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椒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椒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长途运输活鱼,常用过氧化钙增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B.过滤C.检查装置气密性D.称氯化钠质量
2.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特殊的催化剂,使甲烷高效转化为乙烯获得重大突破,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B.生成物分别是C2H4分子和H2分子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3.物质的分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东台陈皮酒B.加碘食盐
C.食醋D.干冰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是
A.静置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
6.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B.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C.真金不怕火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双氧水制取氧气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8.长途运输活鱼,常用过氧化钙增氧。CaO2中Ca是+2价,则O的化合价为
A.+2B.0C.-2D.-1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变化
C.分子的体积变化
D.分子的种类变化
10.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黄金和黄铜(含锌):滴加稀盐酸
B.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C.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11.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12.下列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氖气
D.氢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白磷( P4)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与红磷的燃烧产物相同,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
(4)烧杯中80℃的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
(5)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其原因_____。
(6)从以上实验可得到的启示:实验室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_____。
1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A装置中的固体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你认为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B装置中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学生实验小组按装置B进行实验,没有看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b 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
c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未排尽
d 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敞口放置了一会儿才进行铁丝燃烧。
15.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I中仪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____色固体。
(2)实验II 为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气体a在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_____。
①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完;②实验装置漏气;③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④点燃红磷后,慢慢伸入集气瓶中。
16.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该气体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2)B实验的产物是_______(写化学式)。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是_________,写出该实验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制备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和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为测定硫酸钠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26.2g,向其中加入219.6g水,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试分析计算。
(1)m的值为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18.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某小组同学选择白磷和红磷作为可燃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中,瓶1、瓶2充入氧气,瓶3中充满80 ℃的热水,水槽中盛放80 ℃热水。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 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别加入_____,则可同时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3)若仅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则相应的实验方案是_____。
20.(12分)在庆典场合,经常看到漂浮在空中的气球,如果填充气球的气体是氢气,会存在一定危险。2019年广州商学院门口发生汽车爆炸事故,爆炸原因是车内装载了氢气球和氢气打气瓶,并且发生了气体泄漏,当用车钥匙遥控(通电)开车门时发生爆炸。
(1)请解释爆炸的原因____。
(2)现在一般用氦气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这一“替代”说明氦气具有哪些性质: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A
3、D
4、C
5、D
6、B
7、C
8、D
9、A
10、B
11、D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P4+5O22P2O5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氧气 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保存在冷水中
14、S 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ad
15、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炸裂 黑 负 ①②③
16、氢气(H2) 做燃料(还原剂等) CuO 不可燃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CaCO3+2HCl═CaCl2+H2O+CO2↑ 双氧水 催化 2H2O22H2O+O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根据前四次,每次对应的沉淀的质量为1.45g,所以第三次的m=1.45×3=4.3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4.35
(2)设硫酸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
;
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故填:45.8%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填:7.1%
18、(1)80%(2)14.7%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4P+5O22P2O5 红磷、白磷(顺序错,不得分) 向瓶3中加入少量白磷,从b口向瓶3中通入氧气,若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则可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20、氢气在汽车的有限空间内,通电时发生急剧燃烧产生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爆炸 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或没有可燃性)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
产生沉淀质量/g
1.45
2.9
m
5.8
5.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