗歌的语言理解有误,从词中来看,“‘千岩高卧’三句,前两句虚写自己退隐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归隐的意向。”。而非“过起了隐居生活”之意。
16.答案:第一问:①对比。把词人自身与朱景参不同的处境和心情进行对比,词人设想若干年后,老友驻扎在军营中,腰间佩着箭,出入将相之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词人却不思功名,在渔樵中老去。②通过行为、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通过对朱景参驻守平戎帐内,羽箭腰间的行为、外貌的描写,表现友人的形象。
第二问:通过对友人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希冀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在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译文】
寒冷的西风裹挟着细雨呼啸而来,声音好像翻滚的波涛一样。恰好将八九月份的黄茅瘴洗尽。年龄老了,把人间的得失看得一样,无所动心,我要用拜访崇山峻岭,泛舟五湖四海来代替追求画像凌烟阁。
我的老朋友朱景参暂时驻扎在军营中,腰间配着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我,不思功名,渔樵老去,你千万要记着你还有一个朋友,曾在北岭僧舍,蛮江边上,与你品过小槽红酒,赏过晚秋红荔。
名篇名句默写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
18.答案:A。第一空,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根据对语段的理解,指动物的迁徙,所以用“波澜壮阔”较为符合语义和语境;
第二空,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根据对语段中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理解,用“随遇而安”更符合顺应环境;
第三空,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根据对语段中科学家工作态度的理解,此处用“全力以赴”较为合适;
第四空,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语段中说的是风景环境的美,所以此处用“引人入胜”。故选A。
19.答案:C。原文中的病句:它们通过海岸线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获得方向。“通过……作为”句式杂糅,将“通过”改为“以”,排除AD.“获得”用词不当,应该用“辨别”,同样“辨析”不能搭配“方向”,排除B.故选C。
20.答案:B。根据理解文段中填空的前后内容是在说动物迁徙的遗传因素,根据理解,所给填空内容前文有主语所以可以排除选项C.根据语境是动物迁徙,所以综合看从AB两个选项中选出答案,根据进一步的理解选项A.“被遗传”不对,故选B。
21.答案:D。A.比喻,把“梦境”比作“衰草”;夸张,夸写“梦境的绿光像衰草青到天边”,是形象上的夸张;B.比喻,把“闹声”比作“竹乐”“姑娘们吵嘴”和“孩子乱唱”;排比,“像是……,像是……,又像是……”句式一致;C.拟人,阳光“扑”拟人的动作;D.没有运用比喻手法,“你”和“它”没有相似之处。故选D。
22.答案:原句有生动恰当的描写,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原句句式灵活,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
【解析】比较原句和改后的句子,都是写声音,原句对声音的描写更加详细,写出了凿石头“叮咚”的声音,写出了石工们说话“呜呜噜噜”的声音,写出了马上山的“得得”声,写出了马上山的状态是轻快的。原句和改后的句子相比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从句式看,原句句式灵活,表达随性,从语言风格看,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从表情达意方面看,原句写石工的声音,写马的声音,亲切自然,改后的句子则生硬,原句更能表达人物恬然的心境。
四、作文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姚鼐《登泰山记》中的“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的文字,意思是“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其中“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显示出作者与友人看日出时的风雪较大,环境比较恶劣、残酷,给人以“难”的境遇。面对如此之“难”,材料给出两类人的不同选择——智者“知难而退”,勇者“迎难而进”,由此引发了面对人生困境时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
由此看来,围绕“退”与“进”考生要感悟、思考,进行思辨性论述。“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意在告诉考生,在行文中要有一定的“代入感”,要有明确的身份意识(当代中学生),切忌只讲别人的事例,而忽视自己的感触或见解,可分析如何正确选择进退,才能在困难面前作常胜将军。可从“智者”“勇者”“智勇者”的角度立意。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进退有致则通达人生”的观点,然后展开辩证分析,先辨明二者的关系,知难而进与知难而退并不矛盾。知难而进者,敢于向困难宣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一种勇气;自己力量弱小时,何必做无谓的牺牲。留得青山在,怎怕没柴烧,知难而退等待时机,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后重申论点,强调智勇者进退自如,做生活的赢家。
参考立意:
1.知难而退是一种智慧。
2.迎难而进方能乘风破浪。
3.进退自如方得始终。
4.进退有致则通达人生。
【例文】
知难而退是一种智慧
《登泰山记》中姚鼐的描述“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引发了人们对于知难而退和迎难而进之间的思考和感悟。有人认为“大风扬积雪击面”太过严酷,只有知难而退才是智者的选择;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场景恰能彰显人的伟大,迎难而进才是勇者的选择。在我的看来,知难而退确实是一种智慧。
知难而退可以使我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并不是所有的困难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克服。有时候,如果我们固执地一意孤行,不顾现实的限制和危险,就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正如姚鼐所描述的那样,大风扬积雪击面,无疑是对人身安全的巨大威胁。如果我们选择勇往直前,可能会冒险遭受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此时,知难而退就显得尤为重要,明智地放弃,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行动,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知难而退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接受和尊重。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和失落,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事实并做出一些不易的决策。正如姚鼐在登泰山的过程中,他虽然期待着日出的美景,但是大风扬积雪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面对这样的挑战,姚鼐选择了等待,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接受和尊重,也是对自身能力和局限的一种认识。只有明智地知难而退,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更加合适的方法和出路。
知难而退还可以让我们保留机会,为未来的发展留下更多的选择。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难题。如果我们过于执着而不愿意放下以前的努力和投入,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无望的困境中。正如姚鼐所述,等待日出也是在为更好的机会留下空间。我们需要学会面对自身的局限和困境,及时调整策略和方向,放弃已经过时或不再适合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留下更多的机会,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知难而退是一种智慧。通过知难而退,我们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接受并尊重现实,保留未来的机会。然而,也要明确指出,知难而退并不意味着懦弱和放弃,而是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明智的决策,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前景。正如姚鼐所经历的大风扬积雪,只有当我们能够正确识别风险并灵活应对时,才能真正体现出智慧的力量。
【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10页,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简要说明材料三的论证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