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如下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化学角度对下列成语、谚语、诗词等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B.“火上浇油”——隔绝氧气
C.“百炼成钢”与“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松叶堪为酒,春米酿几多?”是指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一定发光放热B.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D.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光放热
3.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是因为二者都具有乳化作用
C.牛奶在夏天比在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4.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A.B.
C.D.
5.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排放达标的工业废水
B.不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不按分类投放垃圾
6.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7.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放入较多蔬菜
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物质——构成的原子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9.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有强吸水性) ②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 ) 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③
10.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B.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煤气中毒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1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组是 ( )
A.NO3-、Cu2+、Na+、SO42- B.Cl-、K+、OH-、Ba2+
C.K+、SO42-、Na+、NO3- D.Ca2+、Cl-、CO32-、N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1)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探究,请你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措施______________。
14.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__________。
(2)玻璃管A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如果装置A中开始发生反应,则装置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用C装置收集尾气,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则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e。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仁青同学认为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的尾气不纯,其理由是_______。
(4)在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加热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填编号)。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②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通入。
③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_____(填编号)。
④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编号)。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
(1)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图2中的__________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填字母);若用下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将方框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
(4)25g石灰石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与盐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8.8g二氧化碳,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小赵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求:
(1)烧杯②中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g。
(2)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提示:SrCO3+2HCl=SrCl2+CO2↑+H2O)
18.用K2CO3溶液吸收CO2,得到KHCO3,化学方程式为:。向K2CO3溶液中通入CO2,至K2C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50克,求原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请运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将24.5g氯酸钾跟6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9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飞船常利用反应2Na2O2+2CO2==2X+O2来提供氧气,根据 推出X的化学式为Na2CO3。
20.(12分)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与应用。
(实验验证)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与镊子)、烧杯、两只小试管。
药品: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铁钉。
(1)根据提供的仪器,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实验,请写出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该实验称量过程中托盘天平指针偏左,可以通过_____调节天平平衡。
(微观探析)一定条件下,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3)在上述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_____。
(宏观辨识)假设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充入6.4g甲烷(CH4)与一定量氧气点燃发生上图中的化学反应(甲烷和氧气均没有剩余)。
(4)当反应后容器的温度在150℃时,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选填“≥”、“=”“或“≤”)。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B
4、B
5、D
6、B
7、B
8、D
9、C
10、A
11、B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氧气 水(或O2、H2O ) 驱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空气) 涂油、刷漆、镀上其它金属、制成合金等。
14、将装置内空气排尽 氧化铁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吸收二氧化碳,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 d→b 收集不到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一氧化碳会从氢氧化钠中携带水蒸气
15、A 2H2O22H2O+O2↑ b BFC或BFG H
16、锥形瓶 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B、D 80%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根据加入200g盐酸产生气体为200g+100g-291.2g=8.8g,而加入300g盐酸气体也是300g+100g-391.2g=8.8g,说明第二组实验中固体已经完全反应,
设: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为x。
x=29.6g
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100%=29.6%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为29.6%。
18、14.4%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9.6(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20、Fe+CuSO4==Cu+FeSO4 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1:2 =
烧杯编号
①
②
③
稀盐酸质量/g
100
200
300
固体混合物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95.6
291.2
39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师大附中树人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缺乏碘元素可能引起的病症是,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师范江宁分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师范大附中江宁分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