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1.下列各式中与 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20B. 12C. 24D. 0.2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7=0,则方程变形为( )
A. (x−6)2=43B. (x+6)2=43C. (x−3)2=16D. (x+3)2=16
3.下面各组变量的关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有( )
A. 人的身高与年龄B.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与行驶速度
C. 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D. 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4.如图,点P在反比例函数y=kx(x>0)第一象限的图象上,PQ垂直x轴,垂足为Q,设△POQ的面积是s,那么s与k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s=k4
B. s=k2
C. s=k
D. 不能确定
5.下列给出的三条线段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8,4 3B. 4,8,4 5C. 7,24,25D. 7,14,15
6.已知下列命题中:
①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条腰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有一条边与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④顶角与底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7.计算: 2a⋅ 6a= ______ .
8.方程x2=5x的根是______.
9.函数y= 2x−1的定义域是______.
10.已知f(x)=12+x,那么f( 3)= ______ .
11.若函数y=(k+1)x是正比例函数,且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3.到点A的距离等于2厘米的点的轨迹是______ .
14.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3,斜边上的中线是6,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
15.如图,在△ABC中,∠C=90°,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CD=10cm,AD=20cm,则∠A= ______ .
16.若点P在x轴上,点A坐标是(2,−1),且PA= 2,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
17.在证明“勾股定理”时,可以将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AB
18.我们规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如图,已知直线l1//l2,l1与l2之间的距离是3,“等高底”△ABC的“等底”BC在直线l1上(点B在点C的左侧),点A在直线l2上,AB= 2BC,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45°得到△A1BC1,点A、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1、C1,那么A1C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5分)
计算:1 3+2− (1− 3)2+ 12.
20.(本小题5分)
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AC、DF相交于点G,且AC=DF,BF=CE.求证:FG=CG.
21.(本小题5分)
如图,走廊上有一梯子以45°的倾斜角斜靠在墙上,墙与地面垂直,梯子影响了行人的行走,工人将梯子挪动位置,使其倾斜角变为60°,如果梯子的长为4米,那么行走的通道拓宽了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22.(本小题5分)
某市半程马拉松比赛,甲乙两位选手的行程(千米)随时间(小时)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哪位选手先到终点?______ (填“甲”或“乙”);
(2)甲选手跑到8千米时,用了______ 小时.起跑______ 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
(3)乙选手在0≤x≤2的时段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 ;
(4)甲选手经过1.5小时后,距离起点有______ 千米.
23.(本小题6分)
如图,在△ABC中,AB=AC,∠B=30°.
(1)在BC边上求作一点N,使得AN=BN;(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求证:CN=2BN.
24.(本小题8分)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30°,D是BC的中点,DE⊥AB于E,DF//AB交AC于F.求证:DE=12DF.
25.(本小题8分)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2x和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交点是A(4,m).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AOP是等腰三角形,请求出点P的坐标.
26.(本小题10分)
如图,在Rt△ABC中,∠ACB=90°,CA=CB,点D、E在线段AB上.
(1)如图1,若CD=CE,求证:AD=BE;
(2)如图2,若∠DCE=45°,求证:DE2=AD2+BE2;
(3)如图3,若点P是△ABC内任意一点,∠BPC=135°,设AP=a、BP=b、CP=c,请直接写出a,b,c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 20=2 5与 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B、 12= 22与 2是同类二次根式;
C、 24=2 6与 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D、 0.2= 55与 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故选:B.
化简二次根式,即可判定.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化简二次根式.
2.【答案】C
【解析】【分析】
首先进行移项变形成x2−6x=7,两边同时加上9,则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常数,即可完成配方.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解答】
解:∵x2−6x−7=0,
∴x2−6x=7,
∴x2−6x+9=7+9,
∴(x−3)2=16.
故选:C.
3.【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
解:A、人的身高与年龄不成比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与行驶速度成反比例关系,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的平方成正比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关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B
【解析】解:∵点P是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上一点,且PQ⊥x轴于点Q,
∴S△POQ=12|k|=s,
解得:|k|=2s.
∵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有图象,
∴k=2s.即s=k2
故选:B.
根据点P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结合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就可以求出s与k之间的数量关系.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找出△POQ面积s与k的关系.
5.【答案】D
【解析】解:A、∵42+(4 3)2=64=8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42+82=80=(4 5)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72+242=625=25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72+142=245≠152,∴不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6.【答案】B
【解析】解:①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原命题是假命题;
②有一条腰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
③有一条边与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原命题是假命题;
④顶角与底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2个;
故选: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7.【答案】2 3a
【解析】解: 2a⋅ 6a= 2a⋅6a= 12a2=2 3a,
故答案为:2 3a.
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x1=0,x2=5
【解析】解:x2−5x=0,
∴x(x−5)=0,
∴x=0或x−5=0,
∴x1=0,x2=5.
故答案为x1=0,x2=5.
先把方程变形为x2−5x=0,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x(x−5)=0,则有x=0或x−5=0,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本题考查了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把方程变形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这样就把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9.【答案】x≥12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2x−1≥0,
解得:x≥12.
故答案为x≥12.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0.【答案】2− 3
【解析】解:f( 3)=12+ 3
=2− 3(2+ 3)(2− 3)
=2− 3.
故答案为:2− 3.
把x= 3代入函数表达式,再分母有理化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求解,掌握分母有理化是关键.
11.【答案】k<−1
【解析】解:∵正比例函数y=(k+1)x中,y的值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减小,
∴k+1<0,
解得,k<−1;
故答案为:k<−1.
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k+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所在的位置与k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2.【答案】m<1且m≠0
【解析】解:由题意得:Δ>0,
∴(−2)2−4m×1>0,
整理得:m<1.
又∵m≠0,
∴实数m的取值范是m<1且m≠0.
故答案是:m<1且m≠0.
由题意可得Δ>0且m≠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切记不要忽略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一隐含条件.
13.【答案】以点A为圆心,2厘米长为半径的圆
【解析】解:到点A的距离等于2厘米的点的轨迹是:以点A为圆心,2厘米长为半径的圆.
故答案为:以点A为圆心,2厘米长为半径的圆.
根据圆的定义解答.
本题考查了轨迹,主要是对圆的轨迹定义的考查,比较简单.
14.【答案】18
【解析】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
∴斜边长=2×6=1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3,
∴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2×12×3=18,
故答案为:18.
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可求出斜边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30°
【解析】解:∵DE垂直平分AB,
∴BD=AD=20cm,AE=BE,DE⊥AB,
在Rt△BCD中,∵∠C=90°,
∴BC= BD2−CD2= 202−102=10 3,
在Rt△ABC中,AB= BC2+AC2= (10 3)2+302=20 3,
∴BE=12AB=10 3,
∴BE=BC,
在Rt△BCD和Rt△BED中,
BD=BDBC=BE,
∴Rt△BCD≌Rt△BED(HL),
∴∠CBD=∠EBD,
∵DA=DB,
∴∠EBD=∠A,
∴∠ABC=2∠A,
∵∠A+∠ABC=90°,
∴∠A+2∠A=90°,
解得∠A=30°.
故答案为:30°.
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D=AD=20cm,AE=BE,DE⊥AB,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10 3,AB=20 3,则BE=10 3,接着证明Rt△BCD≌Rt△BED,所以∠CBD=∠EBD,则∠ABC=2∠A,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6.【答案】(3,0)或(1,0)
【解析】解:由题意设P(x,0),因为PA= 2,
(2−x)2+(−1−0)2= 2,
解得:x=3或x=1,
所以点P的坐标是(3,0)或(1,0),
故答案为:(3,0)或(1,0),
设出P的坐标,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出P的坐标.
此题考查点的坐标问题,关键是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7.【答案】43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首先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和大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求出AB和BC的长,进而可得BCAB的值.
【解答】
解:∵小正方形的面积是25,
∴AC=5,
∵△HAG≌△BCA,
∴AH=CB,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
∴BH=7,
∴AB+AH=7,
设AB=x,
则AH=7−x,
在Rt△ABC中:x2+(7−x)2=52,
解得:x1=4,x2=3,
当x=4时,7−x=3,
当x=3时,7−x=4,
∵AB
∴BCAB=43.
18.【答案】3 2−3
【解析】解:如下图:
∵BC=3,AC=3,AB=A1B=3 2,
∴A1C=A1B−BC=3 2−3,
故答案为:3 2−3.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再根据旋转法性质求解.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原式=2− 3−|1− 3|+2 3
=2− 3+1− 3+2 3
=3.
【解析】先分母有理化,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合并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答案】证明:∵BF=CE,
∴BF+FC=CE+FC,
即BC=EF,
∵AB⊥BE,DE⊥BE,
∴∠B=∠E=90°,
在Rt△ABC和Rt△DEF中,
BC=EFAC=DF,
∴Rt△ABC≌Rt△DEF(HL),
∴∠ACB=∠DFE,
∴GF=GC.
【解析】由“HL”可证Rt△ABC≌Rt△DEF,可得∠ACB=∠DFE,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解:在Rt△ABO中,∠ABO=45°,
则OB=OA,
∵AB=4米,
∴OA2+OB2=AB2=16,
∴OB=2 2(米),
在Rt△CDO中,∠ADO=60°,
∴∠DCO=30°,
∴OD=12CD=2(米),
∴BD=OB−OD=(2 2−2)米,
答:行走的通道拓宽了(2 2−2)米.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进而求出BD.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相关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乙 0.5 1 y=10x(0≤x≤2) 12
【解析】解:(1)由图可知,乙选手先到终点,
故答案为:乙;
(2)由图可知,甲选手跑到8千米时,用了0.5小时,起跑1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
故答案为:0.5,1;
(2)由图可得,乙选手的速度为202=10(千米/小时),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0x(0≤x≤2);
故答案为:y=10x(0≤x≤2);
(3)由图可知,甲0.5小时距离起点8千米,1小时距离起点10千米,
∴0.5≤x≤1.5时,甲用0.5小时跑了(10−8)=2(千米),
∴x=1.5时,甲距离起点10+2=12(千米),
故答案为:12.
(1)观察图象直接可得答案;
(2)观察图象直接可得答案;
(3)求出乙的速度,即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由图象知:0.5≤x≤1.5时,甲用0.5小时跑了2千米,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能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3.【答案】(1)解:作图正确;
(2)证明:连接AN.
∵AB=AC,
∴∠B=∠C=30°.
∴∠BAC=180°−2∠B=120°.
∵AN=BN,
∴∠NAC=∠BAC−∠NAB=120°−30°=90°.
∵∠C=30°,
∴CN=2AN.
∴CN=2BN.
【解析】(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C的度数,再计算出∠CAN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N=2AN,进而得到CN=2BN.
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4.【答案】证明:如图,过点D作DH⊥AC于点H,
∵AB=AC,D是BC的中点,
∴AD平分∠BAC,
∵DE⊥AB,DH⊥AC,
∴DE=DH,
∵DF//AB,∠BAC=30°,
∴∠DFH=∠BAC=30°,
∴DH=12DF,
∴DE=12DF.
【解析】过点D作DH⊥AC于点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平分∠B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H,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H=12DF,等量代换证明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解:(1)∵A点是一次函数y=12x和反比例函数y=kx(k≠0)图象的交点,
∴m=12×4,
解得m=2,
即A(4,2),
把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y=kx(k≠0)得,2=k4,
解得k=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8x;
(2)设P点的坐标为(n,0),
若使△AOP是等腰三角形,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OA=OP时,
由(1)知,A(4,2),
∴n= 42+22=2 5,
即P(2 5,0);
②当OA=AP时,作AH⊥OP于H,
∵A(4,2),
∴OH=4,
∵OA=AP,
∴OP=2OH=2×4=8,
即P(8,0);
③当OP=AP时,
∵A(4,2),
∴n= (4−n)2+22,
即n2=(4−n)2+22,
解得n=52,
即P(52,0),
综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为(2 5,0)或(8,0)或(52,0).
【解析】(1)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A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
(2)若使△AOP是等腰三角形,分OA=OP,OA=AP,OP=AP三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出P点的坐标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1)证明:如图1,∵CA=CB,
∴∠A=∠B,
∵CD=CE,
∴∠CEA=∠CDB,
∴△ACE≌△BCD(AAS),
∴AE=BD,
∴AE−DE=BD−DE,
∴AD=BE.
(2)证明:如图2,将△ACD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BCF,联结EF,
∵∠ACB=90°,CA=CB,
∴∠CBA=∠A=45°,
由旋转得CF=CD,∠BCF=∠ACD,
∵∠DCE=45°,
∴∠FCE=∠BCF+∠BCE=∠ACD+∠BCE=90°−45°=45°,
∴∠FCE=∠DCE,
∵CE=CE,
∴△FCE≌△DCE(SAS),
∴FE=DE,
∵∠CBF=∠A=∠CBA=45°,
∴∠EBF=90°,
∴FE2=BF2+BE2,
∵BF=AD,
∴DE2=AD2+BE2.
(3)a2=b2+2c2,
理由如下:
如图3,将△CAP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CBG,联结PG,
由旋转得GC=PC,∠PCG=90°,
∴∠CPG=∠CGP=45°,PG2=PC2+GC2=2PC2,
∵∠BPC=135°,
∴∠BPG=135°−45°=90°,
∴BG2=BP2+PG2,
∵BG=AP,
∴AP2=BP2+2PC2,
∴a2=b2+2c2.
【解析】(1)由CA=CB得∠A=∠B,由CD=CE得∠CEA=∠CDB,则△ACE≌△BCD,得AE=BD,即可转化为AD=BE;
(2)将△ACD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BCF,联结EF,则BF=AD,证明△FCE≌△DCE,得FE=DE,再证明∠EBF=90°,则FE2=BF2+BE2,即可证得DE2=AD2+BE2;
(3)将△CAP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CBG,联结PG,则BG=AP,GC=PC,∠PCG=90°,所以PG2=PC2+GC2=2PC2,再证明∠BPG=90°,则BG2=BP2+PG2,可证得AP2=BP2+2PC2,即a2=b2+2c2.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旋转的性质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宝山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宝山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模)(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模)(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