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有毒气体是Cl2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工业制氧气B.高炉炼铁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D.湿法炼铜
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体积
A.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②⑥D.①④⑥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6.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7.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的“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再加入活性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B.先变蓝后变紫最后为无色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变红后再变为紫色最后为无色
8.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
9.2018 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2
D.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 :2
10.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在瓶口会出现白色烟雾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将光亮的铁钉放在稀盐酸中,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物质。请从①一氧化碳、②铜、③氢气、④二氧化碳、⑤氧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
(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
(3)可用于制导线的是_____;
(4)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
(5)用于工业炼铁且有毒的气体是_____。
12. “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简单的_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 b核能 c石油 d氢能 e地热能
(3)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3.空气和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实验可用于研究空气和水的组成。
(1)利用实验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 实验中用到的红磷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实验时取用稍过量的红磷
C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 点燃红磷后,先让红磷在瓶内燃烧一会儿,再塞紧橡胶塞
E 红磷熄灭后, 立刻打开弹簧夹
③实验过程产生的白烟与瓶内的冷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B研究水的组成。
①为增强导电性,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该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团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元素_____。
(2)5个氧离子_____。
(3)n个足球状结构的碳分子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写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欲使反应平稳进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如图是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该同学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
16.(6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通入打开K开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下列现象,试回答有关问题
(1)A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
(3)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________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物质是________;C处发生变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
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加稀盐酸 C 在空气中灼烧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
(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
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
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
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
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 “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18.(8分)工业炼铁常以焦炭、_____、铁矿石、热空气等为主要原料,所得生铁样品中常含有少量的碳。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取11.6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1.2g。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
(2)列式计算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_____。(不考虑水的损失,结果精确到0.1%)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某实长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是多少?_____
20.(12分)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3)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A
2、B
3、A
4、B
5、D
6、A
7、D
8、A
9、C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⑤ ③ ② ④ ①
12、有机化合物 b、d、e CH4 + CO22CO +2H2
13、单质 ABC a
14、Si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A 2KClO32KCl+3O2↑ C 2H2O22H2O+O2↑ bac ①③② 导管口刚冒泡就立即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未装满水(合理表述都给分)
16、CaCO3+2HCl ═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红 碳酸 Ca(OH)2+CO2=CaCO3↓+H2O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Al Fe Cu Fe+CuSO4=FeSO4+Cu A 减小 2Cu +O2+2H2SO4=2CuSO4+2H2O SO2 1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 20.4g 46.4% 偏小 偏大
18、石灰石 0.4g 3.4.%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96g(2)3.45g
20、(1)342(2)12:22:11(3)42.1%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C
198.0
205.2
D
221.0
225.4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3.20
2.88
2.49
2.4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科学家用Xe,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